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归纳与巩固练习(doc 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归纳与巩固练习(doc 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归纳与巩固练习(doc 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归纳与巩固练习(doc 21页)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归纳

重点知识

一、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一)计算机网络的定义与分类

1.网络定义的基本内容

(1)计算机网络是用通信线路把分散布置的多台独立自治的计算机及专用外部设备互连,并配以相应的网络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2)建立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使广大用户能够共享网络中的所有硬件、软件和数据等资源。

(3)联网的计算机必须遵循全网统一的协议,可以为本地用户或远程用户提供服务。

2.网络的分类

从不同角度出发,计算机网络有多种分类方法,常见的分类有:

(1)计算机网络按照地理范围划分,有局域网LAN、城域网MAN和广域网WAN。

(2)按照使用范围划分,有通用网和专用网。

(3)按拓扑结构划分,通常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和网状网。

(4)按交换方式划分为线路交换网、存储转发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

(5)按传输带宽方式进行划分,可分为基带网和宽带网。

(6)按网络中使用的操作系统,可分为NetWare网、Windows NT网和Unix网等。

(二)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从逻辑功能上看,计算机网络由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组成。

1.资源子网:资源子网代表着网络的数据处理资源和数据存储资源,由主计算机、智能终端、磁盘存储器、工业控制监控设备、I/O设备、各种软件资源和信息资

(1)硬件装置的功能是实现节点之间的信息传送。

(2)软件装置的功能是规定与实现双方进行通信的约定协议。协议通常由三部分组成:语法部分、语义部分、变换规则(定时或时序)。

3. 协议的层次结构及其分层原则

(1)层次结构有如下特征:

①结构中的每一层都规定有明确的任务及接口标准。

②把用户的应用程序作为最高层。

③除了最高层外,中间的每一层都向上一层提供服务,又是下一层的用户。

④把物理通信线路作为最低层。它使用从高层传送来的参数,是提供服务的基础。

(2)分层原则:信宿机第n层接收到的对象应当与信源机第n层发出的对象完全一致。

(二)OSI/RM模型简介

OSI/RM网络结构模型从下往上依次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共七层。对于每一层,OSI 至少制定两个标准: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

开放系统互连模型:

(1)为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在1978 年提出“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

(2)所谓“开放”,是强调对OSI标准的遵从,一个系统是开放的,是指它可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遵守相同标准的其它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三、局域网基本技术及通信基础

(一)局域网的定义及特点

1.局域网的定义

(1)从硬件角度看,LAN是电缆、网卡、工作站、

服务器和其它连接设备的集合体。

(2)软件角度看,LAN 在网络操作系统(NOS)的统

一指挥,提供文件、打印、通信和数据库等服务功能。

(3)从体系结构来考察,LAN 由一系列层和协议标

准所定义。

(4)局域网是将小区域内的各种通信设备互连在一

起的通信网络。

2.从上面的定义可以看出局域网具有四个特点:

(1)小区域可以是一建筑物内,一个校园或者大至

数千米直径的一个区域。

(2)数据通信设备是广义的,包括计算机、终端和

各种外围设备。

(3)传输的误码率低,可达10~1011

8--。

(4)整个网络为某个单位或部门所有,仅供该单位

内部使用。 (二)局域网的组成

计算机网络由硬件系统、网络软件系统和数据通信系

统组成。

1. 主机(Host)

(1)服务器(Server)

服务器是向所有客户机提供服务的机器,装备有网络

的共享资源。对网络服务器的基本要求:高速度、大容

量、安全性。

(2)客户机(Client)

客户机也称为工作站(Working Station),是网络用户

直接处理信息和事务的计算机。

2. 网络适配器

(1)网络适配器也叫做网络接口卡NIC(Network

Interface Card),通常被做成插件的形式插入到计算机的一个扩展槽中,故也被称作网卡。

(2)计算机通过网络适配器与网络相连。

3.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是通信网络中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物理

通路。

(1)双绞线

①双绞线是由按规则螺旋结构排列的两根绝缘线组

成。双绞线分为屏蔽双绞线STP和无屏蔽双绞线UTP

两种。

②双绞线成本低,易于铺设,既可以传输模拟数据也

可以传输数字数据,但是抗干扰能力较差。

③目前局域网中常用的双绞线五类UTP为8芯四对

的双绞线,8芯的颜色对为:(橙白,橙)(绿白,绿)

(蓝白,蓝)(棕白,棕)。

④双绞线是通过RJ-45接头与网卡或集线器、交换机、

路由器等相连接的。RJ-45接头前端有8个凹槽,简称

8P(Position,位置),凹槽内的金属触点(金属片)共8个,简称8C(Contact,触点)。

⑤RJ-45连接头晶莹透明,俗称为水晶头。

⑥双绞线的标准连线法:又称为直通方式(MDI),

它适用于从网卡到集线器或交换机或路由器,或两个带

有级联端口的集线器或交换机级联等。双绞线的两端使

用同一标准EIA/TIA 568B标准(常用的)或EIA/TIA

568A标准。

⑦双绞线的交错连线法:又称交叉方式,一般适用于

两个未带有级联端口的集线器或交换机级联,或两台计

算机的直连。双绞线的一端使用EIA/TIA 568B标准,

另一端使用EIA/TIA 568A标准。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由外层圆柱导体、绝缘层、中心导线组成。

同轴电缆可分成基带同轴电缆和宽带同轴电缆两种。

基带同轴电缆的特征阻抗为50Ω,又分为细缆和粗

缆,只用于传输数字信号。宽带同轴电缆的特征阻抗为

75Ω,用于数字信号和模拟信号发送。

(3)光缆

用光纤做成的光缆,是由缆芯、包层、吸收外壳和保

护层四部分组成。光纤可分为单模光纤(Single Mode

Fiber)和多模光纤(Multiple Mode Fiber)两类。

光纤的直径小(10~100μm,),重量轻,频带宽,误码率很低,此外,还有不受电磁干扰、保密性好等一系列优点。在要求输出速率很高(如超过100Mbps)、抗干扰性极好的局域网的主干网络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光缆。

(4)无线信道

目前常用的无线信道有微波、卫星信道、红外线和激光信道等。

4.网络互连设备

(1)中继器(Repeater)

①中继器工作在OSI的物理层。只能连接具有相同物理层协议的网络。当网络负载较重,网段间使用是不同的访问方式,或需要数据过滤时,不能使用中继器。

②中继器的主要作用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段,避免干线上传输信号衰减而失真,对传输信号实现整形和放大,并按原来的传输方向重新发送数据,可以延长干线距离,扩展局域网覆盖范围。

(2)集线器(Hub)

集线器又称集中器,是多口中继器,工作在OSI的物理层。把它作为一个中心节点,可用它连接多条传输媒体。其优点是当某条传输媒体发生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它的节点。

集线器分为无源集线器(Passive Hub) 、有源集线器(Active Hub)和智能集线器。

(3)网桥

网桥工作在OSI的数据链路层。它要求两个互连网络在数据链路层以上采用相同或兼容的网络协议。网桥可分为本地网桥和远程网桥,本地网桥又分为内部网桥和外部网桥。

网桥的功能:隔离网络、过滤和转发。

(4)路由器

路由器工作在OSI的网络层。它要求网络层以上的高层协议相同或兼容,用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互连,

