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航空公司服务质量问题探析

【第一章】航空企业服务质量优化探究绪论

【第二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概述

【第三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第四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5.1 5.2】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5.3】建立科学的航空公司投诉管理系统

【第六章】国际航空满意度测评实证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

在我国航空运业蓬勃发展,航空公司面临来自国内外及其他交通运输方式激烈竞争以及旅客需求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研究如何将服务质量管理理论应用于中国航空公司,并结合国内航空公司的特点研究航空公司自身如何开展有效的服务质量管理工作有着非常深远的实践意义。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之处如下:

1.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的关键在于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特征的把握。本文在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概述了服务质量的相关概念,然后总结了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定义,并分析了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特性及质量环。

本文首次对航空公司服务质量进行了归纳和定义并分析其内涵,这是本文的创新之一。

2.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构建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论文提出了构建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目标,并应用现代服务质量管理思想确立了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原则,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以过程为基础的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分析了航空公司服务涉及的主要管理过程和服务提供过程等航空公司质量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

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也是本文的创新点。

3.航空公司服务质量评价研究是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的理论

与应用研究的一个重点。

航空公司提高服务质量的最终目标就是提高顾客满意度及公司的盈利能力。论文讨论了构建航空公司顾客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了旅客调查问卷,并研究了满意度评测模型,以科学的方法对航空公司服务质量进行评价。

论文中建立的评测指标体系及利用等比分值法客观、合理的确定三级指标权重是论文的又一创新之处。

4.找出航空公司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方法是航空公司进行服务质量管理的目的之一。论文首先通过重要度-绩效法确定关键质量环节,然后分析了质量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最后提出了改进服务质量的四项措施以及如何建立科学的投诉系统以便高效处理旅客投诉。

利用重要度-绩效法确定影响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关键因素,利用鱼骨图从根本上分析航空公司服务质量问题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航空公司应树立现代服务质量观、重视和提高员工满意度、加强与民航其它单位的沟通协作及加强航空公司信息化建设的措施,及有效管理投诉的方法也是本文的创新之处。

5.结合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进行了顾客满意度测评分析,对建立的满意度指标体系进行验证,分析结论得到了国航的认可。

虽然本文对我国航空公司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了探讨,但是由于时间关系,只是对质量评测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而没有对整个管理体系进行验证,希望本研究能对航空公司建立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并使体系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

本文服务质量改进方案主要是针对目前国内航空公司存在的普遍问题而提出的,具有适用性和可行性,但是每个航空公司又有其特殊的问题,因此,应进行质量评测后再针对具体问题制定改进方法。

同时,应从动态管理的角度,对不同类型的旅客及多期测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以发现顾客满意信息的变化,从而提前掌握顾客需求和期望的变化趋势,使航空公司更好的服务于旅客并为公司新服务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致谢

光阴似箭,转眼间研究生生涯即将结束,我的硕士论文也终于定稿。在此谨向所有为本文提供过帮助的人、所有关心我帮助我的老师、同学和朋友表示最深厚的谢意。

首先感谢我的导师章连标教授给予我的悉心指导,论文的撰写无不凝聚着章老师的心血,尤其是论文的结构和内容方面,章老师给我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章老师渊博的学识不断开阔了我的视野,他高尚的品行是我的楷模,他严谨的学风、对工作的献身精神,以及他在治学和为人上的言传身教,都使我受益终身。

同时非常感谢张娟教授对我学术上的指导和生活上的关心,本论文的选题、设计、调研、修改,也一直得到了她的热情帮助和全力支持。她在教我如何做学问的同时,也让我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世的道理。她对我的谆谆教诲我将铭记在心。还要感谢课题组的韩明亮老师和赵风彩老师给我的很多指导意见。

感谢所有给予我诚恳帮助的03 级企业管理专业的我的同窗们,是这个集体使我拥有了快乐和充实的研究生学习生活,同学们的深情厚谊将是我人生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也要将所取得的成绩献给我的父亲、母亲、以及其他亲人,这么多年来,是他们给了我无穷的精神力量和物质保证,他们无私的关怀和真挚的爱,无怨无悔的付出,无时无刻不在督促我奋发图强。感谢我的家人,这本论文的完成凝聚着他们的关怀和期待。感谢我最最亲爱的父母多年来的栽培与付出!

最后,感谢评阅本篇硕士论文和出席论文答辩的各位专家、教授在百忙中所给予的指导。

感谢命运的垂青,给我安排了这么好的亲人、师长和朋友!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我将以不懈的努力来报答他们!

参考文献

[1] Sasser Earl W, Paul R Olsen and Daryl D Wyckoff.Management of Service Operations-Text,Case and Readings.Boston:Allyn and Bacon, 1978.57-61

[2] Zeithaml V A.How Consumer Evaluation Processes Differ between Goods andServices.Marketing of Service,1981.186-190

[3]阎剑平。服务营销[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4.235-240

[4] Lehtinen U, Lehtinen J.Service quality: a study of quality dimensions.Working Paper, ServiceManagement Institute, 1982

[5]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A conceptual model of

service quality and its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Journal of Marketing,1985,49(4):41-50

[6] Parasuraman A, Zeithaml V A, Berry L L.SERVQUAL: A multiple -item scale for measuring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Journal of Retailing, 1988, 64(1):12-40

[7] Carman J M.Consumer perceptions of service quality: an assessment of theSERVQUALdimensions.Journal of Retailing,1990,66(1):33-35

[8] Bolton, R N,J H Drew.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Service Changes on CustomerAttitudes.Journal of Marketing,1991,55(1):1-10

[9] Cronin J , Taylor S A.Measuring Service Quality: A Reexamination and Extension.Journal ofMarketing,1992,56(3):55-68

[10] Brown, T J,Churchill, G A, J P Peter.Research note: Improving the measurement of servicequality.Journal of Retailing, 1993 , 69(1):140-147

[11] Parasuraman A, Berry L L, Zeithaml V A.Understanding customer expectations of service.SloanManagement Review,1991.39-48

[12] Hart, C W L, Heskett,J L,Sasser.The Profitable Art of Service Recovery.Harvard BusinessReview,1990,68(7-8):148-156

[13] Rust, Roland T. and Richard L. Oliver. 1994. Service Quality: New Directions in Theory and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1994

