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心钻研教材 实现有效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潜心钻研教材实现有效教学
伴随着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诞生,新课程走进学校,受到了教师、学生、家长的广泛认同。新理念下的课标教材注重可读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然而教材是一个载体,它需要每个教师去研究、去挖掘,去创造。教师只有潜心钻研教材,感悟教材,领会教材,才能达到活用教材,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基于此,笔者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深入学习《课程标准》,为钻研教材打好基础
《课程论》一书中指出:“课程编订的再好,教材编写得再好,没有合格而且称职的教师来教,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说教师是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有好的教师,即使教材有缺陷,也可以弥补;没有好的教师,即使教材优点很多,也不能把它们发挥出来。”所以说,要创造性使用好新教材,就需要教师不断学习《课程标准》,结合课标理念,潜心钻研教材。再根据学科特点、教学目标、教材的编写意图及学生实际,来灵活有效组织教学,才能拓展课堂教学空间,实现有效教学。
二、准确把握教材的精髓,是实现有效教学的根本
(一)读懂教材,把握教学目标
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教材是执行课程标准与体现课改精神的载体,也是众多教育专家和一线教师智慧的结晶,粗线条的阅读肯定是不行的。教材上的每个章节的每一道例题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仅如此,例题上的每一个要求和问题,其背后都蕴含着待定的意图,同样各道练习题也有不同层次的要求和目标。因此,仅仅看了表面内容就不假思索,大刀阔斧的变更教材,不是一个智者的教育行为。”可是在教学的很多时候,有些教师只是关注学生是否会做习题,对于其中每个环节的编排意图懒于钻研,导致目标达成的不理想。所以,要用好教材,教师就要先读懂教材。只有这样,才能正确的把握教学目标。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折线统计图”时,通过深读教材,认真分析。了解到折线统计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会制作统计表,并能对统计表做简单的分析,在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而且,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一样都可以表示一定的数量,不同的是折线统计图通过把表示数据的点连接成折线来清楚直观的表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读懂了教材,领悟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在教学
设计中,就可以通过条形统计图来引出折线统计图,通过新旧知识的迁移和对比,让学生从中体会折线统计图的优势,由此总结出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可以减轻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负担,有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只有认真解读教材,把握教材的编排意图,才能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围绕目标来进行教学设计。
(二)活用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
活用教材,让资源贴近学生主要指教师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特别是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学习实际对教材内容进行灵活处理。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又要让教材成为充满诱惑力和吸引力的信息资源。那么这些信息资源的趣味性、现实性、与挑战性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同样以“折线统计图”为例,教材主题图是中小学生参观科技展览馆,而县城学生对科技展览馆并不熟悉,自然对它的旅游人数也不会感兴趣。于是,笔者选择当地中小学生熟悉的旅游景点——灵山,作为情境,并把旅游人数制成统计图。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兴趣,而且让学生感到身边的生活也要用到统计知识。这就是把教材原本的信息资源变换成现实性的资源。
另外,虽然教材中的文本材料也是图文具备,但往往是以静态形成出现的,没有趣味性,不利于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需要把静态的教材资源转化为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索活动的动态资源,使其能在动态变化中诱导学生质疑问难,更好的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帮助学生寻找规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帮助学生掌握新知。当然,活用教材,不仅限于这几个方面,结合实际让学生动手操作、尝试实验、论证及师生之间积极互动等,都是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
(三)用好教材,有效设计教学过程
1、开发课程资源,有效设计教学情景
人教版教材,很多题材都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也有许多教育资源不仅可以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对数学课堂资源的补充也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要精心钻研教材,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来,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中,可设计“六一”儿童节举行联欢会的情景,以此为“切入点”,可大大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热情。当然,在新课程的实施中,课程资源需教师去组织,去开发,去利用。教师应学会主动的、创造性的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为教育教学服务。教师还应当成为教育教学的引导者,引导学生走出教科书,走出课堂和学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种资源,在社会的大环境里学习和探索。由于小学生学习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对呈现材料的兴趣,选取他们身边熟悉的情景现身说法,不仅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能持久地保持,以便深入理解,为进一步建构知识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2、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有效设计学生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
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探索与交流的活动,在探索的过程中,形成自己对数学的理解,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自己的想法。教师要尽量给学生提供探索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在其中学习、生长、发展和创造。教学人教版课标教材五年级下册“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直观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抽象概括、强化理解等丰富的数学实践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形成过程。这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不仅能让他们脑海中形成较深的印象,而且真正让所学的知识成为己有。
3、以教材为载体,有效设计关注学生情感的培养
作为老师,在强调学习数学基本知识的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价值观。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和各种有用信息对学生进行培养,处处注意创设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以幽默的话语尊重和赞赏,正确引导启发学生,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与方法,并敢于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如教学“折线统计图”时,依据旅游人数的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观察,并交流说说对01年到06年旅游人数的不断上升信息,谈谈自己的感想,以此来引导学生应注重对自己文化素质的培养及从小热爱家乡的情感培养。
总之,同一个教学内容,不同的教师也会有不同的教学方法,但在新课程理念下更要提倡教师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就要求教师一切要从教材出发,只有潜心研读教材,感悟教材编排意图,创新教材内容,才能品出教材的内涵,悟出教材精髓,把握教学目标,实现有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