或者用它来实现局域网域与广域网互连。路由器分类如下:

①按路由器安装的位置划分,可分为内部路由器和外部路由器。

②按路由器支持的协议划分,可分为单协议路由器和多协议路由器。

③按路由表的状况划分,可分为静态路由器和动态路由器。

路由器的功能:路由器可以实现网络层以下各层协议的转换。它除了具备网桥的全部功能外,还有路由选择功能。

(5)网关

网关亦称网间协议转换器,工作于OSI/RM的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层,或通称为高层。

网关不仅具有路由器的全部功能,同时还可以完成因操作系统差异引起的通信协议之间的转换。网关可用于LAN-LAN、LAN与大型机以及LAN与WAN的互连。

(6)交换机

交换机相对与集线器而言,它将传统的网络“共享”传输介质技术改变为交换式的“独占”传输介质技术,提高了网络的带宽。

交换机与交换式集线器Hub有很大的区别,前者可工作在数据链路层,也有的高档交换机(或称为第三层交换机)工作于网络层,后者工作于物理层。交换机端口的工作速度高于Hub端口工作的速度。

(7)调制解调器

调制解调器Modem,将待发送的数字信号转换成代表数据的一系列模拟信号,并利用模拟信道对信号进行载波传输,这个过程通常称为调制。在数据接收方,调制解调器将接收到的模拟信号,还原成数字信号,供计算机处理,这个过程被称作解调。

5. 网络软件系统

(1)通信协议

局域网通信协议用以支持计算机与相应的局域网相连,支持网络节点间正确有序地进行通信。

(2)网络操作系统

网络操作系统在服务器上运行,是使网络上各计算机能方便而有效地共享网络资源,为网络用户提供所需的各种服务软件和有关规程的集合。

网络操作系统不仅要具有普通操作系统的功能,还要具备六个特征:

①网络通信②共享资源管理③提供网络服务④网络管理⑤互操作⑥提供网络接口

(3)网络应用软件

局域网应用软件是建构在局域网操作系统之上的应用程序,它扩展了网络操作系统的功能。

(三)网络拓扑结构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指网络中节点互相连接的方法和型式。

1.星型拓扑

(1)星型拓扑是由中央节点和通过点到点的链路接到中央节点的各站点组成。

(2)星型拓扑结构的优点:

①中央节点和中间接线盒都放在一个集中的场所,采用集中控制方式,可方便地提供服务和重新配置。

②每个连接只接入一个设备,当连接点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整个网络。

③故障易于检测和隔离,可很方便地将有故障的站点从系统中删除。

④访问协议简单。

(3)星型拓扑结构的缺点:

①由于每个站点直接和中央节点相连,需要大量的电缆且布线复杂。

②过于依赖中央节点,中央节点发生故障时,整个网络不能工作。

2.总线型拓扑

(1)总线型拓扑结构采用单根传输线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或称为总线)上,两端还必须配置终端匹配器或堵头。

(2)总线型拓扑的优点:

①电缆长度短,易于布线。②可靠性高。③易于扩充。

(3)总线型拓扑的缺点:

①故障诊断和隔离困难。②终端必须是智能的。

3.环型拓扑

(1)这种拓扑的网络由中继器和连接中继器的点到点的链路组成一个闭合环。

(2)环型拓扑的优点:

①电缆长度短。②不需要接线盒。③适用于光缆。

(3)环型拓扑的缺点:

①灵活性小,增加新工作站困难。②非集中式管理,诊断故障十分困难。

4.树型拓扑

(1)树型拓扑是由总线拓扑演变而来。在这种拓扑结构中,有一个带分支的根,每个分支还可以延伸出子分支。

(2)树型拓扑的优缺点大多和总线型拓扑的优缺点相同,但也有特殊之处,例如这种拓扑易于扩展,因为其分支还可延伸出子分支,所以要加入新的节点或分支很容易;易于故障隔离,如果某一分支上的节点发生故障,很容易将此分支和整个网络各离开来。从这一点来讲,它又具有星型拓扑结构的特点。

(3)树型拓扑的缺点是对根的依赖太大,如果根发生故障,则整个网络不能正常工作。这种网络的可靠性问题和星型拓扑结构相似。

5. 网状拓扑结构(全连接型结构)

(1)网状拓扑结构,其每一个节点都与其他多个节

点直接互联。

(2)这种连接方法主要是利用冗余的连接,实现节点与节点之间的高速传输和高容错性能,以提高网络的速度和可靠性。

这种拓扑结构主要用在网络结构复杂、对可靠性和传输速率要求较高的大型网络中,如互联网等,在局域网络中很少使用。

(四)常用网络技术

拓扑结构的选择是组建网络的关键之一,拓扑结构决定了网络的布局和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而传输介质在决定网络中信号传输速率的同时,也提供了相关接口标准。

1.交换式以太网(Switching Ethernet)

交换式以太网是在传统以太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帧交换技术。

2.异步传输模式ATM(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ATM技术采用信元交换技术,且信元长度固定(53个字节),故交换可用硬件实现,速度可达数百Gbps,可提供较高的带宽和复杂的服务质量控制。

3.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Fiber Distributing Data Interface)

FDDI是一种高速光纤网,其介质访问方式与IEEE802.5标准中对应部分类似,但FDDI采用了多个数据帧的访问方式,提高了信道的利用率。

4.100BASE-T快速以太网

100BASE-T通过在整体上提高传输速度来改善以太网的传输能力,但仍然采用的是与10BASE-T(采用IEEE802.3)类似的协议标准──IEEE802.3u。

5.千兆位高速以太网

千兆位以太网在主干网的传输速率达到每秒千兆位的能力。

四、因特网基本技术

(一)分组交换技术

1. 线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计算机网络中的线路交换和公用电话交换系统类似。

一旦建立线路连接,则线路为本次通信专用,带宽固定,信息传输延时短,但网络负荷过重时,将发生占线现象。

2. 存储转发交换方式

(1)报文交换(Message switching)

报文交换并不要求在两个将要传输数据的节点之间建立专用的通信线路。

报文交换技术的优点是不用建立通信线路的物理连接,线路利用率高,系统可靠性高。但是由于存储—转发的影响,造成了传输时间延时,因而报文交换不适用于实时的交互式通信。

(2)分组交换网(Packet switching)

数据报分组交换又称包交换。按此方式,源节点在发送数据前先把报文按一定的长度分割成大小相等的报文分组,以类似报文交换的方式发送出去,在各中间节点都要进行差错控制和路由选择,各个分组包可能沿着不同的路径和顺序到达终点,到达终点后还需将各分组进行排序和重组,再合并成报文。

虚电路分组交换,源节点在发送数据前先把报文按一定的长度分割成大小相等的报文分组,并在进行路由选择建立一条完整的虚电路后,再把各分组按所建立的虚电路发送出去,在各中间节点无需再进行路由选择,到终点节点也无需进行分组的排序和重组,而是直接合并成一个完整的报文。