[14] Gronroos.服务管理与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15]宋彦军。TQM、ISO 9000与服务质量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16] Heskett, J L, Jones,et al.Putting the Service Profit Chain to Work.Harvard Business Review,1994,72(3-4):164-174

[17] Rust R T,Zohorik A J,Keiningham,et al.Return on Quality (ROQ):Making Service QualityFinancially Accountable.Journal of Marketing.1995,59(4):58-70

[18]Holmlund Maria, Kock Soren.Buyer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in

IndustrialNetworks.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1995,24(3):109-121

[19] Lijander V, T Strandvik.The Nature of Customer Relationship in Service,in Advances inServices Marketing and Management.JAI Press,1995,4:10-17

[20] Jukka.Quality Dynamics in Professional Services.Swedish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Administration, 1999.7-11

[21]汪纯孝,蔡浩然。服务营销与服务质量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2-3

[22]汪纯孝,岑成德,朱沆等。服务性企业整体质量管理[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57-69

[23]范秀成。服务质量管理交互过程与交互质量[J].南开管理评论,1999,(1):8-12

[24]王云。服务企业的服务质量管理[J].中国质量,2002,(2):4-7

[25] 潘忻。服务质量管理--问题分析与对策[J].商讯商业经济文荟,

2002,(5):37-39

[26] 詹蓉,马士华,崔南方等。服务质量管理模式的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30(7):80-82

[27] 何明光。论基于顾客忠诚的企业服务质量管理策略[J].企业经济,2004,(5):25-27

[28] 崔立新。服务质量评价模型[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3

[29]Gourdin, Kent N, Kloppenborg,et al.Identifying Service Gaps in Commercial Air Travel: TheFirst Step Toward Quality Improvement.Transportation Journal.1991, (31):22-30

[30] Natalisa, Diah,Subroto, et al.Effects of Management Commitment on Service Quality toIncrease Customer Satisfaction of Domestic Airlines in Indonesia . Singapore ManagementReview.2003, (1):85-105

[31] 克里斯廷·格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45-48

[32] 陈颐。顾客:企业生存的支柱[J].销售与市场。1997,(5):24-27

[33] 卡尔·阿尔布瑞契特。服务经济[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76-78

[34] 赵剑凌。从Zeithaml和Berry服务质量模式看如何提高航空服务质量[J].中国民航学院学报。2000,18(2):14-17

[35] 陈力华,徐梅。差距理论在研究航空客运服务质量上的应用[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1,15(4):277-282

[36] 包随义。航空运输业的服务工作[J].中国民用航空,2001,(6):43-45

[37] 谢泗薪,康燕。航空公司服务遭遇与服务补救[J].中国民用航空,2001,(8):33-38

[38] 李幸。基于差距理论和ISO9001标准的航空客运服务质量管理[D]:[硕士学位论文] .成都:四川大学,2003

[39] Raymond P Fisk, Stephen J Grove, Joby John.Services Marketing

Self-Portraits :Introspections,Reflections, and Glimpses from the Experts.Chicago: 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 2000.

[40] Lawton R L.Creating a customer centred culture.Quality Forum.1991, 17(1):5-9

[41] Maureen Johnson.Service quality measurement.Jorunal of the Market Research Society.1999,41:259-288

[42] 陈卫。机场、航空公司、空管的关系与政府管理[J].中国民用航空,2002,23(11):24-28

[43] 英国标准协会。国际标准BS8600[S].1999

[44] 卡尔·阿尔布瑞契特。服务经济[M].唐果译。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45] 成嘉。从蝴蝶效应看投诉。[EB/OL],2003-10-10

[46] 邹文旭。投诉是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47] 南希·R·泰戈。质量工具箱[M].何桢译。北

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4返回本篇论文导航

服务质量提升方案

中域电讯服务质量提升整体方案 ◆框架体系 服务的本质是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对中域电讯服务质量的评价是全方位的,涉及到服务体系、技术质量、过程质量、人员质量等方方面面。从客诉情况来看,中域电讯消费客户对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的投诉一直占据主导地位。正因为如此,服务质量改进不应该局限于销售服务界面,而应该同时关注产品品质、商品价格、门店环境、品牌推广、销售人员、销售过程和客户服务全流程。 服务质量改进的基础是进行服务管理诊断,通过研究客户对通讯产品经销商服务质量的预期和感知、监测通讯产品零售经销商提供服务的质量、比较其它经销商的服务经验、找出中域与其他服务业的服务差距,制订科学的服务改进策略。 整个项目分为“外部诊断、内部诊断、竞争分析、服务差距分析、服务改进实施、服务改进跟踪”六个部分。 外部诊断:包括客户对中域电讯门店服务质量的需求、预期和感知的研究,同时,也包括请第三方进行服务质量暗访检查。 内部诊断:围绕外部诊断发现的主要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客户服务预期和要求的理解、内部服务质量、服务质量管理现状进行研究,查找产生服务质量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 竞争分析:在外部诊断的基础上,跟踪各竞争对手的服务举措,了解竞争对手与自己在服务质量上的差异情况,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其他服务行业的优质服务,吸收他们的服务管理经验。 服务差距分析:根据差距模型分析出我们在理解客户期望、进行服务设计、实际提供服务的质量、对外进行服务承诺等环节上存在的差距,并最终找出客户实际感受的服务质量与他们预期的服务质量之间的差异。 服务改进建议:除基于外部诊断发现的服务短板的改进意见以外,我们将依据内部诊断发现的问题对管控、支撑的改进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服务质量提升:参与IT、通讯产品经销商(零售)服务标准的建设,树立中域电讯的服务型标杆性门店,在总结标杆门店服务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培训交流或会议的形式推广标杆门店的宝贵经验,促进整体服务质量的提升。 1.外部诊断 从外部诊断中域电讯门店的服务质量影响因素需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_陈晓翠

