探究郭沫若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台世界2012·9月上旬

郭沫若是中国现代杰出的诗人

、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社会活动家,他一生喜爱读书,最早以其文学成就闻名国内外。图书馆对郭沫若的思想、生活及创作方面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作为中国长期从事科教文化建设的卓越领导者,郭沫若对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与图书馆的渊源

1892年1月,郭沫若出生在四川省乐山市观峨乡沙湾镇,5岁开始接受教育,1914年1月份,郭沫若开始了为期10年的东京留学生涯,并多次在图书馆学习和写作。1915年9月,郭沫若在日本冈山第六中学开始读书,并在冈山市县立图书馆开始接触歌德、泰戈尔等著名外国文学家的著作。1916年,正当郭沫若在日本生活孤独和身体虚弱的时候,他在冈山图书馆借阅到了泰戈尔的著名诗集《园丁集》、《吉檀迦利》、《暗室王》等作品,顿

感欣喜若狂,好像得到了生命中的泉水一般。这时,正逢泰戈尔访问日本和“泰戈尔热”的时期。在日本留学期间,郭沫若每天都要跑到图书馆阅览室里进行阅读,由此对诗歌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超凡脱俗般的快乐。对郭沫

若来说,冈山图书馆是他摄取新知识的地方,他每天都利用午后放学的时间进行阅读,直到深夜时刻,他才依依不舍地离开自己喜爱的图书馆回到寓所休息。当郭沫若要离开冈山的时候,他对冈山图书馆饱含的深情无不涌上心头,就在要离开冈山图书馆前一天,郭沫若为了表达对冈山图书馆的无限眷恋之情和奋发求学的决心,把自己特别喜欢的《庾子山集》和《陶渊明集》两本书赠送给了冈山县图书馆。郭沫若在日本福冈读大学时期,专心地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放在图书馆里面阅读,从来都不注意自己的边幅和图书馆外福冈的都市生活,一心扎在图书馆里埋头苦读,每周日,除了读书就是读书[1]400。

郭沫若在1919年7月到1920年6月

间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这其中图书馆的贡献功不可没,对其思想、生活和创作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恩来曾经说过,郭沫若是新文化运动的重要人物,他的文学生涯是从五四运动开始的,所以,郭沫若与图书馆的关系也要从五四运动中来谈起。1918年,郭沫若顺利考入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并从事医科方面的研究,这正逢五四运动的开始,他不仅刻苦

学习自己的医科专业知识,而且还经常到图书馆去充电,丰富自己的知识。1919年,正逢九州大学放年假的时候,郭沫若在福冈图书馆看书时,突然诗性勃发,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情绪,急忙跑出图书馆来到图书馆后面僻静的小路上,来回地想来想去,终于整理好思路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著名作品《地球·我的母亲》和《女神·无烟煤》等。《女神·无烟煤》是郭沫若当时写的一首新体诗,郭沫若用法国著名小说家斯坦达尔的一句名言鞭策自己,诗中“我要往图书馆里去挖煤哟”一句,把到图书馆看书形象地比喻成为去挖煤活动,说明他深刻地体会到图书馆读书就像矿工采煤一样,要付出巨大的劳动和时间,同时更要有科学的读书方法,最终的目的是为社会事业而发光发热,他的著名诗集《女神》就是在一系列外国诗歌,尤其是惠特曼的诗集《草叶集》影响下而完成的,图书馆里一册册新书开阔

了郭沫若的知识面和读书的热情。郭沫若经常借阅北京图书馆的藏书,且从不破坏图书馆的借阅制度,有时候为了借阅图书馆一本难得的图书,亲自写信给图书馆馆长,并约定按期归还,实在是借不出来的图书,他就亲自

到图书馆来查阅[2]80。二、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郭沫若一生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倾注了巨大心血。他和全国各地的图书馆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对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有重要和积极的贡献。1938年,郭沫若担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厅长时期,就曾提出建设流动图书馆和强化书报流通的建议,向中国的前线、内地城市或乡村供应图书,普及抗战宣传。“图书本是心条理,更将条理化图书。”这是郭沫若在1959年9月5日给《图书馆学通讯》杂志写的一首诗的摘录[3]57。郭沫若通过饱满深情的和富有哲理的诗句表达了对图书管理的热切期望和良好祝愿,同时也对

图书馆工作给予了充分的肯定。1948年秋,“韬奋纪念委员会”成立(沈钧儒任主任委员),当时中国的文化界和新闻界知名人士决定办个“韬奋图书馆”,郭沫若亲自为图书馆写了副对联,其中“奋飞还得读良书”一句,表达了郭沫若对图书馆重要性的认可。

郭沫若在古诗研究中,对中国地下图书馆珍品的收藏和整理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认为这些地下图书馆

或博物馆的资料是古诗研究的关键所在

(《中国古代社会研究》新版引言)。郭沫若将地面和地下图书馆的资料整理并结合起来研究,并相互印证对方资料的内容,将古文字学研究结合古代史的研究,开辟了中国史学研究的先河。郭沫若与北京图书馆有着密切的接触,1953年4月,郭沫若曾将自己用过的图书133种、900册捐给了北京图书馆,同年9月,北京图书馆推荐了一批古代著述,以适用于大中学生们来阅读,并编辑了《中国古代重要著述选目》,郭沫若先生为该目录做了进一步的修改和补充。1953年,郭沫若在北京图书馆举办的大型演讲会上详细地向观众推荐了《离骚》及其作者屈原,并邀请好友赵丹和白杨同志在演讲会上朗诵自己选定的诗歌《国荡》和《卜居》,并亲笔题名演讲会编译的参考资料的封面为《伟大

的爱国诗人屈原》。1954年底,北京图书馆开始搜集名人的手稿和图书作为该馆的专藏,郭沫若将他十分珍贵的手稿33种(1846页)捐给北京图书馆,原稿包括:《棠棣之花》(172页)、《屈原》(151页)、《孔雀胆》(150

页)、《南冠草》(184页)、《古代研究的自我批评》《91页》、《儒家八派的探索》(65页)、《庄子的批判》(35页)、《名辩思想的批判》(85页)、《吕不韦与秦始皇》(103页)等著名

作品;郭沫若捐赠的图书主要包括:《石州诗话》(2册)、《耻堂存稿》(2册)、《梅坞贴琼》(2册)、《胡仲子集》(2册)、《杨龟山集》(2

册)、《茗香诗论

小沧浪笔谈》(2册)、《烟

霞万古楼文集》(2册)、《九灵山房遗稿附补编》(2册)、《桂苑笔耕集》(3册)、《文定集》(4册)、《姑溪居士全集》(6册)、《建炎以来

朝野杂记》(6册)、《枫山章先生集》(7册)等著作共计364种、2059册。

三、重视图书馆的作用

作为著名学者和作家,郭沫若深知图书馆的重要作用,他把中国的图书馆建设看作

推广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长期关注中国的图书馆事业。郭沫若经常亲临各地的

探究郭沫若对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郝晓玫

ingrendang'an·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