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沉降观测测量精度保证措施

1、严格按图及规范要求布设沉降观测点。

2、在现场布置处永久观测点。

3、地下室施工完毕观测一次,后每建一层观测一次,封顶观测一次,装修时每半个月观测一次,竣工时观测一次,交工后每半年观测一次,直止沉降稳定。

4、观测按三等水准测量的要求进行,由专人观测、专人复核。

5、每观测一次及时做好记录,及时分析测量成果,绘出沉降量与时间、荷载关系曲线图。

施工进度保障方案及措施

施工进度保障方案及措施 一、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的这一特点,从人员、机械、物资、工法、施工环境五大方面识别潜在的工期影响因素主要有: 1、人员方面:本工程由3个防护单元组成,工程量大,工期紧,劳动力的有效组织是确保工期的关键。 2、机具方面:保证场地内的物资流转通畅将是施工重点,塔吊等设备管理将是管理重点。 3、材料方面:工程同时施工面积大,周转架料等材料投入大,要求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 4、施工方法方面:各工序交叉施工多,各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复杂,易造成窝工。 二、确保工期的应对措施 2.1组织保证措施 1、项目部将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和设计方密切配合,统一领导施工,统一指挥协调,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负责,从组织管理上保证总进度的实现。 2、公司加强对项目施工生产的监控与指导,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的供给。 3、加强项目管理人、设计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的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达成共识。 4、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的充足配备和及时进场。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的供给。 5、项目进行全盘策划、高效组织、管理、协调和有效控制,加强同各分包商的协调与

合作,根据工程进展及时通知分包商进场,并为分包商的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6、主要和重要工序组织多班连续作业。 2.2资金保证措施 资金保证:本工程执行专款专用。既能充分保证劳动力、施工机械的充足配备、材料及时采购进场,又可以随着工程各阶段关键节点的完成及时兑现各施工队伍的劳务费用,充分调动作业队伍的积极性。 2.3技术保证措施 1、针对工程特点,将编制详细进度网络计划,采用长计划与短计划相结合的多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的控制与管理,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的实现既而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的实现来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应体现过程动态管理的原则,并通过完善的控制管理程序实施,如下图所示。 2、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的要求,强化节点控制,明确影响工期的材料、设备、分包单位的考察日期和进场日期,加强对各分包单位的计划管理。部分材料、设备计划定货日期和进场日期和分包单位的考察时间及进场时间控制。 2.4现场管理措施 1、合理调整混凝土浇筑时间和模板制作时间,减少施工工序相互打架。 2、建立生产例会制度,每星期召开1~2次工程例会,围绕工程的施工进度、工程质量、生产安全等内容检查上一次例会以来的计划执行情况。每日召开各专业碰头会,及时解决生产协调中的问题,不定期召开专题会,及时解决影响进度的有关问题。 3、作好作业队管理:作业队采取三级管理方式,即一级为作业队长,二级为质检员和施工员,三级为班组长,明确权力,落实责任;在施工过程中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在各施工队之间、作业班组之间开展劳动竞赛,形成一种你追我赶的竞争局面,每月进行一次考

沉降观测规范

请结合《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与《建筑变形测量规范》进行查看。 一、沉降观测的基本要求 1、仪器设备、人员素质的要求 根据沉降观测精度要求高的特点,为能精确地反映出建(构)筑物在不断加荷下的沉降情况,一般规定测量的误差应小于变形值的1/10—1/20,为此要求沉降观测应使用精密水准仪(S1或S05级),水准尺也应使用受环境及温差变化影响小的高精度铟合金水准尺。在不具备铟合金水准尺的情况下,使用一般塔尺尽量使用第一段标尺。 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专业学习及技能培训,熟练掌握仪器的操作规程,熟悉测量理论,能针对不同工程特点、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观测方法及观测程序,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能分析原因并正确运用误差理论进行平差计算,按时、快速、精确地完成每次观测任务。 2、观测时间的要求 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对时间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特别是首次观测必须按时进行,其他各阶段的复测,根据工程进展情况必须定时进行,不得漏测或补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准确的沉降情况或规律。相邻的两次时间间隔称为一个观测周期,一般高层建筑物的沉降观测按一定的时间段为一观测周期(如:30天/次)或按建筑物的加荷情况每升高一层(或数层)为一观测周期,无论采取何种方式都必须按施测方案中规定的观测周期准时进行。 3、观测点的要求