主要参考文献 [1]肖俊.国有企业核心员工管理的激励机制探讨[J ].现代商业,2014(35):142-143. [2]王艳红.国有企业核心员工职业生涯管理研究———以A 公司为例 [J ].经营管理者,2015(26):145-146. [3]徐建琳,伊静静.国有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柔性激励模式探讨[J ].经 营管理者,2012(8):72,68. [4]王卫红,张牧云.引入柔性管理,增加金融企业的吸引力[J ].发展研 究,2012(7):92-95. 基于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文献综述 陈晓翠,王璐,徐思蒙,陈向华 (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150000) [摘 要]在综合若干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的内涵以及开展服务质量的顾客满意度测评工作的重 要意义。介绍了欧美国家以及我国在服务质量与顾客满意度方面的研究现状、模型和测评方法,并针对旅游、酒店和超市行业的现状,指出直接影响顾客满意度的服务质量要素,为相关行业制定服务提高策略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测评方法;层次性相关关系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1.059[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1-0102-04!!!!!!!!!!!!!!!!!!!!!!!!!!!!!!!!!!!!!!!!!!! [收稿日期]2016-04-19 [基金项目] 东北林业大学经济大学生创新实验(60202004)。随着服务经济时代的到来,在传统的服务行业甚至是在各种销售、家电等行业,越来越注重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顾客满意是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顾客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学者对服务质量、顾客满意度以及两者关系的研究越来越深入,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模型和方法对两者的影响因素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决策者如何在多样化的研究成果下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观点,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竞争策略,成为策略制定的焦点与难点。 1服务质量 服务领域中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由Gronroos 在1982年提 出,这是服务质量在理论研究界备受关注的开始。随着研究的深入,服务质量成为企业战略的一个关键概念。通过对国内外文献中服务质量研究的归纳整理,本文将从服务质量内涵界定、服务质量模型研究、服务质量测评方法研究三个方面对服务质量进行阐述。 1.1服务质量内涵界定 服务质量是指服务工作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在营销行业,一般用感知服务质量进行描述,指顾客感知的服务与预期的服务相比较之后对服务形成的一种主观评价。 Garvin 把服务质量定义为顾客对事物的主观反应,即对服 务质量的主观感知。Gronroos 提出将感知服务质量从技术和功能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我国学者朱沆、汪纯孝等通过研究指出,服务质量由环境、技术、感情、关系和沟通五个方面的质量组成,其中技术质 量最为重要。温燕碧、汪纯孝的研究指出,两个质量和三个公平性共同作用于服务质量,两个质量指硬质量和软质量,三个公平性指交往、结果和程序三个方面的公平性。 1.2服务质量模型研究 1985年Parasuraman 等学者提出从可信度、安全、接近、沟 通、了解顾客、有形要素、可靠性、反应性、能力和礼仪十个维度评价服务质量。随着研究的深入,总结出感知服务质量模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和SERVQUAL 模型。 1.2.1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1982年,Gronroos 提出“顾客感知服务质量模型”。经验质 量由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组成,技术质量是顾客对得到服务的客观评价,强调对服务结果的感知;功能质量是顾客得到服务的过程和途径,强调对过程的感知。期望质量与口碑、营销沟通等密切相关。该模型将经验质量与期望质量进行比较,经验质量高于期望质量时,顾客对服务质量的评价较高。 1.2.2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Parasuraman 等学者建立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该模型认为 顾客感知与期望差距包括认知差距、标准差距、交付差距和宣传差距四个方面。要从四个缺口入手减少顾客感知与预期之间的差距,但差距并不能完全消除,要在工作中做好服务补救措施。 1.2.3SERVQUAL 模型 SERVQUAL 模型建立在Berry 、Zeithaml &Parasuraman (PZB )等学者提出的服务质量可靠性、回应性、安全性、移情性和有形性五个维度基础上。该模型认为顾客从这五个维度对服务进行评价并通过感知与预期比较得到认知服务质量。 中国管理信息化 C 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 2016年6月第19卷第11期 Jun.,2016Vol .19,No .11

航空公司差异化服务案例

航空公司差异化服务案例 常年在国内外出差,早就习惯了各航空公司几乎无差异的空乘服务:笑脸越来越少,服务越来越不专业,空姐越来越不耐看。直到第一次去台湾乘坐台湾新华航空的班机,空姐前倾式的倒茶姿势、温柔细致的问候和满溢的微笑至今让我记忆犹新,并深深为他们的服务所折服。 而今年去马尔代夫乘坐新加坡航空公司的飞机所享受的服务更是让我感慨。从航班登机延误的第五分钟开始发放点心和饮料,再到登机时带儿童的客人优先登机,让我特别专心的关注了一下新航的差异及特色服务。航班的出发时间总共延误了十五分钟,但是他们在第五分钟的时候就开始发放点心和饮料,而且有专人全程将点心和饮料送到未主动领取的乘客的候机位,并且只要乘客需要随时可以给他补发或增发,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很少有乘客感到登机延误的焦虑,甚至有的客人压根儿就未发现飞机延误了十五分钟登机。登机时,所有空乘人员规范礼貌的问候和解说让所有乘客真正感受到了他们内心的微笑,这是我这么多年乘飞机以来从未感受过的。 让我再描述一下乘客登机后所体验到的特色服务。所有客人登机就坐后空姐和空少们以最快的速度为每个乘客递上拥有独特香味的热毛巾;给儿童分发他们专用的耳机和小玩具;发餐前询问客人对食物有无特殊要求,以及发餐时在

暂时不想用餐的客人椅子上方贴上“请勿打扰”的提示便条,就如将五星级的饭店服务搬进了机仓;若下机时有儿童睡着了可带走保暖的小毛毯;到站时有缺损的行李或箱子全部用专用的托盘保护等。所有这一切特殊服务无不让所有的乘客感受到了新航服务的热心和贴心。 写到这里,我不禁再次思考:新航为什么会较其它航空公司更好的让客户感受到她们差异化的温馨服务?新加坡 航空虽然是世界航空业的知名品牌,但作为一家航空公司,它所能提供的产品从本质上讲与其它航空公司差异不大,于是当有形产品难以差异化时,竞争成功的关键就在于确保基础服务质量的同时如何增加更有价值延伸的差异化服务。新航差异化的成功就在于它打造了一个全新的空姐品牌形象,“新加坡空姐”似乎代表了亚洲价值观和盛情,她是亲切的、热情的、温和的以及优雅的。它是新航服务承诺及优异质量的完美的人性化表现。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新加坡空姐”策略确实是个非常聪明的想法,近乎神话光环围绕着的她已经成为新航一个非常成功的品牌象征。恰如新航的广告语:“Singapore Airlines -A Great Way to Fly”,愿新航在廉价航空市场开始大规模发展的今天依然能站在竞争的 最前端,继续深化新航品牌的核心价值。 新加坡航空所有服务细节上的差异化,最重要的莫过于机上空乘人员所表现出来的职业素养和形象,无论他们是男

