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经济学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自我 约束问题 。 可以根据 对“自 我 约 束问 题”意识的 程度不同 ,将 人 们 分 为 三种不同的类型:一是成熟型。 他们充分意 识到自身存在“自我约束问题”,并且倾向于 准确地预测将来的行为。 二是幼稚型。 他们 根本没有意识到Fra Baidu bibliotek身存在的 “自我约束问 题”,因此会错误地预测自己将来的行为。 三 是偏幼稚型。 这类人能够意识到自身的“自 我约束问题”, 但低估了这一问题所造成的 影响。 在储蓄活动中,“自我约束问题”可能 产 生 两 种 行 为 倾 向 :一 是 “幼 稚 拖 延 ”,当 人 们认为在未来他们的效用函数会发生变化 时,就会出现这种“幼稚拖延”。 他们错误地 认为,虽然今天明摆着是这样的,但是明天 会有所不同。他们没能意识到明天的自己也 将不再是今天的自己, 因此当明天到来时, 他明摆着也会是拖延。 二是“成熟提前”,当 成熟型决策者将消费现有的收入看作是一 项愉快的活动时,由于他们对未来的自己有 充分的认识。 他们对自己说:如果明天我会 把今天的储蓄都花光的话,那么为什么我今 天还要储蓄呢? 于是在没有成本(如税收优 惠)的前提下,成熟型决策者也会拖延储蓄。
54 2010.12 (下)
Ch in a Co lle c tive Ec o n o m y
参考文献: 1、(美 )阿 兰·斯 密 德 著 ;刘 璨 ,吴 水 荣 译.制 度 与 行 为 经 济 学[M].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2004. 2、(美 )加 里·S·贝 克 尔 著 ;王 业 宇 译 .人 类 行 为 的 经 济 分 析 [M].三 联 出 版 社 ,1985. 3、何 大 安.行 为 经 济 学 基 础 及 其 理 论 贡 献 评 述 [J].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04(12).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 学院)
适性更强;检验新的行为经济模型。 寻找 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三、行为经济学基本内容 第一,预期理论。 该理论对传统的风 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不确定条件 下的判断和决策,许多都系统地偏离了传 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期望效用理 论。 “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观点:面 临 “获 得 ”,人 们 倾 向 于 “风 险 规 避 ”;面 临 “损 失 ”,人 们 倾 向 于 “追 求 风 险 ”;获 得 和 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人们常常 对结果偏离某一非固定偏好水平 (如现 状)的方式,而不是对用绝对项衡量的结 果更加敏感。这种对变化而不是大小的重 视可能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有关。根据这 种 法 则 ,人 们 对 外 部 环 境 (如 温 度 和 光 线 ) 的变化而不是其强度更敏感。 而且,与偏 好水平相比,在同等大小的损失和收益之 间,人们常常更讨厌发生损失。 第二,启发式认知偏向。 人们在作判 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 这些思维 的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 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 这些因走捷 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 就称为 “启发式偏 向”。三种最典型的启发式偏向:一是代表性 偏向。 “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简单地用类比 的方法去判断。 如果甲事件相似于乙类事 件,则甲就属于乙,与乙同类。 使用“代表性” 进行判断往往会导致过度自信。二是可得性 偏向。 “可得性偏向”是指当人们需要做出判 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最 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 信息。 可得性偏向又分为四种表现形式:事 件的可追溯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被搜索 集合的有效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想象力 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幻觉相关所造成的可 得性偏向。 三是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当 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 会将 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 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 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 会产生偏差。 