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1. 心肌细胞和收缩蛋白的丧失心肌缺血、缺氧、感染、中毒等造成大量心肌纤维变

性、坏死时,心肌细胞和收缩蛋白丧失,以致心肌收缩性减弱而发生心力衰竭。

2.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能量代谢(释放、储存、利用)中任何一环节发生障碍均

可导致心肌收缩性减弱[如图].

①生成障碍心肌缺氧或维生素B1缺乏都可使ATP生成不足而导致心肌收缩性减弱。

②能量利用障碍可能是心肌收缩调节蛋白的缺陷,或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活性降低,

使ATP水解发生障碍所致。

3. 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①肌质网对Ca2+的摄取、释放障碍在心肌兴奋时,胞浆

中Ca2+浓度不能迅速达到激发心肌收缩的浓度,从而导致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②Ca2+内流受阻正常情况下,去甲肾上腺素(NE)与心肌细胞表面的β受体结合后,通过腺苷酸环化酶,使心肌细胞内ATP转变为cAMP,后者再激活膜上的钙通道,使其开放而使Ca2+内流;又可通过蛋白激酶的活化,使肌质网摄取和释放Ca2+加速,故有加强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作用。肥大而衰竭的心肌由于儿茶酚胺合成减少或消耗过多,故心肌内NE含量减少,使钙通道难以开放,Ca2+的内流减少,从而导致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③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妨碍兴奋-收缩偶联过程。

心脏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

1.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主要机制有:

①钙离子复位延缓实验证明,人和动物衰竭心肌的Ca2+复位延缓,致胞浆中Ca2+的浓度不能迅速降到使Ca2+脱离肌钙蛋白的水平,从而导致心肌舒张延缓或不全,这样就

妨碍了心脏的充盈。

②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肌处于收缩状态,严重影响心脏的舒张充盈。

③心室舒张负荷降低主要为冠状动脉的灌流充盈不足,而影响心室的舒张功能。

2. 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顺应性是指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心室

顺应性降低时,妨碍了心室的充盈。

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当心肌梗死、心肌炎时,心室壁各部舒缩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协调。表现为:

1. 部分心肌收缩减弱。

2. 部分心肌无收缩。

3. 部分心肌收缩性膨出,即当心肌收缩时,病变区反向外膨出。

4. 各部心肌收缩不同步(如心脏内传导障碍)[如图].输出量减少,从而可使心输出量

减少,在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中起一定作用。

8心力衰竭(174题)

