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内地层层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娄山关组
湘黔交界处的中寒武统一下奥陶统地层。为均一性极强的厚层白云岩,可分性极差。蒸发相白云岩,生物化石稀少,沉积时代归属不清。层型贵州金沙岩孔
中文名娄山关组地层名称:LoushanguanFm 地层单位编码:06-52-0308 地层地质年代:∈2—O1
层型:选层型贵州金沙岩孔寒武系娄山关组实测剖面。贵州地质局一?八队,1976,1∶20万遵义幅区调报告。
特征:为一套灰、浅灰色薄层—块状微—细晶白云岩、泥质白云岩夹角砾状白云岩,局部含燧石团块.下与陡坡寺组(或石冷水组、平井组或比条组)、上与桐梓组均为整合接触。
分布:黔、滇、川、陕、湘、鄂。
备注:本组又曾称为娄山关灰岩、娄山关群。
同物异名:同物异名耿家店组、耗子沱组、雾渡河组、新坪组、二道水组、洗象池组(群)、三游洞组、耗子沱群、三游洞群、铜仁白云岩、追屯组。
宝塔组
广泛发育于中、上扬子地区的宝塔组是中奥陶顶部地层,代号O2b。由李四光(1924)在长江三峡建立。层型剖面在湖北省宜昌县乡镇北普溪河桥南端。
为一套灰色厚层泥质龟裂纹灰岩。富含头足类化石。
中文名宝塔组外文名 baotaformationg 地层分区扬子区时代奥陶代号O2b命名李四光
宝塔组:原称“宝塔石灰岩”。中奥陶世大湾阶。因含形似宝塔的巨大直壳的头足类震旦角石而得名。分布于中国鄂西及四川一带。为厚层灰白及灰褐色龟裂纹石灰岩,瘤状灰岩,夹薄层泥质灰岩。产中国震旦角石,厚约20—25米。与下伏庙坡组呈整合接触。
上部为浅灰色,中下部位紫红色含白云质泥质灰岩,中上部龟裂纹构造发育。含大量头足类Orthoceras sp.(直角石),腕足类Othis(正形贝),介形类化石.
龙马溪组编辑
龙马溪组原称“龙马溪页岩”,后曾称“龙马溪群”。原代表下志留统,后经厘定和限制,认为应属下志留统下部。最初命名地点在湖北秭归县新滩龙马溪,故名。
中文名龙马溪组原称龙马溪页岩地理位置华中和川、鄂、贵、湘等省厚度 488米
龙马溪组
下部为黑色笔石页岩,上部为蓝灰色、黄绿色泥质或粉砂质页岩,含少量笔石(如雕刻雕笔石带、赛氏单笔石带的笔石群),与下伏观音桥组呈整合接触。本组400—1300米。
层型:选层型湖北秭归县新滩龙马溪村边剖面,湖北地矿局三峡地层研究组,1978,峡东地区震旦纪—二叠纪地层古生物。
特征:整合于宝塔组之上、新滩组之下,富含笔石的黑色页岩、碳质页岩、硅质岩、碳质硅质页岩,夹泥灰岩凸镜体(观音桥层)。富含腕足类、三叶虫、笔石化石。
分布:鄂、湘、滇、黔、川、陕。
地层名称:龙马溪组
地层地质年代:O3—S
栖霞组
栖霞组(QixiaFm,ChihsiaFm)曾称栖霞石灰岩。时代属早二叠纪早期。分布于华南、西南地区。命名地点在南京东郊约20千米的栖霞山。为浅海相硅质碳酸盐岩沉积,以暗蓝灰色层状灰岩为主,含不规则的燧石结核,厚110~250米。
中文名栖霞组外文名 QixiaFm,ChihsiaFm 性质栖霞石灰岩时期早二叠世早期
栖霞组石灰岩
在南京地区自下而上大致分为四层:①臭灰岩层,为黑色沥青质泥质灰岩,无燧石结核,含Misellinaclaudiae及Schwagerinatschernyschewi等;②下硅质层,为黑色不纯灰岩及硅质页岩,含燧石结核,含珊瑚Wentzellophyllumvolzi,厚2~18米;③为黑或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燧石结核,上部含珊瑚Polythecalisyangtzeensis,Hayasakaiaelegantula及Nankinelaorbicularia等,下部含珊瑚Wentzellophyllumvolzi等,厚100米;④上硅质层,为黑色硅质页岩及不纯灰岩,含燧石结核,含Parafusulinamultiseptata,珊瑚Polythecalismulticystosis等,厚约20米。