锚定效应有三种体现:不充 分的调整; 在连续和独立事件的估测偏 向;主观概率分布的估测偏差。 第三,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研究主 要关注三个因素:一是收入的来源。 根据 钱来源的不同,人们会将它们分到不同的 账户中去,不同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 一样的。人们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存起来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 财,可能很快就花掉了。 这其实说明人们 在头脑里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
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两者是有 区别的。 二是收入的支出。 人们会将收入 分配到不同的消费项目中去,各个项目之 间资金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三是对心理账 户核算的频率。 对心理账户是每天核算, 每周核算,还是每年核算,对人们的决策 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行为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 假说假设人们能够事先估计一生的收入, 然后通过合理安排储蓄和消费来平滑一生 的消费,这样就能达到货币效用最大化。 如 果人一生的每个阶段的效用函数都是边际 效用递减, 并且每一期的消费冲动都是相 同的并且可以细分, 那么总效用就可视为 每一期效用的净现值总和, 也只有在这种 情况下,这一理论才是可被接受的。 行为生 命周期假说为原先的理性假说添加了三个 重要的行为学变量:“自我约束” 变量;“心 理账户”变量;“心理定格”变量。
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行
为
经
济■
学韦
理
婷 婷
论
综
述
摘要: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引入经 济学,增加了经济学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 现象的解释能力。 文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 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并阐述了预期理论、 启发式认知偏向和心理账户等研究内容。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心理;决策 一、行为经济学溯源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 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 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 有机组合。标准经济学理论假定人的行为 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私的、追求自身 效用最大化的,即认为所有非理性的行为 皆不存在。行为经济学却认为人的行为所 追求的远不仅限于此, 他们还关注公平、 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行为经济学第一 阶段的发展主要关注于指出传统经济学 假设的不足。而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经济学 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 假设的挑战,还进一步运用传统经济学的 分析工具, 将修正后的假设融入经济模 型。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 策” 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 架,“行为决策”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判 断”和“选择”两大类。 “判断”在行为学研 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 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行为学研究中“选择”的含义是,人们在面 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 的。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四步:识 别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运用的假设、 模型; 识别反常规现象;改造原有模型,使之普
54 2010.12 (下)
Ch in a Co lle c tive Ec o n o m y