谈航空公司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

谈航空公司服务质量评价及提升策略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使我国旅游业迅猛发展,辐射与之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其中,航空运输业表现得极为明显。但与国际一流的航空公司相比,我国航空公司的服务质量普遍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同时没有对服务质量衡量的统一标准,缺乏科学系统的测量指标体系,对乘务员自身服务水平的提高和航空公司的未来发展都带来了一定挑战。因此,如何利用航空公司自身特点、乘客的消费心理,建立合理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帮助企业提高服务质量企业竞争力,成为未来研究的主要内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一、国内外航空公司发展现状 目前,主要发达国家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75%以上。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50%,而到2000年,服务业的就业人数达到总就业人数的80%。相比之下,我国服务业仍然处于初始阶段。消费者对民航客运的大量需求,推动了我国民航业不断向前迈进。中国民用航空局发表的“2017年世界航空运输概况”显示,全

国民航实现利润601.3亿元,同比增长10.5%,旅客运输量5.36亿人次,海南航空、南方航空在全球航空公司排名中名列前茅。然而,与突破性快速发展的航空业相比,我国还要追求质与量同步发展。服务作为航空公司文化与形象的核心,直接面对消费者,客舱服务成为一把双刃剑,打造航空公司的品牌形象,稳固旅客对航空公司品牌的忠实度成为其直接影响要素。在如今员工和公司利益一体化的环境下,营造全方位的服务机制、提高客舱服务质量,不仅仅关系到航空公司的未来发展,更是直接牵动着每一个员工的切身利益。因此,制定标准化的服务体系、设立预见机制,成为目前国内各家航空公司的首要任务。二、客舱服务质量 由于航空公司的特点,航空客舱服务质量可表述为:在航运过程中,由乘务人员在客舱对旅客进行的,为满足其提供安全、准确、方便、舒适并有其使用价值的服务,并以满足旅客旅行中需求程度为主要目标。客舱服务主要包含安全性、经济实用性、时间合理准确性、功能性、高素质性与舒适性等特质。大部分的服务是消费时或消费后的附加增值过程,一般来说服务与消费具有同时性,服务的过程或许就是此次消费的结果。从旅客的角度出发,旅客会参与服

毕业论文--民航专业方向

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专业类名称航空服务专业 班级二零一一级 学生曦 指导教师 教研室主任 二○一四年月日

广播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I、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论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II、毕业设计(论文)使用的原始资料(数据)及设计技术要求:《中国民用航空业研究咨询报告》 《中国民用航空法》 《服务理念与航空发展》 III、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容: 一、改变观念,树立新的理念 二、是做好客户分析制定差异服务措施 三、建立文明的航空服务体制确保运输安全 四、精密计划提高民航准点率实现“准点航班”

Ⅳ、主要参考资料: 《民用航空法》 人民网访问民航协会用户工作委员会主任玉梅 《服务理念与航空发展》中国民用航空局局长家祥 《民航检查员》 民航学校院、系(函授站) 民航服务专业二班 学生曦 日期:自 2011 年 9 月 1 日至 2015 年月日 指导教师 兼职教师或答疑教师(并指出所负责的部分): 教研室主任 附注:任务书应该附在已完成的毕业设计说明书首页。 论影响我国民航服务质量的因素及对策

学生:曦班级: 11中专2班 指导老师: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民航服务质量的分析,提出了“以客户为中心”实现和谐共 赢的人性化服务理念,并从改变观念,树立“安全民航”、“文明民航”、“准点民航”的服务为已任, 做好相关配套服务的工作要求 , 在竞争中加强与对手的协作来提高我国民航的整体服务水平, 确保旅客高全、快捷、舒适、并在危机发生时做到信息共享,化解矛盾,以确保我国民航服务得到全面的提升。 关键词:改进民航服务质量对策 指导老师签名: 目录

文献综述--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题目: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一、前言部分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客户服务己经成为企业在市场上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所提供的产品是量化的物,还是无形的服务,最终都将受到市场和普通消费者的检验。无论你的销售人员是多么的巧舌如簧,你的企划人员是多么的标新立异,你的产品研发人员是多么的高深和专业,这些产品和服务终归还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消费者即最终客户的需要和要求。在一个完整的品牌构成中,客户服务往往是较贴近消费者的一项企业行为,客户服务的好坏完全能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如今,我们已经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服务营销的理论和实践也必然突破国界的限制,成为具有跨国性、普遍性、通用性的一门艺术。它既是经意全球化中的行为,也成为了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因素。(叶万春《服务营销学》P3) 客户服务不是利润中心,并不直接创造经济效益,从某种程度上,它甚至可以看成是一个企业的成本中心。客户服务是一个持续过程较长的工作,并且回报极低,甚至是没有,维持良好的客户服务需要投入较大的成本,提供优质的客户服务更需要企业持续投入大量精力和财力。但是,之所以称其为“客户服务”,是因为它是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客户是公司的资源,是根基,是命脉。就有如一个士兵,他有强壮的体魄,有高超的战斗技巧,但如果没有精良的装备,在战场中他的生存机率是很低的。通过提供优质的服务,可以赢得客户的信赖和支持,确保留住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并不断开拓潜在的客户,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效益,这也正是客户服务的魅力所在。 韦福祥在《顾客感知服务质量与客户满意忠诚之互动关系》这一文章中写道:在长期来看,顾客对企业形象的看法最终决定的要素是顾客的消费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形“口碑”,通过传播,是顾客会形成、加强或者改变对企业的看法,从而提高顾客所期望的服务质量。顾客实际接受的服务质量不仅与服务结果有关,而且与服务过程有关。(来自《现代财经 2007.7月版》P43)

