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不健康之间没有绝对的界限。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应从整体上根据其经常性的行为方式作综合性
的评估,因为心理健康的人在特别恶劣的环境中,可能也会出现某些失常的
行为。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疾病的关系 心理健康与疾病之间互为因果:不健康的心理可导致疾病的发生,而躯体的 疾病与痛苦又可影响个体的情绪,反过来又可影响心理的健康。
的心理健康。
谢 谢 观 看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中年期的心理健康
注意身心健康,避免心理负荷过重 合理安排时间及工作量:中年人要合理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注意劳逸结合,避免 超负荷的工作,避免身心过劳。 学会处理各种烦恼、保持心态平和:注意保持心态的平和,学会心胸开阔地面对 现实,正确对待名与利。 缓解压力反应、维护身心健康:中年人有着诸多的压力,学会自我调整和缓解压 力显得尤为重要。当压力过大时,通过适当的方法宣泄和放松自己,定期参加体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心理健康维护:加强心理健康和消除身心不健康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促进:使人们能增强自我控制感并能改善他们的健康。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心理健康
胎儿期心理健康 孕期营养及保健与胎儿健康:胎儿期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而胎儿的营养 完全依赖于母体的供养,因此孕期的营养状况,将严重地影响胎儿的健康。
医学心理学(第7版)
三、儿童期心理健康
儿童期的心理健康 科学合理安排学习 组织社会劳动 培养开拓创造性思维 注意“情商”的培养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医学心理学课件
01
加强研究方法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提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
重复性。
伦理规范
02
严格遵守伦理规范,确保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公正性和道德性。
数据共享与透明性
03
推动数据共享和公开透明,加强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质
量。
THANKS
谢谢
07
CHAPTER
医学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
医学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跨学科合作
医学心理学将与生物学、神经科学、社会学等学科进一步融合, 共同探究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的根源。
预防与干预
未来医学心理学将更加注重预防性干预,通过早期识别和干预,降 低心理障碍的发生率。
精准治疗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医学心理学将开发更加精准的心理治 疗方法,提高治疗效果。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医学心理 学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的定义 • 医学心理学概述 • 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影响 • 心理卫生服务与支持 •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 医学心理学的前景与展望
01
CHAPTER
引言
主题简介
01
02
03
心理健康
关注个体心理状态,强调 心理功能正常、和谐与平 衡。
医学心理学在未来的应用前景
公共卫生领域
医学心理学将在公共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 全民心理健康提供科学指导。
临床医疗
医学心理学将与临床医学更加紧密结合,为患者 提供全面的心理治疗和护理。
健康管理
医学心理学将帮助人们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心理健 康,提高生活质量。
提高医学心理学研究的科学性
标准化研究方法
心理咨询师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大全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大全第一章绪论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学科,这门学科是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医学领域,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类健康和疾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医学心理学对疾病与健康的思考:L人是一个完整的系统2.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3.人与环境是密切联系的4.心理因素在人类调节和适应内外环境活动中具有一定的能动作用研究过程分六个步骤:1提出假设2选择关键变量及其检查方法3确定临床研究范式4选定研究样本5检验假设6结果的解释和发布(医学心理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1个案研究2相关研究3实验研究第二章心理学基础心理现象分类: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两类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情绪的功能:1情绪的适应功能2.情绪的动机功能3心理活动的组织功能4情绪的信号功能认知情感意志三者之间的关系:意志过程和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共同构成了人的心理过程,认知是基础,情感是动力,意志是保证,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一方面认知过程是意志过程的前提和基础,认知协助意志确定目的,制定计划,采取克服困难的合理方法,而情绪对意志具有动力作用,表现为情绪情感既能激发又能阻碍人的意志行动,另一方面意志过程又可以推动认识活动的不断深入,同时意志对情绪情感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1意志具有明确的目的性2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3意志是以随意活动为基础的意志的品质: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使每个人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各自独特的风格人格心理结构:1人格倾向性2人格心理特征3自我调节系统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1先天遗传因素2社会生活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和实践活动是人格发展的决定因素)3.