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的观点,认为文学与超文学世界可以划分为多层结构系统,文学作品是一个系
统,社会环境又是另一个系统,他们相互联系,辩证地相互作用,共同协调某 一特定形式因素的功能。 多元系统派与翻译研究派一样,认为应将翻译的理论概念置于更大的文学、社 会和文化的框架之中来考察,必须在翻译研究中引进文化符号学。多元系统派 还认为,接受文化的社会和文学标准决定了译者的美学假设,因而影响翻译的 全过程。
多元系统派
西奥· 赫曼斯(Theo Hermans),伦敦大学德语、英语翻译教授,是佐哈尔多 元系统、图里规范理念以及弗米尔翻译目的论的支持者,属于翻译多元系统 学派和文化学派的主要人物。在赫曼斯看来,翻译,特别是文学翻译,是一 种系统现象;系统中的诸多因素,从翻译子系统在文学多元母系统中不断变 化的地位,到构成翻译背景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翻译和文学规范、翻译
图里把霍尔姆斯的翻译研究的研究范围绘成图形,具体内容如下
翻译研究 纯翻译研究 应用翻译研究
描写翻译研究 产 品 导 向 研 究 过 程 导 向 研 究 功 能 导 向 研 究
理论翻译研究 普遍理论 翻 译 手 段 局部理论
译 员 培 训
翻 译 范 围
翻 译 等 级
文 译不 特 本 同 殊 类 时 问 型 期 题 翻
目的和功能、原作者意图、委托人的要求、接受者的期望和反应等等,无不
在这种或那种程度上,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影响着、操纵着翻译终端产品— —目标文本的产生。
解构主义派
结构主义的翻译观以逻各斯中心主义(Logocentrism)为理论基础,认为原文 有固定确切的意义,原文作者是原文的主体,因而在翻译中译者必须仰视原文及其 作者,将其作为翻译中的本原,把再现原文当作中心任务,以求得译文与原文之间 的等值。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在西方文艺理论界产生了对结构主义的反叛,出现了解 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又称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的思潮。
第三讲
古代翻译
西 方 翻 译 理 论 概 览
现、当 代 翻译 中世纪翻译 文艺复兴时期翻译 近代翻译
翻 译 的 文 艺 学 派
美国翻译培训派 翻译科学派 早期翻译研究派 多元系统派 解构主义派
后期融为一体
早期翻译研究派
早期翻译研究(Early Translation Studies)发轫于20世纪70年代,翻译研 究派的理论家认为,无论是从语言还是从文学方面着手的传统的翻译研 究都已日益露出固有的局限性,而奈达将乔姆斯基深层结构引入翻译研 究结果似乎也不能令人满意。 翻译研究派借用了俄国早期形式主义的理论成果,以文学作品的翻译作 为研究对象,认为翻译中文学作品的主题无关宏旨,重要的是作品的 “文学性”,而文学性往往是通过作品的表层结构特征体现出来。翻译
多元系统派
苏珊· 巴斯奈特(Sussan Bassnett) 是英国沃里克大学比较文学与翻译 学教授,在翻译研究学派创始人霍姆斯的思想影响下,将翻译置于与 之相关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来考察,并把这种文化理念贯穿在她与美国 学者勒弗维尔共同主编的、在西方译界极具影响的《翻译研究论丛》 之中。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绝不是纯粹的语言行为,而是根植于有关 文化深处的一种行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 对等就是源语与目标语在文化功能上的对等。
(辜 言师采药去。 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When I questioned your pupil, under a pine tree,
“my teacher”, he answered, “went for herbs.” But toward which center of the mountain, How can I tell, through all these clouds. (trans. by Bynner)
早期翻译研究派
霍尔姆斯(James Holmes), 原籍美国,长期任教于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文学系,他于 1972年发表的论文《翻译研究的名与实》(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 被认为是翻译学派的奠基之作,该文章着重探讨了该学科的名称、性质、宗旨、范围等 内容,同时在历史上第一次勾勒出了翻译学学科的结构框架,标志着翻译研究派的开始。
牛刀小试
静夜思
李白
Homesickness at Night
Li Bai Before the bed casts the moonlight Which is suspected as fall hoarfrost. In the clear sky hangs a full moon,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的共生关系,而不是传统理论中的模仿与被模仿的关系。解构主义的翻译思想不是
“求同”,而是“存异”。
解构主义派
本雅明(Walter Benjamin,1892~1940)在1923年发表了一篇题为 《译者的任务》的序言中,从本质上质疑传统的翻译思想,认为译文 和原文本无“忠实”可言,译作不是去复制或传递原作的意义,而 是与原作的一种和谐,是对原作语言的补充。他的这种观点消解了传 统译论中译作与原作的二元对立关系,打破了原文的权威地位,将 译作从次序、屈从的处境中解放出来,对后来的解构学派的翻译思想 家颇有启发,被奉为解构主义翻译理论的奠基之作。
