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
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
目录
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
2、原料、辅料及用量
3、标准依据
4、产品概述
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
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的规定
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
9、质量标准及包材清单
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
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
13、安全及劳动保护
14、卫生
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6、附页
16.1标签样稿
16.2修订历史
一、目的:建立熟地黄生产工艺规程,明确熟地黄生产过程的要求和内容,规
范熟地黄生产和质量管理,保证熟地黄产品的质量。
二、适用范围:熟地黄生产的工艺过程。
三、责任人:公司生产和质量管理人员、车间管理人员。
四、正文:
1、品名、代码、规格、批量
1.1品名及代码:(蒸)熟地黄(个)C009-1 (蒸)熟地黄(片)C009-3
1.2规格:厚片或个
1.3批量: 20kg~1000kg
2、原料、辅料及用量
原料:地黄代码:Y008 用量:依据生产批量
3.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河南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05年版。
4、产品概述
4.1 来源
本品为玄参科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新鲜或干燥块根。
秋季采挖,除去芦头、须根及泥沙,鲜用;或将地黄缓缓烘焙至约八成干。
前者习称“鲜地黄”,后者习称“生地黄”。
4.2 炮制
蒸法:取生地黄,大小分档,加清水拌匀、润透,置适宜的蒸制容器内,用蒸汽蒸至黑润,取出,干燥约八成干时,切厚片或块,干燥,即得。
4.3 性状
熟地黄(片):本品为不规则的块片、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熟地黄(个):多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
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
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气微,味甜。
4.4 功能与主治:补血滋阴,益精填髓。
用于血虚萎黄,心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4.5 用法与用量:9~15g。
4.6贮藏:置通风干燥处。
4.7 贮存期:暂定二年。
4.8 包装规格:1000g,500g,100g。
5、熟地黄生产工艺流程图
2-3档
2-4h,
50℃-60℃,干燥时间:2-4h
2-5cm,翻料频次:2h/次
4-5mm,韩切机切制为2-4mm厚片
50℃-60℃干燥时间:4-6h
2-5cm,翻料频次:2h/次
6、熟地黄在生产与贮藏期间均应符合以下规定:
6.1 生产环境为一般区,温度10~30℃,湿度45~75%。
6.2 生产用水为饮用水;不同中药材不得在一起洗;洗药用流动水,用过的水不得用于洗涤其它药材。
6.3 生产用原料、辅料均检验合格并有物料放行单,相应的供应商均进行了评估。
6.4 中间产品、包装材料与物料应放在固定的位置,不得靠墙存放。
应悬挂物料状态卡,标明名称、批号、数量等。
6.5 不同物料之间应有一定的间隔,防止混淆。
6.6 生产中使用的贮存容器(塑料周转箱或不锈钢容器等)应符合药品质量要求,不得对中药饮片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6.7 贮藏应置通风干燥处。
7、生产操作过程及工艺条件
7.1各工序生产前准备
7.1.1 凭生产指令到原料库准确领取相应数量且合格的原药材地黄,按照物料进入生产区程序进入生产区。
7.1.2 岗位操作人员严格按照更衣程序洗手、更衣后进入生产区。
7.1.3 根据批生产指令,岗位负责人悬挂操作间、设备、容器等现行生产状态卡。
7.1.4 由班长或操作人员对下列项目进行检查:
7.1.4.1岗位应有批生产指令(净选工序)、批包装指令(包装工序)。
7.1.4.2应有各岗位相关操作规程和空白记录、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
将上批清场合格证副本附于本批生产记录。
7.1.4.3生产操作间、设备、容器应处于“已清洁”状态有效期内;设备状态应完好。
7.1.4.4 计量器具的称量范围与待称物料的重量应相符;计量器具应附有“检定合格”标志,并且在检定有效期内。
7.1.4.5 现场QA确认岗位有“清场合格证”且在有效期内,操作间、设备、设施等状态符合要求,且无与本次生产无关的物品后,方可批准进行生产。
7.2各工序生产操作
7.2.1 原药材的净选
7.2.1.1原药材生地黄净选前应先由熟悉常用中药材经验鉴别知识的岗位操作人员核对生产指令及待净制生地黄的品名、数量等,质量应符合规定。
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7.2.1.2 取原药材生地黄,按《净选岗位标准操作规程》(WS—GWCG00202)打开药材外包装,倒在拣药台上,拣去霉变品、虫蛀品,除去非药用部位及泥沙等杂质。
净药材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称量,在每一容器上悬挂状态标志,应注明品名、规格、数量、产品批号、操作日期、操作人等。
检查合格后净药材转交下一道工序。
生产过程中,中药材不得直接接触地面,生产中的废弃物应及时处理。
