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国税制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国税制改革与实践的思考
财政学11401 02号曹木贤
摘要:税收制度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国家政治权力运用法律手段,按照固定标准强制,无尝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取得的财政收入的一种手段。

是宏观调控的必要手段,在为政府履行职能、筹集收入的同时,通过合理的税制设计,可以调节微观主体的行为,进而优化经济资源配置。

国际税制改革的基本取向是拓宽税基简化税制、减轻税负、突出环保、强化调控,其中,税收宏观调控和税收中立并重是最基本特征。

其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在于优化税制结构、完善绿色税制、改革完善主要税种等。

关键词:税收制度税制改革国际税制方案
一、引言——什么是税制改革
(一)税收制度与改革
税收制度是国家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随着国家经济运行状况以及经济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的变化而相应变化;税制改革,是对税收制度的变革,有两种形式:一是指对适应当时社会经济环境既定税收制度的某些不完善之处进行修补,二是指对税收制度的重新构造。

(二)我国税制结构
当前,我国基本形成了以商品税为主、所得税为辅和其他税种为必要的补充的混合税制模式。

在这种的税制结构下,地方税源主要来自于投资形成的工业企业流转税,并且各地产业结构呈严重趋同现象。

基于这种弊端,地方政府总是试图操控价格、产出和投资,此种行为方式往往类同于经营一个大企业。

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成为最划算、最省力的地方发展模式,却不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三)我国税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1.税收调控经济的功能还比较弱
我国现行税制体系格局是1994年税制改革后确立起来的,随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和国内经济发展,经济运行中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而税收在发挥引导产业结构调整、解决收入分配、促进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调控经济过热或过冷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陷。

目前的主体税种增值税仍为生产型增值税,不利于资本密集型企业的发展,税收在引导企业技术升级、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方面仍有缺陷。

2.税收的法治化程度较低
为防止政府公权对私人产权的肆意侵犯,民主国家一般均确立了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即“有税必须立法,未经立法不得征税”的原则,并且这一原则大都写入了宪法。

而我国宪法中关于税收的条款仅为宪法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找不到关于纳税人权利的相关规定。

从理论上讲,税收法定主义原则要求税收要素和税收程序法的基本方面,均由立法机关立法,税收征管程序中的具体问题由行政机关通过行政法规来规范。

从我国目前各税种的法律层次来看,大多数是以国务院行政法规的形式出现,立法层次较低。

二、国际税制改革基本特点
(一)税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发达国家出于经济效率的考虑,纷纷对税制结构进行调整,出现了所得税比重下降,社会保险税和一般商品税比重上升的趋势。

进入21世纪以后,税制结构的这种变化在一些国家呈加快趋势。

(二)拓宽税基、降低税率,各国宏观税负出现下降趋势
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随着西方各国财政状况的逐步好转,一些国家在税制改革中相应加大了对税收优惠措施的运用,造成了税收收入规模的下降。

以所得税为例,大多数发达国家降低个人所得税率,在削减低档税率的同时降低最高税率。

降低所得税率造成的收入损失,又通过扩大所得税税基而得到部分补偿。

(三)减轻资本税收负担
一般情况下,政府课税的税基主要包括劳动力、资本和消费,而政府无论对哪种税基课税,都会给经济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资本的税负高并不利于增加储蓄和投资,特别是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果一国对资本和经营所得课征高税,就会导致或加剧本国资本以及所得税税基的外流。

因此,近几年越来越多的西方国家开始重视降低资本的税负。

(四)加强税收的环境保护功能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均出现资源过度使用引发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税收是政府矫正负外部性的一个重要的政策工具。

通过相关的税收可以达到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三、国际税制改革对我国税制改革的启示
(一)税制结构进一步优化
目前,从我国中央税收收入结构看,过多依赖于增值税;从地方税收收入结构看,主体税种不够明确。

因此,首先,应加快现行税种的改革,在增值税转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所得税比重。

其次,将现行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以及土地出让金等税费合并,统一开征物业税。

最后,开征一些新的税种,主要是社会保障税、遗产与赠与税、环境保护税等。

(二)要重视税收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完善流转税
我国的税收制度与发达国家的一个重要差别是流转税在税制中占主导地位,这种税制结构最大的缺陷是公平性有所欠缺,但我们可以通过完善流转税来缓解这个矛盾。