天津航空国内航班差异化服务规定-TianjinAir

天津航空国内航班差异化服务规定 一、定义 ㈠行李 指旅客在旅行中为了穿着、使用、舒适或便利而携带的必要或适量的物品和其他个人财物。除另有规定外,包括旅客的托运行李及手提行李。 ㈡托运行李 指旅客交由天津航空负责照管和运输的行李。 ㈢手提行李 手提行李是按照飞机客舱内部的安排放入行李架或者座位下的行李,在运输期间由旅客自行照管,又叫客舱行李。 ㈣逾重行李 指旅客的托运行李和手提行李重量总和,超过该旅客免费行李额的部分,称为逾重行李,应当支付逾重行李费。 ㈤预付费行李 指预先付费购买的逾重行李。 二、免费行李额规定及重量限制 ㈠免费行李额等级标准:

㈡手提行李 1.允许每位经济舱旅客免费携带一件重量不超过5公斤的手提行李进入客舱,其体积不得超过20×40×55厘米。 2.允许每位头等舱/公务舱旅客免费携带两件,每件重量不超过5公斤的手提行李进入客舱,其体积不得超过20×40×55厘米。 ㈢托运行李 1. 公务舱旅客 凡购买天津航空公务舱旅客(C/D/Z/I/R/J)可免费托运行李30KG。 2. 经济舱旅客 持天津航空经济舱Y/S/O舱票价的旅客,可免费托运行李20KG。持经济舱B/H/K/L/M/X/V/N/G舱票价的旅客,可免费托运行李10KG。持天津航空经济舱A/A1/U/U1/T/T1舱票价的旅客,均无免费托运行李额。W/E/Q/P舱的免费托运行李额以对应产品规定为准,其他产品的免费托运行李额具体以产品规定为准(产品规定中未明确的免费托运行李额为0KG)。 ㈣其他特殊旅客 1. 婴儿旅客享有10KG免费托运行李额。 2. 儿童票若按照对应服务等级C、Y舱公布普通票价50%的价格销售、且运价基础为CCH50、YCH50的,行李规则参照C、Y舱规则办理。如若儿童旅客在其他舱订座并按其舱位对应价格出票,则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航空公司服务质量问题探析 【第一章】航空企业服务质量优化探究绪论 【第二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概述 【第三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第四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的监控与评价 【5.1 5.2】航空公司服务质量改进措施 【5.3】建立科学的航空公司投诉管理系统 【第六章】国际航空满意度测评实证分析 【结论/参考文献】提升航空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结论与参考文献 第三章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3.1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目标和原则 体系即系统,是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即在服务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14].一个服务性组织走向成功的基本管理要素是服务策略、服务人员以及服务系统三方面,构成了服务金三角,见图3.1.

在服务金三角中,把顾客作为服务金三角的核心,这就说明服务是建立在以最大限度地满足顾客需求的基础之上。航空公司作为服务性组织,就必须从顾客的立场出发,时时关心顾客,处处为顾客着想,才能充分满足顾客的需求,也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因此,充分满足顾客需求既是航空公司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一切工作的归宿。 3.1.1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目标 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建立和运行的总目标是实现该体系运行的适宜性、有效性和充分性。为确保该目标的实现,首先应分析影响航空公司服务质量管理体系的因素。 1.外部因素 (1)经营环境。近年来,我国航空公司的经营环境发生了显着的变化。2002年,三大航空公司集团的组建意味着中国航空业新纪元的开始。在国内市场上,公路铁路迅猛发展,并不断推出新的服务,在中短途上对民航形成威胁;入世后,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对手都会觊觎中国这个市场,越来越多的外国航空公司将要求经营飞往中国的航线(从长远来看它们还想通过诸如代码共享的方式进入中国大陆空运市场),使国际航线的竞争更加激烈。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虽然在一

客舱服务质量改进措施方案计划

一、前言 1.1国外客舱服务质量发展现状 航空身为大型运输服务行业,已改变了过去高端、高效、时尚消费的形象开始逐渐进入到了普通大众的生活。目前,航空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在为旅客服务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特别是外语水平参差不齐。伴随着我国航空业大规模的变革,航空客舱服务质量也跟别的商品一样,经历着市场的优胜劣汰。 1.2 国内客舱服务质量发展现状 国内多家航空公司应用最为广泛的是IS09001标准管理办法。在IS0901实施过程中,能使管理体系与生产和服务流程很好的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既有利于监督服务质量的运行,更加使管理层能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航空公司服务质量问题上,服务标准与服务一致性的问题引发出许多影响服务质量的问题。由于服务质量是航空公司发展与生存的中心内容,只有增强服务质量才可以够建立企业的品牌与文化影响力,并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因此,航空公司必须将质量管理作为管理模式的重中之重。从国内来看,由于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理论的建设不完善,导致我国航空领域服务质量一直无从提高,并未得到显著受益。

二、客舱服务质量基本概述 2.1客舱服务质量概述 对于航空公司客舱服务质量的研究,目前为止并无明确的定义,但我们可以结合服务质量的概念对其进行总结。"由于航空公司的特点,航空客舱服务质量可表述为:客舱服务质量是指航空公司通过航运过程中,由空乘人员对旅客进行的,为其提供安全、准确、方便、舒适并有使用价值的服务,服务的地点是在客船,并以满足旅客旅行中需求程度为主要目标。”组织在《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中对质量”一词有明确了界定:质量特性是产品、过程或体系与要求有关的固有特性。而服务质量是指服务产品内在具有的特性,其与服务时间长短、服务设施的完善以及服务中空乘人员仪表仪态、服务的方便性也有关系。由于旅客个人性格特点不同,对服务的要求也会不同。 2.2客舱服务质量内容 客舱服务质量的内容应从以下方面加以理解:第一,客舱服务的安全性是其服务的基本前提。航空服务业的特殊性使得保障航空安全是飞行的永恒主题与著重要的公司生存原则,因此,作为基本前提,客船安全性是每一名旅客首要为之关心的环节;第二,由于航空旅行的最明显优势是节省时间,其飞行的准时性也是旅客最为关注的。快速是航空运势的特点,而航班的延误会明显增加旅客们对航空飞行的满意总程度,因此准时性是其服务质量的核心内容;第三,客舱服务的主要内容就是旅行期间空乘人员的服务。对于远距离航行旅客来说,客船内的服务质量尤为重要,从饮食到服务设施的提供,空乘人员的细致入微的服务态度都将极大地增加旅客满意度,创造更多的常旅客;第四,旅客对客舱服务的判定存在主观性。由于服务属于无形产品,其无论怎样想标准化靠拢,其满意程度依然会由于旅客的个人素养而有所不同,因此每次服务给旅客带来的效果、旅客的感觉都可能不一样。[1] 2.3客舱服务质量特征 客舱服务包含以下几点特征:安全性、经济适用性、时间合理准确性、功能性、高素质性与舒适性。其中安全性是指旅客在航运过程中人身财产的保障,这是客舱服务最基本的特性;在经济方面,旅客应感受到其付出与回报应该是成正比的,甚至是物超所值的,这能增强旅客的满意程度;时间的控制步进要在航班

