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论视角下农村治理困境研究---基于云阳县路阳镇的调查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英论视角下农村治理困境研究

——基于云阳县路阳镇的调查分析

摘要:近年来,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原本有素质有钱的农村部分民众流入城市,而农村则剩下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老人小孩,于是农村治理问题也逐渐增多,治理形势不容忽视。而且,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统一号召下,对农村的关注度就更高了。目前,由村里的老干部、大学生村官、有威望的乡贤而构成精英作为农村治理的关键力量,本所以文的研究重点也就是精英治理出现的困境,笔者从困境原因角度出发进行案例研究,提出研究的核心问题:为什么出现农村精英治理困境?笔者主要采集访谈法收集资料对农村精英治理困境进行个案分析,本文是以重庆市云阳县路阳镇为研究案例,研究过程中参考国内外乡村治理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农村精英治理困境的产生原因不仅是精英自身的局限所致,而是与其他民主制度的现实冲突共同作用产生的。

关键词:精英治理;农村;治理困境;农民;村民自治

一、导论

(一)问题缘起

社会治理水平是国家治理水平的标志,城市治理与农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任一极出现问题就会导致社会治理失衡。然而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研究专家和国家政策都倾向于关注城市的和谐建设与良性发展。但忽视了低级的城镇化给农村社会带来了方方面面的治理盲点,其中一个盲点也就是农村的精英治理。众所周知,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问题关乎国家兴衰,而农村治理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政府工作的中心问题。再纵观历史发展,任何一个时期的社会都是精英们作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和领导者,所以农村精英与农村治理不可分割、相辅相成,农村的精英阶层是推动农村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在如今的中国农村,农村治理精英群体大多由老干部、新乡贤和高校毕业生组成,与过去的农村治理人才不可同日而语。由此我有一个疑问:农村精英素质较以往有显著提升,为什么农村社区还会出现精英治理困境呢?困境是由农村精英治理现代化趋势下出现的新问题所导致的吗?于是我带着这些疑问,以自己老家云阳县路阳镇为例进行调查研究,并对路阳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交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是回答并详细阐释为什么农村会出现精英治理困境的原因。笔者相信,通过对农村精英治理困境原因的研究,也会对农村精英治理未来的趋势提出一些创造性思考和合理性建议。

(二)相关文献综述

笔者翻阅大量文献资料,发现国外研究精英论的较多,国内对农村治理的研究也呈现汗牛充栋的局面,但很少有学者从精英论的视角对中国农村的治理进行研究,更不用说农村精英治理困境的研究了。因此,以国内国外进行文献资料分类并不科学,而把相关文献资料分别从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两方面进行阐释更加合理。

1、理论研究

十九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工业革命爆发,资本主义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随之科技、教育、交通等方方面面得到突飞猛进的进步,社会物质生活显著提高,人们物质发达的同时,精神世界却得不到满足。政治文明落后于物质文明,于是产生了一个必然的后果:西方世界进入了一个以“大众的反叛”为标志的时代,早期精英主义由此产生。早期精英主义有三位代表人物,分别是G.莫斯卡、V.帕累托、R.米歇尔斯。其中G.莫斯卡认为一切社会都存在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级是少数人,被统治阶级是多数人,少数人统治多数人,社会文明随精英的改变而改变。他的观点解释了精英政治的本质就是少数人统治多数人,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V.帕累托的观点更加完善,他认为掌握权力的精英分子不是一成不变的,统治阶级是需要人员流动的,时刻为政治力量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政治的稳定,也就是“精英流动理论”。而R.米歇尔斯提出“寡头政治铁律”,认为一切组织最终都难逃寡头政治,一切权力最终都将由是少数人控制。早期精英理论倾向于精英政治,强调人的先天素质,注重思辨性,尤其注重少数统治者的作用,忽视民主制度的意义与作用,具有反民主倾向。

二十世纪中期当代精英主义与行为主义政治学相伴而生,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政治学家H.D.拉斯韦尔、社会学家C.W.米尔斯、经济学家J.熊彼特。当代精英主义与早期精英主义理论方向总体一致,但是和早期精英主义不同的是:不仅研究精英的政治统治,还对精英的作用与意义进行研究;不再强调统治阶级先天素质,而是更加注重后天的政治实践与统治能力;不再忽视民主制度的作用,强调少数统治者的决策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精英政治不是独断专行,精英的权力应该受到约束。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当代精英主义几乎成为西方占主导地位的意识形态。

