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与《嘉莉妹妹》中社会背景女主人公人生的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恨歌》与《嘉莉妹妹》中社会背景女主人公人生的影响

[摘要]本文对比分析了中国作家王安忆的作品《长恨歌》和美国作家德莱塞作品《嘉莉妹妹》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王琦瑶和嘉莉妹妹。两位作家都将主人公放在一个特定的转型时期的繁华都市之中,同是对女性曲折命运的书写,阐释了该时代背景和都市场景成为推动女主人公人生轨迹进行的强大推手,决定了两位女主人公的坎坷命运。

[关键词]王琦瑶;嘉莉;社会背景;都市场景

《长恨歌》和《嘉莉妹妹》分别是中国作家王安忆和美国作家德莱塞的代表作品之一。在《长恨歌》中作者描绘了一位相貌姣好的上海女子王琦瑶在动荡的年代中因美貌而小有名气,在新中国又归隐于上海平凡弄堂,最后被觊觎她的金条的歹徒害死的大起大落的人生。《嘉莉妹妹》则讲述了一位哥伦比亚农村姑娘为了心中向往的都市繁华生活只身前往芝加哥,后来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以及舒适的生活沦为两个男人的情妇,最后在机缘巧合中成为百老汇成功女演员的故事。无论是《长恨歌》中二十世纪四十年代中后期到八十年代末的上海,还是《嘉莉妹妹》中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芝加哥,两位作者给我们讲述的故事都是发生在处于转型期的繁华都市,两位女主人公们就是在这样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完成着自己的人生轨迹的。她们的命运在这些背景下看似偶然其实是必然的,可以说王琦瑶和嘉莉的故事正是在特定的转型时代,以及在飞速发展的大都市背景推动下才得以进行的。她们就是这两个城市两个时代特定群体的代言人。

《长恨歌》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此时的中国正处在纷纷扰扰剑拔弩张的战争之中,虽然表面上还是一派歌舞升平醉生梦死的景象,但实际上,在这个激烈变动的年代,上海已经处在转型的边沿。小说中可以读到,王琦瑶是会去电影院看时兴的美国电影的,家里雇佣着老妈子,她的父亲每天是乘有轨电车去上班的,母亲下午有时候会去剪旗袍料,由此可知,王琦瑶是生长在上海中产阶级小市民家里“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1]21中产阶级的出身背景决定了少女时期的王琦瑶接触到的一定是琐碎却真实的生活。然而,弄堂以外的大上海,却是另一番流光溢彩的景象,摩天大楼的鳞次栉比,百货大楼的琳琅满目,名牌汽车川流不息。王琦瑶的繁华梦正是在这种交替着真实和虚幻,对比着平庸和喧嚣的背景中开始的。无论是片场经历,还是在杂志上被冠以“沪上淑媛”的美誉,无论是选美