第十章心力衰竭 单选题(A型题) (D)1.下列哪一种情况最易发生心肌向心性肥大 A、甲亢症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1缺乏 D、高血压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C)2.左心衰竭病人出现右心衰竭时表现出: A、肺淤血继续存在 B、肺水肿继续存在 C、肺淤血减轻 D、肺淤血加重 E、肺循环和体循环恢复正常 (D)3.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不可能发生 A、心率加快 B、心腔紧张源扩张 C、交感神经兴奋 $ D、心肌肥大 E、血液重新分配 (C)4.下列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每搏输出量降低 B、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心输出量 C、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D、心功能障碍引起大小循环充血 E、伴有肺水肿和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的综合征 (E)5.向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缩力增强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心率加快 D、心输出量增加 E、收缩期室壁张力增加 (C)6.离心性肥大的主要机制是: A、心脏收缩期阻力过大 B、冠脉血流量增加 C、舒张期室壁张力增加 【 D、心率加快 E、心输出量增加 (E)7.心力衰竭时血液灌流量减少最显著的器官是: A、皮肤 B、肝脏 C、骨骼肌 D、脑 E、肾脏 (A)8.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种变化不可能发生 A、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B、心肌收缩力减弱 C、心室残余血量增多 D、循环时间延长 E、休息时心率加快 (B)9.心力衰竭的变化中下列哪项提法不正确 A、心脏肌源性扩张 B、心输出量低于正常水平 C、血流重分布 D、血压不变或降低 E、静脉淤血,静脉压升高 (D)10.下列哪项指标能够反映左心室的前负荷变化 ) A、中心静脉压 B、平均动脉压 C、心输出量 D、肺动脉楔压 E、Vmax (B)11.心力衰竭时出现夜尿的主要机制是: A、平卧后肾淤血加重 B、平卧后肾血流量增加 C、平卧后肾小管重吸收水分减少 D、平卧后水肿液吸收入血减少 E、平卧后心肌收缩力加强 (C)12.端坐呼吸的发病机制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端坐时回心血量减少 B、端坐时水肿液不易入血 C、端坐时转移至腹腔、下肢的血液减少 D、端坐时胸腔空积变大 E、端坐时肺活量增加 {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心力衰竭发病机制及治疗新进展 【摘要】本文主要以心力衰竭为关键词在各大数据库中进行搜索,下载相关的发病机制研究以及治疗研究的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进行总结,以便于为临床研究方向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心力衰竭;发病机制;治疗进展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一种由于各种原因所引起的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患者的心室重构,主要表现为心脏的泵血功能出现障碍,临床上的血流动力学发生了一定的改变,肺循环有淤血现象,体循环也有淤血现象,组织的血压也表现为灌注不足[1]。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的人均寿命不断延长,老年人口增多,心力衰竭的发病人数不断增加,因此,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2],本文则主要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以及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1 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心力衰竭与炎性反应 很多研究证明了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中,炎性反应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比较重要的作用机制之一[3],炎性反应中会产生大量的炎性细胞,炎性细胞会释放较多的炎性因子,促进心力衰竭的发生,促进心力衰竭的发展[4]。但是,到目前为止,其中具体的作用机制并不是特别确定,但是可能与很多微生物、神经激素以及内毒素的作用是密不可分的[5]。心力衰竭发生时,心脏出现了超负荷的情况,这个过程中就有很多细胞因子进行了表达,包括了各种类型的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6],这些物质在心力衰竭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对心肌损伤发挥一定的诱导作用最终导致心力衰竭的发生[7]。 1.2 心力衰竭与脑利钠肽 BNP是一种在心肌中合成并由其分泌的一种天然类激素物质,它通常出现在左右心室的心肌细胞以及脑组织周围细胞中[8]。当病人心脏的左心室功能出现损伤并发生扩张时,会刺激心肌细胞大量的合成BNP物质并将其释放到血液中,进而起到抑制心脏不受损伤的功能[9]。研究发现,BNP释放进血液后可以促进血管的舒张作用,并加快钠以及尿的排除,其还具有促进抗肾素- 血管紧张素- 醛固酮系统的血管收缩能力[10],抑制病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以及血压升高等,作为抑制剂参与到了血压、血容量以及机体中水含量和钠盐之前的平衡,增强肾

心衰习题

第十一章心功能不全 一.名词解释: 1.心力衰竭 2.充血性心力衰竭 3.压力负荷(后负荷) 4.容量负荷 5.劳力性呼吸困难 6端坐呼吸 7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二.问答题 1.试述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发因素。 2.试述心力衰竭的分类。 3.试述心力衰竭时心脏的代偿。 4.简述心力衰竭时心脏以外的代偿。 5.试述心力衰竭时,心肌收缩性的减弱及其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 6.试述心力衰竭时,心室舒张功能和顺应性的异常,及其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 三.选择题 1.心律失常是指 A.心动过速 B.心动过缓 C.过早搏动 D.心房扑动或颤动 E.心脏内激动发生异常和/或传导障碍引起的心脏活动节律异常 2.发生心律失常的病理生理基础是 A.心肌电生理活动异常 B.心肌收缩功能障碍 C.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D.药物及毒素作用 E.神经体液因素失调 3.下列先天性心脏病中出现明显紫绀的是 A.心房间隔缺损 B.心室间隔缺损 C.法乐四联症 D.主动脉狭窄 E.肺动脉狭窄 4.下列哪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每搏输出量的降低 B.静脉回心血量超过心输出量 C.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D.心功能障碍引起大小循环充血 E.伴有肺水肿或肝脾肿大、下肢水肿综合症 5.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 A.心泵功能衰竭 B.急性心力衰竭 C.慢性左心衰竭 D.以心脏扩大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E.以血容量、组织间液增多为特征的心力衰竭 6.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后负荷加重?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高血压病 C.肺动脉高压 D.心室间隔缺损 E.心肌炎 7.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左心室前负荷明显加重? A.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B.心肌梗塞 C.高血压病 D.心肌炎 E.肥厚性心脏病 8.下列哪一种疾病伴有右心室后负荷明显加重? A.高血压病 B.心肌梗塞 C.严重贫血 D.肺梗塞 E.心脏瓣膜关闭不 全 9.阻力负荷过重损伤心脏功能的机制中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心脏每搏输出量和每分输出量减少 B.心室壁活动张力增加 C.心肌氧耗量增加 D.心室壁收缩不协调 E.冠脉血流量减少 10.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伴有右心室前负荷明显加重? A.高血压病 B.心肌病 C.室间隔缺损 D.肺源性心脏病 E.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慢性心衰的发生机制及其药物治疗