报文分组交换方式延时小,通信效率高,广域网一般都采用分组交换方式。

(二)TCP/IP协议

1.什么是TCP/IP

(1)TCP/IP是一种网际互联通信协议,其目的在于通过它实现网际间各种异构网络和异种计算机的互联通信。

(2)TCP/IP协议的核心思想是:对于ISO七层协议,

把千差万别的低两层协议(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有关

部分称为物理网络,而在传输层和网络层建立一个统一

的虚拟逻辑网络,以这样的方法来屏蔽或隔离所有物理

网络的硬件差异,包括异构型的物理网络和异种计算机

在互联网上的差异,从而实现普遍的连通性。

(3)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

功能的协议。

2. TCP/IP协议模型及与OSI的关系

TCP/IP协议簇把整个协议分成四个层次:

(1)应用层:是TCP/IP协议的最高层,与OSI模

型的上三层的功能类似。因特网在该层的协议主要有超

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远程终端访

问协议Telnet、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和域名服务协

议DNS等。

(2)传输层:传输层提供一个应用程序到另一个应

用程序之间端到端的通信。对应于OSI模型的传输层,

因特网在该层的协议主要有传输控制协议TCP、用户数

据报协议UDP等。

(3)网络层(IP层):网络层解决了计算机到计算

机通信的问题。对应于OSI模型的网络层,因特网在该

层的协议主要有网络互联协议IP、网间控制报文协议

ICMP、地址解析协议ARP,反向地址解析协议RARP 等。

(4)网络接口层:负责接收IP数据报,并把该数据

报发送到相应的网络上。对应于OSI模型的数据链路层

和物理层。从理论上讲,该层不是TCP/IP协议的组成

部分,但它是TCP/IP协议的基础,是各种网络与TCP/IP

协议的接口。

3. 常用TCP/IP协议簇介绍

(1)网络互连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

IP协议是一个无连接的协议,经它处理的数据在传输时是没有保障的,是不可靠的。

(2)传输控制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协议定义了两台计算机之间进行可靠传输时交换的数据和确认信息的格式,以及计算机为了确保数据的正确到达而采取的措施。该协议是面向连接的,可提供可靠的、按序传送数据的服务。TCP采用的最基本的可靠性技术包括三个方面:确认与超时重传、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

(3)用户数据报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UDP协议也是建立在IP协议之上,同IP协议一样提供无连接数据报传输。UDP本身并不提供可靠性服务,相对IP协议,它唯一增加的能力是提供协议端口,以保证进程通信。虽然UDP不可靠,但UDP效率很高。

(4)远程终端访问Telnet(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远程终端访问协议提供一种非常广泛、双向的的通信功能。该协议提供的最常用的功能是远程登录。

(5)文件传输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

文件传输协议用于控制两个主机之间的文件交换。

(6)简单邮件传送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

Internet标准中的电子邮件是一个简单的面向文本的协议,用来有效、可靠地传送邮件。

(7)域名服务DNS(Domain Name Service)

DNS是一个名字服务的协议,它提供了名字到IP地址的转换

4.TCP/IP协议的数据传输过程

TCP/IP协议的基本传输单位是数据报(Datagram)。

TCP协议负责把数据分成若干个数据报,并给每个数据报加上报头(就像给一封信加上信封),报头上有相应的编号,以保证数据接受端能将数据还原为原来的格式。IP协议在每个报头上再加上目的(接收端)主机的地址,使数据能找到自己要去的地方(就像在信封上要写明收

信人地址一样)。如果传输过程中出现数据丢失、数据失真等情况,TCP协议会自动要求数据重新传输,并重组数据报。总之,IP协议保证数据的传输,TCP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质量。

(三) IPV4地址

1.定义

(1)因特网采用一种全局通用的地址格式,为全网的每一网络和每一台主机都分配一个唯一的地址,称为IP地址。

2.结构

IP 地址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物理网络上所有主机通用的网络地址(网络ID);另一个是网络上主机专有的主机(节点)地址(主机ID)。

3.分类

IPV4地址分成五类,即A类、B类、C类、D类和E 类,其中A类、B类、C类地址经常使用,称为IP主类地址,它们均由网络地址(网络ID)和主机地址(主机ID)两部分组成。D类和E类地址被称为IP次类地址。

(1)A类地址分配给规模特别大的网络使用。具体规定如下:32位地址域中第一个8位为网络标识,其中首位为0,可变化的网络标识位为7位,可容纳的网络个数为126个(1~126,任何IP地址第一组不能为0,第一组为127的IP地址称为回送测试地址),其余24位均作为接入网络主机的标识,每个网络可容纳的主机台数为224-2。

(2)B类地址分配给一般的大型网络使用。具体规定如下:32位地址域中前两个8位共计16位为网络标识,其中前两位为10,可变化的网络标识位为14位,可容纳的网络个数为214个,其余16位均作为接入网络主机的标识。每个网络可容纳的主机台数为216-2。

(3)C类地址分配给小型网络使用。具体规定如下:32位地址域中前三个8位共计24位为网络标识,其中

前三位为110,可变化的网络标识位为21位,可容纳的网络个数为221个,其余8位均作为接入网络主机的标识。每个网络可容纳的主机台数为28-2=254。

(4)D类地址是组广播地址。

(5)E类地址保留今后使用,它是一个实验性网络地址。

4.IPV4地址的表示

(1)采用32位二进制位即4个字节表示IP地址。

(2)可以用4组十进制数字来表示IP地址,每组数字取值范围为0-255(注意,第一组不能为0),组与组之间用圆点“.”作为分隔符。

(3)每类网络IP地址的第一组范围:

A类:1~126

B类:128~191

C类:192~223

D类:224~239

公有地址(Public address)由Inter NIC(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 因特网信息中心)负责。这些IP地址分配给注册并向Inter NIC提出申请的组织机构。通过它直接访问因特网。随着私有IP网络的发展,为节省可分配的注册IP地址,有一组IP地

址被拿出来专门用于私有IP网络,称为私有IP地址。私有IP地址范围:A:10.0.0.0-10.255.255.255 只有一个网段

B:172.16.0.0-172.31.255.255 有16个网段

C:192.168.0.0-192.168.255.255 有256个网段

(四)域名系统

为了解决用户记忆IP地址的困难,因特网提供了一种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为主机分配一个由多个部分组成的域名。

因特网采用层次树状结构的命名方法,使得任何一个连接在因特网上的主机或路由器都可以有一个唯一的层次结构的名字,即域名(domain name)。

域名由若干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用圆点“.”作为分隔符。它的层次从左到右,逐级升高,其一般格式是:计算机名.组织机构名.二级域名.顶级域名1.顶级域名

域名地址的最后一部分是顶级域名,也称为第一级域名,顶级域名在因特网中是标准化的,并分为三种类型:①国家顶级域名②国际顶级域名③通用顶级域名

2.二级域名

在国家顶级域名注册的二级域名均由该国自行确定。我国将二级域名划分为“类别域名”和“行政区域名”。

3.组织机构名

域名的第三部分一般表示主机所属域或单位。

4. 域名与IP地址的关系

域名和IP地址存在对应关系,当用户要与因特网中某台计算机通信时,既可以使用这台计算机的IP地址,也可以使用域名。由于网络通信只能标识IP地址,所以当使用主机域名时,域名服务器通过DNS域名服务协议,会自动将登记注册的域名转换为对应的IP地址,从而找到这台计算机。