为了能够反映出建(构)筑物的准确沉降情况,沉降观测点要埋设在最能反映沉降特征且便于观测的位置。一般要求建筑物上设置的沉降观测点纵横向要对称,且相邻点之间间距以15-30米为宜,均匀地分布在建筑物的周围。通常情况下,建筑物设计图纸上有专门的沉降观测点布置图。此外,埋设的沉降观测点要符合各施工阶段的观测要求,特别要考虑到装修装饰阶段,是否会因墙或柱饰面施工而破坏或掩盖住观测点,不能连续观测而失去观测意义。 4、沉降观测自始至终要遵循“五定”原则 “五定”即沉降观测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物的沉降观测点,点位要稳定;所用仪器、设备要稳定;观测人员要稳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一致;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以上措施在客观上尽量减少观测误差的不定性,使所测的结果具有统一的趋向性,保证各次复测结果与首次观测的结果可比性更一致,使所观测的沉降量更真实。 5、施测要求 仪器、设备的操作方法与观测程序要熟悉、正确。在首次观测前要对所用仪器的各项指标进行检测校正,必要时经计量单位予以鉴定。连续使用3-6个月后重新对所用仪器、设备进行检校。 在观测过程中,操作人员要相互配合,工作协调一致,认真仔细,做到步步有校核。 6、沉降观测精度的要求 根据建筑物的特性和建设、设计单位的要求选择沉降观测精度的等

沉降观测实施方案

XXXXXXXXXXXXXXX合同 DX桩沉降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工程名称:XXXXXXXXXXXX大桥 委托单位:XXXXXXXXXXXXXXX 编制: 审核: 审定: XXXXXXXXXXXXXXX 2011年XX月XX日

目录 一、概述 (2) 1、工程概况 (2)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2)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3) 1、观测点的布置 (3) 2、观测频次 (3) 三、水准基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7) 1、水准基点的布设 (3) 2、工作基点布设 (3) 四、沉降变形观测主要技术指标 (4) 五、观测精度 (6) 六、沉降观测实施要求 (7) 七、沉降观测资料的整理及管理 (8) 八、质量保证措施 (9) 1、仪器的质量控制 (9) 2、观测阶段质量控制 (9) 3、质量保证体系 (9) 九、保护措施和制度 (10) 1、水准基点及工作基点 (10) 2、监测点及元器件的保护标识 (10) 3、保护奖罚措施 (10)

一、概述 1、工程概况 多节挤扩灌注桩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又称“DX”桩,是贺德新先生在总结了国内外桩基的基础上以新的理念于1998年研制开发出的专利技术国内新兴的一种技术。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挤扩桩所存在的诸多缺陷,它以其成盘腔的可靠性,对称性和稳定性,合理地实现了由桩身、承力岔、承力盘和桩基共同承载的,使摩擦桩成为摩擦兼多端支点承的新桩型。这种桩型改变了桩周土的受力状态,较大限度地挖掘了地基土的潜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桩的承载力,通过几年来大量实践证明“DX”桩在同类桩型中,具有显著优势。XXXXXXXX 合同位于XXXXXXXX,本标段中XXXXXXXX大桥桩基础均采用此种技术,其中XXXXXX大桥桩基XXX根。 2、沉降观测细则依据的规范、技术标准 沉降观测是工程建设不可忽视的工作之一,通过沉降观测,可以监测结构物的沉降变形情况,为今后的工程设提供参考数据。 目前,“DX”桩在山东省、陕西省、天津等地获得建设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并已产生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本次沉降观测的目的就是为“DX”提供沉降变形提供可靠的数据,使这种新型的技术在XX市场得到更好的推广,在XX高速公路中的到更多的应用,发挥其优越性,减少工程建设资金投入。 沉降观测的依据标准: 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 T12897-2006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沉降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07) 4、《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F80-2004) 二、沉降变形观测内容