教育马斯洛的需要层次: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动机冲突:1双趋冲突2双避冲突3趋避冲突4双重趋避式冲突性格与气质的关系(区别与联系):区别:1气质是生来具有的,受到先天遗传素质的影响,而性格是在后天的社会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2气质形成早,不易变化,而性格形成晚,变化要快3气质无好坏之分,性格有优劣之分联系:1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可形成相同的性格特征2性格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掩盖和改造气质3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方面,性格形成的速度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心理健康:也称心理卫生,心理健康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我国心理健康的标准:1智力正常2情绪良好3人际和谐4适应环境5人格完整青少年的心理健康:1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2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3防止性的困扰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人的心理活动分成意识,前意识,潜意识潜意识:是指人的心理结构的深层,那些我们意识不到的,但却激发我们大多数的言语,情感和行为的原始冲动或本能欲望及不愉快的经历人格的结构理论:弗洛伊德将人格结构分为本我(服务于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至善原则)(本我自我超我之间发生冲突时,个体就可能产生焦虑)焦虑的分型:现实性焦虑,神经性焦虑,道德性焦虑自我防御机制:1压抑2否认3退行4投射5反向形成6置换7合理化8认同9理智化10.升华行为学习理论(刺激-反应理论):以可观察的行为,以及主观体验、意识等心理活动和内脏活动作为主要观测元素的一种心理学流派,在对动物和人类进行的实验研究基础上,发现并提出一系列有关学习的原理和规律强化物:凡是能增强某个行为概率的刺激操作性条件反射:又叫工具性条件反射,它描述了有机体(动物或人)做出一个特定的行为反应后,导致环境发生某种变化,即发生了一个事件行为强化:一个具体的行为的发生,有一个直接结果紧随着这个行为,导致了这个具体行为在将来被加强的过程正性加强:行为结果使积极刺激增加,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负性加强:指行为结果使消极刺激减少,进而使该行为反应逐渐加强第五章心理评估心理评估:是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出的鉴定心理评估的作用:1辅助诊断2疗效评价3健康鉴定(人才选拔、新职工入职)4司法鉴定(案发时行为能力、精神状况)心理评估的方法:1观察法2会谈发3调查法4心理测验法及临床评定量表心理评估的一般过程:1确定评估目的2明确评估问题与方法3了解特殊问题4结果描述与报告智力水平分级:超常115~130平常85~115边界70~85第六章心理应激应激:应激是个体面临或察觉到环境变化对机体有威胁或挑战时做出的适应性和应对性反应的过程应激系统模型的基本特征(法则)包括:1应激是多因素的系统2各因素互相影响互为因果3各因素之间动态的平衡或失衡决定个体的健康或疾病4认知因素在平衡或失衡中起关键作用5人格因素起核心作用根据系统模型,心理应激可被定义为:个体的生活事件、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人格特征和心身反应等生物、心理、社会多因素构成相互作用的动态平衡〃系统〃,当由于某种原因导致系统失衡,就是心理应激根据过程模型,心理应激可被定义为:个体在应激源作用下,通过认知、应对、社会支持和个性特征等中间多因素的影响或中介,最终以心理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应激源:是引起应激的刺激,也就是应激的原因。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医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严格而繁重的学科,对学生而言,学习的压力巨大。
因此,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医学教育中引入医学心理学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如何在医学教育中有效应用医学心理学。
一、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重要性医学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在医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通过研究人的心理活动与医学相关的问题,探讨人在医疗过程中的心理反应及其对疾病康复的影响。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生了解和处理病人的心理问题,同时也帮助医生更好地与病人沟通,提供更为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医学教育中的医学心理学主要包括对医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以及对病人心理健康的关注。
医学生需要面对大量的知识与实践,并承受巨大的学业压力。
医学心理学可以帮助医学生解决学习和情绪问题,提供心理支持,以保证他们的心理健康。
另一方面,医学心理学还关注病人的心理问题,如心理压力、焦虑和抑郁等。
这些问题会影响病人的康复和治疗效果,因此医疗团队需要重视病人的心理健康,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
二、医学心理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在医学教育中,医学心理学的应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针对医学生的特殊需求,医学教育中可以加入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课程。
这样的课程可以帮助医学生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法。
同时,通过心理辅导,医学生可以学会应对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2. 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培训:医学教育中可以加强医生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培训。
通过学习医学心理学的知识和技巧,医生可以更好地与病人沟通,了解其内心需求,并提供更为温暖和人性化的治疗服务。
这样的培训不仅可以增强医生的专业能力,也能提高病人对医生的满意度。
3. 医学教育中的心理评估:医学教育中可以引入心理评估工具,对医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评估。
通过了解医学生的心理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和干预心理问题,保证医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李箕君)第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ppt课件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
•胚胎 50天 •可见人形 •耳,眼,鼻 •手臂,手,手指 •腿,脚,脚趾
.
•胚胎 50天 •可见人形 •耳,眼,鼻 •手臂,手,手指 •腿,脚,脚趾
.
•胚胎 50天 •可见人形 •耳,眼,鼻 •手臂,手,手指 •腿,脚,脚趾
(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14、15岁)
+
=
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
一、创立“文化——历史 发 展理论”
二、文化——历史发展观 三、教学与发展的关系 四、“内化”学说
胎儿的发展
.
最初…
.
最初…
.
•胚泡
.
•胚泡
.
