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 房颤 室上速室早射频消融个人体会笔记8000字珍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房颤消融
1、教训:1、看两个体位!尤其找漏点,如右侧位右下肺
静脉后壁消融点偏后就是偏深;2、看电位;3、防止被台下干扰、说蒙,自己有流程,自己有下一步计划,自己始终清楚导管在哪,鞘在哪,导管鞘的关系,始终想象着下一步怎样旋转。手术前过一遍电影,尤其是流程和教训。
3、消融最佳压力,指南是10-30g,后壁压力要小一点,
尤其左肺静脉后壁压力要小于15g,10g左右最好;小于5g的压力,建议补点;压力过大是造成心房食道瘘的最主要原因。4、顶部、前后三角消融好了,基本就能隔离。5、贴靠压力过大时温度会上升很快。
2、导管与鞘:导管出鞘多,固定鞘正确方向不动(可调整
鞘的方向,操作鞘)做支撑,操作导管;导管出鞘少,要同轴,操作鞘。
3、导管贴靠不稳定的原因,右肺静脉后壁-①鞘把的不稳、
不紧,左手松松的拿着是不对的,要紧紧的攥住并按在患者的腿上,同时两手指紧紧捏住导管,禁止导管与鞘之间的旋转;②追求太高的压力也是原因;③旋转力过大也是原因,最好是直顶,找准方向紧紧握住鞘,大头向前顶并紧紧捏住。反S弯和倒U也是鞘握的不紧,导管捏的不紧。
4、整体撤与打弯送导管的结合--右肺静脉后壁高位直顶,
不断整体向下撤,一开始还好,后来压力小了,送导管又
太高了,再打弯好了一点,这时鞘握紧不动,打一点弯下降一个点,打一点弯下降一个点,后送一点导管,松一点弯下降一个点,成了倒U。
消融设置
1、房颤,盐水走速17ml/m;
房颤:梁卓--前壁、顶部、底部功率模式35W/30秒;后壁功率模式30W/20秒;左肺静脉后壁30W/15秒;
房颤消融:功率模式30W 后壁20S 前壁30S
房颤马长生功率模式35W 左后壁10S 其余20-30S AI前壁450 后壁300 流出道瓣环500(省二院功率模式30W 后壁15S 前壁20S )
压力:成熟的术者,前壁10-15g,小于20g,15g最佳;后壁5-10g,10g最佳。房颤POP 的原因就是压力过大。
温度>43°即刻停止放电(功率模式,盐水走17ml/m,温度不应该上升太高)。
2、RVOT,不要盐水,盐水大头,盐水走2ml/m;温控再走盐水,温度就上不去了,温控模式就没有意义了。
RVOT室早温控模式55°30W (不要盐水),右室流出道比较薄,易穿孔,如果疼痛厉害往往是刺激了冠脉,要停止放电。左室流出道用盐水。
RVOT室早8岁温控模式55°25W。
3、主动脉窦(瓣上瓣下)
功率模式35W 走盐水17ml/m 连续放电120秒。
4、左侧旁道功率模式40W 55°
房扑三尖瓣峡部温控55°35W
5、双径温控模式55°35W盐水2ml/m
双径93岁温控模式55°30W
6、上腔静脉隔离上腔静脉功率模式35W AI450 40秒;梁卓功率模式30W,盐水17ml/m ,30秒,小瘦老太太25W,膈神经附近20W。
7、心大静脉15W 走盐水30ml/m
左房电压标测:0.15-0.5mv。心室电压标测0.5-1.5mv
大头增益标尺0.42mv pentaray增益标尺1mv,(标尺电压减小波形增益变大)
阻抗
左冠脉开口,阻抗比主动脉窦增加30左右,并有A波。
肺静脉前庭比左房阻抗增加20-30Ω左右,左房阻抗一般140-150Ω,而肺静脉前庭约170-180。冠状窦口内阻抗250以上,甚至达300Ω。
左房消融过程中下降10Ω代表有效,但不能下降太快,否则容易爆