浅谈民航客舱服务毕业论文

目录 摘要 (1) 一、客舱服务的主要内容 (2) 二、客舱服务的现状以及问题 (2) 三、个性化服务的含义与建议 (3) 结束语 (4) 摘要

服务在本质上就是一种人际交往关系,这种关系由服务者、被服务者和服务环境三元素组成。其中,服务者是影响服务质量的最主动、最积极的因素,其能力和素质的高低对服务水平具有决定作用。具有良好的素质和能力的服务者可以在服务过程中营造出令人愉快的氛围,使服务三元素间的关系达到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美就是优质服务。通过对影响客舱服务因素的了解和研究,个人认为乘务员的能力和服务技巧对客舱服务的质量起着关键作用。 在面对旅客时,作为一名空服人员,只用更好地与旅客沟通,才能知道旅客真正需要什么,为旅客提供更好的服务;只有更好地与旅客沟通,才能让旅客理解空乘人员的工作,支持空乘人员的工作;只有更好地与旅客沟通,才能在发生问题时,找到最佳的解决方法,让旅客真正从心底满意空乘人员的服务。由此可见,优良的沟通对空乘人员的服务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空中服务;规范化;个性化;客舱文化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飞机作为快捷便利的交通工具已飞速进入普通民众的生活当中。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家对于空中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客舱文化这一特殊文化形式的关注也日益加深。本文从我国目前存在的航空服务业的问题进行探讨,着力分析了空中服务所要关注的重点,根据客舱文化的载体的特殊性,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见和建议。因涉及材料少,时间安排紧,故有遗漏之处,还望指正。 一、客舱服务的主要内容

从狭义角度看,客舱服务是按照民航服务的内容、规范和要求,以满足乘客需求为目标,为航班乘客提供相应服务的过程。对空乘服务的这种理解,强调空中服务是一个规范性的服务职业,体现了空乘服务作为服务行业的基本特性。但很明显,狭义的理解无法涵盖空乘服务的全貌与本质,更无法体现空乘服务至高无上 的境界。 从广义角度看,客舱服务是以客舱为服务场所,以个人的影响力与展示性为特征,将有形的技术服务与无形的情感传递融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这种理解,既强调了空乘服务的技术性,又强调了空乘服务过程中所不可缺少的情感表达;而对空乘服务人员的个人素质与外在形象的特殊要求,以及在服务过程中所表现的亲和力与个人魅力,也包含在服务的内容之中。 二、客舱服务的现状以及问题 目前,航空运输客舱服务工作在经过全行业开展的服务质量上台阶活动、服务承诺创优活动,以及精品服务样板创建活动之后,有了很大的改进与提升。并进入了法制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的轨道。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广大旅客的服务质量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对此,航空运输客舱服务仍然与之存在 着一定的差距。 就国内航空公司的客舱服务现状来看,在航班正点性,乘务员体贴、友好程度,客舱安全,客舱清洁程度,航班配备的餐食质量,客舱座位舒适程度,乘务员的精神面貌等许多方面的服务质量指标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缺乏服务与沟通的技巧;“两微”服务欠缺;说话随意,有哑巴服务的现象。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与国外先进航空公司相比,我国航空公司在做好客舱服务的工作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客舱服务意识和客舱服务质量管理等方面在世界上仍 处于较低水平。

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客户服务质量提升研究 一、选题的背景、意义 “产品是短暂的,而顾客是永恒的。”这句话出自Rust,Lemon和Zeithaml 2001年发表在《营销学报》上的一篇题为《营销回报——利用顾客资产聚焦营销战略》的文章,它宣告一种新的模式——顾客资产管理——登上了营销学的舞台。而今,随着日趋多样化的市场和品牌竞争的白热化,顾客资产管理正成为一种越来越重要的营销管理理念。任何一家企业,无论其所提供的产品是量化的物,还是无形的服务,最终都将受到市场和普通消费者的检验。无论你的销售人员是多么的巧舌如簧,你的企划人员是多么的标新立异,你的产品研发人员是多么的高深和专业,这些产品和服务终归还是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消费者即最终客户的需要和要求。在一个完整的品牌构成中,客户服务往往是较贴近消费者的一项企业行为,客户服务的好坏完全能影响消费者对企业的认知。美国西北大学凯洛格学院的Balttberg和哈佛商学院的Deighton教授1996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指出:企业总是不得不在两种投资之间进行平衡。其一,是用于“获取”新顾客的投资;其二,是用于“维持”既有顾客的投资。Balttberg和Deighton认为:公司的投资组合以顾客资产最大化为目标。 对当前的企业来说,营销上的成功已不仅仅是统计意义上的市场占有率,更应体现在拥有多少忠诚的顾客。关于顾客的概念,美国著名营销专家菲利普·科特勒认为,顾客是“具有特定的需要或欲望,而且愿意通过交换来满足这种需要或欲望的人”。美国经济学家赖克尔德和萨塞曾经对许多行业进行了长时间的观察分析。他们发现顾客忠诚度在决定利润方面比市场份额更加重要。当顾客忠诚度上升5个百分点时,利润上升的幅度将达到25%~85%。与此同时,企业为老顾客提供服务的成本却是逐年下降的。更为重要的是,忠诚的顾客能向其他消费者推荐企业的产品和服务,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国内外酒店服务量研究综述