改革开放后,西方政治精英主义也开始在国内传播。当时的中国还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这种经济体制产生了种种弊端,于是国内一些学者开始推崇精英政治,并将之视为治国良方。支持派认为我国目前经济政治水平都较落后,需要一少部分高素质的精英带动多数的文化水平较低的普通民众,实行精英主义政治是短期内提高综合国力的最佳方式。当然,也有人反对政治精英主义,认为其根本不适合我国特殊的国情。反对派认为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发展差距较大;人口众多,民众素质参差不齐,少数经营不能代表多数人的利益;法律等强有力的保障约束制度尚不发达完善,容易发生大规模游行示威活动,管理难度较大。还有一部分冷静的学者辩证地看待外来的精英主义,冷静派认为其有利亦有弊,可以在发达地区先实行试点。国内精英政治问题的研究,正是基于这种多元化意见而对西方精英主义理论展开的阐释与反思。

笔者发现,国内外对农村精英主义的理论研究少之又少,这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2、经验研究

新世纪以来,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为了更快地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国家近几年比以往重视农村治理问题,农村社会最活跃的是精英阶层,农村精英阶层也逐渐成为农村发展的重要倚靠,政府对这一群体的重视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国内对农村精英阶层的研究逐渐增多。目前国内的经验研究主要包括农村精英的来源及权力划分、精英如何治理农村、精英对农村治理的作用、精英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博弈、农村精英治理的未来路径等方面。不难看出的是,关于农村精英治理困境的原因研究寥寥无几。研究学者们对农村精英治理困境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一是新农村建设下的精英治理困境,二是精准扶贫下的精英治理,三是新土地政策与精英治理困境。新农村的建设目标对农村管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言之,农村精英阶层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政治和人才保障,农村治理问题的解决也成了建设新农村的重中之重。在新农村建设下的农村精英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农奴体制内外精英在选举过程中和日常生活中的博弈失范、狭窄落后的治理渠道无法满足精英日益增长的政治诉求、治理手段尚未规范化和法律化。精准扶贫政策的颁布也让农村精英治理问题成为研究的热点,在笔者看来精英治理本身就是一种扶贫方式,然而精准扶贫政策下农村精英治理出现了新的问题。农村的精英分子是精准扶贫的主力军,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起着关键性作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精英作用主要是两个,一是组织和动员扶贫力量,保证扶贫对象能落实到每一个人头上;二是推动和指导资源的生产与销售,更加合理科学地配置资源,采取“因地制宜、因地扶贫”的模式,将全国政策普遍性和贫困地方特殊性相统一。近年来,政府持续出台了一些新的土地政策,新的土地政策与传统的土地用益物权人产生矛盾,而农村政府的精英就是政策的传达者和矛盾的被动接收者,与政策相抗衡的土地精英会给政治精英的治理产生了困难,影响了农村治理结构。因此,可以说新土地政策的颁布间接导致了农村精英治理的困境。

根据以上的文献资料可以总结出,关于乡村精英和乡村治理的话题是国内国外众多学者的研究焦点问题,在研究过程中也逐渐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精英主义理论和治理理论的体系。相对而言,由于我国自古以来以农耕经济而闻名世界,属于农业大国,加之近年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所以国内的学者较国外学者更关注农村精英和农村治理的状态,也得出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大部分的研究仅仅是从农村精英阶层或者是从农村治理问题两个不同角度分开进行研究,而对于把“农村精英治理”作为一个研究整体来深入研究。虽有学者涉及,但成果较少,并且内容比较琐碎,研究缺乏系统性,很多都只是发表在期刊的短文,参考价值并不大。在全面发展时期,农村的治理水平必然要达到一个更高的层次才能不拖发展的后腿。那么农村治理主体的多元化将更加具有现实性和必然性,是不可逆转的治理发展趋势。农村精英分子作为一个具有上传下达功能的中介,也必将在农村治理中较以往发挥更加显著重要的作用,他们是推动农村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力量。

(三)研究方法

本文宏观上采取个案分析法进行研究,选取重庆市云阳县路阳镇作为个体案例,具体分析农村精英治理状况,同时对文中的阐释提供了强有力的案例论证。笔者选取路阳镇作为个案,主要基于如下几点:首先路阳镇位于山城重庆的小县城云阳,地理位置偏远,但文化传统深厚,民风淳朴。目前该镇以田地为前提条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