(五)Client/Server计算模式

Client/Server(简称C/S,客户机/服务器)计算模式是把一个大型的计算机应用系统变为多个能互为独立的子系统,而服务器便是整个应用系统资源的存储和管理中心,系统中的多台客户机则向服务器提出数据请求和服务请求,共同实现完整的应用。

1.服务器与服务程序

因特网向用户提供了众多服务,这些服务都是由运行在计算机上相应的服务程序提供的,于是我们把运行某种服务程序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Server)。

2.客户机与客户程序

在Internet中,我们把向服务器发出服务请求的计算机称为客户机(Client)。。

3.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当用户通过客户机上客户程序提供的界面向服务器上的服务程序发出服务请求时,服务程序对用户的请求作出响应,完成相应的操作,并返回处理结果予以应答,应答的结果再通过客户程序的交互界面以规定的形式展示给用户。

4.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近年来,浏览器开始作为访问Internet各种信息服务的通用客户程序与公共工作平台,用户一般都通过浏览器访问Internet资源。因此对一般用户来说,典型的工作模式可以简称为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五、网络接入基本技术

(一)骨干网和接入网的概念

1.宽带网络

我们平时所说的宽带网络,一般是指宽带互联网,即为使用户实现传输速率超过2Mbps、24小时连接的非拨号接入而存在的网络基础实施及其服务。

宽带互联网可分为骨干网和宽带接入网两部分。

2.骨干网

骨干网又被称为核心网络,它由所有用户共享,负

责传输骨干数据。

3.接入网

接入网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最后一公里的连接,即用户终端设备与骨干网之间的连接。

(二)常用宽带接入技术

1.基于铜线的xDSL接入技术

(1)DSL(Digital Subscriber Line,数字用户环路)技术是基于普通电话线的宽带接入技术,它在同一铜线上分别传送数据和语音信号。

(2)xDSL中的“x”代表了各种数字用户环路技术,包括:

①ADSL(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②HDSL(High-data-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③RADSL(Rate Adpativ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速率自适应非对称数字用户环路

④VDSL(Very-High-data-rate Digital Subscriber Line)甚高速数字用户环路

(3)xDSL技术的主要优点是能在现有90%的铜线资源上传输高速业务,解决光纤不能完全取代铜线“最后几公里”的问题;缺点是它们的覆盖面有限,并且一般高速传输数据是非对称的,仅仅能单向高速传输数据。

2. 光纤同轴混合技术

(1)HFC(Hybrid Fiber Coaxial,光纤同轴混合)系统是从局端到光电节点采用有源光纤接入,而光电节点到用户用同轴电缆接入。

(2)在当前光纤到户还不现实的情况下,采用主干线为光纤、接入网为同轴电缆的HFC系统能够将CATV、数据通信和电话三者融合在一起,尽早实现“三网合一”。

(3)HFC采用Cable Modem(电缆调制解调器)做为有线电视网络进行高速数据接入的装置。Cable

Modem的传输模式分为对称式传输和非对称式传输。

(4)HFC接入技术优点是速率高、有现成的网络、既可上网又可看电视、速率基本不受距离限制;缺点是有线电视网的信道带宽是共享的,每个用户的带宽随着用户的增多将变得越来越少。

3. 光纤接入技术

(1)利用光纤传输宽带信号的接入网叫光纤接入网。

(2)几种常用的光纤接入技术:①有源光纤接入技术AON ②无源光纤接入技术PON

③同步光纤接入技术即同步数字体系技术SDH(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3)光纤用户网具有带宽大、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但要实现光纤到家庭,无论在技术上,还是在实现成本上,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4. 无线接入网

(1)无线接入类型可分为固定无线接入和移动无线接入。

(2)LMDS(Local Multipoint Distribution Services)本地多点分配业务系统LMDS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一种新趋势,其优势表现在敷设开通快,维护简单,用户密度大时成本低。

(三)传统接入技术

1.仿真终端方式

(1)用这种连接方式用户计算机和因特网的连接是没有IP协议的间接连接,在建立连接期间,通信软件的仿真功能使用户计算机成为服务系统的仿真终端。

(2)这种连接方式很简单,也很容易实现,适合于信息传输量小的个人和单位。但是,服务范围往往受到一定的限制。

2.SLIP/PPP方式

(1)这种连接方式,采用网络软件和Modem与ISP 的系统连接,并使用户计算机成为因特网上一台具有独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必做)答案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 第1章 一.填空题: 1)在TCP/IP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在这里,客户是服务请 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 2)美国的IBM公司在1974年宣布了它研制的网络体系结构系统网络体系结构SNA 。 3)通信线路的带宽是指通信线路上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 (或通频带) ,单位是HZ。 4)在发送报文之前,先将较长的报文划分成为一个个更小的等长数据段,在每一个数据段前面, 加上一些由必要的控制信息组成的首部(header)后,就构成了一个分组 . 二.单选选择题: 1)按照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B (A)数据链路层,网络层(B)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C)网络层, 会话层(D)数据链路层,会话层 2)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B A.TELNET B. PPP C. FTP D.SMTP 3)TCP/IP协议有______层体系结构C A. 2 B. 3 C. 4 D. 5 4)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B A.Internet B.ARPAnet C.Ethernet D.NSFNET 5)RFC是下列哪一个英文短语的缩写B (A)Reference For Computers (B)Request For Comment请求评论 (C)Registration Function Citation (D)Renewal Form Catalogue 6)下列哪一个(或几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错误的?C (A)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B)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使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可能出现序号颠倒的分组 三.问答和计算题: 1.试在下列条件下比较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要传送的报文共x(bit)。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b(b/s)。在电路交换时电路的建立时间为s(s)。 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等待时间可忽略不计。问在怎样的条件下,分组交换的时延比电路交换的要小? - 解:从源站到目的站分组交换的总时延t1=(p/b+d)*k+(x-p)/b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自我测试题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 模块一计算机网络基础 一、请在空白处填写合适的内容 1.计算机网络是将多个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计算机系统通过通信设备和线路由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分两阶段,即:面向终端的网络和计算机的网络。 3.计算机网络按分布距离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和广域网。 4.局域网是指有限的地理范围内构作的计算机网络,它是计算机硬件和传输介质的结合,典型特征是位于一个建筑物或一个单位内。英文简称LAN。 5.在局域网中的计算机可分为两种角色。即:工作站和服务器。 6.从网络架构方法看,局域网有3种类型对等网、工作站服务器网络和无盘工作站。 7.目前网络中经常接触到的3个团体是ISO、ARPA和IEEE。 8.TCP/IP协议中,TCP是指传输控制协议,IP是指网际协议。 9.IEEE 802.3标准是关于有线以太网络的标准。 二、请从下面4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选项 1.下列哪方面是构作计算机网络不会涉及到的。(C ) A.计算机互联B.通信设备与传输介质 C.计算机性能与交换技术D.网络软件,通信协议和网络操作系统(NOS)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远程网就是通常说的Internet B.城域网构作距离在10Km~100Km内C.局域网是速度最快的网络 D.局域网只是计算机硬件和传输介质的结合,不需要其他辅助的东西。 3.下列哪项不是局域网的特点(D ) A.网络的经营权和管理权属于某个单位B.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 C.网络所覆盖的地理范围比较小D.所有通信都可用 4.局域网的基本组成部分中,下列哪项是没有的。(A ) A.网络基本结构B.计算机及智能型外围设备C.网络接口卡及电缆D.网络操作系统及有关软件 三、你认为以下的说法正确吗 1.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讯技术密切结合的结果。(对) 2.在所有的网络中,局域网的传输距离最小。(对) 四、请对以下问题进行分析或回复 1.计算机网络发展分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答:第一阶段计算机网络是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它是由一台计算机和多个终端组成的应用系统,网络终端无数据处理能力,只作为数据的输入输出。第二阶段计算机网络是以多个主机通过通信线路互联起来协同工作的系统,主机之间不是直接用线路相连,而是接口报文处理机IMP转接后互联的。网络中互联的主机负责运行程序,提供资源共享。第三阶段计算机网络是具有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并遵循国际标准的开放式和标准化的网络。计算机网络开放标准化的产生,实现计算机的互联。第四阶段计算机网络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局域网技术发展成熟,出现光纤及高速网络技术,整个网络发展成为以Internet为代表的互联网。计算机网络就是将多个具有独立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doc