慢性心衰的发生机制及其药物治疗 覃亮 摘要:本文结合对心力衰竭病理发病机制的认识,探讨了慢性心衰的药物治疗方法。在传统治疗以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的基础上,其他针对心衰生物学机制的新型制剂正在不断问世。 关键词:心力衰竭,机制,药物治疗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的定义是:心脏功能异常导致心脏泵血量不能满足组织代谢需要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按其起病及病程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心衰和慢性心衰,后者又称充血性心衰(CHF),目前(CHF)治疗的概念有了根本性的改变,认为慢性衰竭心脏结构和功能的内源性缺陷通过治疗可以有真正的生物学改善[1]。 1 慢性心衰的发病机制的研究 20世纪 50- 80年代,医学界一直认为在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下,心肌损伤引起血流动力学异常是心衰发生发展的机制。因而研究多集中于循环病理生理,如心脏前负荷、后负荷、心肌收缩力等如何影响心脏做功。所以,在治疗和药物作用的评价方面也主要是针对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肺毛细血管楔压和外周血管阻力等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然而,血流动力学参数仅与症状相关,与心衰进展和长期预后、死亡率无关。 20世纪 80 年代后期,人们认识到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如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血管升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不仅对血流动力学状况有恶化作用,而且有独立于血流动力学的、对心脏的直接毒性作用。20世纪90年代以后,认识到心衰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系列神经体液紊乱情况发生。交感神经系统和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的激活使去甲肾上腺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和血管加压素水平增高[2],引起血管收缩、血容量增多、心率增快和收缩力增强。其他升压因子有内皮素、肾上腺素、生长激素、肿瘤坏死因子、前列腺素、P物质、利钠肽等。这些神经体液因子除了引起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改变外,还可通过不同的细胞信号途径干扰正常心肌细胞的活动、诱发细胞凋亡及促进纤维化[3],最终导致心肌细胞的功能异常。基于心衰时有交感神经系统和RAAS的激活,推测对这些系统进行调控在改变心衰的病理生理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下篇第十章心力衰竭 一、选择题 型题】 【A 1 1.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心脏的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B.心脏的舒张功能发生降曙 C.心输力量绝对下降 D.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E.心泵功能不全 2.心力衰竭最具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循环充血 B.血压下降 C.心输出量降低 D.肺循环淤血 E.循环障碍 3.下列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 B.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 C.组织供氧相对增加 D.心输出量相应增加 E.心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 4.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甲状腺功能亢进 B.严重贫血 C.维生素B 缺乏 1 D.妊娠 E.高血压病 5.下列疾病中哪—于舒张功能不全衰竭 A.高血压性心脏病 B.二尖瓣狭窄 C.三尖瓣狭窄 D.心肌缺血 E.缩窄性心包炎 6.下列疾病中哪—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人肺源性心脏病 B冠心病 C恶性贫血 D.高血压病 E.心包炎 7.心脏右室压力负荷过度可见于 A.肺动脉瓣狭窄 B.高血压 C.主动脉瓣狭窄 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8.下列哪一项不是由于容量负荷过度导致心力衰竭的 A.高动力循环状态 B.动脉瓣膜狭窄 C.主动脉瓣关闭不舍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9.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高血压病 B.甲状腺功能亢进 C.心肌病 D.冠心病 E.心瓣膜病 10.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见于 A.全身感染 B.酸中毒 C.心律失常 D.妊娠和分娩 E.以上都是 11.心肌舒缩的基本物质有 A.肌球蛋白 B.肌钙蛋白 C.原肌凝蛋白 D.钙离子 E.以上都是 12.决定心输出量最关键的因素是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E.肌膜动作电位 13.在心肌兴奋收缩中起耦联作用的电解质是 A.K+ B.Na+ C.Mg+ D.Ca2+ E.Cl- 14.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A.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B.钙离子复位延缓 C.胞外钙内流障碍 D.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E.肌浆网Ca2+释放减少 15.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力式不可能发生 A.心率加快 B.心肌肥大 C.心脏扩张 D.血容量增加 E.神经体液代偿 16.下列何种疾病较早即可引起离心性心肌肥大 A.高血压病 B.肺源性心脏病 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D.冠心病 E.肺动脉瓣狭窄 17.下列何种疾病不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 A.高血压病 B.肺源性心脏病 C.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D.冠心病 E.肺动脉瓣狭窄 18.下列何种疾病可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 A.高血压病 B.高动力循环状态 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二尖瓣关闭不全 E.三尖瓣关闭不全