•胚泡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
•胚胎 32 天 •头/尾 •心脏,眼睛,四肢
第四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
感性的发展心理学
Dragon born dragon, chicken born chicken, mouse's son can make hole!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心理发展的概念
广义心理发展包含 心理的种系发展(动物心理学) 心理的种族发展(民族心理学)
的环境,我可以保证,
无论这些儿童的祖先如
何,我都可以把他们培
养成为任何一种人,或
者是政治家、军人、律
师,抑或是乞丐、盗贼。
消极: 否定儿童的主动性、能动性; 夸大教育作用,忽视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积极: 在某种意义上批驳了种族歧视和种族优越感
医学心理学-第三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二)亲子关系
亲子关系,即父母子女之间发生的关系。父母和 子女是血缘最近的直系血亲,为家庭关系的重要 组成部分
第四节 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
二、大第学三生节心不理同健群康体的心理健康
大学生的普遍年龄在18~25岁之间,正处于青年中期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供中医学、针灸推拿、中医骨伤、护理等专业用
医学心理学
第三章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内容
1 第一节 心理发展 2 第二节 心理健康 3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 4 第四节 不同群体的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
第一节 心理发展
二、心理发展
(一)言语发展 (二)认知发展 (三)情绪发展 (四)意志发展 (五)个性发展
第二节 心理健康
一、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其宪章上将健康定义 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衰弱,而是保持体格方面、精神 方面和社会方面的完美状态”
1990年,WHO在有关文件中对健康的定义又加以了补充, 认为健康应包括四个方面: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 好、道德健康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
(三)幼儿期的心理健康
1.鼓励孩子与同伴交往 2.培养良好的生活行为习惯 3.培养幼儿的独立生活能力 4.为幼儿运用言语进行交际创造机会 5..组织多种形式的游戏
第三节 个体心理健康
(四)学龄期儿童的心理健康
1.做好孩子从幼儿园进入小学的衔接工作 2.不要试图培养“标准儿童” 3.培养儿童对学习的兴趣 4.及时纠正儿童的不良行为
医学心理学 第1次课
将巨大的生物学成就和心理学社会学的成果结合 起来,不仅从人的个体局部,也从整体以及群体、生 态系统,综合研究健康与疾病。 ※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 的医学模式。它要求医学把人看成是一个多层次的, 完整的连续体, 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要同时考虑生 物的,心理和行为的,以及社会的各种因素的综合作 用。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biopsychosocial medical model)
心身观:心身统一、相互影响
健康观:生理、心理、社会功能完善 疾病观:社会、心理、生物因素都影响人的
健康和疾病
治疗观:从社会、心理、生物三轴系统全面
对疾病进行诊断、预防、治疗和护理
整体医学模式 (holistic medical model)
医学心理学现状与发展
二、我国医学心理学科的现状
1979年,中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医学心理学专业委 员会。 1985年,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成立。 1987年,《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创刊; 1992年,《中国行为医学科学》创刊; 1993年,《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创刊。 近年,我国的医学心理学工作已逐渐扩大到基础 医学、临床医学及预防医学各个领域,全国医疗、健 康保健及相关机构建立了更多的医学心理咨询门诊, 解决临床各科及健康领域的心理问题,反映了我国医 学心理学科应用的广阔前景。
“慢性病 ”的特征
原因多
遗传 年龄 性别 吸烟 缺乏锻炼 应激 不良个性 行为方式 ……
病程长
难痊愈
机体
长时间
疾 病 症 状
医学模式的转变
▲ 三、促使新的医学模式提出的动因
1、人类死亡顺位与疾病谱的变化
2、人类的生活方式或行为方式对健康与疾病的影响
浅谈在《医学心理学》教学过程中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研 究 心 理 因素 在 各 类 疾 病 中 的所 起 的 作 用
来 探 讨 心 理 与 健 康 的 关 系 , 而 引 导 学 生 从
病人心理和 医患关 系章节 中包含很 多
于 渴 望 交往 但又 不 太 会 交 往 的 阶 段 。 患 医
高 以“ 生物 ~心 理 ~社 会 ” 康 模 式 看 待 各 类、 还 处 于 青 春 期 , 临 考 研 、 习 、 业 等 多 人 际 交 往 心 理 学 的 内 容 。 校 医 学 生 正 处 健 面 实 就
作 者 , 需 思 考 适 合 于 医 学 生 的 心 理 健 康 就 应 该 详 尽 的 解 释 焦 虑 的 含 义 以 及 具 体 表 果 时 间 允许 在 课 堂 上 就 各 自的 治 疗 方 案 讨 急
论 , 师 在 讨 论 过 程 中 予 以 一 定 的指 导 , 教 帮
《 学 心 理 学 》 研 究 心 理 现 象 和 疾 病 几 种 调 整 情 绪 的 方 法 。 多伺 学 对 抑 郁 症 助 学 生 能 够 在 今 后 的 学 习 生 活 中 遇 到 类 似 医 是 很
大 学 生 心 理 问题 已经 引 起 社 会 各 方 面 心 理 素 质 , 引导 学 生 学 会 处 理 各 种 负 面 情 理 健 康 的 含 义 , 高 心 理 健 康 水 平 。 提 的关 注 。 与其 它专 业 相 比 , 学 专 业 学 制 更 医 究表 明 , 学 专 业 学 生 主 观 幸 福 感 显 著 低 医 于 非 医 学 专 业 学 生 …。 为 医学 院 校 心 理 工 作 教 育方式 。 关 系 的 学 科 , 根 据 我 国 医 学 教 育 发 展 的 是 需 要 而 建 立 起 来 的 新 兴 的交 叉 学 科 , 1通过 绪 , 将 这 种 能 力 带 入 未 来 的 学 习和 职 业 并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医学心理学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情感、行为和社会参与等方面处于相对良好的状 态。本次演讲将深入探讨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的概念、重要性以及现代社会 中存在的问题。
心理健康和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指个体在心理、情感、行为和社 会参与等方面处于相对良好的状 态。
心理卫生
指个体在心理上不仅未发生病理 性改变,而且已经掌握了一些保 持心理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
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一项需要长期培养和练习的技 能,这有助于个体更好地对客观事件做出 应急措施。