在宁镇山脉及桂西宜山等地,本组与下伏船山组呈假整合接触。
栖霞组石灰岩
栖霞组石灰岩
在皖南贵池、巢县、和县等地,栖霞组底部有一含煤组,即“牌楼煤系”,栖霞组的Misellinaclaudiae带直接与底部煤组相接触,Schwagerinatschernygshewi带可能为底部含煤组所代替。
在贵州郎岱茅口河以东,拉当附近的栖霞组上部页岩中含菊石Propopanoceras,说明栖霞组下部可与俄罗斯的萨克马尔组(狭义)对比。本组与下伏底部含煤组(梁山组)呈整合接触
层型:新层型江苏南京栖霞山大凹栖霞组剖面。
特征:船山组与孤峰组之间一套碳酸盐岩。自上而下:碎屑岩或夹煤,臭灰岩层为灰黑色沥青质中厚层泥晶灰岩;下硅质层为灰黑色薄层硅质岩夹灰岩,下部灰岩为深灰色
厚层含燧石结核微晶灰岩、生物碎屑灰岩,上硅质层为灰黑色中薄层硅质岩夹灰岩。含蜓:蜓类自下而上分为 Misellinaclaudiae 带,Nankinellaorbicularia带,Schwagerinachihsiaensis带和 Parafusulinamultiseptata带,其中 S.chihsiaensis带分布较局限;珊瑚: Wentzellophyllumvolzi带,Hayasakaiaelegantula带和Polythecalisyantzeensis带,后者在皖南又被细分为 P.yangtzeensis 带和 Chusenophyllum带。腕足类:Orthotichiachekiangensis- Liraplectarichthofeni组合和Chaoinareticulata组合;牙形石: Sweetognathuswhitei,可分为S. whitei 带和 Mesogondolellaidahoensis带及苔藓虫、有孔虫、双壳类、介形虫、海绵动物及藻类等化石。与下伏船山组平行不整合接触;与上覆孤峰组整合接触。层型剖面厚162米;区域厚139-225米。
分布:苏、浙、皖、湘、桂、粤、闽、赣、滇、黔、鄂、川等省区。
茅口组
茅口组,原称“茅口灰岩”,属于二叠纪中期的地层,为深灰,灰,浅灰色白云质斑块灰岩。
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贵州省六枝特区郎岱镇附近的茅口河两岸出露的地层,故名。分布于华南、西南一带,主要岩性为浅灰色、灰白色块状纯灰岩为主,厚40—450米。按岩性及化石自下而上可分为四段:①眼球状构造页岩及泥质灰岩,富含隐石燕;②浅灰至灰色块状灰岩,含厚壁珊瑚、拟犬齿珊瑚、矢部、朱森、苏门答腊,③浅灰色块状质纯灰岩,含新希瓦格、矢部、朱森;④浅灰至灰色灰岩与燧石层互层,含朱森、矢部、新希瓦格。上述分层仅见于四川境内。本组与下伏栖霞组呈整合接触。与茅口组相当的中国华北及东北南部下石盒子组地层全为陆相沉积。三峡的茅口组与苏南的孤峰组相当,广西、滇东、川西的茅口组,则与粤、湘的当冲组、闽西南的童子岩组和吉林的范家屯组相当。
为深灰,灰,浅灰色白云质斑块灰岩,灰岩及绿灰色含燧石结核灰岩夹少量白云岩。在标准地区,茅口组自下而上分为三段:仙人庙段,大寨段,红拉孔段。仙人庙段由浅灰厚-块状白云岩,白云岩化亮泥晶生屑灰岩组成,主要化石为蜓类 Cancellina,Afghanella,Neoschwagerina和珊瑚 Ipciphyllum,Tetraporinus等;大寨段为深灰,灰色中厚层含燧石条带生屑泥晶灰岩,局部白云岩化,含蜓类 Yabeina,Chusenella和珊瑚 Ipciphyllum等;红拉孔段为浅灰厚层弱白云岩化生屑灰岩,含蜓类 Metadoliolina,Lantschichites和珊瑚 Huangophyllum等。下与栖霞组整合接触;上与龙潭组平行不整合或与孤峰组整合接触。厚70-771米。