病理学之心力衰竭题库含答案

一、选择题 【A1型题】 1. 下列哪一项最符合心力衰竭的概念 A. 心脏的收缩功能发生障碍 B. 心脏的舒张功能发生降曙 C. 心输力量绝对下降 D. 心输出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E.心泵功能不全 2. 心力衰竭最具特征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是 A. 循环充血 B. 血压下降 C. 心输出量降低 D. 肺循环淤血 E. 循环障碍 3. 下列关于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哪项概念是错误的 A. 心输出量较发病前有所下降 B. 心输出量可高于正常水平 C. 组织供氧相对增加 D. 心输出量相应增加 E. 心脏处于高动力循环状态 4. 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引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 甲状腺功能亢进 B. 严重贫血 C. 维生素B1 缺乏 D. 妊娠 E. 高血压病 5. 下列疾病中哪—于舒张功能不全衰竭 A. 高血压性心脏病 B. 二尖瓣狭窄 C. 三尖瓣狭窄 D. 心肌缺血 E. 缩窄性心包炎 6. 下列疾病中哪—起高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 人肺源性心脏病B 冠心病 C 恶性贫血 D. 高血压病 E. 心包炎 7. 心脏右室压力负荷过度可见于 A. 肺动脉瓣狭窄 B. 高血压 C. 主动脉瓣狭窄 D.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E. 三尖瓣关闭不全 8. 下列哪一项不是由于容量负荷过度导致心力衰竭的 A. 高动力循环状态 B. 动脉瓣膜狭窄 C. 主动脉瓣关闭不舍 D. 二尖瓣关闭不全 E. 三尖瓣关闭不全 9. 下列疾病中哪一种不会出现低输出量性心力衰竭

