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佛教文化与心理健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心理学角度探讨佛教文化与心理健康
【摘要】佛教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从现代心理学角度对其重新解读发现:佛教文化与心理学为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目的是一致的;佛教文化“觉”“空”有心理调节作用;“禅定”有心理保健作用。

佛教文化或许能为现代人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另一种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心理学;佛教文化;心理健康
今天的人类文明看似已取得巨大成功,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人类在生理方面似乎越来越有保障,而在心理方面却恰恰相反,反而是社会越进步心理困扰越多。

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的人,更需要心理健康的保障。

人类未来的命运会如何,并不在于人类能够拥有多少物质财富和科学手段,而首先在于人能否冷静的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巨大的物质财富和先进的科学手段既可以让世界变成天堂,也可以让世界成为“人间地狱”。

事实上,当今心理问题的增多,已经成为影响人类身心健康、社会安定的严重问题。

所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关系。

也有学者曾预言,21世纪将是心理学的世纪,而佛教的“心学”所采用的研究角度,研究方法,或许能为现代人维护身心健康提供另一种思路。

1.从现代心理学角度重新解读佛教文化
佛教文化中包括了很多可利用的心理学资源,但佛学总体上产生于与现代社会状况相去甚远的古代社会,在文化型态上属于一种潜科学或前科学的文化范式。

所以必须经过现代文明的重新解读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对于佛教典籍中描述的许多特异心理现象和佛教修持过程中出现的复杂的身心变化也需要现代心理学的参与才有可能得到正确的理解,并揭示其内在机制。

我国具有深厚的佛教文化资源,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认知与阐释,无疑是佛教这一古老的宗教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福泽社会的现实途径之一。

不可否认佛教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的相互对话中用不同的方法在发挥其心理和谐、社会和谐的功能。

2.佛教文化与心理学为维护人类的心理健康目的是一致的
“Psychology”一词的原意是“了解心灵”,最初“心理学”一词是指“治愈心灵的学问”,后来随着心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化,心理学演变为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学科。

佛教的一切教义都是围绕着“心”展开,强调“心能生万法”,并以此为出发点阐释宇宙人生。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佛教与心理学研究的主旨都是为了使人的行为适宜并最终获得心灵的幸福。

特别是在探讨人的心理健康时,无论是从精神分析理论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到其弟子荣格,还是以马斯洛为代表的人本主义心
理学家到另一位卓越的人本主义者弗洛姆,一直到新近由人本主义心理学派分化出来的“超越自我心理学”的代表人物弗兰克,这些心理学家们的重要思想无不与佛教精神中的闪光之处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现代人格与健康心理学致力于探索和培养完善的人格,维护与保持健康的心理。

佛教也以其独特的方式追求至善的人格。

“戒、定、慧”是佛教信徒们成为“觉悟者”的必经之路。

“戒”是指戒律,也就是佛教信徒们的行为规范与准则。

“定”又称禅定,有静虑、人定、思维修养的意思,它是指通过集中精神观察特定对象而获得悟解义理的一种思维修习活动。

“慧”指领悟宇宙人生的智慧,也就是指通过禅定而辨是非、断烦恼。

从某种程度上讲,“戒、定、慧”与心理学上的行为、情绪、思维、认知有很多契合之处。

总的来说,建立适宜的行为模式、保持稳定愉悦的情绪、培养高尚深厚的道德情感、建构合理的认知体系是现代心理学与佛教思想精髓的共通之处。

联合国卫生组织所提出的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是人肉体、精神和社会和谐的完善状态,而不仅仅指无疾病或无体弱的状态”。

这种完善状态实质体现了一种和谐:从人的外部来说,是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的和谐和个人与他人关系的和谐;从人的内部来说,是个人身心关系的和谐。

心理和谐是一种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集中表现为人对内协调和对外适应。

心理健康是指人们对客观环境具有高效、快乐的适应状况,心理健康的人应保持稳定的情绪、敏锐的智能,适应社会环境的行为;心理健康是指人的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够作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能充分发挥人的身心潜能。

尽管对心理健康的定义不尽相同,但总体上各种定义都在强调“和谐”,即人自身认知、情绪、意志的协调一致,人对外界环境的适度适应,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和谐。

为了维护人的心理健康,心理学家们从科学主义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的研究范式展开了对各种心理现象与心理规律的讨论。

几千年来佛教从另一个与科学主义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出发,探讨着人类的心灵世界。

佛教也看出了世人在精神世界中出现的问题,将贪欲与无明看作是造成人生痛苦的根源,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对此不可过于执著,否则就会产生烦恼乃至痛苦。

这和现代心理卫生和心理健康所追求的身心和谐、统一和平衡的目标也是十分相似的。

3.佛教文化“觉”的心理调节作用
“佛”乃梵文“佛陀”的简称,意即觉者。

相对于觉者,就是沉迷的凡夫。

所以对佛学来说,凡圣之别,就是觉与迷之别,而学佛就是学习醒觉。

简而言之,我们若要处理任何问题,就先要醒觉知道问题的存在,所以处理心灵的问题乃至促进个人成长,就先要培养及学习对心灵的觉照。

在现代心理治疗和个人成长的培育中,“觉”也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心理治疗可分为两大类:领悟治疗和行为治疗。