可以考虑采取以下两个措施:一是,调整增值税的税率结构;二是扩大消费税的征税范围和加大征收力度。

(三)完善绿色税制
绿色税制,是指政府为了实现特定的环境保护目标,而筹集环境保护资金,强化纳税人环境保护行为征收的一系列税种,以及采取的各种税收措施。

在我国现行的税制中,与环境资源有关的税种主要有资源税、消费税、城建税、车船使用税等。

这些绿色税收收入占国家总税收收入的8%左右。

虽然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但其力度远远不够。

因此宜在现行的税收体制中按照“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

一方面调整现行的资源税,根据资源的价格适当提高资源税的税率;另一方面,引进新的环境税,如排污税,同时加大对环保工程和绿色投资项目的税收优惠力度。

四、我国税收制度改革的建议
(一)各项应税所得重新界定
1.综合所得税制
应当将主要的收入项目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生产经营及承包、承租经营所得、稿酬所得、劳务报酬所得、财产租赁所得等具有经常性和连续性的收入合并在一起,实行综合所得税制。

2.分类所得税制
而以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为代表的特殊收入及特许权使用费、财产转让所得等不能经常和连续取得的所得,从个人所得税征税范围中分离出来。

股息、红利、偶然所得等仍实行
分类所得税制,在实现环节征税,仍可实行代扣代缴制。

特许权使用费、财产转让所得可作为财产税的组成部分,在其相关权属转移合同签署的同时,进行纳税。

这样做,即不减少我国的总体税收收入,又能简化征缴程序,提高征收效率,提高监管效果,对纳税人来说,降低了自行申报的复杂性,个税自行申报将更加简便易行。

(二)逐步推广个税自行申报制度
1.源泉扣缴法
目前,我国个税主要采用源泉扣缴法。

当纳税人取得应税收入,由收入的发放者作为扣缴义务人代扣代缴,然后集中向税务部门缴纳,这样将个税税源控制责任由税务部门转移给扣缴义务人,导致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收入信息无法全面掌握,使个人所得税税源的监控处于无序状态。

同时,在源泉扣缴方法下人们获得的是税后收入,主要关心自己最终拿到多少钱,倒淡化了自己被扣缴了多少税、将来这些税款怎么使用,这就降低了纳税人的权利意识,自行申报则拉近了纳税人与税务机关的直接联系,有利于培养人们的纳税意识,以及更好地行使和维护纳税人权利。

2.个人应缴税额
各项应税所得重新界定后,纳税人自行申报时只需将个人取得的上述五种收入进行加总,进行费用的扣除,再选择相应的税率即可算出个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税额。

股息、红利、偶然所得,在实现环节征税,实行代扣代缴制,保证了国库的收入,避免了税款的流失。

而特许权使用费、财产转让所得在权属转移合同签署的同时,即合同双方取得相应的权力的同时缴纳税款,即强化了当事人的法律意识、保障了当事人的权力,又实现了税款的征收,实现了税收的高效率。

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减少了个税应税项目,减少了征收管理的范围,降低了工作的强度,就可以拿出更多的精力用到监管的其它方面,可以提高税收工作的效率,得到更好的效果。

3.税源监管
个人所得税作为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杠杆,发挥其有效作用的前提是掌握纳税人,尤其是高收入个人的收入情况,即有效地实施税源监控。

理论上讲规定个税自行申报,有助于培养纳税意识;加大对高收入者的调节力度;推进个人所得税的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为向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混合税制过渡创造条件。

但现阶段立刻全面推广个税自行申报制度,缺乏可操作性。

应率先在国家公务员中推行个人所得税自行申报制度,然后在大型企业、上市和控股公司以及垄断型行业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中推广,当老百姓的平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后,税收制度可以向全民“自行申报”扩大。

(三)逐步过渡到以家庭为纳税单位
1.税收征收以家庭为主
(1)家庭总收入比个人收入更能全面反映纳税能力,可以实现相同收入的家庭相同的个人所得税负担,更好的实现收入、税负的横向公平。

(2)在一些发达国家,个税的申报是根据纳税人的不同身份适用不同的费用扣除额。

纳税人可以选择以个人身份还是以家庭为单位进行个税申报的。

(3)我国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家庭观念非常重,对家庭行为的调节成为调节经济和社会行为的基本点,因而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完全可以集中到对家庭收入的调节上。

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申报纳税,允许将家庭部分支出如孩子的教育支出、家庭总人口的医疗支出、保险及养老支出纳入扣除范围,以鼓励夫妻合并申报。