————————————————————————————————作者:————————————————————————————————日期: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旅游管理 国内外酒店服务质量研究综述 罗毅罗志思慧索朗卓玛 基金项目:2014年西藏大学自治区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训练计划项目《基于世界旅游目的地建设的拉萨酒店行业服务质量感知与差异的研究》(项目编号2014QCX079)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罗毅(1993-),男,汉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罗志思慧(1992-),女,汉族,四川自贡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索朗卓玛(1992-),女,藏族,西藏林芝人,西藏大学旅游与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学生。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我国酒店行业硬件与软件质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地更新换代,改革开放加上WTO的加入,使得国际知名酒店集团相继进驻中国市场,致使市场竞争的加剧,并且形成了“国内酒店国际化,国际酒店中国化”的双向竞争趋势。服务质量式服务营销的核心,服务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高酒店服务质量,吸引和留住更多的新老顾客,成为了酒店行业发展的根基。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20世纪70年代末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欧美国家开展了最早的服务质量研究。发展至今,已有诸多成果。国外关于酒店服务质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针对酒店行业产品和

服务质量测量的研究。 (一)服务质量内涵的研究 服务质量,是消费者对服务质量感知的简称。1982年,芬兰著名学者Gronroos第一次较为完整地提出了感知服务质量的概念,他认为服务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取决于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期望同实际感知的服务水平进行对比。1983年,Gronroos提出了界定顾客感知服务质量的二维度,即技术质量和功能质量。1984年,Gronroos基于差距论的角度对服务质量进行了定义,定义为顾客期望的服务与实际感知到的服务效果之间差异的比较。1982年,Lehtinen 提出产出质量和过程质量的概念,并把服务质量划分为实体质量、相互作用质量和公司质量三个维度。1983年,LewisBooms等从消费者期望的角度把服务质量定义为提供的服务满足顾客期望的程度,服务质量意味着与顾客期望持续一贯的一致。1985年,Parasuraman,ZeithinBerry等三位美国营销专家,组成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组合PZB,他们在差距论的基础上将服务定义为,顾客对服务的期望与接收服务后的实际感知之间的差距。 (二)服务质量理论模型和测量指标的研究 虽然众多学者对于服务质量的内涵达成了共识,但是由于服务的抽象性使其与产品质量相比更加不容易测量。因此先后出现了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4Q模型、服务质量差距分析模型和SERVQUAL量表、SERVPERF服务绩效模型等著名理论。这些理论成果确立了服务质量管理研究的基础。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和4Q模型 (1)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 北欧学派Gronroos的可感知服务质量模型在管理层的基础上对服务进行了

(完整版)BY机场旅客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BY机场旅客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实现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跨越的关键时期。机场作为民航业的支柱之一,其硬件水平、保障水平、运行效率、服务质量备受关注。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民航局“真情服务”的底线要求,以实际行动践行“人民航空为人民”的行业宗旨,积极开展民航局“民航服务质量提升”专项行动,特研究BY机场服务质量提升策略。与实物产品相比,服务产品有其特殊性,而机场为航空公司、为旅客等提供的服务产品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因此,正确把握机场的服务对象及内容是进一步讨论机场旅客服务质量提升的前提。本文在机场服务领域,拟将顾客满意与服务质量概念引入机场服务这一较为特殊的服务领域进行研究,并以我国三大机场之一的BY机场为例,探究上述概念及相关理论方法对于我国机场服务业的适用性。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诊断BY 机场旅客服务质量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BY机场旅客服务质量提升策略,提高旅客的满意度,巩固其在国内三大枢纽机场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发挥其在行业内的领先作用,增加BY机场经济效益。本文首先对服务质量理论和顾客满意理论进行了简要陈述,进而采用文献检索法、问卷调查法,选取普通旅客和贵宾旅客两类不同的用户群体,根据普通旅客主要乘机流程和服务体验,设计了十个测评服务环节,具体包括:机场交通、乘机引导、办理乘机手续、安检/联检服务、候机服务、候机楼环境卫生、登机服务、行李服务、中转服务和航班延误服务。 根据贵宾旅客的特殊性,设计了三个主要的服务环节,即贵宾厅标识、贵宾厅环境设施和乘机服务,并细分为14个评价子项,同时也针对不满意项目进行调查,真实客观地了解BY机场的服务现状,发现服务亮点和服务短板。此外,将BY机场内部员工的满意度纳入本项目的服务质量测评体系,设计了员工满意度调查,包括了规章制度、工作适应性、工作氛围、工作回报、成长发展、后勤保障和工作认知。并通过现有服务标准、流程优化等七大开放性问题,涉及7大方面对于工作的感受,从员工视角了解机场在服务管理方面的改进方向。通过调查了解员工对单位的满意程度,由内而外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为管理决策提供真实更有力的支撑。 员工满意度调查也包括了员工视角的有关服务的满意度调查,通过员工的视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概要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 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 摘要:如今,快递业服务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解决人们日常函件和物品递送事务重要的方式之一。虽然快递服务受到越来越多客户的欢迎,但是在整个服务过程中发生的许多问题,尤其是快递服务质量问题一直阻碍着我国众多快递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国内外关于快递业服务质量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见。如何有效的改善我国快递业服务质量就成为本文研究的出发点。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利用服务质量管理的相关理论,结合快递业服务的特点,建立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定量研究,挖掘出各个要素对于服务质量影响的大小,对其中影响较大的要素设计出合理的改善方法。 关键词:快递;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一、引言 快递业是20世纪6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一个新的行业,它是物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传统的运输业基础之上,随着国际贸易和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型服务业。 快递业发展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在上世纪50-60年代的北美、欧洲的经济复苏诱发了现代快递业的出现并逐渐形成规模;70年代以后,日本经济开始迅速崛起,几家在其他业务领域经营状况较差的公司转型成为经营快递的公司,并引入符合日本社会经济特点的服务项目,从而使日本的快递服务业快速发展起来;进入80年代,随着“亚洲经济四小龙”的崛起,世界各大快递公司纷纷进入亚洲市场,韩国、香港、台湾和新加坡的快递业从无到有,到20世纪末期,亚洲这几个地区已经成为大型快递公司的主要货源集散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快递业在中国大地遍地开花。

快递服务主要服务提供商都以民营快递企业为主,他们虽收费较低,但是资金实力和硬件相对较弱,部分企业服务较差,快件丢失和损坏情况时有发生,部分企业甚至出现快递人员调包的现象。 本文将以快递服务市场为研究对象,以丰富的实证。 (本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更多快递服务现状及对策研究文献综述范文格式请浏览 https://www.360docs.net/doc/ed15536475.html,

