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30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关于马克思恩格 斯论述城乡关系的发展
趋势
关于马克思、 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 的发展趋势问题是学术界探讨了热点问 题,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分 别是:
四步骤说。 有的学者认为通过悉心 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发现,马克思、 恩格斯论述的城乡关系是按照 “城乡混 沌— — — 城 乡 对 立— — — 城 乡 关 联— — — 城 乡 统 筹— — — 城 乡 融 合 的 历 史 发 展 脉 络 推 进 的。 ”[11]
制,“资本主义社会不仅不能消除这种对 立,反而不得不使它日益尖锐化。 ”[20](57)
关于城乡分离对对立的表象问题的 研究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是 “城乡对立不但导致了农村居民的 贫困、愚昧,还直接损害了农业这一国民 经济的基础, 农业的落后状态必将拖整 个国民经济的后腿。 ”[12]二是:“私有制使 城市和乡村发展处于严重失衡状态,进 一步扩大了城乡间的差距。 居住在城市 和剥削和统治阶级可利用其特殊的经济 政治地位剥夺乡村劳动人民, 使乡村陷 于贫困落后和愚昧状态中。 ”[14]三是认为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作中阐述了“城乡差 别对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产生了 负面影响, 阻碍未来社会人的自由而全 面的发展。 ”[15]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 意 识 形 态 》、《资 本 论 》中 也 对 城 乡 对 立 的 表象问题进行了阐述:“城市已经表明了 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受和需求的集 中这个事实; 而在乡村则是完全相反的 情况:隔绝和分散。 ”[21](104),“由于农业和 工业的分离,由于大的生产中心的形成, 而农村反而相对孤立化。 ”[22](733)
三步骤说。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恩 格斯分析城乡关系这个历史范畴的总的 看法是:“从古代到现代的资本主义,城 乡之间由分离的出现到对立的激化;在 废除私有制后, 城乡之间由对立转为差 别;在社会主义迈向共产主义时期,人类 将自觉地采取各种措施, 逐步消灭这种 差别,使城乡融合一体。 ”[8]这里笔者所论 述的三步分别为 “城乡分离— ——城乡对 立— — — 城乡差别— — — 城乡 融 合 ”。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 恩格 斯论述城乡关系 始 于 恩 格 斯 于 1844 年 撰写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十九世纪 初,英国由于受到工业革命的影响,大量 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 城市难以容纳大 量从农村迁入的大量人口, 正是由于这 种城乡之间的矛盾, 才导致了城乡之间 的对立。 “当时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 化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在城乡对立中出 现了城乡协调发展的萌芽。 ”[6]恩格斯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详细描述了这个 进程。 他指出, 在工业日益集中的趋势 下, 人口像资本一样集中起来,“这种大 规模的集中,250 万人集中在一个地方: 使这 250 万 人 的 力 量 增 加 了 100 倍 ;他 们把伦敦变成了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 造了巨大船坞, 并聚集了经常布满泰晤 士河的成千的船只。 从海面向伦敦桥溯 流而上时看到的泰晤士河的景色, 是再 动人不过的了。 ……这一切都是这样雄
系的发展趋势;三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及其表象;四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
述城乡统筹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合的条件;五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消灭城乡对立和最终达到城乡融合的意义。
【关键词】 城乡关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统筹
【中图分类号】 A81
【文件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7426[2010]04-0144-03