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第八章:保证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 一、工程质量目标 我公司将以优质工程为质量策划目标,从技术的先进性、管理的科学性,结合本工程的实际特点制定质保措施,确保优质结构。 二、工程质量保证体系 1.围绕质量目标的管理网络 根据达优创杯的目标编制相应的质量保证措施,落实组织网络,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和岗位责任制,严格执行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2.质量目标管理网络图 执行包括:①技术复核系统;②质量监督系统;③材料管理系统;④计量级配系统。项目质量监控体系:①方针目标控制;②技术规范控制;③质量标准控制。 三、现场质量管理及保证措施 1.施工过程控制 1)施工过程是项目部进行质量控制的中心环节。过程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就是说,工程的施工质量主要取决于施工过程是否受控。因此,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安装质量,施工过程必须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为了便于有效的控制施工过程质量,根据工程自身施工的性质和特点,将施工过程划分为:一般过程、关键过程、特殊过程。 2)一般过程的控制:一般过程指操作工艺简单的过程,如安装工程包括一般设

备和管道、空调、 3)电气的安装工程及防腐保温工程等。 4)一般过程受控的条件:按计划配备合格的人员、满足施工要求的机械设备、鉴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和试验设备、验证合格的材料、有效的施工文件,合适的操作环境。 5)一般过程的施工由项目部施工员提供必要的施工文件,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作业人员按图纸、规范、标准的要求进行操作。在过程操作及质量控制中;作业人员要坚持开展“三工序”活动,即“检查上道工序、保证本道工序、服务下道工序”,使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6)过程检验由施工员组织进行。班组长负责班组质量自检和自检资料的积累管理工作。班组的每个操作者对自己的工程质量随时进行自检,工序交接时互检,合格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7)专检由质检员负责,质检员根据施工现场的施工进度做好工序跟踪控制,实施专职检查并及时做好记录。对查出的质量问题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有关人员限期整改,整改后由质检员确认。 8 )工程质量验评 分项、分部工程完成后,由施工员进行分项、分部工程质量预检并填写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由项目工程师组织评定,由质检员核定质量等级;单位工程由公司有关部门组织预评定;单位工程完工后的正式检验评定由总承包方组织,要邀请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人员参加。 2.关键过程控制 1)关键过程指本工程起决定作用的过程。安装工程包括进口设备安装、制冷机组、变配电、电气调试等。 2)关键过程的文件控制按公司质量手册和程序性文件执行。在分项工程施工时,除向作业人员提供施工图纸、规范和标准等技术性文件外,还需专门的工艺文件或作业指导书,明确施工方法、程序、检测手段,需用的设备和器具,以保证过程质量满足规定要求。 3)施工过程中由项目经理指定设备管理员负责施工机械设备管理维护。 4)施工员根据施工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如安装工程设备解体安装的防水、防尘及焊接、防腐等工程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提出具体措施,经项目部工程师批准,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第一节、施工工序部署 ,一, 保证装修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有组织、有部署~使工程施工自始至终的有条不紊进行。 ,二, 专门组建穆经理部~负责本工程的技术、质量、进度控制、材料采购、安全生产与文明施工等总体管理。根据本工程特点及招标文件的要求~合理安排各工种比例投入和施工流水段划分~做好各分项工程间的配合~是本工程的关键。 ,三,本工程决定采用立体交叉、综合流程水平行施工~统筹协调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合理安排好各工种的穿插施工~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以满足总进度控制~满足业主的使用要求。 ,四,施工总体以顶棚装饰、墙柱饰面、地面工程为主~主要的作业组,龙骨安装、饰面板安装、墙柱面石材、地面石材、地砖、油漆工程、细木装饰等,基本同时施工~重点控制各工种施工交叉点及施工节奏~做到有张有弛~有条不紊~保证各工种按进度计划完成各分项工程。 ,五,在装饰施工过程中~合理安排施工时间~优质高效组织生产工作~尽可能的将噪音减少到最低程度,尽力减少粉尘污染,另外严格采取成品保护制度以防止二次污染发生。 第二节、施工步骤制定原则 在满足工程质量与工期要求的前提下~根据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重点抓好四点~即“优质、高效、安全、文明”~确定本工程施工方 案原则为: ,一,认真贯彻执行“建筑法”及建筑施工验收规范~做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章必究~一抓到底的原则。