心理健康的促进方法
1 积极的娱乐活动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良好的睡眠习惯
3 良好的人际交往
积极参与各种娱乐活动,培 养自身的兴趣爱好,可以有 效地调节心态。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掌握 一定的睡眠技巧,有助于人 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
压力管理的方法
1
充足的睡眠和休息
一定要为大脑充电,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可以
良好的饮食和运动习惯
2
帮助人们恢复体力、舒缓压力,提高正常的 心境。
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维持
身体健康,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及心理因素的
适应和控制作用,从而有助于应对压力和抵
3
调整抗压能力
抗疾病。
有可控的情境时,适当增加压力反而有助于
生活压力和情绪失控
生活压力会对人产生许多不良的影响,人常常受到 情绪困扰,需要采取适当的情绪调节措施来维护自 身心理健康。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
1 身体和社会角色的改变 2 失眠和焦虑
3 社交网络和自我认同
随着人体年龄的增长,生理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容
问题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医学心理学
2
保持社交联系
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建立支持系统,减轻孤独感。
3
学会应对压力
采用积极的应对策略,如冥想和深呼吸,来应对生活中的压力。
诊断和治疗
医学心理学提供对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帮 助患者恢复健康。
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使用科学研究方法来探索心理健康 和心理卫生的相关问题。
预防和康复
医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理学通过预防措施和康复计划帮助人们 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障碍的类型和症状
焦虑障碍 抑郁障碍 精神分裂症 进食障碍
持续担心和恐惧,紧张不安 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动力 幻觉、妄想和混乱思维 饮食紊乱,如暴食或拒食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医 学心理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心理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要。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 健康和心理卫生的科学,旨在帮助人们理解和维护心理健康。
心理卫生的定义
心理卫生是指个体在心理上得以稳定和健康发展,能够有效应对压力、适应环境和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的能力。
医学心理学的概述
综合学科
医学心理学结合了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以提 供全面的心理健康服务。
• 自我监测 • 积极思考 • 行为替代
药物治疗
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改善心 理健康。
• 抗抑郁药物 • 抗焦虑药物 • 抗精神病药物
心理支持
提供情绪支持和心理辅导,帮 助患者应对心理困难。
• 心理咨询 • 心理治疗 • 支持小组
心理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1
定期锻炼
运动有助于减轻压力、提高心情和增强身体健康。
常见的心理障碍
焦虑障碍
常伴有不安、紧张和恐惧的感觉,干扰正常生活。
抑郁障碍
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疲倦感,持续时间较长。
浅谈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加深学生对 自己个性 特征的认识 。有助于他 们在今后 的学 习、工作 和人 际交往 中扬长避 短。 塑 造更加健全 的人 格。众 所周知 ,情绪 在人的心理活动 中占据 重要 地位 , 课 堂上除 了介绍一般调节情绪 的方法外 ,具体 的调适 心 理训 练也应涉及并要督促 学生进行练 习。 如 可在课 上对放松训练 的原理 和操作 条件 进 行简要说 明, 课后将相关音频文件拷给学生 。 要求其在课下练 习,并写 出练习体会。
1 . 2医学院校心理健康类课程相对欠缺 虽然 国家早在上世纪 9 0 年代中期就已提 出学校必须对学生进行 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 但 并未明文规定其一 定要 开设心理健康课 。 由于专业课繁重 ,部分 医学 院校 省略了心理
相对 于其他专业学生 ,医学生 的课 业负 担 较重,部分 学生因为缺乏 良好 的学习方法 和技 巧而产生心理压 力,甚 至心理问题。教 师讲课 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 生理 论知识 ,更
心 的不 良影 响 。 2 . 3重视 实践 环 节
心理实验是 连接心理学理论知识 和实际 应用 的重要 桥梁,进 行心理实验不仅可深 化 学生对所 学知识的理解 ,还能增加学生对 自 医学生 的心 理健康状况不佳 ,不仅影 响到 自 形体的 目的,还有可 能导致进食障碍 ,到时 身心理特 征和心理健康状况 的了解 程度 。因 身的学 习和 生活,还 有可能波及工作后 面对 不仅损害身体危及 生命 ,还会影 响到 自己的 此在教学 中重 视这个环节。例如 ,让学生完 的患者 和家属 。因此 ,注 重对医学生 的心 理 精神状态以及人际交往。 成气质量表 的测试 ,并 根据 测试结果讨论每 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2 . 2 . 2 考虑学生实际需要 种气质类 型个体的优缺点和适宜 的 Nhomakorabea作性质 ,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引言:医学心理学是将心理学与医学相结合,研究人类身心健康与疾病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探究患者心理状态和认知过程对疾病发生、发展和康复的影响,为医学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介绍医学心理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的关系1.1 心理健康的概念与特征1.2 心理健康对生理健康的影响1.3 心理压力与身体疾病的关联1.4 心理干预对身体健康的促进作用二、应激与适应2.1 应激的类型与心理反应2.2 适应的概念与特征2.3 应激与适应的关系2.4 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影响三、心理发展与心理障碍3.1 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与特征3.2 成人心理发展的影响因素3.3 常见心理障碍的分类与症状3.4 心理障碍的原因与治疗方法四、疼痛与心理4.1 疼痛的类型与感知机制4.2 疼痛与情绪的相互影响4.3 心理干预在疼痛管理中的应用五、行为医学与健康促进5.1 行为医学的概念与原理5.2 行为医学在健康促进中的应用5.3 健康促进策略的设计与实施5.4 行为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医学心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在研究和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了解心理与身体的密切关系,医学心理学为提高医疗质量、促进患者康复和预防疾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未来,随着医学心理学的不断发展,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身心健康,为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Smith, J. K., & Wilson, J. M. (2017). The integration of medical and psychological approaches to behavioral medicine. In Handbook of Clinical Psychology in Medical Settings (pp. 3-19). Springer, Cham.