7.2.1.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
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1.4 物料平衡:
净选结束后,计算工序物料平衡,超出正常范围(98%~100%),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1.5 清场:
7.2.1.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0102)进行清场。
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拣选台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2502)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1.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等“已清洁”标示。
7.2.1.5.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2 洗润
7.2.2.1净洗
接上一工序转来的净药材生地黄后,核对品名、批号、数量等。
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净选后的生地黄置XYJ-700型洗药机内,按《XYJ-700型滚筒式洗药机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0902)操作,每次装生地黄约40-50kg,采用喷淋水,连续清洗的方法清洗,净洗时间:8~10min清洗完成。
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QA 检查合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浸润)。
新购置地黄含水量较大可在净洗后转入蒸制工序。
7.2.2.2 浸润
净药材浸润软化前应先核对待软化的净药材的品名、批号、数量及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取净药材地黄,置不锈钢润药池中,在常温下浸润2-4h,经检查药材无干心,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后,转交下一道工序。
7.2.2.3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
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2.4 清场:
7.2.2.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0102)进行清场。
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XYJ-700型滚筒式洗药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3002)、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2.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等“已清洁”标示。
7.2.2.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3净药材的蒸制
7. 2.3.1蒸制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7.2.3.2蒸制
7.2.3.2.1取净生地黄,大小分档,置蒸药锅内,按照《600型常压蒸煮锅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2200),用塑料铲把已洗润合格的地黄装入笼内,每层笼内装80-100 kg,每次装约200~600kg,(新购置地黄蒸制48--72h,放置未满3年地黄蒸制24—48h,放置3年以上地黄蒸制12-24h)。
用蒸汽加热蒸制12小时,焖12个小时,再加热蒸制
12个小时,焖12个小时。
蒸制温度100℃,夹层压力0.1 MPa ~0.2MPa。
蒸至表面乌黑色,有光泽,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QA检查合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干燥)。
7.2.3.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
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3.4 清场:
7.2.3.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0102)进行清场。
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600型常压蒸煮锅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3400)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3.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等“已清洁”标示。
7.2.3.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4 干燥
7.2.4.1确认本岗位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接蒸制工序产品,干燥前应核对品名、批号、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
7.2.4.2 用3550型隧道式烘房干燥。