计算机网络技术学习心得体会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信息尤为珍贵;信息即为财富,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并迅速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计算机日益成为人们学习、工作、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工具, 计算机逐渐的代替了传统的书本、去做为一个信息的载体。为了保护好信息的安全性,所以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 算机网络技术是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产物。计算机网络是按照网络协议,将地球上分散的、独立的计算机相互连接的集合。连接介质可以是电缆、双绞线、光纤、微波、载波或通信卫星。计算机网络具有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功能,具有对共享数据资源集中处理及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计算机网络可按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涉辖范围和互联距离、网络数据传输和网络系统的拥有者、不同的服务对象等不同标准进行种类划分。一般按网络范围划分为:(1)局域网(LAN);(2)城域网(MAN);(3)广域网(W AN)。局域网的地理范围一般在10千米以内,属于一个部门或一组群体组建的小范围网,例如一个学校、一个单位或一个系统等。广域网涉辖范围大,一般从几十千米至几万千米,例如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洲际网络,此时用于通信的传输装置和介质一般由电信部门提供,能实现较大范围的资源共享。城域网介于LAN和W AN之间,其范围通常覆盖一个城市或地区,距离从几十千米到上百千米。 计算机网络由一组结点和链络组成。网络中的结点有两类:转接

结点和访问结点。通信处理机、集中器和终端控制器等属于转接结点,它们在网络中转接和交换传送信息。主计算机和终端等是访问结点,它们是信息传送的源结点和目标结点。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现了资源共享。人们可以在办公室、家里或其他任何地方,访问查询网上的任何资源,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促进了办公自动化、工厂自动化、家庭自动化的发展。 学好计算机网络技术尤为重要,进入大学以来,我们开展了计算机网络技术课程,我们尽可能的利用好学习时间,尽可能地学习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学会创新求变,以适应社会的需要。 知识更新是很快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掌握最新的知识。因此,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中,我还要继续学习、操作,熟练运用这些知识,不断完善和充实自己,争取做一个合格的当代大学生,将来做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不管是现在还是将来,我觉得每个大学生都应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给自己充电,才能不断的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才不至于被社会淘汰。

浙大16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1分 1.【第1章】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A ARPAnet B Internet C Ethernet D NSFNET 正确答案:A 2.【第1章】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描述准确的是()。 A 共享线路 B 共享硬件 C 共享数据和软件 D 共享硬件、数据、软件 正确答案:D 3.【第1章】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核心部分)和资源子网(边缘部分)两部分组成。下面列出的各项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组成部分的是()。 A 链路 B 路由器 C 结点交换机 D 主机 正确答案:D 4.【第1章】Internet最早起源于()。 A 以太网 B ARPAnet

C NSFnet D 环状网 正确答案:B 5.【第1章】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传输层 正确答案:C 6.【第1章】下列哪一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B 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 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 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各个分组可根据序号重新拼装成报文 正确答案:B 7.【第1章】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 TELNET B PPP C FTP D SMTP 正确答案:B 8.【第1章】根据TCP/IP实用协议标准,从下到上第2层、第3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即网际层) B 网际层, 应用层 C 网络层, 会话层 D 网际层, 传输层 正确答案:D 9.【第1章】下列不属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总线型 B 关系型 C 星型 D 环型 正确答案:B 10.【第1章】TCP/IP协议一个()层体系结构。 A 2 B 3 C 4 D 7 正确答案:C 11.【第1章】通信子网(指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为网络源结点与目标结点之间提供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 网络中间结点即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 选择通信介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 1. 网络层次划分 ?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 3. IP地址 ?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 5. ARP/RARP协议 ?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 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 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基础在线作业

窗体顶端 1.【第1章】计算机网络由通信子网(核心部分)和资源子网(边缘部分)两部分组成。下面列出的各项中不属于通信子网组成部分的是()。 A 链路 B 路由器 C 结点交换机 D 主机 2.【第1章】下列哪个协议不是TCP/IP的应用层协议? A TELNET B PPP C FTP D SMTP 3.【第1章】关于计算机网络资源共享的描述准确的是()。 A 共享线路 B 共享硬件 C 共享数据和软件 D 共享硬件、数据、软件 4.【第1章】世界上第一个投入使用的分组交换网是()。 A ARPAnet B Internet

C Ethernet D NSFNET 5.【第1章】通信子网(指因特网的核心部分)为网络源结点与目标结点之间提供多条传输路径的可能性,路由选择指的是()。 A 建立并选择一条物理链路 B 建立并选择一条逻辑链路 C 网络中间结点即路由器收到一个分组后,确定转发分组的路径 D 选择通信介质 6.【第1章】TCP/IP协议一个()层体系结构。 A 2 B 3 C 4 D 7 7.【第1章】下列哪一个关于交换的描述是不正确的? A 分组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B 电路交换采用存储转发技术 C 报文交换技术在计算机网络中使用较少 D 在分组交换的网络中,各个分组可根据序号重新拼装成报文 8.【第1章】根据TCP/IP实用协议标准,从下到上第2层、第3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即网际层) B 网际层, 应用层

