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打造历史高效课堂

赵淑萍

所谓高效课堂,就是教师和学生花费最少的时间,投入最小的精力,取得最佳的课堂效果。

一、教学内容问题化。

古人就有“不悱不启、不愤不发”之说。教材内容问题化就是要把学习知识的过程变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问题是教学的起点,又是教学的归宿。要在知识的关键点、能力的增长点和德育的渗透点设计一些有价值的、综合拓展等方面的问题。不可过度设问、泛泛而

问或无疑而问,因为过犹不及、无效提问会大大削弱教学的有效性。

1、教师设计问题――具有探究性、开放性、贴近学生的实际。

案例:《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拿一条丝巾,哪位同学能说说丝巾给你的感觉?美丽的丝巾会给我们带来哪些相关的历史信息呢?(导入新课)

(1)从现有资料中你能获得哪些相关的历史信息?(提示:时间、地域、人物、事件、结果影响等)

(2)有哪些依据来证实这些历史信息的真实性?(提示:史书记载、图表、出土文物、古迹建筑等)

(3)你还有哪些感兴趣并想进一步探究的历史问题?

分组互动对话活动: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学习收获。以中原汉武帝组为例:汉武帝在位时曾两次派张骞出使西域并打开了丝绸之路的通道。我们的历史依据是:《汉书》记载“张骞始开西域之迹”,二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出使西域图》

“教学内容问题化、问题答案要点化、要点内容条理化”。

2、鼓励学生质疑、答疑

“课堂就是出错的地方”,允许老师和学生出错,允许学生挑战权威(课本和老师),在思维的碰撞中才能产生灵性的火花。

案例1:《郑和下西洋》放了一段视频,从视频中你能了解到哪些历史信息?(姓马――回族,“十个回回九个马”――我姓马,我怎么不是回族呢?偷换概念、活菩萨――伊斯兰教等。

案例2:课堂小结故意设置一些错误让学生去找。喜欢挑毛病。

二、教学方法――活动化与主体化。

南阳油田――何可贵。1234原则:一种思想:相信学生都是一个好学生。(2)二个原则:尊重学生;师生平等。3,做好三个关系:教与学、学与用、用与创。(4)四个让给:把时间让给学生;把舞台让给学生;把角色让给学生;让课堂更精彩。

“学习好的学生是我钻研业务的老师,学习差的学生是我改进教法的老师”

案例1:从“站起来”案例看体现学生主体:

美国一个数学教授问他读小学一年级的女儿:今天数学学了什么内容?

女儿:今天我们学了集合。

数学家吃惊,这么小就学“集合”这一数学概念:能听懂吗?

女儿:懂了。今天老师是这么教的——

老师说:请男孩子们都站起来。(于是男孩子都站起来了)你们看,这就是男孩的集合。

老师继续说:请女孩站起来,这就是女孩的集合。请白孩子站起来,这就是白人孩子的集合,请黑皮肤的站起来,这就是非裔孩子的集合,请黄皮肤的站起来,就是亚裔孩子的集合……

看到这里,或许我们都在为教师的智慧而喝彩了。

听罢,数学教授把餐桌上的刀叉等餐具放到一个盘子里,问女儿:这是一个集合吗?

女儿看了一下,说:不是集合。

爸爸:为什么?

女儿指着刀叉说:因为它们不能站起来。

反思:案例中的教师用自己的智慧设计了学习“集合”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站起来”进行演练,如果我们当时在课堂听课,都会认为这是很好的教学过程,通过孩子自己的身体动作来进行分类,应该能够很好地理解了“集合”这一概念。但小女孩的回答却暴露出,老师的教学使孩子建立了错误的概念联系,她认为“站起来”成为“集合”的必要条件,所以不能“站起来”的刀叉不能构成集合,同样,她在其他场合也不能运用老师教的这一方法进行集合的分类。

要从学生的立场设计问题,不能一厢情愿。

1、关注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学”

口诀记忆历史知识:

例1:《新航路开辟》一课中,对于其中涉及的四条航线和四个航海家,学生们总是容易搞混淆。

迪亚士————好望角达伽马————印度

这两个知识点容易弄混淆,那么我们就这样记忆:迪——好,反过来是不是好迪,学生们马上就想起了一个洗发水的广告词“好迪,好迪,大家好才是真的好。”这样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同学们很容易就记住了。而对于第二个航线,我们反过来也可以这样记忆;达——度即大度,或者你也可以这样记忆,达——印度即大印度都可以。

例2:一正压三斜(北伐三个对象)

例3:“五议港元”(南京条约)“两口怠工”(马关条约)“前进宾馆出新丑”(辛丑条约)

2、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

新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在情景中展开,在活动中推进”。“精彩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师讲的精彩而在于学生学的精彩”。历史知识过去性的特点,远离学生,历史又不能再现,更不能重演。需要教师创设多种教学情景、想出多种办法拉进逝去的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来保持学生的兴趣。

案例:文化大革命

教材中对文化大革命的定义是由毛泽东错误发动,被林彪、江青两个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和国家带来巨大灾难的动乱。学生对伟人毛泽东的评价产生困惑。于是教师通过创设物具情境来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课前让学生们在搜集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毛泽东纪念章,照片实物不限。选择一组以中国革命圣地为背景反映毛泽东在革命各阶段斗争伟绩的纪念章作重点讲述,如背景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浙江嘉兴南湖、象征着具有中国革命新起点的井冈山反映党在历史上一段生死攸关的转折经历的遵义会议会址,还有革命圣地延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北京天安门等。

通过创设毛泽东纪念章这一物具情境,使同学们插上了想像的翅膀,仿佛置身于革命战争年代,此时同学们思维快速转动起来,其中有一位同学说道:这些纪念章联起来就是一部中国革命史,在这部中国革命史中毛泽东领导中国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毛泽东的丰功伟绩是不可磨灭的,尽管错误地发动了文化大革命,但不能抹煞毛泽东在革命年代的丰功伟绩。这种物具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历史更形象、更深刻。由此教师趁热打铁激励学生在学习历史时根据需要,自已尝试创设物具情境,鼓励学生收集古钱币、纪念章、邮票等,让学生在收集中学会鉴定、收藏文物,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培养创新能力。

案例2:

“到南京看石头、到西安看坟头,到河南看光头,到苏杭看丫头,到上海看人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