按照《3550型隧道式烘房操作规程》(WS-SBCG02000)操作,将炮制好的熟地黄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烘盘中,控制烘盘中的饮片厚度2-5cm,置烘箱内,按3550型隧道式烘房标准操作规程,开启电源,设定干燥温度为50℃~60℃,连续烘制。
(直接包装需烘制4-6小时,转下个工序切制需烘制2-4小时)干燥过程中每2h翻料一次,并记录。
干燥结束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出料,装入洁净的容器中。
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并做好记录,复核无误,进行物料平衡检查,计算结果在规定范围内,转入中转站。
直接包装的熟地黄QA人员按《中间品取样操作规程》(WS-QYCG00502)取样,填写中间产品请验单。
经QC人员检验水分小于15.0%,杂质小于3.0%,即产品合格后转交下一道工序(内包或切制)。
转切制工序:熟地黄需烘制八成干时转切制工序。
7.2.4.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
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4.4 物料平衡:
干燥结束后,计算工序物料平衡,熟地黄(个)物料平衡限度(98%~100%),熟地黄(片)物料平衡限度(96%~100%),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4.5 清场:
7.2.4.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0102)进行清场。
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3550型隧道式烘房清洁操作规程》(WS-QJCG03200)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4.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等“已清洁”标示。
7.2.4.5.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5净药材的切制
7.2.5.1净药材切制前应先核对待切制净药材的品名、批号及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7.2.5.2在调整好切药机进行生产前应试切,刀片切入输送带深度以刚好将药物切断为宜。
将待切制的净药材熟地黄置QYJ-440韩切机料盘上,开启空气压缩机,按照《QYJ-440韩切机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1900),先用少量试切,调节片厚,调节手轮,使片厚为2-4mm,每切100kg熟地黄约30-40min。
切好的饮片经检验合格后,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后,转交下一道工序。
将待切制的净药材生地黄,按照《QYJ-440韩切机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1900)调中片厚距离为3mm,启动机器,将待切制的净药材从进料口均匀投入,将药材切成厚2~4mm的切片。
切好的饮片经检验合格后,放入洁净的不锈钢盛器中,填写、悬挂状态标志牌,做好记录,复核无误后,转交下一道工序。
7.2.5.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
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5.4 清场:
7.2.5.4.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0102)进行清场。
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QYJ-440韩切机清洁标准操作规程》(WS -QJCG03100)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5.4.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等“已清洁”标示。
7.2.5.4.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7.2.6 干燥
按“7.2.4”要求操作
控制烘盘中的饮片厚度2-5cm,设定干燥温度为50℃~60℃,连续烘制6h左右。
干燥过程中每2h翻料一次。
检验水分小于15.0%,杂质小于3.0%。
7.2.7包装
7.2.7.1内包装
按批包装指令领取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标签(标签样稿见附页)等包装材料。
包装前先核对待包装熟地黄饮片的品名、批号、数量、规格、日期等,质量应符合规定,确认上次清场合格,设备已清洁,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包装之前应试装,检查包装情况。
试装合格后方能开机生产。
按照批包装指令的要求,准确称取规定量的待包装熟地黄饮片(1000g,500g,100g),装入内包装袋中,按照《FR-900多功能自动薄膜多功能封口机标准操作规程》(WS-SBCG01402)操作,调整好封口温度(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200℃),封口。
袋外粘贴已加印批号的标签,做好记录,转入外包工序。
封口过程中应10分钟抽样检查封口质量与装量,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机械。
装量控制范围为每袋1000g-1005g, 500g--503g,100g-102g,。
在分装过程中,每隔10分钟抽检一次装量,严格控制装量差异,并详细记录抽查结果,包装不合格的中间产品,应及时返工处理。
根据批量在线随机取样送检化验室进行成品检验、留样。
(注:包装零头不够整袋的,在包装袋上标注实际内容物重量)。
包装结束后,准确统计标签、双向拉伸聚丙烯/低密度聚乙烯药品包装用复合膜等包装材料的领用数量与使用数量、剩余数量、残损数量是否相符。
