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诚信的研究方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诚信的研究方法

会计诚信是企业法人、会计师事务所、中介机构、证券分析师和会计

人员等的行为准则之一,如同社会个人的道德规范,它的作用不但是提供

真实的会计信息,更在于向社会传递企业的信用和声誉。因此如何建立会

计诚信机制,如何从立法角度有效抑制虚假会计信息,弘扬会计诚信,需

要我们有正确的认识。

会计信息失真即会计信息不能准确完整及时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

经营成果。在会计实务中,有两类表现形式,即“假账真算”和“真账假算”。所谓“假账真算”即经济业务本身是虚假的,而会计处理是真实的,造成了会计信息失真,如虚开发票、编制虚假预算等。所谓“真账假算”

即经济业务本身是真实的,会计处理方法是违规的,以致提供的会计信息

失真,如不合理地利用会计政策等。它是和法律背道而驰的,是扰乱正常

经济秩序的罪魁祸首

近几年来,一些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以各种手段导致会计信息失真,给国家宏观决策、企业经营管理以及投资者都带来不良影响。本文从

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谈起,分析其成因,并且提出具体的整治方法。

1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形式

会计信息失真具体有如下几种表现形式: 1.1企业注册资金虚假

一些企业在申办注册时,借资金验资,注册资金数很大,验收后再归还,实有资金很少,有的甚至完全虚假。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实收资本,另

一方面表现为虚增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或其他资产,进而达到增加虚假

净资产目的,虚假扩大企业规模,抬高企业等级,抽逃企业资本,从而骗

取虚假商誉,骗取商业贷款,欺骗国家管理部门,欺骗经营伙伴,欺骗投

资者,欺诈职工。一旦经营、投资不当,轻则无法归还贷款,使银行贷款

成为不良贷款,重则企业破产,造成国家和企业无法挽回的损失。

1.2不规范的账务处理

不少企业的应收、预付账款中,呆账真账多,有的对方单位已撤消、

关闭;有的已资不抵债,无力偿还;有的对方企业无处可找,无法对账;有的是多年陈旧款,对方不认账,并失去法律时效。种种原因,致

使应收款项确实难以收回,但仍挂在账上。有些企业因不愿减少利润或增

加亏损,不予处理;有些则是因缺少合法手续而不能处理或不许处理,

这种名存实亡的资产虚挂,造成资产严重不实。收入确认不规范。收入入

账时间、金额确认不规范,不能在利润表上反映当期损益。如为了达到

虚增利润的目的,当产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尚未转移时,就确认

为收入。 1.3存货管理混乱

有的商品已售出,未作销售,从而有账无物,或无账无物;有的商

品售出,因原材料发票未到,也未作估价入账,进而多转、少转或不转销

售成本,账面价值严重偏离实际价值;存货不及时定期盘点。存货的丢失、亏捐和盈溢不作账务处理等,造成数量不实。存货计价不规范。是指

存货取得和发出的计价不规范,如原采用先进后出法,但由于物价上涨,

所以改用后进先出法,以调高当期成本,降低利润等。 1.4隐瞒收入,虚增成本,虚开发票,逃避税收

有些企业该作收入的不及时作收入,贷款在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科

目中挂账,多开发票进行报销,提高费用,加大成本,以达到套取现金或

骗税的目的,以收据在往来账户中结转,不交税收、不作利润,往来账成

了名副其实的“防空洞”。出具假凭证,支款支物,收入不入账、办假手

续填报坏账、盘亏、报废资产,故意将账目搞乱、混水摸鱼,导致企业净资产由正变负,单位或国有资财大大流失。

以达到转移国有资产,贪污盗窃、少交税或不交税的目的。这种故意多列费用支出、扩大成本开支,少计营业收入,造成账目混乱的现象,危害极大。 1.5会计政策的变更处理方法不当

一是国家规定的会计政策已经发生变更,而企业仍沿用旧的会计政策;二是会计政策变更要求用追溯调整法,而企业为了达到少计成本费用等目的而采用未来适用法。2会计信息失真的成因

造成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客观上讲,我国会计管理体制的缺陷,导致会计信息的收集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严格的要求;主观上讲,受政治和经济管理体制及经济利益驱动的影响,不少企业弄虚作假,隐瞒真相,使会计信息失去了客观基础,人为降低了会计信息的质量。 2.1利益驱使是会计信息失真的关键因素

减少企业利益流出,争取所有者利润最大化是业主的终极追求,会计人员替业主打工,其中的利益关系是明摆着的。在造假情况相当普遍,提供了假信息又不至于造成严重损失时,有的会计人员就会违心地替业主效力。 2.2会计管理体制不科学

会计人员担负着执行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任务。既是企业员工,又是国家政策法规的监督者,在此条件下,会计人员不可能以“独立会计”的身份完全按会计准则要求,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监督,这样就使会计失去“独立性”和“公允性”,在这种情况下会计所披露的信息不可能是真实的。 2.3政绩考核催生假信息

比如银行、考察企业的偿债能力、运营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及

其他综合评价指标,确定是否对有关企业提供贷款是它们的使用目的。而

对税务机关来说,企业为了偷逃税款,隐瞒销售,增加费用,减少利润。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客观上导致税收成本的增大,增加了金融单位经营风险,又有致他人不遵循职业道德之嫌。 2.5会计法规不完善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会计政策,对会计每一环节都

有明确具体的规定。会计制度变化后,先后有会计法、会计准则、企业内

部会计制度。由于各企业具体情况不一,准则只能对企业的工作提出基本

原则和规范,不可能尽善尽美。会计准则中对许多业务的处理方法给出了

多种备选方案,会计人员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其中某些适用的

程序和方法,也可以根据实际的变化,如经营政策、财务政策、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的调整等,加以合法的变更。程序和方法的可选择空间,自然会

产生会计的不确定性,势必造成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时期会计信息的

不可比,不一致。

此外,会计准则的制定颁布常落后于会计实践的发展和经济行为的创新。当新情况、新领域、新行业出现时,很难找到长期有效的会计准则作

为会计操作的依据,使会计处理“无法可依”。3杜绝会计失真,讲

求诚信是健康经济发展的要求 3.1改变会计管理体制

要建立有利于会计人员独立行使职能的会计管理体制,有效地克服一

般会计人员“身份不明”或“双重身份”的现象。比如实行会计委派制。

其次,要建立有利于强化会计监督职能的会计管理体制。要考核和监

督管理者,规范“内部人”行为,从组织上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样

才能有效约束“内部人”权力,制止“内部人”利用职权干涉会计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