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油脂工业的布局现状与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11-03-06
作者简介:邹凤羽(1959),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粮食经济(E-mail)zoufy@haut.edu.cn。

处理总能力和油脂总产量的74.3%和77.1%。

另据统计,2009年产量达10万t以上油脂加工企业71个,比2008年增加14个,合计产量达1631.8万t,占油脂总产量的58.7%。

2009年油脂产量位居前3位的企业分别是:益海嘉里(中国)(658.0万t)、中粮集团有限公司(193.5万t)和九三粮油集团有限公司(83.6万t),3家合计产量占总产量的33.6%以上。

经过2004年的企业兼并整合和2008年集中改扩建过程,中国油料加工企业的整体规模水平已大幅提高,业界人士估计2010年规模以上大豆油脂加工企业中3000t/d以上的油厂日处理大豆量已超全国的半数。

这些都表明,中国油脂加工业的规模化和集中度不断提高[2]。

1.3产能不断提高,产能过剩较为严重
据统计,2008年中国大豆日压榨能力超过500t 的企业有150个,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7500万t,加上日压榨能力500t以下的企业,年加工大豆能力超过8000万t,而年大豆实际加工量仅4000多万t。

2000—2008年期间,中国大豆的日加工能力增长了4.3倍。

按照2008中国大豆年实际压榨量计算,实际加工能力利用率只有48%,日处理大豆能力在1000t以下的中小企业,半数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是新建、扩建项目势头不减。

据统计,2009年全国规模以上油脂加工企业年原料处理能力10946.3万t,年实际处理原料量7364.8万t,分别比2008年增加3080.6万t和1702.9万t,分别增长39.2%和30.1%;2009年油脂加工总产量2780.9万t,油脂实际产量2288.0万t,分别比2008年增加487.3万t和360.2万t,分别增长21.2%和18.7%。

2009年黑龙江100多家规模以上的大豆压榨企业,实际开工的只有20%左右。

业内人士估计,2010年大豆加工能力已近亿吨,加上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等油料加工能力,油料总加工能力已近1.4亿t,在主产区还有相当数量的小型油厂不在统计之内,实际产能更大,中国油脂加工能力已经过剩,竞争将更加激烈。

1.4国有弱势局面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三足鼎立的局面日趋形成近几年来,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在油脂加工企业中,国有企业减少,民营企业数量增多,外商极力进入。

2009年规模以上油脂加工企业1321个,其中外商企业93个,比2008年增加了4个,占总数的7.1%,较2008年的7.3%下降0.2个百分点,油料处理能力占总产量的25.9%,较2008年的29.4%下降3.5个百分点,油脂产量占总产量的45.2%,较2008年的54.2%下降9.0个百分点,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数的48.3%,较2008年的54.7%下降6.4个百分点,利润占总额50.0%,与2008年持平。

相比之下,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的份额有所上升。

2009年在全国油脂产量排名前40位的企业中,外商有26个,占65.0%,比2008年的72.5%下降7.5个百分点,但仍占主导地位;外资益海嘉里油脂年产量658.0万t,较2008年增加14.2万t,但占全国油脂总产量的比重已由28.1%下降到23.7%,下降4.4个百分点。

2008年底以来,随着国家对大豆加工业的调整,国有企业大举兼并民营企业,产能扩张,国有企业在大豆压榨领域中的比重有较大提升。

据统计,2009年与2007年相比,外资大豆进口份额已由44%降至40%,而国有企业由18%提升至23%,民营企业37%。

因此,大豆加工企业及整体油脂加工业的国有弱势局面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并且随着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国有、民营和外资三足鼎立的局面日趋形成[1]。

1.5形成以大豆油加工企业为主体,多油并存的原料、加工和消费市场格局
以大豆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中心,主要分布在沿海、东北和黄淮地区,加工国产大豆的油厂主要分布在东北、黄淮地区和内蒙古等省区,其中黑龙江省大豆产量和加工量最大。

近年,随着中国大量进口大豆对国产大豆生产的挤压,国内自产大豆榨油量占国产油料榨油总量的比重已下降到6.6%,沿海地区油脂企业集中布局,已经成为加工进口大豆的集中油脂工业产业带,大豆油的总产量在包括进口油料的全国油脂总产量中的份额已超过54%,大豆加工已成为中国油脂工业原料的主角,大豆油消费在油脂总消费中的份额占到37%以上,成为中国食用油消费的最大品种。

以油菜籽为原料的油脂工业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长江流域,以及黄淮、东北和西北地区,其中湖北、江苏、湖南、四川、安徽等地油菜籽生产量和加工量最多,国产油菜籽榨油量占国产油料榨油总量的比重超过40%;菜籽油在油脂总产量中的贡献率为12.0%,在油脂总消费中的份额达18%。

以花生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河北、广东、湖北、广西等省,其中山东、河南花生产量和加工量最多,国产花生油产量占国产油料榨油总量的比重为22.7%;花生油在油脂总产量中的份额仅为4.3%,在油脂总消费中的份额为9%。