中荣获“三小姐”的殊荣,还是被李主任包养在“爱丽丝公寓”,虽然王琦瑶过着仿佛与世隔绝的日子,但“淮海战役拉开帷幕;……一架北平至上海的飞机坠毁,罹难者名单上有位名叫张秉良的成年男性,其实就是化名的李主任。” [1]137-138每次在面对人生转折的时候,推波助澜的都是这些无奈却无法抗拒的时代背景。之后,随着历史车轮的不断前进,中国经历了解放、文革、改革开放等一系列社会的变革,虽然作者王安忆小心翼翼地将这些历史进程推到了幕后,让王琦瑶在平静的上海弄堂里经历自己的悲欢离合,但却无法忽略这些变革时期对王琦瑶人生造成的深刻影响。历史的变迁尘封了上海浮华梦幻的奢华,解放后,一群曾生活在五光十色、浮生若梦的大上海的人们,在无产阶级的政权下,逐渐过起了隐居者一般的普通生活,王琦瑶便是其中之一,从爱丽丝公寓重新回归到上海平凡里弄的她,在护士教习所学会了注射,并以此来谋生。后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满了中国大地,此时的王琦瑶虽然不愿意承认,但她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王琦瑶已经没办法和这个新社会新环境保持一致了,她已经成为了怀旧的代名词,一举手一抬足都是旧上海的风范,最终,王琦瑶在新时代中走向了死亡。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世纪之交是美国国家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此时,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美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像很多处于转型期的国家一样,一方面美国的发展达到一个相当繁荣的阶段,另一方面却带来了诸多的问题。“1893年,美国已跃居为世界头号强国,而随着整个国家工业化、城市化,美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使得城市人口每10年增加40%—50%。”[2]154。“在1860年,美国没有一个城市人口达到一百万。到了1890年,纽约、芝家哥、费城等城市人口都超过了这个数。”[3]大量的外来移民导致城市人口膨胀、失业率增加、贫富差距拉大、犯罪率增高等一系列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小说《嘉莉妹妹》中的女主角哥伦比亚姑娘嘉洛林•米贝,即嘉莉妹妹,出于对大都市生活的向往,只身前往繁华都市芝加哥。嘉莉妹妹其实就是当时美国农村青年的一个典型代表,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吸引了很多向往新生活的青年来此奋斗,在这样的时代背景的推动下,嘉莉妹妹就成为了这成千上万涌向大城市的青年中的一员。他们认为只有大城市才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也只有城市才能满足他们对生活的期待。然而,嘉莉每一次的选择似乎都存在被动的因素在里面,时代背景和她周围的环境都是促使其进行选择的强大推手。刚刚投

奔到姐姐家,嘉莉就在姐夫的催促下,在制鞋厂找到了一份每周四块半工钱的工作,然而找到工作的兴奋并没有维持多久,嘉莉发现这样的工作和她所向往的大城市的生活有着天壤之别,在工厂里嘉莉闻到的是令人窒息的熟皮子的味道,在大街上看到的却是车水马龙、高楼林立;在工厂干的是繁重的工作,而大街上嘉莉看到的是“两匹棕红色的快马,拉着一辆铺着软垫、挂着帘子的漂亮马车,飞驰而过,马车里坐着一位年轻的小姐;”[4]85工厂充满了粗鄙的打情骂俏,而嘉莉后来的第一任情人杜洛埃却衣着光鲜、彬彬有礼。嘉莉对都市奢华生活和漂亮衣服的欲望在这样强烈的对比和差距中越滚越大。

两部小说的两位女主人公如果脱离了当时所处的特定时代和繁华大都市的背景,其故事都是不能够成立的,因此可以讲,时代背景和都市场景塑造了两位女主人公的人生和生活模式。《长恨歌》中的王琦瑶如果早生几年,即便不在上海滩大红大紫,成就一番事业,也很有可能从李主任那里讨得一个妾的名分,如果她晚生几年,也许会在新中国的红旗下健康成长,然后穿上她期待已久的嫁衣,过上平凡女子相夫教子的生活,如果王琦瑶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小城市、一个小镇或是农村,“沪上淑媛”和选美亦不会和她扯上任何关系,她也就不会怀旧上海曾经的辉煌,不会在弄堂里过着无依无靠的生活,更不会因为李主任留给她的金条而殒命。《嘉莉妹妹》中的嘉莉也是同样,如果嘉莉没有出生在那个年代,也许就不会在时代的洪流下,像其他当时的农村青年一样独闯繁华都市芝加哥了,如果芝加哥不是一个奢华的都市,嘉莉自然不会挣扎在欲望和残酷的现实之中。在这样的时代背景和都市场景中,王琦瑶和嘉莉所进行的选择看似个人意愿,其实却是顺其自然,当时的时代和她们所处的都市都是影响其人生的重要因素,两位同样经历过这种转型期剧变,并生活在繁华都市的作者在这一点的处理上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参考文献]

[1] 王安忆.长恨歌[M]. 海南:南海出版社,2003.

[2] 杨伟民. 社会政策导论[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 马惠琼. 嘉莉姝姝无尽欲望背后的社会驱动力[J]. 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3).

[4] 西奥多•德莱塞. 嘉莉妹妹[M]. 王惠君等译, 新疆:伊犁人民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