- Taylor, S. E., Peplau, L. A., & Sears, D. O. (2018). Health psychology.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Sarafino, E. P., & Smith, T. W. (2017). Health psychology: Biopsychosocial interactions. John Wiley & Sons.。
人卫版医学心理学之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学护理课件
A 遗传因素
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受遗传因素的影 响,某些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可能
与遗传有关。
B
C
D
生理因素
身体健康状况对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慢 性疾病、内分泌失调等生理问题可能导致 心理问题的出现。
心理因素
个体的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特点对 心理健康产生影响,如思维方式、情绪管 理能力、自我认知等。
情绪调节
老年人需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 乐观心态。
晚年生活规划
老年人需要规划好自己的晚年生 活,享受幸福时光。
03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的标准
自我认知
情绪稳定
个体能够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心理特点 、情绪状态和行为表现,并能够接纳自己 的优点和不足。
个体能够保持情绪的稳定,不因外界刺激 而产生过度的情绪波动,同时能够积极应 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
社会适应
自我调节
个体能够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与他人建 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时保持良好的社会 角色和行为表现。
个体能够根据环境和情境的变化,灵活调 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表现,以适应不 同的生活和工作要求。
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
环境因素
家庭、学校、社会等环境因素对个体的心 理健康产生影响,如家庭氛围、教育方式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心理健 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医学心理学在 医学领域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课程目标
掌握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和规律 ,了解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
特点和任务。
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和标准 ,了解常见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障
碍。
学习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 来维护和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 提高人们的心理素质和生活质量
寻求专业帮助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医学心理学是一门关注人类心理健康、心理困难及其与身体健康关系的学科,它涵盖了诊断、治疗和预防因心理原因而引起的疾病,对于提高医疗质量和促进人类健康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性。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认为学习医学心理学需要有恒心和耐心,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结合,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患者的同理和关爱。
首先,在学习医学心理学时,我体会到了其中的真实感受。
作为一名医学生,我们经常听闻、观察、处理各种患者在心理上的问题,比如情绪波动、恐惧、抑郁、自闭等等,这些都需要我们去关注、解决和应对。
我带着这种真实感受去学习医学心理学,更深刻地认识到每个人的心理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对心理障碍的理解和干预是多么的重要。
其次,学习医学心理学的中心思想是在于助人为乐。
在学习医学心理学时,我们需要吸收和运用丰富的医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从而能够生动、形象且适当地应对各种心理问题。
在学习过程中,我逐渐明白了通过医学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减轻身心负担、增强自我掌控能力,并最终提高生活质量。
第三,需要重点突出的是医学心理学的学习方式。
学习医学心理学需要多方位的学习,包括文献资料的阅读、诊断报告的撰写和团队讨论等,各种学习方式之间要形成互通有无的体系。
同时,学习医学心理学也强调知识的实践操作性,需要我们真正接触患者,对他们的心理进行细致、具体和深入的观察和研究,最终为患者的改善和治疗带来更好的效果。
第四,思辨是学习医学心理学的关键。
在学习医学心理学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能力,具备及时发现、分析和解决患者的心理障碍的能力,以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
同时,我们也需要思考更多的疗法和策略,以更好地处理各种复杂情况和问题。
第五,除了适当的专业术语和知识外,我们还要注意准确、简练的遣词造句。
这样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传达自己的意思,使读者更容易理解,从而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医学心理学(教学课件)全套课件
为患者提供持续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帮助患者适应残疾或疾病带来的 生活变化,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