,二,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科学的技术措施~可行的工程进度。 ,三,组织强有力的项目经理部~运用科学的管理模式进行管理。 ,四,配备过硬的施工队伍~足够的技术力量~齐全的施工机械。 ,五,确保物资、材料的供应与各工种的密切配合。 ,六,合理安排临时设施和制定施工现场文明管理措施。 ,七,做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工作~为之提供一切尽可提供的方便服务。 ,八,运用计算机辅助计划管理~合理有效的配臵资源~对项目进行动态管理。 第三节、分部工程施工计划 ,一,顶棚工程施工计划 1、依照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专人放线定位~同时请甲方确认。 2、根据各空间的不同设计要求~分区分工进行轻钢龙骨及其它工艺基层骨架作业~待吊顶内隐蔽工种结束~经甲方验收~签证后方可封板。 3、天花木作面同时进行。各公共空间面石膏板和木作装饰结合的吊顶的油漆必须在对封板验收后完成。 ,二,墙面和柱面施工计划 1、墙、柱根据设计图要求进行放线~配合天花放线将水平基准 定位。 2、业主认可签证后~进行面板安装等立面基础构件施工~各区同时展开。 ,三,地面施工计划 地面作清理的同时~对照图纸放线定位~配合天花放线~确定基准水平线~应完成后交由成品保护部门~直至竣工验收。 第四节、施工进度计划 ,一, 进度计划控制原则 1、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

工程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控制

工程施工测量及沉降观测控制 1、测量准备 ⑴所有进入现场的测量器具检定周期的审定; ⑵校核规划设计院定位桩、红线桩和水准点; ⑶对测量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⑷编制测控布置; ⑸建立测量数据库。 2、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建立 ⑴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原则: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操作的原则;布设平面控制网首先根据轴线关系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基础及首层平面布置图中的关键部位;选点应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桩位必须用砼保护,需要时用钢管进行维护,并用红油漆做好测量标记。 ⑵场区平面控制基准点的复测:首先对业主提供的建筑物定位桩点或用地红线桩点进行复测。并将复测点位误差成果同调整方案报业主及监理单位。 ⑶场区平面控制网的布设:本控制网按Ⅰ级建筑方格网进行测量设置,测角中误差±5ˊ,边长相对中误差1/40000,相邻二点的距离误差控制在±2mm以内。采用直角坐标定位放样的方法测设出建筑物外轮廓,经角度、距离校测符合点位线差要求后,依据平面控制网布设原则及轴线加密方法,布设场区平面控制网,建筑物平面控制网悬挂于首层平面控制网上(业主提供的平面基准网点)。 ⑷根据平面设计图提供的坐标点和建设单位提供的建筑红线,用直角坐标计算法建立施工控制网。 ⑸根据建立的施工控制网,用经纬仪测出建筑物的外轮廓主轴线,然后按设计图纸用钢尺丈量出各分部控制尺寸及基础定位边界线。 3、高程控制网的建立

