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相和》教学片段及评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相和》教学片段及评析

【教学片段一】师: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看看《将相和》这篇课文是由哪几个小故事构成的?生:由三个故事构成,第一是蔺相如完璧归赵,第二是蔺相如立功,职位高于廉颇。第三是廉颇很不服气,知道了蔺相如的想法,负荆请罪。

师:这三个故事能不能分别用一个词语来概括?

生:第一个故事是完璧归赵。

师:(板书“完璧归赵”)这个“璧”字要写得上大下小,下面是个“玉”。从字形上看,“璧”就是什么?

生:“璧”就是玉。

师:在文中指的就是――

生:和氏璧。

师:第二个故事是什么?

生:渑池击缶。

师:有没有同学有补充或有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是渑池会见。

师:为什么?

生:因为课文第11自然段说:“过了几年,秦王约赵王在渑池会见。”

师:你真会读书,这样说更准确一些。(板书:渑池会见)第三个故事,那位女同学说是负荆请罪,你们同意吗?

生:同意!

师:(板书:负荆请罪)“荆”不是草字头,而是立刀旁。这篇课文很长,同学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些词语来概括文中的三个小故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连起来,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是因为什么“不和”,又因什么而“和”了呢?思考一下,然后自己小声说一说,注意把语言组织通顺。

【点评】这个片段的教学体现了“简约而不简单”的特点:第一,整体把握,巧妙周全。把握文本主要内容固然是阅读教学的应有之义,但是文本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作者在文本中表达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句、段、篇的结构和恰当的表达方法来实现的,所以把握、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和结构布局是必不可少的。胡老师在引导学生初读感知文本全貌的基础上,依据文本的结构特点,提出“课文是由哪几个小故事构成的?”这一问题,引领学生潜心读书,捕捉文本要点,梳理文本脉络,进而以“能不能把这些词语连

起来,说一说廉颇和蔺相如是因为什么不和,又因什么而和”为抓手,体悟文本这几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敏锐地洞察出作者的行文思路,透彻地领悟了作者布局谋篇的方法。第二,学法渗透,自然无痕。“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这是所有教师应该树立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方法上有所凭借,从而不断获取新知识。哪怕他们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也能自主地学习、成长,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教学中,胡老师从学生、教材的实际出发,适时设问:“这篇课文很长,同学们一下子就找到了这些词语来概括文中的三个小故事,你们是怎么做到的?”引导学生归纳、梳理方法,这样就把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和指点学生阅读方法有机结合了起来,自然而然,巧妙无痕,值得我们学习和效仿。第三,生字教学,取舍得当。在这个环节中,胡老师注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选择了学生易于书写错误的“璧”和“荆”这两个生字(“璧”易错写成“壁”,“荆”易错写成上下结构)进行教学,教法灵活而自然,凸显了汉字的文化特点,使得学生在音、形、义整合的过程中,自主建构生字的认知组块。当然,如果能挤出时间,趁势让学生描、临,那么生字教学就更为扎实了。

【教学片段二】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然后在书旁空白处作些简单的批注。

生:我喜欢蔺相如。因为他机智、聪明,以国家为重。

师:你从哪里读出了这些?

生:(读第9自然段)蔺相如如果不聪明的话,他肯定听秦王的话,等着典礼的那一天,然后用和氏璧跟秦王交换城池。

生:我从第13自然段看出蔺相如的机智。(生读第13自然段)因为蔺相如特别忠诚,他看到秦王侮辱赵王,也要侮辱秦王,所以叫秦王击缶。

师:我没听出来他特别生气。谁愿意读一读蔺相如说的这句话?(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他读得有声有色。

生:我还看到了蔺相如的正义感,他看不惯秦王一直欺侮赵王,他很聪明,会还击。

生:从这段蔺相如说的第二句话中,我还体会到他的勇敢。

师:带着你这样的感受,读一读。(生读)

师:我听出来了,“跟您拼了”这个“拼”字写出了他的勇敢、机智。那么,蔺相如的勇敢、机智还可

以从哪些地方看出来?

生:我从第8自然段看出来的。(读)我从这里看出来,蔺相如心很细,如果我是蔺相如,绝对看不出来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很佩服他。

生:我从“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这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的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就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看出蔺相如的勇敢,他不怕自己死,为国家着想。

……

师:她的朗读让我感觉到,此情此景就在我的面前。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动作,就刻画出了蔺相如的机智、勇敢。除了机智、勇敢,你还发现蔺相如哪些品质?

生:我觉得蔺相如还是个大人不计小人过的人。廉颇瞧不起他,蔺相如职位比他还高,这句话传到了蔺相如的耳朵里,他并没有怪罪廉颇。

师:他是怎么说的?

生:(读句子)“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我们。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呀!’”

师:我们通过体会人物的语言,感受到了蔺相如的特点。下节课,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来体会廉颇的特点,从而领会生动的语言描写能够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人物的形象。

【评析】这个环节的教学,我觉得至少有以下几点值得我们关注:

其一,把握整体,聚焦部分。《将相和》是一篇比较长的课文,在高年级,这样的长文究竟如何来教呢?胡老师的处理策略无疑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具探究价值的范例。胡老师在让学生理清文章脉络,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以课后习题“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这个问题为探究的话题,一下子把学生的目光引向了课文的重点句段,凸显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其二,自主读书,感悟文本。我们看到,胡老师坚持“以读为本”的阅读教学观,把自主读书作为贯穿整个教学的一条主线,既给予学生充分的“沉浸浓郁,含英咀华”的静思默想的时间,使得学生对文本了然于胸,积蓄了对话的资本;又给予学生“口而诵,心而惟”放声朗读抒情的机会,使得学生深入领会了文章的情感,触摸到了人物鲜明的个性。学生在自主读书的实践中,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从理解肤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