2.以家庭为纳税单位要克服两个难点
(1)是会削弱或扭曲目前广泛实行的代扣代缴制度,
(2)是税务机关还暂时做不到对纳税人的家庭信息进行逐一核实。

尽管如此改革会增加征管的难度,但税制的这种改革方向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四)调整生活费用扣除额,降低税率
1.对净所得征税
(1)个人所得税应纳税所得并不是指个人取得的全部收入,原则上应当是对净所得征税。

我国现行的个人所得税根据纳税人所得的情况分别实行定额、定率和会计核算三种扣除办法,其中对工资、薪金所得涉及的个人必要生活费用,采取“定额扣除”的办法。

(2)我们认为扣除项目的设计应对家庭的必要生活费用进行测算,建立物价、消费联动调整机制,每年根据物价上涨水平和社会生活变化情况调整生活费用扣除额,同时,将教育、医疗、保险、住房等支出和纳税人未成年子女、老人及无生活能力且无救济补助的需赡养亲属的支出纳入到扣除范围内,以真实反映纳税人的负担能力。

2.征税要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1)调整生活费用扣除额应结合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工资调整情况及物价指数变化情况,建立联动机制。

目前对生活费用扣除额是否应该采取一刀切的问题,学术界存在争议。

(2)实事求是来讲,中国各省市发展不平衡,各地区的基本生活费用存在较大差异,应当允许各地区确定不同的生活费用扣除额,不应该搞一刀切。

但问题是一旦允许各地区生活费用扣除额进行上下浮动,各地区往往就会不受任何制约,往往会超过浮动的范围,使地方财政收入受到影响,反而加大贫困和富裕地区的差距。

(3)2002年以前个人所得税是地方税种,那时法律上允许存在搞一些地方差异。

2002年后个人所得税是共享税种,为了保证税政、税权的统一性,也为了尽可能使纳税人的税负比较公平,统一的生活费用扣除额是相对正确的做法。

(4)比较现实的做法是将家庭负担的医疗、教育、住房、保险、养老等重要支出,以家庭人口数量为系数,进行一定比例的扣除,减少因此出现的不公平程度。

3.全新的税率体系
如果我国的税制设计真正实行应税收入重新界定、并且允许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申报,那么就需要设计一套相应的全新的税率体系。

(1)应将纳税人的各项应税所得加总,仍然适用超额累进税率,因为超额累进税率的设计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水平,收入越高负担的个人所得税也越多,从而使中低收入者负担较少的个人所得税,高收入者负担较多的个人所得税。

(2)现行45%的最高边际税率过高,个人最高边际税率应确定为25%-35%为宜。

借鉴国际经验,税率的级数不应超过5档。

可以考虑两档税率或实行三档税率,实行两档税率分别是10%和25%;实行三档税率分别是10%、20%和30%。

五.完善我国税收征管法律制度
(一)建立了税收征管法律体系
1.国家和各地方应制定与征管法配套实施的法规、规章和范性文件,从而大体形成了以税收征收管理法为“母法”,以税收征收管理各专门法和单行法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税收征管法律框架。

2.在税收征纳过程中,征纳主体的权利义务和征纳程序必须在法律上作出具体、明
确的规定;
3.坚持依法征管原则,就明确要求有关税收征管的规则必须由国家的法律加以确定,要提高税收征管立法层次。

4.税务机关有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和税收强制执行措施的权力,但同时也设定了采
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的条件。

强调税务机关在实施税收保全措施、强制执行措施以及
进行税务检查时,必须严格遵守法定的程序,履行必要的手续。

(二)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1.纳税人权利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得到必要的保护。

现行税收征收管理法在规定了
税务机关的征税权力和纳税人的纳税义务时,也明确了纳税人享有的合法权益。

2.主要表现
(1)规定了税款延期缴纳制度。

(2)建立了采取税收保全措施不当造成纳税人损失的赔偿制度。

(3)延长了纳税人申请退税的法定期间。

(4)赋予了纳税人对复议的选择权等。

(三)建立了税收法律责任制度
1.对偷税、抗税、骗税、欠税及偷税罪等税收违法犯罪行为的构成要件和处罚标
准、具体的规定。

2.不断完善税收法律制度,促进公平税收。

保证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地的发展,这是我国税制改革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畅向丽,从世界性税制改革看我国税制改革取向[J].中国国情国力。

2007(11)
[2]韩函、李莜。

浅析我国税制改革[J].法制与社会。

2007(05)
[3]于淼,从西方国家税制看我国税制改革的五大走势[J].企业科技与发展。

2010(04)
[4]张艨,我国税制改革有关问题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营管理者。

2009(13)
[5]吴旭东,税收管理.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
[6]刘磊著,税收控制论.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9 (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