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重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不同金融监管模式下的金融监管主体

1.权力层次划分法

一线多头模式:指将全国的金融监管权力集中于中央,由中央一级的两家或两家以上的机构共同负责,地方没有独立的权利。

双线多头模式:指中央和地方都对金融机构有监管权(双线),同时,每一级又有若干机构共同来行使监管的职能(多头)。

集中单一模式:指由一家机构进行集中监管。

2.功能和机构划分法

统一监管模式:由一个监管当局监管不同的金融机构和金融业务。

多头监管模式:设置不同的监管当局,分别监管银行、证券、保险业。

3.从功能和机构的组合中派生出三种模式(名词解释)

牵头监管模式“双峰”监管模式“伞式”+功能监管模式

2 金融监管客体p5

分业经营(职能分工)体制混业经营(全能)体制

在统一监管模式下,无论一国银行实行职能分工体制还是全能体制,监管对象都是所有金融机构。

在多头监管模式下,一国如果实行职能分工体制,则监管对象是所有银行类机构,如果实行全能体制,监管对象是经营银行业务的所有金融机构。

3 论述:金融监管的必要性分析p6

4 金融监管的目标p9

一般目标: 1.确保金融稳定安全,防范金融风险

2.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3.增进金融体系的效率

4.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促进公平竞争

具体目标: 各国具体监管目标不同,但基本内容都包括金融业竞争、安全和发展

5金融监管的构成体系p13 选择题

金融监管理论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层次:基础理,论应用理论,相关理论的含义

监管组织体系p14从监管对象角度,监管组织体系大体上包括四部分:

监管主体系统金融机构内部控制系统

金融业行业自律系统体制外金融机构监管系统

从监管当局角度,监管组织体系大体上包括以下两部分:

监管系统监管后评价系统

监管内容体系p15:按金融机构监管范畴分为:金融机构行政监管和业务监管

按监管性质分为:合规性监管和风险性监管

从监管内容或范围看,主要分为:

市场准入监管,业务运营监管,市场退出监管

第二章

1金融风险的含义p20

仅考虑狭义风险的普遍定义:在金融服务交易中给金融交易者带来损失的可能性,或是实际收益低于预期收益,或是实际成本高于预期成本。(纯粹风险)

金融危机:货币危机,银行危机,和债务危机三种类型

2金融风险与金融危机的比较p22(单选判断)

金融风险:

某一机构支付困难或倒闭,是金融风险的单体释放

必然存在

分为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和微观金融风险

金融体系内生,不能被消灭,只能转移和分散,需要有相应的金融结构对风险进行防范和分散

金融危机;

一大批金融机构都陷入严重困境,并对社会经济运行产生严重破坏性影响的局面

金融风险积累到一定程度的产物

宏观金融风险的范畴

对落后或扭曲的金融结构所进行的一种强制性的纠正、调整过程,也是金融风险的剧烈释放过程

3金融风险的特征p24(多选)

客观存在性,可能性,普遍性,隐蔽性,可度量性,系统性

4金融风险的种类p25

按衡量风险的范围划分:宏观金融风险、中观金融风险、微观金融风险(个体及含义)

5金融风险的监管效应p27

金融风险的监管效应是指金融监管对防范或化解金融风险的作用

1 信息不对称

2 逆向选择

3 道德风险,分为股权合约风险中的道德风险和债务合约中的道德风险两部分

6金融风险预警的方法p30 数量模型法,信号法

第三章

一,金融创新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含义。 P33 狭义的金融创新指近二三十年来的微观金融主体的金融创新,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西方发达国家在放松金融监管之后引发的一系列金融业务创新。