马克思同样认为城市环境有利于提 高劳动者的素质, 如:“如果说城市工人 比农村工人发展快, 这只是由于他的劳 动方式使他生活在社会之中, 而土地耕 种者的劳动方式则使他直接和自然打交 道。 ”[25](260),“如果没有大城市,就没有它 们推动社会意识的发展, 工人决不会像 现在进步这么快。 ”[26](408)
值的。
一、 关于马克思恩格 斯论述城乡关系的开端
和理论背景
首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学术界 普遍认为马克思、 恩格斯并未就城乡关 系问题在某一著作中作过专门集中而系 统性的论述, 其城乡关系思想蕴藏在马 克思、 恩格斯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 “马克思、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包括坚持 社会整体发展观、 人的积极主动参与观 和以人为本的和谐发展观等内 容 ”[1],这 些理论 “既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 的重要内容之一, 也是马克思主义关于 未来社会构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的 理论背景, 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以下三种 观点。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在揭 示资本主义本质时, 经常剖析城乡之间 的对立和城市本身的矛盾, 并进而论及 了社会主义的城乡关系和城市问题。 ”[8] 有学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在创立历史唯 物主义的过程中, 将城乡关系作为一个 重要的理论范畴加以论述, 形成了其颇 具特色的城乡关系理论。 ”[9]有学者认为: “正是在创立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的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关注城乡差别 的现实问题, 逐步提出了具有时代特征 的城乡差别思想。 ”[10]
二步骤说。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是历史发展 的根本动力; 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 统一体所形成的生产方式的更替, 表征 着社会文明形态依次演进的基本图式, 即分离与对立到统筹与融合。 ”[9]这里笔 者所论述的两步分别为 “分离与对 立— — — 统 筹 与 融 合 ”,显 然 笔 者 只 是 从 程
三、 关于马克思恩格 斯论述城乡关系对立的
根源及其表象
国内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 恩格 斯论述的城乡对立是一个历史范畴,是 作为整个分工的社会化产物。 有学者认 为:“城乡对立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现象, 不是永恒的自然现象。 ”[8],有学者认为: “城市的出现、城乡关系的分离,根源于 生产力‘有所发展但又发展不足’的必然 结果和客观要求,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这 里的‘有所发展’是指农业劳动生产率的 提高已经能够生产出超过维持农业劳动 者所必需的产品, 从而为城乡和工农之 间的分离提供了可能; 这里的 ‘发展不 足’ 是指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尚不足以避 免或杜绝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均衡所引起 的利益分化、冲突乃至对抗。 ”[9]有学者认 为:“社会分工是城乡对立的根本原因, 城乡的分离与对立是伴随着农业和手工 业的分工使生产、 生活等要素环节都向 城市集中化的过程中浮出水面的。 资本 主义大工业与私有制则是进一步导致近 代 城 乡 尖 锐 对 立 的 根 本 原 因 ”[11],有 学 者 认为马克思、 恩格斯从四个方面论述了 近代以来城乡差别和工农差别形成的原 因:“一是商品市场经济在城市和工业部 门的发展速度和程度快于农村和农业; 二是工业比农业发展快, 劳动生产率更 高; 三是城市工人在提高工资水平方面 处于比农业工人和农村家庭工人更为有 利的地位; 四是城市文明和工业文明的 熏陶使城市居民的文明程度高于农村居 民。 ”[13]以上学者的主要理论依据源于马 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论 住宅问题》 等著作中的论述:“物质劳动 和精神劳动的最大的一次分工, 就是城 市和乡村的分离。 城乡之间的对立是随 着野蛮向文明的过渡、 部落制度向国家 的过渡、 地方局限性向民族的过渡而开 始的, 它贯穿着全部文明的历史并一直 延续到现在。 ” 在 [19](56-57) 人类社会的早期, 城市还没有出现, 就不存在城乡对立的 问题。 城市出现以后, 到了资本主义社 会,城乡尖锐对立成为社会的一大矛盾。 城乡对立的深层次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
作者简介:赵洋,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西南科技大学政治学院副院长。 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经济社会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