C 网络层, 会话层 D 网际层, 传输层 9.【第1章】在OSI参考模型的7层结构中,实现帧同步功能的是()。 A 物理层 B 网络层 C 数据链路层 D 传输层 10.【第1章】下列不属于局域网的拓扑结构是()。 A 总线型 B 关系型 C 星型 D 环型 11.【第1章】按照理论的OSI参考模型分层,其第2层,第4层分别为()。 A 数据链路层, 传输层 B 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C 网络层, 会话层 D 数据链路层,会话层 12.【第1章】分组交换方式是将长的报文分成若干较短的、有规定最大长度的分组。与报文交换方式不同的是,分组交换方式有()。 A 报文头 B 报文尾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基础知识(复习用)

js1. 计算机网络是利用通信线路将地理位置分散的、具有独立功能的许多计算机系统或设备连接起来,按某种谢雨进行数据通信,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按使用目的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和利用公用网组建的专用网;按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和混合交换网;按网络拓扑结构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形、树形和混合型;按网络的地理范围可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和互联网。 3.计算机网络的功能: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增加可靠性和实用性;负载均衡与分布式处理;集中式管理;综合信息服务。 4.网络体系结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5.网络协议的定义:保证网络中的各方能够正确、协调地进行通信,在数据交换和传输中必须遵守事先规定的准则,这些准则必须规定数据传输的格式、顺序及控制信息的内容,这个准则为网络协议。 6.网络协议由3要素组成:语法、语义、时序。 7.常见的协议由TCP/IP协议,IPX/SPX协议、NetBEUI协议等。 第二章 1.被传输的二进制代码成为数据。 2.信号是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电信号表示形式。 (以下非重点- -) 3.数据通信系统的基本通信模型:产生和发送信息的一段叫信源,接受信息的一端叫信宿。信源与信宿通过通信线路进行通信,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也将通信线路称为信道。 4.在数据通信系统中,传输模拟信号的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 5.模拟通信系统通常由信源、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宿预计噪声源组成信源所产生的原始模拟信号一般经过调制再通过信道传输。到达信宿后,通过解调器将信号解调出来。 6.数字通信系统由信源、信源编码器、信道编码器、调制器、信道、解调器、信道译码器、信源译码器、信宿、噪声源以及发送端和接收端始终同步组成。、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谢希仁版

计算机网络知识要点总结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 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 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 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 使用TCP/IP 协议族 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当A 进程需要B进程的服务时就主动呼叫B进程,在这种情况下,A 是客户而B 是服务器。 ◆可能在下一次通信中,B 需要A 的服务,此时,B 是客户而A 是服务器。 注意: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项目可行性报告 一、基本情况 1 学院基本情况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学院占地2180亩,校舍建筑面积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4200余万元,图书馆面积11000平方米,藏书(含电子图书)112万册,中外期刊1500多种,建有46个校内专业实训室和128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381余人。 学院设有软件学院、珠宝学院、工商管理系、财经系、旅游管理系、应用外语系、建筑与艺术设计系、机械与电子系、基础课部等二院六系一部,开设38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其中,玩具设计与制造、计算机网络技术、金融管理与实务、装潢艺术设计、酒店管理、珠宝首饰工艺及鉴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专业。有2个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试点专业,4个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专业、5个省级示范性建设专业、6个市级示范性专业。目前,学院拥有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省级精品课程、5门市级精品课程。拥有一

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5%以上,青年教师中50%以上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专任教师中“双师型”教师比例高达%。近几年学院教师主编、参编公开出版各类教材83部,18部教材入选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 学院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强化质量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3年以来,共有15项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广州市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5项。 学院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玩具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学校,广州市模具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已先后成立了23个职业技能鉴定站、考试中心或培训点,开展了34个工种(模块)的鉴定或培训。 学院围绕培养“一技之长+综合素质”的高技能人才的目标,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自2001年广东省首次公布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以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稳居全省高校前列,2004年、2005年更是连续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总结 李立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是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电子与通信系以及电子商务与经济系均开设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提高《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不仅能满足专业教学的要求,而且对进一步提高我院的整体教学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同专业对学生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及培养目标不同,因而选择的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应不一样。 1. 电子商务与经济系《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课程教学特点分析 教学改革只有针对学生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认真分析学生及课程的基本状态。与其他计算机相关专业相比,我系各专业的教学对象、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要求、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等具有以下特点: (1)学生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据资料分析,近几年招收的学生大部分入学成绩都在400分左右,大大低于同类公立学校,如电子商务专业2006年入学成绩在400分以下的,文科考生占82.2%,理科考生占63.7%。同一指标下,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分别是78.4%和57.9%;物流管理专业分别是85.1%和60.4%。由于学生的基本素质相对偏弱,所以加大了学生对本课程的理解难度。 (2)学生来源构成较复杂。电子商务与经济系的学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其中文科考生占有较大的比重,如2006级学生中文科考生、理科考生和职高考生占学生总数的比重,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分别占74.4%、11.3%和14.3%;在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中,分别占74.7%、12.3%和13%;物流专业分别是69.2%、21.2%和9.6%。这三部分学生基础教育的重点有所不同,因而他们对课程的理解程度也就有所差别:文科学生数理知识偏弱,导致对本课程的理解有一定难度;而来自于职高的学生,他们在入学前已学习过一些基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对该课程的要求往往又高于其他学生。教学对象层次的多样性决定了在本课程教学中必须因材施教,并且在辅导中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 (3)教学目的要求与计算机专业不完全相同。计算机专业开设计算机网络课以加强学生对网络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学生对计算机网络进行深层次