医学心理学在预防医学中的应用
健康行为促进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健 康行为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促进 人们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
习惯。
心理疾病预防
针对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开展 心理干预和预防措施,降低心理
心理应激的干预
包括个体干预和团体干预。个体干预主要针对个体的心理问题进行咨询和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团体干预则通过团体活动帮助个体缓解压力、提高应对能力,如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剧等。同时,还可以通过健 康教育、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进行干预。
04
心理评估与心理诊断
心理评估的方法与技术
观察法
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和自主权 ,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治疗过程 。
个性化原则
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制定个 性化的治疗方案。
保密原则
确保治疗过程中的信息保密, 尊重患者的隐私权。
整体性原则
将患者视为一个整体,关注其 心理、生理、社会和文化背景 等多方面的因素。
科学性原则
以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确 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心身疾病的临床表现
以躯体症状为主,如心血管系统的心身疾病可表现为心悸、胸闷等;消化系统的心身疾病可表现为胃 痛、腹泻等;皮肤系统的心身疾病可表现为皮肤瘙痒、湿疹等。同时,还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症 状。
心理应激的评估与干预
心理应激的评估
通过观察个体的生理反应、情绪反应、行为反应以及认知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估。常用的评估工具有生活事件量表 、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等。
心理应激的分类
按应激源的性质分类,可分为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按应激源对个体的影响分 类,可分为正性应激源和负性应激源;按应激源作用的时间 分类,可分为急性应激源和慢性应激源。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
第二章主要理论第二节行为学习理论rationalization合理化:是常见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又称文饰作用。
(1分)指人遭受挫折无法达到所追求的目标或做了不符合社会规范的事时时,常常会以各种理由为自己辩解以及原谅自己而摆脱痛苦。
(2分)Modeling示范作用:①是社会学习理论的基本概念②班杜拉提出的③它强调通过对具体模型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可以使人学会一种新的行为类型。
第三章人的心理Socialization社会化:一个人在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掌握社会经验和行为规范成为社会人,同时也积极地反作用于社会环境的双向过程。
感觉对比: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Perception知觉:是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或者说是感觉器官和脑对刺激做出的解释、分析和整合。
知觉的基本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sensory memory感觉记忆: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也称知觉前记忆或瞬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称之为感觉记忆选择题:个体的感觉器官感应到刺激时所引起的短暂的记忆。
只有在感官层面,如不注意,转瞬即逝,直接以信息材料的物理特性编码,有鲜明形象性,信息存储时间极短,仅0.25~2秒,储存容量很大,它的信息原始。
short-term memory短时记忆:感觉记忆中经过注意能保持到1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容量有限,记忆广度为7+2个创克,短时记忆是信息处理的中间站,来自感觉记忆的信息可在短时记忆中得到加工而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又称二级记忆,能够长期甚至永久保存的记忆,一般来源于短时记忆的加工和重复,这种记忆的容量非常大,没有限度,构成了个体关于外界及自身的全部知识经验,保有时间长遗忘曲线:遗忘曲线是根据德国心理学家艾宾豪斯对遗忘规律所作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绘制的,揭示记忆材料的保存数量(或遗忘数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曲线,该曲线表明识记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快,随时间的推移和记忆材料数量的减少,遗忘便渐渐缓慢,最后稳定在一定水平thinking思维:是人脑借助言语、表象和动作对事物概括和间接的反映。
医学心理学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1.开展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 •2.口头言语的进一步训练和书面 言语开始培养 •3.注意数概念的培养 •4.注意幼儿的社会化训练 •5.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6. 及时矫正幼儿常见的不良行为
小环境:家庭,幼儿
园,邻居
中环父母工作单位,父母的 朋友,社区
一、胎儿期 二、乳儿期 三、婴儿期 四、幼儿期 五、童年期
胎儿期
怀孕~出生
乳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儿童期
0 岁~ 1 岁~ 3 岁~ 6 岁~
1岁 3岁 6岁、7岁 12岁
受怀孕母亲的影响很大
• • • • • • • • • • • 1. 母亲自身情况 年龄:最佳23、24 ~ 28、29 超龄:35唐氏综合征、难产、死胎 体重:超标准25%:影响胎儿 低于25%:营养不足,影响智力体格 身高:低于140cm,过小骨盆,影响发育。 孕史:4次以上:有危险,容易出现低能儿 和死胎。 2.孕期营养及保健 3.母亲的情绪 4.环境:饮食、药物、射线(胎教)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mental health) ,也称心理卫生 (mental hygiene) 。意指一种良好 的心理或精神状态。
一般认为: 心理健康就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 平稳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 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良 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 提高生活质量,保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