而其中领悟治疗假设一个人的行为和心理出现问题,是因为他未能够清晰了解到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动力,尤其是当他内心的渴望和外在的需要发生矛盾的时候。

领悟治疗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其觉醒到自己
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背后真正的原因。

其基建于:若一个人能醒觉到内心的渴望和需要,便能有效地处理和改变自己的心智与行为。

同样,美国丹尼尔·戈尔曼综合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认为,情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身的情绪。

因为只有认识自己,才能成为自己生活的主宰。

二是能妥善管理自己的情绪。

三是自我激励。

四是认知他人的情绪。

这是与他人正常交往,实现顺利沟通的基础;五是人际关系的管理。

其中第一和第四的能力是认知自身和他人的情绪能力,即是指一个人的觉知能力。

高情商者是能清醒地觉知和把握自己的情感,敏锐感受并有效反馈他人情绪变化的人。

醒觉自己当下的情绪是培养情绪智商的关键;同时,一个人的社交技能亦是建基于对他人情绪活动的醒觉。

若我们对当下的情绪有醒觉,不单可以更灵活处理因情绪而引发的行为,还容许我们放下或消解情绪本身。

禅宗里有这样的案例:一天,有位将军去找禅师,见到禅师便问什么是天堂和地狱。

禅师看看将军便道:“你这样的老粗,无资格问!”将军大怒,举起拳头欲打禅师。

禅师从容地说:“这就是地狱。

”将军当下醒觉到自己的情绪和失仪,便立即向禅师忏悔。

禅师亦从容地说:“这就是天堂!”
我们可以看到,当我们醒觉到自己的情绪时,便可以开始尝试改变行为。

4.佛教文化“空”的心理调节作用
佛教里的“空”并不是虚无缥缈,什么都没有的意思,它是指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没有独立的存在。

这和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中的运动、联系的观点是相似的。

“空”的思想可以说是佛教哲学的灵魂。

这种空的隐喻就是告诉我们对世间的事情要能看得开,要放得下,不必太耿耿于怀。

“空”还意味着看待事情一分为二,善于从不同的角度考虑问题。

“空”实际上也是一种“取舍”,要得必先失。

“空”的最高境界是“涅槃寂静”,从心理卫生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理解为高于一般水平的心理健康,即超心理健康。

在人本主义看来,心理防御的心理健康是低水平的,真正的心理健康是不设防的,即彻底放弃心理防御,这就是超心理健康。

我们换句话说,心理健康其实就是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培养健康的心态就是培养人生的境界。

佛教的“空”以豁达、开放的态度看待人生,以淡泊、宁静的心境体味人生,以进取、积极的态度创造人生。

有了这种“空”的境界,人就能安于平淡,甘于宁静,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

5.“禅定”的心理保健作用
佛教之源被归于释迦牟尼在禅定中思索的体悟,禅思是佛教文化生命的源头活水。

禅定是一种训练心意的功夫,最常见的方法就是静坐。

禅定目的在于“聚精会神”,从而可以集中精神而不是精神涣散。

好像是一缕激光束,分散时软弱无力,一旦聚焦则可削金镂铁。

现代医学和心理学认为,任何禅定的共同特征是“静心”。

这种“沉思”练习对焦虑和恐慌等症状有改善作用。

初级的静心可以起到放松肌肉和神经的作用,高级的静心可以则伴随着注意和意识范围的缩小,可以
达到杂念全消、心境清澈透明的“涅槃境界”。

在禅定的高级阶段,不仅要静坐调身,还要进行“内观”,进行悟道。

在内观禅修时,修习者要对本身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进行巨细无遗的内省、反思。

这样经过深刻反省自己以后,会产生很多情感体验,包括发现自我和他人的喜悦,继而产生安心、精神上获得解放感。

从心身相关的观点来看,修习禅定要保持松静愉快的心态,良好的心态影响到生理,使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得到改善,能够增强免疫系统活力,使练功者的抗病能力大大增强,从而使其保持自身康复的机能达到充分发挥的最佳状态。

修习禅定,不仅在外显意识上缓解心理压力,而且有助于在潜意识上消除心理压力。

佛教文化在中国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它在广大的人民群众当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它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的哲学思想,蕴藏着极深的智慧和心理调节的作用。

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对人类理性的反省,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反映出佛教文化在解决当代人的心理问题方面具有的独特价值。

我们可以借鉴利用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健康思想,为人们的心理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方立天.佛教哲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86.
[2]张玲.心理健康研究与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出版社(增订版),1999:868.
[4]刘俊明.佛教文化中的心理卫生与心理健康思想初探〔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13(4):6970.
[5]严冬.佛家的禅定与心理健康〔J〕.宗教与文化,1997;1:412.
[6]黄国胜.佛教与心理卫生〔J〕.临床心理学杂志,1998;6(3):3379.
[7]彭彦琴.佛教禅定:心理学方法论研究的一种新视角〔J〕.心理学探新,2011;31(4)297-30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