A. 高血压病 B. 甲状腺功能亢进 C. 心肌病 D. 冠心病 E. 心瓣膜病 10. 心力衰竭的诱因可见于 A. 全身感染B .酸中毒 C. 心律失常 D.妊娠和分娩 E. 以上都是 11. 心肌舒缩的基本物质有 A. 肌球蛋白 B. 肌钙蛋白 C. 原肌凝蛋白 D.钙离子 E. 以上都是 12. 决定心输出量最关键的因素是 A. 兴奋性 B. 自律性 C. 传导性 D. 收缩性 E. 肌膜动作电位 13. 在心肌兴奋收缩中起耦联作用的电解质是 + + + + 14. 下列哪项与心衰时心肌舒张功能障碍有关 A. 心肌细胞凋亡、坏死 B. 钙离子复位延缓 C. 胞外钙内流障碍 D. 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 E. 肌浆网Ca2+释放减少 15. 急性心力衰竭时下列哪项代偿力式不可能发生 A. 心率加快 B. 心肌肥大 C. 心脏扩张 D. 血容量增加 E. 神经体液代偿 16. 下列何种疾病较早即可引起离心性心肌肥大 A. 高血压病 B. 肺源性心脏病 C.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D.冠心病 E. 肺动脉瓣狭窄 17. 下列何种疾病不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 A. 高血压病 B. 肺源性心脏病 C. 主动脉瓣闭锁不全 D. 冠心病 E. 肺动脉瓣狭窄 18. 下列何种疾病可引起向心性心肌肥大 A. 高血压病 B. 高动力循环状态C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 D .二尖瓣关闭不全 E .三尖瓣关闭不全 19. 心肌纤维呈串联性增生的主要原因是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 心肌收缩性减弱 1. 心肌细胞和收缩蛋白的丧失心肌缺血、缺氧、感染、中毒等造成大量心肌纤维变 性、坏死时,心肌细胞和收缩蛋白丧失,以致心肌收缩性减弱而发生心力衰竭。 2.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心肌能量代谢(释放、储存、利用)中任何一环节发生障碍均 可导致心肌收缩性减弱[如图]. ①生成障碍心肌缺氧或维生素B1缺乏都可使ATP生成不足而导致心肌收缩性减弱。 ②能量利用障碍可能是心肌收缩调节蛋白的缺陷,或肌球蛋白头部ATP酶活性降低, 使ATP水解发生障碍所致。 3. 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①肌质网对Ca2+的摄取、释放障碍在心肌兴奋时,胞浆 中Ca2+浓度不能迅速达到激发心肌收缩的浓度,从而导致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②Ca2+内流受阻正常情况下,去甲肾上腺素(NE)与心肌细胞表面的β受体结合后,通过腺苷酸环化酶,使心肌细胞内ATP转变为cAMP,后者再激活膜上的钙通道,使其开放而使Ca2+内流;又可通过蛋白激酶的活化,使肌质网摄取和释放Ca2+加速,故有加强心肌兴奋-收缩偶联的作用。肥大而衰竭的心肌由于儿茶酚胺合成减少或消耗过多,故心肌内NE含量减少,使钙通道难以开放,Ca2+的内流减少,从而导致心肌兴奋-收缩偶联障碍。 ③肌钙蛋白与Ca2+结合障碍妨碍兴奋-收缩偶联过程。 心脏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 1. 心室舒张功能障碍主要机制有: ①钙离子复位延缓实验证明,人和动物衰竭心肌的Ca2+复位延缓,致胞浆中Ca2+的浓度不能迅速降到使Ca2+脱离肌钙蛋白的水平,从而导致心肌舒张延缓或不全,这样就 妨碍了心脏的充盈。 ②肌球-肌动蛋白复合体解离障碍心肌处于收缩状态,严重影响心脏的舒张充盈。 ③心室舒张负荷降低主要为冠状动脉的灌流充盈不足,而影响心室的舒张功能。 2. 心室顺应性降低心室顺应性是指心室在单位压力变化下所引起的容积改变。心室 顺应性降低时,妨碍了心室的充盈。 心室各部舒缩活动不协调 当心肌梗死、心肌炎时,心室壁各部舒缩在空间和时间上不协调。表现为: 1. 部分心肌收缩减弱。 2. 部分心肌无收缩。 3. 部分心肌收缩性膨出,即当心肌收缩时,病变区反向外膨出。