航空公司市场细分及服务差异化分析

航空公司市场细分及服务差异化分析 使 已有两家进人中国市场;第二轮大规模的经济舱旅客三大类,细分的依据为旅客用条件的灵活性上. 航空公司合并与控股,东航上航整合,国对服务的舒适度要求,旅行目的以及对目前国内航空公司所运营的航班基 航控股深航;民营航空公司及低成本航价格的敏感程度等,在细分的基础上,航本还都是按照”头等舱”,”公务舱”,”经 空公司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影响着传统空公司打造出不同的品牌产品,提供不济舱”以及多种折扣舱位来实现市场细 航空公司的营销方式;国内高速铁路的同层次的服务,主要的差异体现在客舱分后的产品营销与管理.图1是2010年 快速建设,逐渐改变着国内运输市场的服务标准的不同,机场服务内容的不同3月份国内六家主要航空公司在国内市场 竞争格局.和产品价格的差距.的承运旅客按照销售价格不同的分布情李家祥局长在对实现中国民航强国在对民航旅客市场进行的三大类市况,包括不同折扣舱位的旅客分布比例 的路线描绘中,第一个路线就是培育具场细分基础之上,伴随着收益管理理念和收益贡献.从图l中可明显看出下面几 有国际竞争力的网络型航空公司,其中在民航业的发展,传统航空公司

对每一点现象: 提到要着力引导航空公司尽快形成差异大类旅客又依据产品价格折扣的不同,(1)头等舱旅客有2.9%的市场份 化的市场和战略定位,打造具有不同运推出了折扣舱位的概念,如对于经济舱额,其对应的收益贡献比例为6.8%,高 营模式的高品质航空公司.的产品推出10多种折扣价格舱位,根据收益比; 面对着竞争格局的变化与民航发展市场的需求淡旺,旅客的消费水平以及(2)经济舱全价旅客18.4%的市场份 的机遇,传统航空公司也在积极的寻找出行的自由程度等因素为依据进行细分,额,收益贡献比例为28.8%,中高收益比; 自己的业务发展方向,并改变着营销与 运营方式,包括:对航空市场的再次细旅客分布比饲收益贡献比倒 分与区别营销,收益模式的丰富与多样头等舱全价{aso)-26%头等舱全价fl50)—_6.2% 化,服务体系的完善与品质的提高,以头等折扣IO3%头等折扣-o6%公务舱全价《130J101%公务舱全价f1o}10.3% 旅客为中心的服务个性化,经营成本的…..孽折扣10o%公务折扣l0. 9O执_25%9o捕’■-3.6%控制与降低,销售渠道的精细化管理,85折■14%85拼-1.9% 80新,mmmm61%8o折’———-77%直销模式的扩大,以及营销观念的升级75斩__34%7s执■-4.

航空服务质量研究——以南航为例

航空服务质量研究——以南航为例 内容提要 本文将以中国南方航空的航空服务、服务质量、客户满意等现状为源头,阐述中国空乘服务的基本服务方向与内容和南航自身的背景及现在的服务质量,论证了中国南航服务的现状以及问题分析,最终明确服务策略与服务质量是航空竞争力的核心影响因素,提出南航还需要进一步调整服务策略,围绕客户需求完善服务供给体系,才能更好的提升服务质量,实现更好发展。 关键词 航空服务;服务质量;南航 Research on the quality of air service -- a case study of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Abstract The to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Air Servic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status as the source, described the Chinese flight attendants service basic service direction and content and Na Hang their background and now the quality of service, demonstrates th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service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oblem analysis, eventually clear service strategy and service quality is the core factors of competitiveness of aviation, put forward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also need to further adjust the service strategy, around the customer needs to improve the service supply system, in order to better improve service quality, bett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Air service; Quality of service; China Southern Airlines 1 引言 市场营销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地位的重要策略。而市场营销方式是非常多元化的,如何选择和运用市场营销,如何确保市场营销方案准确执行,最终影响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服务营销是有别于一般的产品营销等的特殊营销模式,有助于借助服务创造附加价值,弥补产品等营销本身的缺陷。南航是我国民航市场的知名品牌之一,在与其他航空公司争夺市场的过程中,还需要面对高铁等客运方式的冲击。在发展中,要吸引客户购买,并提升客户忠诚度,则服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关于中国联通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中国联通分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 内容摘要:自中国21世纪加入WTO以来,国际电信运营商的即将进入,国内各大电信运营商的崛起,中国电信市场的竞争硝烟愈来愈浓。当今经济社会中,服务占有重要的地位,无论在传统的服务性行业还是制造业领域,人们都把创造增值性的服务当作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这种针对于服务的变革是时代的需要,是自助服务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服务外包、业务网络化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结果。越来越激烈的竟争迫使企业不能仅依赖于单纯靠生产创造出的价值。今日的顾客看重的是服务带来的增值、综合性的整体解决方案及其对服务的体验。本文为中国联通分公司面对竞争、开拓市场,从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做起,赢得市场竞争等方面提供了较有力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借鉴作用。 关键词:中国联通提升服务质量对策研究

目录 内容摘要-------------------------------------------------------------1 第一章引言----------------------------------------------------------3 第二章服务质量概述--------------------------------------------------3 一、服务质量的概念-------------------------------------------------4 二、服务质量的评价方法---------------------------------------------4 1、目标顾客--------------------------------------------------------5 2、连贯性----------------------------------------------------------5 3、服务质量要素----------------------------------------------------5 3.1、功能性--------------------------------------------------------5 3.2、经济性--------------------------------------------------------5 3.3、安全性--------------------------------------------------------6 3. 4、时间性--------------------------------------------------------6 3. 5、舒适性--------------------------------------------------------6 3.6、文明性--------------------------------------------------------6 4、服务质量差距----------------------------------------------------6 三、影响服务质量的因素---------------------------------------------7 第三章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服务质量的现状分析--------------------------7 一、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概况-----------------------------------------7 二、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服务质量现状分析-----------------------------8 1、中国联通竞争优势------------------------------------------------8 2、中国联通竞争劣势-----------------------------------------------10 3、中国移动的竞争优势---------------------------------------------10 4、中国移动的竞争劣势---------------------------------------------12 三、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服务质量存在问题的原因----------------------13 第四章中国联通海南分公司提升服务质量的对策与措施-------------------13 第五章结束语-------------------------------------------------------15 参考文献------------------------------------------------------------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