翻 译 辅 助 手 段
翻 译 政 策
翻 译 批 评
多元系统派
多元系统派(Polysystem Theory)翻译理论产生于早期翻译研究派,是翻译研 究派合乎逻辑的延伸与发展。多元系统派这一名称由佐哈尔于七十年代首先提
出,最终成为低地国家(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以色列学者翻译理论与思
想的旗帜。 多元系统派继承了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批评家,特别是通加诺夫(Jurij Tynajanov)
现了转折点、危机,或文学真空的情况。
多元系统派
安德烈· 勒弗维尔(Andre Lefevere),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丁分校 的翻译和比较文学教授,原籍比利时。勒弗维尔的学术观点同样以多 元系统理论为基础,但他对以色列学者未充分阐释的意识形态因素进 行了更为透彻的分析。他提出“折射” 与“改写” 理论,强调“意 识形态” 、 “赞助人” 、 “诗学”三因素对翻译的操纵,他的描述 翻译研究是把翻译放到政治、意识形态、经济和文化背景中,深入探 讨翻译过程中影响翻译策略的各个层面。在《翻译、改写以及对文学 名声的制控》(Translation, Rewriting and the Manipulation of Literary Fame) 一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进行描述性研究的具体实例。
多元系统派
佐哈尔(Itama Even-Zohar)是以色列台拉维夫大学文化研究学院的教 授。他从观察翻译对社会的影响而提出“多元系统”理论,对翻译研究
有很大的影响,在现代翻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佐哈尔认为,翻译文学的地位处于中心还是边缘位置,是创新的还是 保守的,是由译语文学多元系统的特征所决定的。他对翻译发生于特定 文化的条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在三种情形之下,翻译文学在译语 文学多元系统中 会处于中心地位,作为创新力量,为文学形式库提供新 的内容。这三种情况如下:a) 当某种文学系统还没有明确成型,还处于 “幼稚”的、形成之中的阶段;b) 当文学处于“边缘”(在相互联系 的各国文学当中)或“弱势”地位,或两种情况兼而有之;c) 当文学出
从80年代末90年代初,这一思潮在西方对传统翻译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解构主义派与以前的翻译流派和发展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们抨击逻各斯中心主义, 主张用辩证的、动态的和发展的哲学观来看待翻译。他们不再像结构主义者那样机 械地把原文看成一个稳定而封闭的系统,而是认为由于所指和能指之间存在着差异, 原文意义不可能固定不变,只是在上下文中暂时被确定下来。由于原文意义不可能 确定,译者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原文的意义,发掘出使原文存活的因素。 他们否定原文与译文、作者与译者等二元对立关系,认为它们之间应该是互相依存
抵抗式解构主义翻译策略——异化翻译策略(foreignization), 其目的
不是在翻译中消除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是要在翻译中表达这种语言 和文化上的差异。这反映了翻译不是“求同”而是要“存异”的解构 主义翻译思想的一个基本点。
译作赏析

Night
Max Webber
Fainter, dimmer, stiller each moment, Now night. 夏克司· 威伯 作
研究派还认为,翻译研究应从狭隘的原文和译文内部关系到翻译的外部
关系—— 社会历史因素。
早期翻译研究派
利维(Jiri Levy)是捷克翻译理论家。以布拉格学派雅各布森的翻译 语言学理论为基础,将翻译方法建立在符号学和诠释学原理的基 础之上。他认为作品的文学性可以通过作者的独特风格形式转换 而来。利维一反重内容、轻形式的传统翻译观念,使结构形式特 征成为翻译中同等重要并必须刻意追求和再现的因素。
解构主义派
德里达(Jacques Derrida, 1930-2004)当代法国哲学家,被称为“解 构主义之父”。他从全方位摧毁了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各种“在 场”(present)的形而上学,集中表现为对逻各斯中心主义的批判,意义 的差异与延缓、意义的播撒和中心的分散等。德里达以分延/延异
(diffèrance)、播撒(dissemination)、印迹(trace)、去中心化
愈近黄昏, 暗愈暗, 静愈静, 每刻每分,已入夜境。
faint adj. lacking clearness, brightness 模糊的,暗淡的 dim adj. (of a light) not bright (光)暗淡的,昏暗的
(郭沫若 译)

夏克司· 威伯 作
一刻比一刻缥缈、晦暗、安宁, 夜,来了。
(decentering)等术语勾勒了解构主义的语言观和翻译观。
解构主义派
韦努蒂(Lawrence Venuti),是美国一位解构主义翻译思想的积极 创导者。1995年发表了《译者的隐形》(Translator’s Invisibility: A History of Translation)。她研究了德莱顿以来的西方的翻译史,批判 了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以目的语为归宿的倾向,提出了反对译文通顺的
The stranger misses hometown at nigh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