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词作风格研究[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清照词作风格研究
摘要:本文介绍了李清照前后两个时期词作的风格特点。
前期词作主要描写了词人少女时期欢快自由的生活,以及少妇时期的相思离别之意,表现了她对自然的热爱、爱情的向往和离别的苦恼;后期词作主要通过家常口语的表现形式,展现了国破家亡之恨和凄清孤寂之苦。
关键词:李清照两个时期风格特点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由于封建制度对妇女的歧视,女性作家并不多见。
在十分鲜见的女性作家中,宋代词人李清照显得尤为耀眼。
李清照出生于济南的一个仕宦家庭,从小就受到文学的熏陶。
她是一个天才的词人,她的一生就像一首回肠荡气的词作,前半生风和日丽、无忧无虑,后半生凄风苦雨,孤独艰辛。
她一生无儿无女,给后人留下了60余首脍炙人口的词作。
李清照词作的风格,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前期词作,风格清新、自然,语言活泼、天真,表现了一个青春少女对生活的热爱,一个妙龄女子对未来爱情的向往,一个成熟少妇对丈夫的思恋和眷念。
后期词作由于国破家亡,显得悲悯、凄苦、愁惨和孤寂。
一、前期词作
1.反映了李清照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趣。
《如梦令》是李清照的一首惜花之作,生动地表现了她爱花惜春的心情。
“雨疏风骤”勾起李清照的一番心事,“浓睡不消残酒”体现了她灵魂空虚、内心寂寞的精神状态。
接下去,作者笔锋一转:“试
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这一转笔很有气魄,既使词显得波澜起伏,跌宕有致,又给前两句加深了内涵,使上下文意产生了内在联系。
“绿肥红瘦”真实地把经雨洗后绿叶滋润滑嫩,而红花凋零的景象展现了出来。
我们从李清照的前期词,可以看出她豪放、开朗、性格活泼,而且才华横溢,有抱负。
2.用浅俗、清新、明白如话的话语,抒发自己对丈夫的“别愁”。
《一剪梅》在黄升《花庵词选》中题作“别愁”。
词的开头“红藕香残”营造的萧疏秋意勾起了作者的离情别绪,并含有“青春易逝,人去席冷”之意。
“红藕香残玉簟秋”是以客观景物表现秋的到来,“玉簟秋”是通过作者的主观感受——竹席凉了来表达秋的到来,把客观和主观、景和情都融合在一起。
因此,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中赞赏说:“易安佳名,精秀特绝。
”而她“独上兰舟”并非闲情逸致的游玩,而是她遣愁的方法之一。
然而,这不过是像“举杯消愁愁更愁”一样,过去双双泛舟,而今日独自击揖,眼前之景,只能勾起往事,这愁又怎能排遣得了呢?然而,李清照毕竟跟一般女子不同,她不把自己的这种愁苦归咎于离别,反而设想对方也会思念自己。
寓抽象于形象之中,因而更觉生动具体,渲染了一个月光照满楼头的美好夜景。
在这夜景里,收到情书无疑是高兴的,但在喜悦的背后,却蕴藏着相思的泪水,这才是真实的感情。
3.以细腻缠绵的笔调书写离别之苦。
在中外文学史上,文人描写爱情生活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作为女性作家的李清照也不例外。
18岁的李清照与21岁的赵明诚结为伉俪,
开始美好的夫妻生活后,但生活中免不了短暂分离,描写夫妻生活的离愁别绪自然进入李清照的词作中。
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首词是作者婚后所作,描写的是在重阳佳节思念丈夫的心情。
传说李清照将此词寄给丈夫赵明诚后,惹得明诚比试之心大起,遂三夜未眠,作词数首,然终未胜过清照的这首《醉花阴》。
上片寥寥数语,把一个闺中少妇寂寞难熬的愁态描摹了出来。
下片写赏菊饮酒的情景,最后三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是这首词作的点眼之句,展现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情景,表现了她因思念丈夫而显得格外憔悴。
二、后期词作
1.以对比的手法抒写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李清照经历了北宋和南宋政权的更迭,经历了南渡的流亡生活,反映在她的词作上,往往把北宋昔日的繁华和南宋今日的苟安放在一起,表达深切的故国之思和流亡之痛。
如《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
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
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
这首词通过南渡前后过元宵节两种情景的对比,抒写离乱之后,愁
苦寂寞的情怀。
上片从眼前景物抒写心境。
下片从今昔对比中抒发国破家亡的感慨,表达沉痛悲苦的心情。
2.以凝练的家常口语刻画内心的孤寂心情。
李清照和赵明诚结婚后没有生育孩子,后赵明诚病死后,再嫁张汝舟,不久离异,一生无子。
到了晚年,李清照孤苦无依,内心充满孤独寂寞的心情,在很多词作中采用通俗晓畅的家常口语表达深深的孤寂冷落之情。
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是李清照南渡以后的一首代表词作。
词人通过对秋天景物和自己感受的描写,抒发了国破家亡天涯沦落的悲苦,表现了孤独寂寞的情怀和心绪不宁的心境。
3.流离孤苦的生活经使李清照词风迥变,充满了对昔日幸福的怀恋。
时代的巨变打破了李清照闲适恬静的生活。
靖康之乱,使李清照生活发生了巨变,丧夫之痛,游离之苦,使她词风变为凄恻悲枪。
如《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无论在心理情感的刻画上,还是在情绪的变化和把握上,都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境界。
词中表现的感情是强烈而真挚的,但词人把无形的愁和有形的小舟联系起来,使愁变成了具体
生动的艺术形象,这愁也就具有了可感性。
因为词人从心理上感到它愁苦压人,也就感到愁有了重量,好像有千斤之重,重到船都载不动了。
这个“愁”不是个人之愁,而是千千万万人之愁,是国家之愁和时代之愁。
这首词真实地抒写了词人的身世之感,反映了国家的沦亡、家庭的毁灭给词人带来的痛苦。
总的来说,李清照是特定的生活道路和生活环境孕育出来的绝代才女,她的词作就是她一生的写照。
她那缠绵细腻而又豪爽俊朗的笔触、幽怨孤寂而又天真烂漫的情怀,给后世读者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她的词作在宋代文学史上乃至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都迸射出耀眼
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