参考文献: 1、(美 )阿 兰·斯 密 德 著 ;刘 璨 ,吴 水 荣 译.制 度 与 行 为 经 济 学[M].中 国 人 民 大 学 出 版 社 ,2004. 2、(美 )加 里·S·贝 克 尔 著 ;王 业 宇 译 .人 类 行 为 的 经 济 分 析 [M].三 联 出 版 社 ,1985. 3、何 大 安.行 为 经 济 学 基 础 及 其 理 论 贡 献 评 述 [J].商 业 经 济 与 管 理 ,2004(12). (作者单位: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计 学院)
适性更强;检验新的行为经济模型。 寻找 该模型的新推论,并论证其对谬与否。
三、行为经济学基本内容 第一,预期理论。 该理论对传统的风 险决策理论做出了修正,证明不确定条件 下的判断和决策,许多都系统地偏离了传 统的经济学理论,特别是偏离期望效用理 论。 “预期理论”有三个基本理论观点:面 临 “获 得 ”,人 们 倾 向 于 “风 险 规 避 ”;面 临 “损 失 ”,人 们 倾 向 于 “追 求 风 险 ”;获 得 和 损失是相对于“参照点”而言的。人们常常 对结果偏离某一非固定偏好水平 (如现 状)的方式,而不是对用绝对项衡量的结 果更加敏感。这种对变化而不是大小的重 视可能与心理学的认知法则有关。根据这 种 法 则 ,人 们 对 外 部 环 境 (如 温 度 和 光 线 ) 的变化而不是其强度更敏感。 而且,与偏 好水平相比,在同等大小的损失和收益之 间,人们常常更讨厌发生损失。 第二,启发式认知偏向。 人们在作判 断的过程中,会走一些思维捷径。 这些思维 的捷径,有时帮助人们快速地做出准确的判 断,但有时会导致判断的偏差。 这些因走捷 径而导致的判断偏差, 就称为 “启发式偏 向”。三种最典型的启发式偏向:一是代表性 偏向。 “代表性偏向”是指人们简单地用类比 的方法去判断。 如果甲事件相似于乙类事 件,则甲就属于乙,与乙同类。 使用“代表性” 进行判断往往会导致过度自信。二是可得性 偏向。 “可得性偏向”是指当人们需要做出判 断时,往往会依赖快速得到的信息,或是最 先想到的东西,而不是去致力于挖掘更多的 信息。 可得性偏向又分为四种表现形式:事 件的可追溯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被搜索 集合的有效性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想象力 所造成的可得性偏向;幻觉相关所造成的可 得性偏向。 三是锚定效应。 锚定效应是指当 人们需要对某个事件做定量估测时, 会将 某些特定的数值作为起始值,这些起始值 就像“锚”一样使估测值落于某一区域中。 如果这些“锚”定的方向有误,那么估测就 会产生偏差。 锚定效应有三种体现:不充 分的调整; 在连续和独立事件的估测偏 向;主观概率分布的估测偏差。 第三,心理账户。 心理账户的研究主 要关注三个因素:一是收入的来源。 根据 钱来源的不同,人们会将它们分到不同的 账户中去,不同账户的边际消费倾向是不 一样的。人们会把自己辛辛苦苦挣来的钱 存起来不舍得花,但是如果是一笔意外之 财,可能很快就花掉了。 这其实说明人们 在头脑里分别为这两类钱建立了两个不
同的账户,挣来的钱和意外之财两者是有 区别的。 二是收入的支出。 人们会将收入 分配到不同的消费项目中去,各个项目之 间资金不具有完全替代性。三是对心理账 户核算的频率。 对心理账户是每天核算, 每周核算,还是每年核算,对人们的决策 行为有很大的影响。
第四,行为生命周期假说。 生命周期 假说假设人们能够事先估计一生的收入, 然后通过合理安排储蓄和消费来平滑一生 的消费,这样就能达到货币效用最大化。 如 果人一生的每个阶段的效用函数都是边际 效用递减, 并且每一期的消费冲动都是相 同的并且可以细分, 那么总效用就可视为 每一期效用的净现值总和, 也只有在这种 情况下,这一理论才是可被接受的。 行为生 命周期假说为原先的理性假说添加了三个 重要的行为学变量:“自我约束” 变量;“心 理账户”变量;“心理定格”变量。
集体经济·学术探讨
行
为
经
济■
学韦
理
婷 婷
论
综
述
摘要:行为经济学通过将心理学引入经 济学,增加了经济学对现实生活中各种经济 现象的解释能力。 文章介绍了行为经济学的 概念、研究对象及方法,并阐述了预期理论、 启发式认知偏向和心理账户等研究内容。
关键词:行为经济学;心理;决策 一、行为经济学溯源 行为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在复杂的、不 完全理性的市场中投资、储蓄、价格变化 等经济现象的学科,是经济学和心理学的 有机组合。标准经济学理论假定人的行为 是理性的、不动感情的、自私的、追求自身 效用最大化的,即认为所有非理性的行为 皆不存在。行为经济学却认为人的行为所 追求的远不仅限于此, 他们还关注公平、 互惠和社会地位等许多其他方面。 二、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从研究的内容上看,行为经济学第一 阶段的发展主要关注于指出传统经济学 假设的不足。而正在进行中的行为经济学 发展的第二次浪潮,不仅仅局限于对传统 假设的挑战,还进一步运用传统经济学的 分析工具, 将修正后的假设融入经济模 型。行为经济学将心理学,主要是“行为决 策” 领域的研究引入传统经济学分析框 架,“行为决策”的研究对象一般分为“判 断”和“选择”两大类。 “判断”在行为学研 究中的含义是,人们在估计某一事物发生 概率的时候整个决策过程是如何进行的。 行为学研究中“选择”的含义是,人们在面 对多个可选事物的情况下,是如何做挑选 的。 行为经济学的研究一般分为四步:识 别传统经济学理论所运用的假设、 模型; 识别反常规现象;改造原有模型,使之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