主要内容
• • • • •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第五节 概述 儿童心理健康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中年人心理健康 老年期心理健康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
医学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学科在医学心理学中,研究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与变化以及相关规律的学科,被赋予了重要的角色。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畴广泛,涵盖了人类身心健康的方方面面,如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护理等。
通过了解心理现象的发展变化及其规律,医学心理学可以为人们提供更全面、深刻的健康管理。
1. 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变化心理现象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所表现出的各种心理活动和行为,如情绪、注意力、记忆、学习、决策、社交等。
这些心理现象在个体生命周期内会发生发展变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1.1 幼儿期:在幼儿期,婴儿会经历认知能力的初步发展,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和情绪反应。
他们逐渐学会感知、理解和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感。
1.2 儿童和青少年期:在这个阶段,个体的认知能力迅速提高,开始形成自己的身份和价值观。
他们对外界的要求和社会期望有更深入的理解,并逐渐形成积极或消极的心理特征。
1.3 成年期:在成年期,人们面临着许多生活挑战,如工作、婚姻、家庭等。
个体的心理现象在应对这些挑战时可能会产生变化。
压力增加可能导致焦虑和抑郁情绪增加,而积极的生活事件可能提高幸福感和满意度。
1.4 老年期:随着芳龄的增长,个体的心理现象也会发生变化。
老年人可能面临生理和认知能力下降的挑战,同时也可能获得智慧和经验的积累。
他们对生活有更深入的思考,更关注内心体验和情感需求。
2. 心理现象的规律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旨在揭示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并为人们提供科学准确的解释。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心理现象规律:2.1 发展阶段规律:不同芳龄阶段的个体会经历不同的心理发展,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
2.2 社会环境规律:个体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因素对于心理现象的发生影响巨大。
如家庭教育、同伴关系、文化背景等。
2.3 心理健康规律:心理健康与个体的心理状态密切相关。
积极的生活事件、良好的社会支持和个体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有助于维持心理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概述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3.1990年WHO定义:“健康是指,一个人在身体 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健康和道德健康四个方面皆 健全”。
生理 社会
心理
道德
第一节 概述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二)心理健康的概念
心理健康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 mental health) ,也称心理卫生(mental hygiene) 。意指一种良 好的心理或精神状态。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一)儿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迅速性
协调性
开放性
可逆性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二)儿童期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儿童期的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一、青少年期
是生长和发育的快速阶段, 生理方面发生巨大的变化。
二、青年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一) 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一、青少年期 1.体态骤变,身高、体重、宽度迅速增 长; 2.机能增强,身体素质提高; 3.脑神经系统逐步完善,第二信号系统作 用显著提高; 4.性发育逐渐成熟,第二性征相继出现, 功能逐渐完善。
(一)幼儿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皮亚杰将2岁~7岁儿童的认知发展称为运 算前期。 认知特征:
自我中心
万物有灵论
符号功能
皮亚杰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二)幼儿期的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发展?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不健康的心理
疾病的发生。
器官功能失常
心理 应激 状态
机体免疫功能下降 神经内分泌功能的失调
第一节 概述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五)心理健康的维护与促进
目的:为了加强人们的心理健康和消除身心不 健康因素,提高生活质量。
心理健康维护的目标: 一般目标:即治疗心理疾病及处理适应不良行为,尽早发现疾病的
倾向,及时矫正或预防疾病的发生;
二、青年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一) 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一、青少年期
二、青年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主要矛盾心理:
一、青少年期
1.独立与依赖的矛盾。
2.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二、青年期
3.坦率与封闭的矛盾。
4.性意识与性道德的矛盾。
5.情感与理智的矛盾。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二)青少年期心理健康
二、青年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三)青年期的心理健康
一、青少年期
针对青年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实际谈 一谈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二、青年期
1.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 2.及时解决情绪情感问题; 3.防止性的困扰。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中年期又称成年中期( 35岁~ 60岁) 处在生命的全盛时期