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 04级临床3班第3小组许玥,刘祺,邓瑞芬,王爽,杨勇,于杰,李玲玲摘要: 高血压是心衰的最常见病因之一,心脏是高血压最主要的靶器官。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可以导致以左室肥厚为主要特征的心脏病变,临床上见心脏扩大,心搏有力。这种代偿可以维持相当长时间,但是长期的高血压可引起心肌细胞过度肥大,心肌细胞变性坏死,纤维化和代偿功能降低,最终导致心肌代偿功能失调,出现左室扩张心脏收缩,舒张功能降低,每搏量,射血分数及心排出量减少而发生心力衰竭。从高血压,左室肥大到心室重构到心力衰竭是高血压导致心力衰竭的基本过程。 关键词:心力衰竭,高血压,心室重构 心力衰竭时一种复杂的临床症状群,使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具有很好的致残率及病死率。据美国Framingham的心脏研究发现,中毒心力衰竭患者,2年内有37%的发生死亡,平均存活时间仅1.7年。我国上海地区心力衰竭的调查发现,高血压病导致心力衰竭的病因占36. 0 %。高血压病左室构形和功能变化的认识已趋向一致。 高血压引起心力衰竭的机制可以从血流动力学,神经内分泌调节以及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改变这3个方面来解释。 1.血流动力学异常 长期的高血压克导致巡官结构重塑,变现为管壁增厚,小动脉和微动脉稀疏,心脏的后负荷增加,心肌代偿性肥厚,左室舒张功能受损,而且舒张功能异常早在还未发生左室肥厚时就出现。有30%-40%的患者出现舒张功能不全早于收缩功能不全[9]。心脏发生左室肥厚时,舒张与收缩功能发展逐渐恶化。肥厚的心肌出现扩张,心室腔增大,左室舒张期充盈量则下降,继而引起左房压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升高,升高到一定程度时出现肺淤血的症状和体征,右心房扩大出现体循环淤血。进而心指数下降时,出现低排血量的症状和体征。[5] 2.神经内分泌调节激活 这些机制主要包括内皮素系统、一氧化氮、Ca2 + 、肾上腺素及其受体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病理生理作用,以及在发生心力衰竭时的心肌细胞及细胞外基质的病理变化。近年来对于心钠素和脑纳素在膏血压导致的心衰方面的研究也有进展。详细地了解这些发病机制,可为临床上更好的治疗心力衰竭以及选择合适的治疗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2.1.内皮素 内皮素( endot helin , ET) ,其转化酶( Endot helin -converting enzyme , ECE) 是一种由内皮细胞相应基因所表达的Ⅱ型整合膜蛋白,属于中性内肽酶E 家族成员。ECE 是合成ET-1 的限速酶,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生发展过程中ECE 的表达和活性都增加。Endoh 和Masao 研究各种药物对心肌肌力的影响时发现,激活ET 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能够加速磷酸肌醇分解产生三磷酸肌酸和甘油二酯,发挥正性肌力作用[12]。 据报道,在对麻醉状态的泉进行缺血再灌注时ET对心脏起着毒害作用,发生心动过速性心脏疾病时, ET-1 对血液动力学的紊乱起着重要作用。Wang X W 等通过研究长期注射ECE 拮抗剂(FR901533) 对心室搏动过速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犬的血管重塑变化表明,ET-1 在犬充血性心力衰竭发展过程中对血管结构的损害起着关键性作用。 2.2.一氧化氮 正常内皮会分泌出许多活性物质:NO,前列环素,内皮衍生的高极性因子等,发挥舒张血管,抗血栓,抑制血小板,抗增殖,抗炎等作用,保护血管器官[3]。长期高血压会损伤

心衰的发病机理

概述 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是急性左心衰竭所引起的急性肺水肿。 病因 一、广泛的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炎或急进型高血压时,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升高。 二、二尖瓣狭窄,尤其伴有心动过速时,心室舒张期缩短,左心房的血液不能充分地流入左心室,左心房瘀血扩张,因而引起肺静脉压升高。 三、严重的心律失常,如发作较久的快速性心律失常或重度的心动过缓。 四、输液过快或过多,心脏的负荷突然增加,在原有左心衰竭病人可引起急性肺静脉高压。 由于上述诸病因引起的肺静脉和肺毛细血管压力突然明显增高,当肺毛细血管渗透压超过4.8kpa(36mmHg)时,则有大量浆液由毛细血管渗出至肺间质和肺泡内,发生急性肺水肿严重者左心室排血量急剧下降,同时出现心原性休克。 症状 病人常突然感到极度呼吸困难,迫坐呼吸,恐惧表情,烦燥不安、频频咳嗽,咯大量白色或血性泡沫状痰液,严重时可有大量泡沫样液体由鼻涌出,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大汗淋漓,四肢湿冷,两肺满布湿罗音,心脏听诊可有舒张期奔马律,脉搏增快,可呈交替脉。血压下降,严重者可出现心原性休克。 治疗 急性肺水肿是内科急症,必须及时诊断,迅速抢救。 一、镇静:皮下或肌肉注射吗啡5-10mg或杜冷丁50-100mg,使病人安静,扩张外周血管,减少回心血量,减轻呼吸困难。对老年人,神志不清,已有呼吸抑制,休克或合并肺部感染者禁用。 二、吸氧:加压高流量给氧每分钟6-8升,可流经25-70%酒精后用鼻管吸入,加压可减少肺泡内液体渗出,酒精能降低泡沫的表面张力使泡沫破裂,从而改善通气,也可使用有机硅消泡剂消除泡沫。 三、减少静脉回流:患者取坐位或卧位,两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必要时,可加止血带于四肢,轮流结扎三个肢体,每5分钟换一肢体,平均每肢体扎15分钟,放松5分钟,以保证肢体循环不受影响。 四、利尿:静脉给予作用快而强的利尿剂如速尿20-40mg或利尿酸钠25-40mg 加入葡萄糖内静脉注射,以减少血容量,减轻心脏负荷,应注意防止或纠正大量利尿时所伴发的低血钾症和低血容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