广义的金融创新不仅包括微观意义上的金融创新,还包括宏观意义上的金融创新,不仅包括近二三十年来的金融创新,还包括金融发展史上曾发生的所有金融创新。

二、金融创新的种类:传统业务创新支付和清算方式创新金融机构创新金融工具创新P34

三,金融创新的内容:p36逃避金融管制型的金融创新( 可转让支付命令账户自动转账服务账户大额可转让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存单货币市场存款账户) 规避风险型的金融创新(浮动利率金融工具金融期货金融期货远期利率协议互换交易金融资产证券化) 技术推动型金融创新(信用卡支票卡记账卡智能卡自动柜员机)迎合理财需要型的金融创新(货币市场共同基金现金管理账户)

四.金融管制失灵或无效 p49 指的是设定的目标没能实现,即没能实现公共利益,更进一步的认为,管制不但不能实现公共利益,反而事与愿违,会损害公共利益。

学说:1,管制的俘获说 2,管制的供求说 3管制的寻租理论4政府失灵一般理论与管制失灵

五,金融监管成本、管制边界

直接的资源成本包括p49:由政府负担——行政成本由企业负担——奉行成本

间接的效率损失因被管制者改变了原来的行为方式而造成的福利损失,其可能的途径包括:

1,道德风险 2,管制可能削弱竞争,导致静态低效率 3,可能妨碍金融中介的创新,导致动态低效率 4,管制过于严厉

管制的边界(单选)p56

考虑管制的各种成本,它应该存在适可而止的边界。标准的成本—收益分析表明,在这一边界,管制的边际成本刚好等于其边际收益。不过,由于事实上特别是管制的收益难以精确地量化,寻找管制边界的更为可行的原则是成本有效性分析,将有效程度与成本之比的最大化作为管制标准

第四章

1. 金融监管当局的界定p65:是依法对金融业实施监督与管理权的政府机构,是金融业监督管理的主体。

目的:维护公众的信心、控制风险、提升效率

2金融监管当局的特性p65:权威性、独立性、公共性。

权威性:指金融机构作为一国(或地区)的最高权力机构,履行金融监管法律赋予的职责和权力,其监管决策对金融业相应经济活动或行为主体具有强制力和不可逆性。

独立性:金融监管机构直接对中央政府或国家立法机构负责,其他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都无权对金融金管当局的监管工作进行干预。

公共性:金融监管机构履行的监管权力属于公共权力的范畴,它代表了社会公众的利益。

3.金融监管当局的组成机构 p66

所谓金融监管体制实际上就是金融监管权力在配制模式上的制度安排。

(1)金融监管的集权模式:监管权力在政府某一部门机构内垂直分配,形成单一的金融监管体系(垂直型)

(2)金融监管的分权模式:监管权力在不同的政府部门或相关机构之间进行横向分配(横向型)

4金融监管当局与中央银行的关系p66

(一)中央银行是最早的金融监管当局

私人银行国有化、代理国库与政府融资券、组织资金清算、充当最后贷款人

(二)现代中央银行仍在履行金融监管职能(三)中央银行金融监管职能分离的趋势(四)金融监管向中央银行的回归

5,金融监管模式p72

1.功能监管定义:按照经营业务的性质来划分监管对象。

2.机构监管定义:按照不同机构来划分监管对象。

6,金融监管体制模式(论述题)p69

1. 分业监管体制(含义、优势、不足)

2. 集中监管体制(含义、优势、不足)

3. 不完全集中监管体制(1)“牵头式”监管体制(含义、优势、不足)(2)“双峰式”监管体制(含义、优势、不足)

7.美国伞式+功能监管模式p75

1.内容:同时从事银行、证券、互助基金、保险与商人银行等业务的金融持股公司实行伞式监管制度,指定联储为金融持股公司的伞式监管人,负责综合监管;同时,金融持股公司又按其所经营业务的种类接受不同行业主要功能监管人的监管,二者相互协调,共同配合。

2.评价:在实践中FRS很少有机会对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分支进行监管,只有在获知非银行分支机构出现问题,然后才能作出判断是否对其进行监管,而FRS缺乏与功能监管者之间的良好沟通,很难及时获得有效信息,由此可见,美国的“伞式”监管仍然是分业监管的模式。8,英国(集中单一模式)p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