嘉陵江组
嘉陵江组原称“嘉陵江灰岩”。中三叠世早期。最初命名在中国四川广元市嘉陵江岸,故名。分布于川、鄂、滇等地。岩性复杂,主要为灰色、灰黄色、灰绿色薄层灰岩、白云岩、石膏、岩盐,有时夹钙质页岩,底部有砾状灰岩。其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西部的康滇古陆。碳酸盐岩沉积中富含有孔虫,总体厚400—800米。与下伏下三叠统呈整合接触。嘉陵江组的下部,可能属三叠系下统的顶部。嘉陵江组时期,整个四川盆地为碳酸盐台地相区。在海西一印支构造晚期(晚二叠世一早三叠世),岩相带呈北东向条带状分布,整个扬子板块为一广阔的克拉通盆地,其西及西南为逐渐向北波及的包括晚期出现的龙门山在内的康滇古陆。整个嘉陵江组自下而上分为五个段即嘉一段,嘉二段,嘉三段,嘉四段,嘉五段。
特征: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白云质灰岩为主,夹微晶灰岩、“盐溶角砾岩”(井下见岩盐及石膏夹层)。含双壳类、有孔虫、头足类等。与下伏大冶组、铜街子组及上覆雷口坡组均为整合接触。
雷口坡组
属于中三叠世中、晚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四川威远县雷口坡,故名。分布于川南、黔北.
岩性为浅灰、深灰色泥质白云岩及石灰岩,夹页岩及石膏、岩盐,厚约700米。下部含真形蛤,上部含菊石。本组与下伏嘉陵江组呈整合接触(嘉陵江的下部可能属下三迭统多顶部)/
层型:选层型四川威远县新场石油厂剖面,四川地质局二?一队,1963年测。
特征:以灰、黄灰等色薄—中厚层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为主,夹灰岩及石膏层(或“盐溶角砾岩”),底部为杂色(黄绿、紫红)泥页岩、泥质白云岩。含双壳类及菊石等化石。下与嘉陵江组整合、上与须家河组或垮洪洞组平行不整合接触。
分布:四川盆地。
飞仙关组
原称“飞仙关页岩”,属于早三迭世早期地层。最初命名地点在中国四川广元市飞仙关,故名。
分布于川西、川西北、滇东、黔西一带。灰白色灰岩和紫红色砂岩、粉砂岩、泥岩的旋回层,厚230—500米。上部富含真形蛤(多型真形蛤)带,下部富含克氏蛤(王氏克氏蛤)带。与下伏二迭系呈不连续沉积,有的地区呈假整合接触,有的地区接触关系不明。与上覆永宁镇组呈整合接触,也可与广西的罗楼组下部相对比。
飞仙关组属于三叠系,他分为四段,即飞仙关组第一段(T1f1)第二段(T1f2)第三段(T1f3)第四段(T1f4)。
遂宁组
在四川遂宁县城郊;遂宁西北蓬莱镇剖面可作为参考剖面主要由砖红色、棕红色泥岩夹砂岩组成,分上、下两段。下段为鲜红色、棕红色砂质泥岩、泥岩夹少量灰绿、灰白、紫红色细砂岩、粉砂岩、厚2724m;上段为紫红、灰紫色厚层至块状细粒长石石英砂岩与紫红、鲜红色泥岩互层,厚137.3m。与下伏上沙溪庙组和上覆蓬莱镇组均为整合接触。该组广布于四川盆地。各地岩性有一定的变化,在龙门山前地带岩性变粗,夹砾岩及含砾粗砂岩。在盆地西、南部较薄,一般200~300m;东部、东北部较厚,400~600m。含介形类Darwinulasarytirmenensis, D.oblonga, Djungaricapostiacuminata, Cetacella spp.(南溪刘家场);双壳类Dalengiconchaaff. Elongata;叶肢介Suiningestheria minor等。
须家河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