⑴高程控制网的布设: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高程控制网的建立是根据甲方提供的场区水准点(至少提供二个点),采用0.3mm级精度的DINI-10电子水准仪对所提供的水准基点进行复测检查,校验合格后,测设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线路,联测场区竖向控制点(通常是建筑物±0.000),以此作为保证竖向施工精度控制的首要条件。 ⑵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三等水准的精度。 ⑶在布设附合水准路线前,结合场区情况,在场区与甲方所提供的水准点间埋设高程控制点,测出场区高程控制点的高程。 ⑷场区内至少应有三个水准点,水准点距离建筑物应大于25m,距离回填土边线应不小于15m。 ⑸水准基点的埋设:在场区内埋设三个永久水准点,作为施工竖向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的起算点。 4、±0.000以下施工测量 ⑴轴线控制桩的校测 ①在建筑物基础施工过程中,对轴线控制桩每半月进行复测一次。 ②采用测量精度2″级,测距精度2mm+3ppm的全站仪,根据首层控制进行校测。 ⑵轴线投测方法 ①±0.000以下基础施工时,根据施工控制网,在基坑边上埋设主轴线的控制桩位,用经纬仪向施工面投测放线。 ②±0.000以下的基础结构施工一般采用经纬仪方向线交汇法来传递轴线,引测投点误差不应超过±3mm,轴线间的误差不应超过±2mm。 ③待垫层施工完毕后,根据基础边上的轴线控制桩,将经纬仪架设在控制桩位上,经对中、整平后,后视同一方向桩(轴线标志),将所需的轴线投测到施工的平面层上,在同一层上投测的纵、横轴线不得少于2条,以此作为角度、距离的校核。一经校核无误后,方可在该平面上放出其它相应的设计轴线及细部轴线,并弹墨线标明作为模板的依据。在各楼层的轴线投测过程中,上下层的轴线竖向垂直偏移不得超过3mm。 ④在施工过程中,每当施工平面测量工作完成后,进入竖向施工,每当柱浇筑成型拆掉模板后,应在柱侧平面投测出相应的轴线,并在墙柱侧面抄测出建筑物50cm线或结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 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 测 方 案 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2012年3月26日 委托单位:安徽华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瀚盛项目部 项目名称: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监测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院长:石华胜 项目负责:汪明新 设计编写:朱智勇 提交时间:2012年3月26日 目录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本次监测项目包括6栋高层建筑,建筑物楼号是1#至8#(不包括2#和3#)。其中1#、6#和7#楼设计为地上20层;4#楼设计为地上22层;其余设计为地上27层。楼房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1.2、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在地块南侧紧邻一最高点达70多米高的马鞍山。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变形观测委托书(《测绘合同文本》)。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3.1、监测内容 本次工作内容是6栋高层建筑上部结构沉降观测。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3.2、基准点位布设 本次拟布设基准点3个,布设位置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稳定易于保存的地方,与邻近地物的距离大于150米,标石选用深埋钢管水准标石。 3.3、房屋监测点位布设 本次根据设计单位对监测点的要求在楼房四周拐角处、沿外墙每10~20m处直接布设沉降监测点。监测点布设:采用冲击钻钻孔,嵌入φ10mmL型螺钉或钢筋(详见下图),每栋楼布设7-8个沉降监测点,点位间距为1个/15m左右,编号规则为:1-1(楼号-点号)。 监测点布设详见附图1-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基准水准点共布设3个,布设位置位于施工影响范围之外,且保持一定距离,分别在水泥路面采用冲击钻钻孔,嵌入φ10不锈钢螺钉,并在水泥路面上刻框及点号。基准点高程系假定,并视现场情况而定。基准点编号为:JZ01、JZ02、JZ03。采用二等水准测量方法,分别测量两条闭合水准路线,平差后取其平均值。水准观测的技术指标按下表执行: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垂直位移监测点采用二等水准闭合线路要求测量,点位布设完成后,首次观测两次,平差后取平均值作为沉降观测的初始值,其后固定人员和设备按相同的线路和方法施测,所测量的数

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保证措 施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第22章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保证措施 22.1质量方针 满足顾客,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用我们的承诺和智慧雕塑时代的艺术品。 22.2质量目标 严格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执行,科学管理,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本合同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各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22.3质量管理体系 22.3.1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图22-1所示。 图22-1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 建立由公司宏观控制,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策划、组织实施,现场经理中间控制,各专业工程师检查和监控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从项目经理部到各分承包

方、各专业化公司和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五大方面及具体的内容与措施。 22.3.2质量职责分配 1、项目经理 (1)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确立本项目的管理要点,组织制定、审批项目质量计划并贯彻实施。 (2)组织项目各部门共同确立质量目标、经营目标、管理目标,并形成文件。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等。 (3)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建立项目的质保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2、项目总工程师 (1)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科技发展规划、项目质量计划,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开展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核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有第一技术责任。 (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负责分包提交技术方案的审批,参与工程创优策划并指导具体实施。 (3)负责主持工程各阶段的质量验收工作及竣工资料的指导和审定工作;负责组织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处理工作。 (4)贯彻执行技术法规、规程、规范和涉及工程质量方面的有关规定。 3、工区经理 (1)负责项目施工生产的管理、协调,对分项、分部工程的施工质量负直接领导责任,负责落实项目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的执行。 (2)组织现场施工责任师执行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各类生产计划,控制分包单位的施工进度安排,并及时反馈管理信息。 (3)对施工工期负直接领导责任,监督落实项目工程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 (4)负责协调各工程专业、各分包单位在施工生产中工序交叉及相互配合工作。 (5)参与工程各阶段的验收工作,具体负责对工程质量事故的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 4、盾构工区 (1)负责盾构工区的工程质量。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及方案