第一节 概述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我国学者提出的标准: (1)智力正常; (2)情绪良好; (3)人际合谐; (4)适应环境; (5)人格完整。
是正常生活最基本的心理心理条件 保持愉快,充满希望 乐于与人相处,有知已的朋友 积极处世,协调统一
不存在缺陷与偏差,清醒的自我意识,积极 进取的人生观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0~ 3岁
第一加速期
新生儿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0 ~ 3岁
第一加速期
1.无条件反射(70多种) 吸吮反射: 行走反射:6 ~ 10周 抓握反射:3 ~ 4月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0 ~ 3岁
第一加速期
2.感觉能力 视觉:20CM(表情丰富的 脸,女人的脸) 听觉:母亲 嗅觉:出生12小时有嗅觉。 臭味:紧闭双眼 香味:愉快满足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0 ~ 3岁
第一加速期
3.动作发展 头尾原则: 先头后尾; 近远原则:先近后远;
大小原则:先大动作后小动作。
(一)青年期的生理特点
一、青少年期二、青年期 Nhomakorabea1. 生长发育完全成熟; 2. 第二性征完成,已完全具 有繁殖后代的能力; 3. 各项生理功能日渐成熟; 4. 身体素质的发展进入高峰; 5. 脑的形态与功能已趋成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二)青年期的心理特点
一、青少年期
1. 认知语言能力成熟; 2. 情绪情感丰富强烈但不稳定; 3. 意志发展迅速; 4. 人格逐渐成熟。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受怀孕母亲的影响很大
1. 母亲自身情况 年龄:最佳23、24 ~ 28、29 超龄:35唐氏综合征、难产、死胎 体重:超标准25%:影响胎儿 低于25%:营养不足,影响智力体格 身高:低于140cm,过小骨盆,影响发育。 孕史:4次以上:有危险,容易出现低能儿 和死胎。 2.孕期营养及保健 3.母亲的情绪 4.环境:饮食、药物、射线(胎教)
第一节 概述 一、人的发展与生命周期
发展的基本观点
1.发展是毕生的; 2.发展是多维和多向的;
3.发展是成长与衰退的结合。
德国巴尔特斯-毕生发展观
第一节 概述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一)健康的概念
1.传统医学和世俗观念: “健康就是无病、无伤、 无残”。 2.1948年,WHO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 病和身体的虚弱现象,而是一种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 会上的完满状态”。
家 庭 教 育 方 式
是 孩 子 心 理 健 康 的 重 要 影 响 因 素
在敌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争斗; 在虐待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伤害别人; 在支配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依赖; 在干涉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被动; 在娇宠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任性; 在否决中长大的孩子,他反对社会; 在忽视中长大的孩子,他情绪孤癖; 在专制中长大的孩子,他喜欢反抗; 在淫乱中长大的孩子,他会心理变态; 在民主中长大的孩子,他领导能力强; 在鼓励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自信; 在公平中长大的孩子,他抱有正义感; 在宽容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了耐心; 在赞赏中长大的孩子,他学会喜欢自己; 在爱之中长大的孩子,他会爱人如己。
高级目标:即保持并增进个人和社会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全人格,
适应变动的环境,同时改善社会环境及人际关系,以防 止或减少心理不健康的发生。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胎儿期
怀孕~出生
婴儿期
婴幼儿期 幼儿期 儿童期
0岁 ~ 1岁
1岁 ~ 3岁 3岁~ 6岁、7岁 6岁~ 12岁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6岁~12岁。这个时期正是小学阶 段,故也称为学龄期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一)儿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征
1.生殖系统接近成人;
2.脑发育完善; 3.智力发展最快-思维、感知、注意 等都进一步发展; 4.言语、情感、意志、能力和个性 也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第五节 老年期心理健康 老年期,也称成年晚期,指60岁至死亡这段时期。
老龄:指进入老年期的年龄。 人口老龄化:在社会人口的平均构成中,高龄者的比例相 对提高了,通常叫做人口老龄化。
中年前期 中年后期
35岁~ 50岁 50岁~ 60岁
体力心理状态开始呈下降趋势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一、中年期的生理心理特点 (一)生理功能逐渐减退
(二)心理功能继续发展
• 认知特点:晶体智力继续上升, 流体智力缓慢下降。 • 情意特点:情绪趋于稳定,较 青年人更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四节 中年期心理健康
如何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展?
2.增进母爱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如何促进婴儿心理健康发展?
3.保证充足的睡眠 4.促进运动与智力的发展
第二节 儿童心理健康
一、胎儿期及 婴幼儿期 二、幼儿期 三、儿童期
3岁~6、7岁
3岁幼儿脑 重已达成人的 四分之三,7岁 时已接近成人。
一、青少年期
二、青年期
如何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二)青少年期心理健康
一、青少年期
1.发展良好的自我意识; 2.保持情绪稳定;
二、青年期
3.预防性意识困扰;
4.消除心理代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是人生中最宝贵的黄金时期
一、青少年期
二、青年期
第三节 青少年与青年心理健康
一般认为:
心理健康就是以积极的、有效的心理活动,平稳的、正常的心理 状态,对当前和发展着的社会、自然环境以及自我内环境的变化具有
良好的适应功能,并由此不断地发展健全的人格,提高生活质量,保
持旺盛的精力和愉快的情绪。
第一节 概述
二.健康与心理健康
(三)心理健康的标准 马斯洛等人提出的标准:
(1)有充分的自我安全感; (2)能充分了解自己,并能恰当估价自己的能力; (3)生活理想切合实际; (4)不脱离周围现实环境; (5)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 (6)善于从经验中学习; (7)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8)能适度地宣泄情绪和控制情绪; (9)在符合团体要求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 (10)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适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