残损或印有批号的包装材料按《物料退库及销毁管理规程》(MS-WLGC01202)销毁处理,并记录。
打印批号应有专人操作,打印批号应进行复核,是否与中间产品相一致,打印批号应清晰、端正、准确。
包装规格:1000g/袋, 500g/袋,100g/袋。
7.2.7.2 外包装
外包之前应核对内包装品的品名、批号、数量、规格、日期等内容,并核对包装材料的领用数量与所包装品是否相符。
确认上次清场合格,无上次生产遗留物。
中药饮片零头包装只限两个批号为一个合箱。
合箱外应标明全部批号及各自的数量,并建立合箱记录。
按照外包装规格(1000g×30袋,500g×60袋,100g×200袋),装入封口合格的内包装品,放入装箱单,按《外包装岗位标准操作规程》(WS—GWCG01102)封口。
检验合格后,办理入库手续。
并计算熟地黄饮片收率,熟地黄(个)应为85.0%~100.0%。
熟地黄(片)应为75.0%~100.0%。
7.2.7.3 记录:
生产操作时,操作者应同步填写生产记录,记录要求及时填写、内容真实、字迹清晰、易懂,不易擦除。
并由操作人及复核人签字。
7.2.7.4 物料平衡:
包装结束后,计算包装材料平衡(100%)、工序物料平衡(98%~100%),超出正常范围,应及时查明原因,及时上报有关人员调查处理。
7.2.7.5 清场:
7.2.7.5.1 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根据《清场标准操作规程》(WS-QJCG00102)进行清场。
关闭设备电源,清理、清洁工作场所,根据《FR-900多功能自动薄膜封口机清
洁操作规程》(WS-QJCG01602)清洁设备、工器具。
上交有关文件(各项记录等),确保现场无与下一批产品生产不相关的文件。
7.2.7.5.2 清场结束,更换状态标示卡,及时悬挂操作间、设备等“已清洁”标示。
7.2.7.5.3 现场QA检查验收清场合格后,发放清场合格证正、副本(正本附于本批清场记录后,副本留在本岗位作为下次生产前本岗位已清洁合格的凭证,并纳入下次产品的批记录中)。
8、物料平衡的计算方法及平衡限度
8.1 物料平衡:产品或物料实际产量或实际用量及收集到的损耗之和与理论产量或理论用量之间的比较,并考虑可允许的偏差范围。
8.2 收率:合格产品与投入的比值,收率计算是为了控制生产成本限度。
8.3 计算公式
8.3.1净选工序物料平衡与收率计算
8.3.2蒸制后干燥工序物料平衡计算
8.3.3熟地黄(片)
洗炮制干燥切干燥工序物料平衡计算
8.3.4内包装工序物料平衡与收率计算
8.3.5成品收率
8.3.6 包装材料平衡计算
9
、质量标准
9.1物料、中间产品质量标准及编号(详见下列目录文件)
9.2包装材料清单及质量标准、编号(详见下列目录文件)
10、质量控制要点、项目、检查频次
11、主要设备一览表及生产能力
12、劳动组织、岗位定员、生产时间12.1劳动组织
每日1个班组。
12.2岗位定员
12.3生产时间
13、安全及劳动保护
13.1技术安全
13.1.1 严格按照工艺规程规定进行操作,熟练掌握标准操作规程的每个操作要领,不得任意更改。
13.1.2 产品工艺改进时,生产部、质量部负责人应在场对关键岗位进行指导和监督生产人员的操作,生产车间负责人和技术负责人参加全过程的操作,并对监控点进行核对。
13.1.3 生产设备在操作前应先检查,必要时作空机试验,运行正常后再进行生产。
生产结束后,要把设备清洁干净,摩擦部位要按规定加油拆洗。
12.1.4 压力容器、管道、阀门要小心操作,不可使压力超过规定,要按规定定期检查压力容器,做耐压试验,并做记录。
13.1.5 车间设有安全小组,义务消防员,车间及仓库配备消防器材,操作间禁止烟火。
13.1.6 机器旋转部位应有防护罩。
13.1.7 电器设备要定期检查,电线开关不得裸漏,不得受潮,不得用湿手去碰电器开关,护线管破损要及时修理或更换。
公司设有配电室,车间内设总开关。
13.1.8 加热容器管道要有隔热保温设施,防止烫伤。
13.1.9 禁止用铁锤或类似工具敲打设备、管道。
13.1.10 安全事故发生时,要立即报告有关人员,事后写出详细的事故报告。
13.1.11 新工人上岗操作前,要经过培训,考核合格。
13.1.12 生产过程中各工序必须层层把关,不合格的半成品不得流入下工序。
13.1.13 更换生产品种规格前,应按要求认真进行清场,取得“清场合格证”后方
可转入下一品种或规格的生产。
13.1.14 检修的设备,如果需要用电焊气割时,对易燃物品应予以分离隔绝,妥善安放,周围场地用水冲等,要切实做好防范措施。
13.2 劳动保护
13.2.1 要按GMP要求规定,使车间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13.2.2 发尘量高的操作间,应按装防尘装置,以降低对环境、人员的污染。
13.2.3 岗位操作人员应每年体检一次。
13.2.4 按不同岗位,每半年进行一次劳动安全教育。
13.2.5 按不同岗位,及时发放劳动保护用品,对高温作业岗位的劳动保护,按有关规定执行。
13.2.6 企业的安全生产组织每月对生产车间的安全生产进行检查,考核班组的安全生产情况。
14、卫生
14.1门窗、墙壁清洁卫生、无死角、玻璃完整无损、工具、操作台等应清洁。
14.2地面平整、清洁、无积水、无杂物、纸屑。
14.3进入生产区人员按进出生产区更衣标准操作规程进行更衣,严禁不穿戴工作服进入生产区内。
14.4一切非生产用品不得带入生产区内,不得从事与生产无关的活动。
14.5生产中的废弃物应放入废弃物容器内并及时处理。
14.6各操作间门均应及时关闭。
14.7应尽量减少使用不易清洗的各种带有凹凸面的容器具和设施。
14.8生产设备按操作、清洁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14.9工艺用水:饮用水,用于净洗药材,设备、容器具的清洁等。
14.10 工艺卫生执行的管理规程及清洁规程,具体操作按文件要求进行。
15、综合利用与三废处理
15.1 严格执行公司制度及各种标准操作规程,保证生产用料得以充分利用。
15.2 加强管理,降低物料及水电气的消耗,减少损失率。
15.3 对本车间的废料、工作垃圾及时进行处理。
15.4 对废品按指定地点和要求进行处理。
16、附页
16.1标签样稿
16.2工艺规程修订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