施工进度保证措施与施工保证方案 第一节工期保证措施 一、做好施工规划,落实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前根据总体工期目标编制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层层分解计划到各个施工项目的各个施工环节,制定各项目的施工计划,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保证各项目按计划开竣工,单个项目施工计划服从总体进度计划,以保证单个项目的进度计划保证总体进度计划。 重合同、守信誉、确保工期目标的实现 严格信守合同,从保证施工安全、施工协调、施工组织部署、资源优化配置等多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规划、统筹兼顾,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施工任务,把按期或提前完成工程施工任务作为项目目标管理的主要内容常抓不懈,确保阶段性工期目标和总工期目标的实现。 二、健全工期保证体系 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工期保证领导小组,健全工期保证组织机构,加强对施工进度控制管理的领导,项目经理部、施工队领导层层负责,分片包干,明确各级工期保证责任制,实行工期奖罚制度,进度与效益和个人收入挂钩。并建立以生产调度室为中心的施工调度指挥系统,全面系统地进行施工进度的统筹安排、协调和控制。 三、做好施工进场组织准备,确保工程尽早开工 组建精干、高效的项目组织机构及各专职机构,保证以最快的速度使施工现场的管理机构正常、高效运转,各项管理职能正常发挥。

按照合同条款要求及施工组织设计计划,组织专业化的施工队伍,配足各专业工种施工人员,保证施工需求,满足工期计划中的劳动力需求。 确保施工力量在规定期限内进驻工程现场,进行现场接桩和复测;作好与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尽快完成场地的四通一平及生产、生活设施的建设,确保按期达到开工条件。 四、充分调查研究,周密施工布署 充分了解工程现场环境、施工条件,与当地及业主搞好协调工作,为施工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 根据调查的情况,编制各单项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各分项工程工期和各阶段工期;在实施过程中坚持动态管理,实现均衡高产。 五、建立和完善工程调度保证体系 针对本工程的特点,搞好对内对外的协调非常重要,因此项目经理部设立生产调度指挥系统,从组织、工作和制度上使工程调度工作得到有效保证,确保关键线路各项目的工作得到顺利进展,确保施工资源的效能得到高效发挥。 激发参建职工劳动热情,不断掀起施工生产高潮 有针对性地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全体参建职工树立强烈的工期意识和合同意识,激发广大职工建功立业的劳动热情,增强按期完成施工任务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适时开展劳动竞赛和创优争先活动,不断掀起施工生产高潮,促进施工连续均衡的进展。 六、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使工程处于严格受控状态 1、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方案精编

(建筑工程管理)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方案

施工测量控制及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第壹章施工控制测量综述 (1) 1概述 (1) 2施工场地平面控制测量 (2) 3施工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 (7) 第二章施工测量方案的选用 (8) 1测量依据 (8) 2测量仪器的选用 (9) 3建立平面控制网 (9) 4建立高程控制网 (11) 5控制网复核 (12) 6桩基阶段测量 (12) 7基坑开挖阶段测量 (13) 8测量准确度保证措施 (13) 第三章沉降观测 (14) 1观测点的设置要求 (14) 2沉降观测平面布置图 (15) 3沉降观测年限及成果分析 (16) 4沉降观测结束后应提交的成果 (17) 5沉降观测质量保证措施 (18) 第壹章施工控制测量综述 1、概述 由于在勘探设计阶段所建立的控制网,是为测图而建立的,有时且未考虑施工的需要,所以控制点的分布、密度和精度,都难以满足施工测量的要求;另外,在平整场地时,大多控制点被破坏。因此施工之前,在建筑场地应重新建立专门的施工控制网。 1.1施工控制网的分类和选用 施工控制网分为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俩种。