中南大学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参考答案

《计算机网络技术》作业参考答案 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何特点? 答: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1)面向终端的计算机通信网:其特点是计算机是网络的中心和控制者,终端围绕中心计算机分布在各处,呈分层星型结构,各终端通过通信线路共享主机的硬件和软件资源,计算机的主 要任务还是进行批处理,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分时系统后,则具有交互式处理和成批处理 能力。 (2)分组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由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组成,以通信子网为中心,不仅共享通信子网的资源,还可共享资源子网的硬件和软件资源。网络的共享采用排队方式,即由结点的分 组交换机负责分组的存储转发和路由选择,给两个进行通信的用户段续(或动态)分配传输 带宽,这样就可以大大提高通信线路的利用率,非常适合突发式的计算机数据。 (3)形成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为了使不同体系结构的计算机网络都能互联,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提出了一个能使各种计算机在世界范围内互联成网的标准框架—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 OSI。这样,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可以和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也遵循同一标准 的其他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4)高速计算机网络:其特点是采用高速网络技术,综合业务数字网的实现,多媒体和智能型网络的兴起。 2.试举出对网络协议的分层处理方法的优缺点。 答:优点:(1)可使各层之间互相独立,某一层可以使用其下一层提供的服务而不需知道服务是如何实现的。 (2)灵活性好,当某一层发生变化时,只要其接口关系不变,则这层以上或以下的各层均不受影响。 (3)结构上可以分割开,各层可以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4)易于实现和维护。 (5)能促进标准化工作。 缺点:层次划分得过于严密,以致不能越层调用下层所提供的服务,降低了协议效率。 3.试将TCP/IP和OSI的体系结构进行比较。讨论其异同之处。 答:(1)OSI和TCP/IP的相同点是二者均采用层次结构,而且都是按功能分层。 (2)OSI和TCP/IP的不同点: ① OSI分七层,自下而上分为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运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和应用 层,而TCP/IP分四层: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IP)、传输层(TCP)和应用层。严格讲, TCP/IP网间网协议只包括下三层,应用程序不算TCP/IP的一部分。 ② OSI层次间存在严格的调用关系,两个(N)层实体的通信必须通过下一层(N-1)层实体, 不能越级,而TCP/IP可以越过紧邻的下一层直接使用更低层次所提供的服务(这种层次关 系常被称为“等级”关系),因而减少了一些不必要的开销,提高了协议的效率。 ③ OSI只考虑用一种标准的公用数据网将各种不同的系统互联在一起,后来认识到互联网协议 的重要性,才在网络层划出一个子层来完成互联作用。而TCP/IP一开始就考虑到多种异构 网的互联问题,并将互联网协议IP作为TCP/IP的重要组成部分。 ④ OSI开始偏重于面向连接的服务,后来才开始制定无连接的服务标准,而TCP/IP一开始就 有面向连接和无连接服务,无连接服务的数据报对于互联网中的数据传送以及分组话音通 信都是十分方便的。 ⑤ OSI与TCP/IP对可靠性的强调也不相同。对OSI的面向连接服务,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 运输层都要检测和处理错误,尤其在数据链路层采用校验、确认和超时重传等措施提供可 靠性,而且网络和运输层也有类似技术。而TCP/IP则不然,TCP/IP认为可靠性是端到端的 问题,应由运输层来解决,因此它允许单个的链路或机器丢失数据或数据出错,网络本身 不进行错误恢复,丢失或出错数据的恢复在源主机和目的主机之间进行,由运输层完成。 由于可靠性由主机完成,增加了主机的负担。但是,当应用程序对可靠性要求不高时,甚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计算机网络学习心得体会 如今已经是信息时代,作为主流信息工具的网络越来越重要,因此我选择了这门选修课程。我个人对于电脑和网络是很感兴趣的,但由于学习的东西不多,经常是在玩游戏,真正运用到网络的技术性的东西实在少到可怜。象做博客,我只是会一般的做法,也能把它搞得与众不同,但我全然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象代码之类的东西,我以前只是耳闻,半点也不懂。学了这门课程后,虽然懂的不是很多,但已经不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了,简单得运用一些代码还是会的,这也就行了。我并不要求学得很精深,毕竟我将来并不是干这行的。而制作网页的知识,学了一点,也会做一些简单的网页了,其实我觉得这就够了,我还没有想做自己的网页发布到网上的念头。但我不是说不要学习计算机网络技术,相反,我们学地越精深越好,我的观点只能代表我个人的想法,毕竟这个时代学得越多,活得更好的可能性就越大。只不过人的精力有限,只能学到你能承受的地步。如果精力旺盛,足够学一切技术,自然也没人反对。网络之中目前我最感兴趣的还是做博客,时不时写些自己的感悟或者转载些别人的好文章,上传一些漂亮的图片和朋友们分享,这让人感觉到难得的愉悦。好东西,大家一起分享才有意思。计算机网络系统是一个集计算机硬件设备、通信设施、软件系统及数据处理能力为一体的,能够实

现资源共享的现代化综合服务系统。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可分为三个部分,即硬件系统,软件系统及网络信息系统。1.硬件系统硬件系统是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硬件系统有计算机、通信设备、连接设备及辅助设备组成,如图1.6.4所示。硬件系统中设备的组合形式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的类型。下面介绍几种网络中常用的硬件设备。⑴服务器服务器是一台速度快,存储量大的计算机,它是网络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网络资源管理和用户服务。服务器可分为文件服务器、远程访问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打印服务器等,是一台专用或多用途的计算机。在互联网中,服务器之间互通信息,相互提供服务,每台服务器的地位是同等的。服务器需要专门的技术人员对其进行管理和维护,以保证整个网络的正常运行。⑵工作站工作站是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它是用户向服务器申请服务的终端设备。用户可以在工作站上处理日常工作,并随时向服务器索取各种信息及数据,请求服务器提供各种服务(如传输文件,打印文件等等)。⑶网卡网卡又称为网络适配器,它是计算机和计算机之间直接或间接传输介质互相通信的接口,它插在计算机的扩展槽中。一般情况下,无论是服务器还是工作站都应安装网卡。网卡的作用是将计算机与通信设施相连接,将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通信线路能够传送的电子信号或电磁信号。网卡是物理通信的瓶颈,它的好坏直接影响用户将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与实训大纲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课程标准 1.概述 1.1课程性质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密切结合而形成的新的技术领域,是当今计算机界公认的主流技术之一,也是迅速发展并在信息社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一门综合性学科。作为信息类学生应该了解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的知识及应用。 总时间:课内64学时。学分:4 1.2课程作用 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已有的计算机基础知识、计算机系统结构和计算机原理等基础上,对网络技术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了解;理解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基本原理,尤其是TCP/IP协议簇和IEEE 802系列,培养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能充分运用并掌握科学的现代化网络管理方法和手段,为本专业服务,为今后能够迅速地适应社会各方面管理工作的需要服务,为Internet开发与管理和局域网的组建、规划和管理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化信息管理人材。 1.3课程设计 1.3.1课程设计理念: 《计算机网络基础与应用》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中重要的实践环节,是计算机网络基础课程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将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的重要过程,是培养高技能应用性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之一。本课程包括计算机网络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设计实验两部分。通过实验的学习加深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论知识理解和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3.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巩固计算机网络基础理论教学所学知识、检验教学效果、增强实际动手能力培养的重要实践教学环节。通过本课程设计,使学生加深对计算机网络的理解,熟悉局域网中搭建小型局域网基本方法,培养实际动手能力。并且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2.教学目标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第五次作业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应用基础(一) 开始时间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16:20 状态完成 完成于2016年11月25日星期五 16:58 耗时37 分钟 45 秒 分数 成绩满分 窗体顶端 题目1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移动笔记本用户最理想的接入网络的方式是________。 选择一项: a. 同轴电缆 b. 光纤 c. ADSL d. 无线LAN 反馈 正确答案是:无线LAN

题目2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目前光纤接入网络的适用对象为________。选择一项: a. 校园计算机 b. 笔记本用户 c. 大中型企业用户 d. 个人用户 反馈 正确答案是:大中型企业用户 题目3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IP协议运行于分层模型的__________。 选择一项: a. 物理链路层

b. 传输层 c. 网络层 d. 应用层 反馈 正确答案是:网络层 题目4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网线(双绞线)内部有几根导线________。选择一项: a. 2 b. 8 c. 6 d. 4 反馈 正确答案是:8 题目5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Internet的通信协议是______。 选择一项: a. TCP/IP b. NWLINK c. NETBEUI d. OSI/ISO 反馈 正确答案是:TCP/IP 题目6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发送电子邮件时,如果接收方没有开机,那么邮件将________。选择一项: a. 退回给发件人 b. 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 c. 丢失 d. 开机时重新发送