以芝麻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南、湖北、安徽等省;以葵花籽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华东、华北等地,其中上海、江苏、内蒙古和天津
6CHINA OILS AND FATS2011Vol.36No.9
等地加工量最多;以胡麻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地区,其中内蒙古、甘肃等地生产量与加工量最大;芝麻、胡麻、葵花籽产量在油脂总产量中的份额很低,三者合占国产油料榨油总量的比重仅有4.1%,在油脂总产量中的贡献率仅为2.0%。

以棉籽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新疆、湖北、山东、江苏、河北、山西、河南、湖南等棉花主产区,国产棉籽油占国产油料榨油总量的比重为16.5%;棉籽油产量占油脂总产量的比重为4.0%,在油脂总消费中的份额为5%。

以油茶籽为原料的油脂工业,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其中湖南、江西油茶籽生产量与加工量最多,油茶籽油在油脂总产量中的份额仅为0.4%。

另外秦岭淮河以南稻谷主产区,以及东北、华北碾米工业集中的一些地区;华北、黄淮玉米主产区和南方玉米消费区,分别以米糠和玉米胚为原料,形成米糠油和玉米油加工中心,玉米胚和米糠产油量占国产油料榨油总量的比重达6%,占油脂总产量的比重为4.1%。

中国棕榈油主要依靠进口,进口棕榈油占油脂总产量的比重为16.1%,其消费在油脂总消费中的份额已达25%。

中国已形成以大豆油加工企业为主体,多油并存的油脂原料、加工和消费市场格局[3]。

2油脂工业布局存在的问题
2.1油脂企业地域布局不合理
一是过多布局在沿海地区。

从辽宁大连到广西北海约1000km的沿海港口已兴建了100多个大型油脂加工企业,日处理量在1000 3000万t之间,其中辽宁大连,河北秦皇岛,天津塘沽,山东日照,江苏连云港、张家港,浙江宁波,福建厦门,广东汕头、东莞,广西北海等地兴建了约占全国80%以上的大型油脂加工企业。

有些港口同时建几个大型油脂企业,企业之间相距只有数百米。

广东东莞不到数千米就有数个油脂企业,布局非常集中。

在山东日照、辽宁大连、天津塘沽等都出现“一港多厂”的现象。

据统计,中国规模以上油脂企业大豆压榨总产能沿海地区达80%以上。

尽管沿海港口企业原料来源方便,但沿海的油脂企业销售半径只有一半,销售范围缩小,影响企业产品的市场。

二是油脂企业布局过于集中在一个地区,使原料和成品的物流成本增加[4]。

2.2新老油脂企业建设规模不适当,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加工能力过剩
2004年以来,随着新建油脂加工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企业整合,生产规模、集中度和技术水平显著提高,然而已有的大多数油脂企业加工能力还较小,重复建设问题仍很突出,整体上产能过剩成为了行业不可避免的事实。

2009年规模以上油料处理能力已超亿吨,日处理油料在200t以下规模以上的企业占企业总数的比例达58.6%,而处理油料能力和油脂产量分别仅占总处理油料能力和总油脂产量的10.4%和10.8%。

日处理大豆能力在1000t以下的中小企业半数以上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日处理大豆能力在2000t以上的大型企业的开工率也仅超过50%。

业内人士估计,2010年大豆加工能力已近亿吨,加上花生、油菜籽、棉籽、葵花籽等油料加工能力,油料总加工能力已近1.4亿t,仅全年加工的大豆全部交由沿海地区油厂压榨,沿海油厂的产能利用率也仅有60%。

2.3企业的风险程度增加
由于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张,原料和产品市场的竞争十分激烈。

油脂和油料的进口量快速增长,原料进口依存度逐年提高,外商的进入对国内油脂企业的收购兼并和产能扩张,2008年已占中国大豆实际压榨量的65%以上,国内多数企业活力不足,一些企业处于减产、停产状态,企业的风险程度增加。

随着油脂加工规模扩张和产能不断提高,行业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中小型企业面临的困难将越来越大,尤其是小型企业及落后产能将最终被淘汰。

还有油料尤其是大豆需求对外依赖度过高,受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大,中国食用植物油定价权和话语权旁落,受制于人,这些不仅增加了油脂加工企业的风险程度,而且影响到中国的食用油安全[5]。

3油脂工业的布局与发展
随着油脂工业产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产能严重过剩,中国油脂工业进入布局调整和行业整合阶段。

3.1兼顾沿海与内地,兼顾产地与销地
处理好沿海与内地,产地与销地布局和产能关系,减少重复建设,提高产能利用率。

中国的沿海地区油脂工业布局已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以进口原料加工为主的大豆加工基地,要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适当控制布点和再新增产能,重点放在以国际市场为导向,扩大企业副产品的综合利用,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逐步发展精深加工企业集团,发展大豆加工出口创汇型产品方面。

内地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要促进油脂加工资源配置和整合,在东北油料基地、中部地区以及西部地区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油脂加工能力,在湖北、安徽、河南、陕西、重庆、新疆布局建设规模较大的油脂加工企业,满足市场供应和消费需求,确保国家粮油安全。