·144·
2010·4 理论与改革
伟,这样壮丽,简直令人陶醉,使人还在 踏上英国的土地之前就不能不对英国的 伟 大 感 到 惊 奇 。 ” , [18](552) 马 克 思 、恩 格 斯 “一方面他们肯定了城市的出现、城乡分 离作为劳动分工的合理性、 必然性和历 史进步性。 另一方面,主要立足于对资本 主义条件下劳动分工不合理性的批判, 他们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资本主义制度 下城市盲目扩张造成的乡村衰落、 城市 病态和城乡间尖锐的对立和冲突等问 题。 ”[7]
度上区分了分离与对立, 统筹与融合的 区别, 并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本质的区 别。
四论说。 有学者从城乡统筹论出发, 认为 “马克思主义有丰富的城乡统筹发 展理论, 经典作家非常系统地阐述了需 要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因(动 力 论 )、城 乡 统筹发展的前提条件 (条 件 论 )、城 乡 统 筹发展所要达到的目标(目标论)及城乡 统筹发展的措施(实现论)[12]。
典著作中。 ”[4]有学者认为:“马克思、恩格 斯虽不是城乡融合思想的创始人, 但他 们在前人的基础上,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 景,从本源上分析了产生城乡差别、尖锐 对立的原因, 前瞻性的提出了城乡融合 的可能性,确定了城乡关系的最终目标, 阐述了城乡融合的实现路径, 形成了系 统的城乡关系理论。 ”[5]
学术综述与动态 ACADEMIC REVIEW AND DEVELOPMENT
近 30 年来国内关于马克思恩格斯
城乡关系思想研究综述
■赵 洋
(中国人民大学 中国 北京 100872)
【摘 要】 近 30 年来国内学术界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主要围绕五个方面的问题
展开的。 一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的开端和理论背景;二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关
近 30 年来国内学术 界 关 于 马 克思 、
恩格斯城乡关系思想的研究主要基于马 克思主义文献学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 恩格斯著作中关于城乡关系的文本进行 了系统的梳理,按照唯物史观的原理,初 步探讨了分布在马克思、 恩格斯理论体 系中关于城乡关系观点之间的内在逻 辑。 同时学术界主要是围绕以下五个方 面的问题来进行探讨的。 一是关于马克 思、 恩格斯论述城乡关系的开端和理论 背景;二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论述城乡 关系的发展趋势;三是关于马克思、恩格 斯论述城乡关系对立的根源及其表象; 四是关于马克思、 恩格斯论述城乡统筹 与融合的条件;五是关于马克思、恩格斯 论述消灭城乡对立和最终达到城乡融 合的意义。 虽然国内学术界对该问题进 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并形成了一批研 究成果, 但大部分成果仅仅停留在对文 本的梳理,对文本之间内在逻辑的研究 显得较为薄弱。 随着党的十六大以来城 乡统筹作为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作 为国家战略的提出,马克思、恩格斯的城 乡关系思想终于又浮出水面, 重新引起 了学术界的兴趣和关注,因此,重新回顾 和审视近 30 年来国内学术界对 于 这 一 问题的研究状况,深化和发展马克思、恩 格斯的城乡关系思想, 显然是非常有价
有学者认为:“在一百多年前, 马克 思、恩格斯曾对城市的产生与发展,作过 许多精辟的论述, 在城乡发展史上具有 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一些论述,对当前 与今后的城乡与乡村的发展, 仍有着积 极的指导作用。 ”[3]有学者认为:“马克思、 恩格斯城乡统筹思想的火花散见于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 形 态 》、《共 产 党 宣 言 》、《 政 治 经 济 学 批 判》、《论住宅问题》、《资本论》等一系列经
国内学术界在阐述城乡对立成为社 会的一大矛盾的同时也同样肯定了城市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如:城市 “聚 集 着 社 会 的 历 史 动 力 ”[23](303);“要 想 能 够利用新发明的辅助工具, 修筑良好的 道路,买到便宜的机器和原料,雇到经过 良好训练的工人, 就必须建立整套的工 业体系。 要建立整套的工业体系,就需要 把一切工业部门紧密地联系起来就需要 有依赖于内地工业的、 商业繁荣的沿海 城市。 这个原理早已为经济学家们所阐 明。 ”[24](470);城市“这种大规模的集中,250 万人集中在一个地方, 使这 250 万人的 力量增加了 100 倍, 他们把伦敦变成了 全世界的商业首都,建造了巨大的船坞?? 这一切都是这样雄伟,这样壮丽,简直令 人陶醉, 使人还在踏上英国的土地之前 就不能不对英国的伟大感到惊奇。 ”[18](55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