反馈 正确答案是:保存在邮件服务器上 题目7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TCP/IP协议中TCP协议负责______。选择一项: a. 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b. 以上都不是 c. 接入互联网 d. 数据传输 反馈 正确答案是: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题目8 正确 获得分中的分 题干 对于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资料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总结 1. 网络层次划分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3. IP地址 4. 子网掩码及网络划分 5. ARP/RARP协议 6. 路由选择协议 7. TCP/IP协议 8. UDP协议 9. DNS协议 10. NAT协议 11. DHCP协议 12. HTTP协议 13. 一个举例 计算机网络学习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协议的学习。网络协议是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者说是约定的集合。因为不同用户的数据终端可能采取的字符集是不同的,两者需要进行通信,必须要在一定的标准上进行。一个很形象地比喻就是我们的语言,我们大天朝地广人多,地方性语言也非常丰富,而且方言之间差距巨大。A地区的方言可能B地区的人根本无法接受,所以我们要为全国人名进行沟通建立一个语言标准,这就是我们的普通话的作用。同样,放眼全球,我们与外国友人沟通的标准语言是英语,所以我们才要苦逼的学习英语。 计算机网络协议同我们的语言一样,多种多样。而ARPA公司与1977年到1979年推出了一种名为ARPANET的网络协议受到了广泛的热捧,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推出了人尽皆知的TCP/IP标准网络协议。目前TCP/IP协议已经成为Internet中的“通用语言”,下图为不同计算机群之间利用TCP/IP进行通信的示意图。 1. 网络层次划分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图所示: 2. OSI七层网络模型 TCP/IP协议毫无疑问是互联网的基础协议,没有它就根本不可能上网,任何和互联网有关的操作都离不开TCP/IP协议。不管是OSI七层模型还是TCP/IP 的四层、五层模型,每一层中都要自己的专属协议,完成自己相应的工作以及与上下层级之间进行沟通。由于OSI七层模型为网络的标准层次划分,所以我们以OSI七层模型为例从下向上进行一一介绍。

完整版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 2017北大网络

计算机网络基础作业题附件 (15秋16春) 二、简答题(每小题4分,共12分) 1、请补画出曼彻斯特和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波形图(第 3章) 数字数据 「01101 1101 1 NRZ 编码 _| ~| \_[―! |_: _ I j 1 i j till 同步时钟 WLfiMarrnM i ii i : : \ \ i \ I ] I \ \ \ 曼彻斯特 ■ ! i ] ! E J ! ! ! ! I J 1 i E ] | | 差分曼彻斯特 : 答: 0 110 1110 11 I = 1 r ―I =L4 [ i ― i 一 ihhhrLTLhhhM i ! UrlJWUUWI 」丁 TUtwirhiJiHrLit 2、如图所示,某家庭预组建一个无线局域网,并通过相应的无线设备连接到校园网的交 换机A 上,家庭电脑使用私有 IP 地址,校园网使用公有 IP 地址,请自选无线设备设 数字数据 NRZ 编码 同步时钟 曼彻斯特 差分曼彻斯特

计该无线局域网,具体要求如下:(第4章) 1)图中补画无线局域网连接图,并注明需用的无线网络设备的名称2)写出所用无线网络设备的主要功能

家庭电脑 192.168.0.100 192.168.0.105 无线网卡: 实现计算机与无线传输介质的连接 收发无线信号 完成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大部分功能 无线路由器: AP 功能 DHCP 、NAT 、防火墙、MAC 地址过滤等 3、请回答卜列有关 DNS 域名系统的问题 答: 交换机A 137.189.0.0 交换机B 家庭电脑 192.168.0.100 192.168.0.105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应用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习题答案 整理人:夏海生苏磊 一、填空题 1、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通信线路和设备通信资源共享 2、资源与服务控制资源与服务; 3、硬件; 4、通信子网; 5、介质; 6、通信设备传输; 7、C/S 网络; 8、对等网模式; 9、语法语义时序;10、系统软件;11、资源通信;12、局域网广域网;13、C/S;14、星型树型;15、环型;16、中心节点;17、点线;18、双绞线双绞线; 19、网络管理软件客户端软件;20、对等网;21、物理媒体有线网络;22、体系结构;23、7 4;24 2;25、接口;26、网络应用服务;27、数据通信数据通信;28、并行;29、全双工;30、基带传输;31、频带传输调制解调; 32、信号;33、传输速率传输速率;34、多路复用;35、数据传输链路拆除;36、专用的物理链路储存;37、链路不同;38、逻辑链路;39、链路建立数据传输链路拆除;40、虚电路 二、选择题 1-5、AC B D B D 6-10、D B C B B 11-15、D D C A C 16-20、A ABD ABD B D 三、简答题 1、计算机网络的内涵是什么? 答:计算机网络是将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具有独立功能的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线路和设备,在网络协议和网络软件的支持下相互连接起来,进行数据通信,进而实现资源共享的系统。 2、计算机网络有哪些功能? 答:计算机网络最基本的功能是资源共享和数据通信,除此之外还有负载均衡、分布式处理和提高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 3、简述计算机网络系统的组成。 答:计算机网络的系统组成主要包括计算机系统、数据通信系统、网络软件等部分,其中网络软件根据软件的功能可分为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两大主类。 4、什么是通信子网,什么是资源子网,它们的功能是分别是什么? 答:通信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网络通信功能的设备(网卡、集线器、交换机)、通信线路(传输介质)和相关软件的集合,主要负责数据传输和转发等通信处理工作。 资源子网是计算机网络中实现资源共享功能的设备及其软件的集合,是面向用户的部分,它负责整个网络的数据处理,向网络用户提供各种网络资源和网络服务。 5、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计算机网络发展经历了面向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计算机通信网络、计算机互联网络和高速互联网络四个阶段。 6、说明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总结Word版

《计算机网络》重点知识 第一章概述 一、现在最主要的三种网络 ?电信网络(电话网) ?有线电视网络 ?计算机网络(发展最快,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 二、internet 和Internet ?internet 是普通名词泛指一般的互连网(互联网) ?Internet是专有名词,标准翻译是“因特网”世界范围的互连网(互联网),使用TCP/IP 协议,前身是美国的阿帕网ARPANET 三、计算机网络的带宽 计算机网络的带宽是指网络可通过的最高数据率,即每秒多少比特。 描述带宽也常常把“比特/秒”省略。 例如,带宽是10 M,实际上是10 Mb/s。注意:这里的M 是106。 四、对宽带传输的错误概念 在网络中有两种不同的速率: ?信号(即电磁波)在传输媒体上的传播速率(米/秒,或公里/秒) ?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比特/秒),也叫传输速率。 这两种速率的意义和单位完全不同。 宽带传输:计算机向网络发送比特的速率较高。 宽带线路:每秒有更多比特从计算机注入到线路。 宽带线路和窄带线路上比特的传播速率是一样的。 早期的计算机网络采用电路交换,新型的计算机网络采用分组交换的、基于存储转发的方式。 分组交换: ?在发送端把要发送的报文分隔为较短的数据块 ?每个块增加带有控制信息的首部构成分组(包) ?依次把各分组发送到接收端 ?接收端剥去首部,抽出数据部分,还原成报文 IP 网络的重要特点 ◆每一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发往同一个目的地的分组,后发送的有可能先收到(即可能不按顺序接收)。 ◆当网络中的通信量过大时,路由器就来不及处理分组,于是要丢弃一些分组。 ◆因此,IP 网络不保证分组的可靠地交付。 ◆IP 网络提供的服务被称为: 尽最大努力服务(best effort service) 五、最重要的两个协议:IP 和TCP TCP 协议保证了应用程序之间的可靠通信,IP 协议控制分组在因特网的传输,但因特网不保证可靠交付. 在TCP/IP 的应用层协议使用的是客户服务器方式。 ◆客户(client)和服务器(server)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