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面,从而迫使高校及其内部各级组织、各个机构和全体教师积极响应市场的要求,在当前这种要求即体现为知识经济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对创新教育的要求。
如果允许学生按年度自由转学,并且政府按实际在校学生人数向高校拨付公共经费,那么,学校为争取必需的公共教育经费,必定会清除和改造大部分乃至全部陈旧的专业和课程,也必定会采取更为有效的措施要求教师提高教育质量;如果给学生在校内重选专业以更大的自由和更少的限制,同时通过专业资助强度反映学生的选择结果,那么,更合理的课程设置和更优秀的一线教师配备将会成为院系管理工作的核心任务;再如果开放全校课程让全体学生自由选修,并在教师的薪酬上体现学生的选择结果,那么,教师更努力的投入将是可以预期的结果。至于以上各个“如果”面临的实际操作中的具体困难,凭借目前已经成熟的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都可以方便地解决。
以上我们虽然并没有直接揭示给学生以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和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人格之间的联系,但如果创新教育确实是时代的要求,那么,还有什么能比市场更有效地传递时代的信息呢?明白了这个道理,通过以“退出机制”为代表的教育创新当然是推行创新教育的最佳选择了。
【书讯】
《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
李曼丽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 定价:16元
本书分为8章,对通识教育概念的内涵、历史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对通识教育目前在国际上的被接受程度和实施状况作了深入探讨;对通识教育理念的特质及内涵进行了全面清晰的阐述;论证了通识教育在目前和未来社会的大学教育中存在的合理性;还以北京地区8所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现状的实证调研为基础,对我国大学通识(文化素质)教育的现状、问题作了具体细微的评析。全书资料丰富,观点明确,论证严谨,文笔流畅。本书可供全国高校各级管理人员及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阅读;可供教育科学及相关学科研究人员阅读;也可作为师范院校有关专业教学参考资料、大学管理人员和一线教师培训教学参考资料。
本书获“北京市优秀社会科学学术理论著作出版”资助。·40·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9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