正位脊柱右侧1/3 左侧2/3 否则存在心脏转位
主、肺动脉窦:
主动脉窦的右窦基本上是在正前方,或偏右一点点;左窦基本上是在正左方,或偏后一点;无窦在右后方,坐在房间隔上。无窦最低,左窦最高。
左前斜位45°,恰好观察右窦、左窦,远场中间为无窦,透明方能看见。
右前斜位30°,恰好观察无窦、右窦,右窦的远场为左窦,透明方能看见。
肺动脉窦的前窦在左前方,与右后方的主动脉无窦相对应,左窦与主动脉的左窦相对应,或与主动脉的左右窦交界相对应。
左前斜位45°,观察前窦、左窦,前窦的远场为右窦(由于前窦在左前方,甚至突出到前窦的右前,不用透明也可看到)。
右前斜位30°,观察右窦、前窦,远场中间为左窦,透明方能看见。
有一次肺动脉内倒U很容易就做成了,但无法去掉倒U了,自己在X光下,把导管做成O 型撤出了肺动脉;王泽峰说,可以打最大的弯,同时肺动脉比较窄,对导管进行挤压,导管成为a弯,导管头端就向肺动脉分叉了,便能顺利撤到流出道。
左房建壳:
1、教训----建壳,自后壁滑动,困惑时能建哪就先建哪,肺静脉位置方向特殊,一旦进入肺静脉就进深一点,调整方向降下压力进深;Pentaray先不FAM,先进入肺静脉,即进入肺静脉没有电位时,开始FAM。
2、左房建壳,从左上肺静脉开始,可以在X光下在拉索的指引下先放入左上肺静脉,再在三维下开始建壳。回撤至右上肺静脉高度,鞘带动导管顺时针转,进入右上肺静脉,有了左右上肺静脉,左房的框架就出来了,再建右下肺静脉,左下肺静脉,后壁前壁。
3、穿刺点部位建壳,鞘与导管同轴指向左,把鞘后撤,打弯到左下肺静脉,继续打弯,打到最大的弯,回撤导管到穿刺点附近,顺时针转、逆时针转,这时的旋转有延迟,旋转后稍等才能到位。
4、右上肺静脉前庭建壳,回撤导管至比右上肺静脉略低高度,回撤鞘至显露导管mark,鞘向左,旋转导管红色向右,打弯就到位了。
5、左房建壳,我的第一次,压力都做到了小于10g(消融时要10-20g),无压力送,有压力撤,黄色有压力顺转卸压,绿色有压力逆转;左房顶不能直接顶,受呼吸影响会压力过高,要用大头侧贴(包括倒U),在肺静脉内保持顺转力,打弯松弯,再保持逆转力,打弯松弯。
6、鞘与导管的操作。王泽锋“转动鞘,导管跟随”,台下操作体会,鞘与导管之间的摩擦力还是比较大的,转动鞘完全可以带动导管的旋转,只要右手的导管轻轻“跟随即可”,不要不动形成阻力,更不要鞘未旋转,而只旋转导管。“微”调时例外。用转鞘来转动导管,需要导管的近端mark位于鞘内,远端mark在鞘口附近,鞘内或鞘外。
7、鞘与导管同轴。导管方向,左房建壳初始同轴位置,鞘朝向3-4点位置,导管红色向下。导管鞘外较短时,稍打弯,此时红色总是朝下,如果红色不朝下,导管与鞘就是不同轴了。拉索回撤,鞘外很短时,拉索的杆在上,环在下即是同轴。脑子中多想象鞘管的操作,与三维左房壳中导管的方向的联系。
8、左房造影,梁卓单大头,左前斜造左肺静脉,右前斜造右肺静脉,机头不动,用于大头定肺静脉口,左肺静脉下缘,前缘靠滑脱定口。
9、穿刺偏后,自左上肺静脉撤出,到右上肺静脉高度,鞘导管同时顺时针转,压力很大,把导管弯去掉,再顺时针转,压力还是特别大,说明穿刺点紧贴后壁,后换了一个穿刺点。
10、消融左侧游离壁旁道,房间隔穿刺点要稍偏前、偏低,这样距离旁道更近。
11、马长生左房一个Map,一根肺静脉一个Map,消融时自由组合,使肺静脉口更明确。
肺静脉定口
1、造影--回放右肺静脉造影,同一机头角度和高度,透视看大头与肺静脉口的关系。
2、落空--左上下肺静脉下缘和前缘落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