7
2011年第36卷第9期中国油脂
在大中城市和工业中心的消费区,重点培植生产规模大、联动作用强、辐射区域广、拳头产品多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加大粮油精深加工的力度。

在油料产区,应发挥油料资源优势,以现有骨干企业为依托,通过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达到合理经济规模,形成资源合理配置。

在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整合大豆油脂、大豆蛋白加工布局并向食品加工业方向延伸。

在长江中下游油菜籽主产区,组建大型龙头企业,生产精炼油脂和专用油脂,积极利用饼粕开发饲料蛋白产品;在黄淮海花生主产区,推进绿色花生制品的生产,注重花生蛋白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3.2规模化生产、集团化发展
美国和巴西油脂企业的规模多在日处理油料1000 3000t,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发展到日处理油料1万t以上的大型加工企业。

这些集团化的油脂企业既是油脂压榨企业也是油料油脂副产品综合加工企业,几乎垄断了本国市场并向国际市场渗透。

随着中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食用植物油和畜产品需求的增加,食用油、粕消费快速增长,油脂企业还将有新增产能和扩张的需求[6];随着民营、国有、外商对原料、价格、品牌和市场的竞争,行业必须限制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进一步重组兼并及整合提升,促进产业升级。

油脂工业规模化生产、集团化发展己成为一种发展模式,并将进一步发展。

3.3支持本土企业做大做强,提升行业竞争力进入21世纪,中国油脂工业快速发展。

近年,油脂加工业进入了调整、“洗牌”的巨变时期。

在布局上,由产地加工为主向沿海加工为主转变,国内外大型企业纷纷落户沿海,形成了以进口原料加工为主的沿海企业集群;在规模上,由中小企业为主向大型企业为主转变,国内分散的中小型企业或被兼并或破产;在产权上,外国独资、控股的企业数量增加,国产企业加工份额减少,形成了外商控制行业的格局,影响中国食用油消费安全[7]。

2008年国家出台了限制大豆和油菜籽加工外商投资相关政策,本土企业弱势局面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遏制,2009年中国大豆进口供应外商企业仍控制40%的份额,外商企业年产油脂仍占全国油脂产量的45.4%,仍然形成对本土大豆加工的打压。

今后国家将继续加强油脂产业宏观监控,尤其是重点支持一批国有、民营油脂企业做大做强,加强技术改造,扩大企业生产规模,提升产品档次,拓展企业经营广度和深度,增强本土企业对国内油脂产业的控制能力,逐步恢复中国企业对国内油料和食用油市场的主导地位。

3.4油料和油脂品种多元化将进一步提高
大豆压榨产能的过剩,也意味着企业在压榨行业中的布局进入调整和整合阶段。

限制产能,企业整合,规模化集团式发展是行业调整发展方向。

中国的大豆压榨产业产能过剩,市场空间变小,而油菜籽、葵花籽、花生,油茶籽等木本油料和棉籽、玉米胚、米糠等农副产品油料资源有待进一步开拓,压榨领域须进一步技术升级和资源整合,市场空间较大。

发挥油料资源优势,在中部、西部地区,形成新疆的棉籽,内蒙古、青海和甘肃的葵花籽、油菜籽、胡麻籽,长江流域和华南等地的油茶籽,华北、西北及西南的核桃等特种油料加工产业。

在玉米、大米产地和消费区,形成规模化的玉米油、米糠油加工产业。

中国油料资源丰富,推进油料和油脂品种多元化,改善和优化油料加工原料资源结构,有较大的市场空间。

3.5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是高效增值的重要途径油料资源的充分利用和高效转化增值是世界发达国家主要研究方向。

大豆、油菜籽、花生除了应用新技术大规模制备食用油外,还用于研发多样化、营养化、方便化、安全化、优质化制品;在非食用领域研究开发大豆蛋白、花生蛋白生物制品等新材料;发展双低油菜籽脱皮冷榨制油技术;开发大豆、花生活性成分的提取,发展大豆、花生功能性食品;研制高质量、高附加值、高效益的具有特殊营养功能的新产品。

中国油料品种多、资源丰富,油料油品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不仅是提高资源利用率的途径,也是高效转化增值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高春来.大豆压榨业“三足鼎立”[N].粮油市场报,2010-04-10(4).
[2]王瑞元.2009年我国食用植物油加工业的基本状况和应关注的几个问题[J].中国油脂,2010,35(9):1-6.[3]韩俊.我国油料供求现状、前景与对策[J].中国发展评论,2010(1):38-44.
[4]邹凤羽.粮食经济地理[M].北京:中国物质出版社,2005:107-112.
[5]王鑫,安宁.粮油加工转化重点行业分析及信贷政策———植物油加工[N].粮油市场报,2010-12-07
(2).
[6]黄汉权.粮食加工业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对策建议[J].农业经济研究,2008(12):64-69.
[7]胡军华.大豆压榨产能过剩发改委叫停新建扩建项目[N].第一财经日报,2009-10-16(3).
8CHINA OILS AND FATS2011Vol.36No.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