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调节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塑造出理想的自我,完善个性,有效地控制自我的心理和行为,排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调节,提高教师心理健康水平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适应21 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教师应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而要提高心理素质, 教师必须注重和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这对于维护其身体健康, 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教师应重视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 在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一、形神兼养, 注重心理健康

在学校管理中, 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必须正确理解身心关系, 注重锻炼身体,更要注重心理健康。身心是统一的整体, 二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使人产生焦虑、忧愁、抑郁等不良情绪, 影响人的心理。身体状态影响心理活动, 同样, 心理状态也会影响身体健康。心理经常处于紧张状态, 过度焦虑、忧愁、烦恼等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一位现代颇有名望的医学专家说, 从现代心身医学的观点看, 没有一种病是纯粹身体方面的, 也没有一种病是纯粹心理方面的。

心理和生理紧密联系, 心理健康是生理和心理互相作用得以正确调节的结果。生理健康有助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防止身心疾病的重要方面。法国启蒙时期的思想家伏尔泰说过:" 生命在于运动" 。运动或锻炼,不但可以强壮身体,而且可以健心益智。从生理上来说,有规律的运动,如跑步或打球, 能够增强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应能力,促进新陈代谢,延缓机体衰老;从心理上来说,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保持心理状态的平衡,减轻心理负荷, 增进心理健康。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必须正确理解身心关系, 平时, 注意增加营养,重视身体保健,加强体育锻炼,调节心身功能,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积极参加一些文娱活动, 使紧张而有秩序的工作、规律而有节奏的生活与正

当而活泼的娱乐相结合。同时, 又要注重心理健康,注意发展自己的智力,陶冶高尚的情操,锻炼坚强的意志, 塑造健全的人格。自觉运用心理卫生知识, 进行自我心理保健、自身调适, 提高对社会生活和环境的适应与应变能力, 保持心理平衡, 不断增进心理健康。

二、修身养性, 追求人生价值

在学校管理中,赋予修身养性以时代特征和内涵, 就是

要树立远大的理想, 培养高尚的品德,形成良好的性格,确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 追求人生价值。人生观是人们心理和行为的最高调节器, 是个性倾向性亦即人格的核心, 是个人战胜挫折、维护心理健康的思想基础。教师树立了远大的理想,认清人生的意义, 懂得人生的本质、目的及其价值, 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并以它为中心把需要、愿望、理想、目标同行动统一起来, 辩证地看问题, 才能豁达大度,品格高尚,胸怀开阔,心理健康。反之,则必然会沉湎于身边的琐事,而为无谓的烦恼困扰。心理鄙琐,就会鼠目寸光,庸人自扰,影响心理健康,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培根说:" 经得起各种诱惑和烦恼的考验,才能达到最完美的心灵的健康。"

教师要保持自身心理健康, 就要正视客观现实,确立科学的人生观, 树立崇高的理想,追求人生价值,加强自我修养,自觉把塑造人格、提高思想道德水准作为心理保健的核心内容。要正视自己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周围现实, 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确评价人生价值, 坚持正确的人生价值导向, 用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看待生活, 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矛盾冲突, 正确对待教学实践中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走出"自我" 的封闭圈, 通过劳动创造为社会和他人作出贡献,努力创造和实现人生价值, 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自身感到自豪自重,生活富有活力,即使生活中出现挫折也能正确对待并战胜之, 保持人格的完整和心理的平衡, 而不至于产生过度的消极感情, 影响心理健康。

三、调理情志, 增强心理耐力

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就要陶冶情操、锻炼意志,主动自觉调控情绪, 增强心理耐力。要经常保持情绪稳定,善于保护积极情绪,转化消极情绪,控制爆发情绪,诱导潜在情绪,培养持久情绪。善于驾驭自己的"感情之舟", 遇事不紧张、不激动、不忧愁,消除心理压力,勿让忧愁伤身体。善用理智控制法、合理释放法、注意转移法、艺术升华法、自我暗示法、自我安慰法等方法,调适不良情绪;注意使用快乐牌的"精神消毒剂", 保持幽默,笑口常开,常以欢乐促健康。若因种种原因已陷入情绪困扰之中, 要自觉努力摆脱不良心境, 以恢复心理平衡, 同时要加强思想意识修养,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耐力,正确对待并战胜挫折, 认真、冷静、客观地分析产生挫折的主

客观原因,采用积极的自我防卫方式和心理调控方法,减轻挫折感,尽快摆脱挫折情境, 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保持心理健

康。

四、顺应自然, 进行自我调节

1.科学用脑, 调适生活节律。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 利于教师的心理健康; 科学用脑, 可使大脑功能大为改善,有益于身体健康。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就要根据四时气候之变化安排生活作息," 饮食有节,起居有常", 才能使人"心安而不惧", 春时"以使志生", 夏时"使志无怒", 秋时'使志安宁", 冬时"使志若伏若匿" 。按照生物钟或生活节律妥善安排生活,合理组织教学,讲究工作方法, 选择最佳工作心境, 使工作、学习、生活紧张而有秩序, 规律而有节奏。并且,在工作、生活中心情要舒畅, 保持一种平常心, 不急不躁, 按照预定计划循序渐进。同时,必须科学用脑,自觉讲究用脑卫生和用脑艺术,有效地挖掘自己的智能潜力。特别要注意用脑避免过度疲劳, 一定时间后要有短暂的休息,使之动静结合、劳逸相间,让大脑的工作、休息符合生理规律。用脑避免过分单调, 在学习、工作时采取"转换法", 变换学习或工作内容, 让大脑细胞在工作进程中" 轮休"。

2.善于交往, 调节人际关系。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离开人群而独立生存。与人交往是个体社会化的必经之路,人际交往具有心理感染、满足精神需要、维护心理健康之功能。教师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应乐于合群, 善于交往, 调节人际关系。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集体活动,掌握交往技巧,增强与学校领导、教职工、学生的交往, 在家庭和社会上敬老爱幼, 与亲戚朋友和睦相处,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在人际交往中, 要注意交往风度, 光明磊落,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竭诚相见。尊重、关心他人,乐于助人。善于沟通感情,交流信息,促进彼此心理相容, 进行心理置换,珍惜、发展友谊。注重个性锻炼,特别是在与同事的关系中, 要排除嫉妒心理,采用"内省"的方法,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他人为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并以自我心理上(或观念上)的角色扮演代替现实的角色扮演, 从而调节和改善人际关系。

3.正视自己, 调节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和自己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 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心理因素。人对自我的认识能自觉地调节心理需求和相应的行为, 符合客观实际的自我意识,有利于个体心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