(1)施工平面控制网施工平面控制网能够布设成三角网、导线网、建筑方格网和建筑基线四种形式。 ①三角网对于地势起伏较大,通视条件较好的施工场地,可采用三角网。 ②导线网对于地势平坦,通视又比较困难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导线网。 ③建筑方格网对于建筑物多为矩形且布置比较规则和密集的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方格网。 ④建筑基线对于地势平坦且又简单的小型施工场地,可采用建筑基线。 (2)施工高程控制网施工高程控制网采用水准网。 1.2施工控制网的特点 和测图控制网相比,施工控制网具有控制范围小、控制点密度大、精度要求高及使用频繁等特点。 2、施工场地的平面控制测量 2.1施工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施工坐标系亦称建筑坐标系,其坐标轴和主要建筑物主轴线平行或垂直,以便用直角坐标法进行建筑物的放样。 施工控制测量的建筑基线和建筑方格网壹般采用施工坐标系,而施工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往往不壹致,因此,施工测量前常常需要进行施工坐标系和测量坐标系的坐标换算。 如图11-1所示,设xoy为测量坐标系,x′o′y′为施工坐标系,x o、y o为施工坐标系的原点O′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α为施工坐标系的纵轴o′x′在测量坐标系中的坐标方位角。设已知P点的施工坐标为(x′P、y′P),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测量坐标(x P、y P): (11-1) 如已知P的测量坐标,则可按下式将其换算为施工坐标: (11-2) 2.2建筑基线

基坑沉降观测方案

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B2组团和 C13组团工程 边坡沉降监测方案 编制单位:力帆·红星广场项目一期工程B2组团和C13组团项目 编制日期:二〇一七年九月

1、工程概况 本项目位于重庆市渝北区金开大道,东北临龙安路、西南侧为金州大道,东南侧为金开大道。总建筑面积约17.16万m2,主要由35栋3F/-1F别墅,1栋30F/-2F高层住宅,1栋23F/-2F酒店,1栋6F/-2F商业,2个地下车库组成,本工程为框架结构,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基础采用旋挖桩、人工挖孔桩、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筏板基础。 2、监测依据 全部观测按照以下标准执行 2-1《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8-97) 2-2《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 50497-2009) 2-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12) 2-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7-2006) 2-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 3、监测目的 建筑物前期施工期间,基坑在回填之前由于卸除地基土自重或降水等因素而引起的基坑外影响范围内的建筑物及道路的结构应力也在缓慢调整。变形观测的目的就是:通过测量基坑周围预设的工作点和其周围建筑物特征部位之间的不对称变异量,对基坑在回填前及回填过程中的整体稳固趋势作出评估,为建筑质量评价和最

后验收提供参考依据。一般情况下建筑物的变形观测内容为:基坑周围建筑物和道路的水平位移、垂直位移。 4、监测项目 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勘查报告、设计支护方案及现场实际情况,具体监测内容为基坑坡顶位移监测。 5、测点布置 按照规范要求,各水准基点的间距应在20-40米范围以内;水准基点与被测建筑物的间距不应大于100米,且不小于30米,现根据场地条件、场地使用性质、地下埋藏物的情况、长期保存条件等,水准基点不应设置在高层建筑附近,本工程考虑设在基坑的东侧。 5.1监测点布设 本次观测的监测点布设沉降点8个,设计方案依据: (1)基坑边坡基坑边坡顶部的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监测点应沿基坑周边布置,基坑周边中部、阳角处应布置监测点。监测点间距不宜大于20m,每边监测点数目不应少于3个。监测点宜设置在基坑边坡坡顶上。 (2)基坑周边地表竖向沉降监测点的布置范围宜为基坑深度的1~3倍,监测剖面宜设在坑边中部或其他有代表性的部位,并与坑边垂直,监测剖面数量视具体情况确定。 下图为沉降观测点布设图:

质量管理和技术保证措施

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保证措施 22.1质量方针 满足顾客,保护环境,珍爱生命,用我们的承诺和智慧雕塑时代的艺术品。22.2质量目标 严格按GB/T19001-2000idt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执行,科学管理,积极推广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设备,确保本合同工程质量达到合格标准,各分项、分部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 22.3质量管理体系 22.3.1建立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框图如图22-1所示。

建立由公司宏观控制,项目经理领导,项目总工程师策划、组织实施,现场经理中间控制,各专业工程师检查和监控的质量保证体系,形成从项目经理部到各分承包方、各专业化公司和作业班组的质量管理网络。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采用“目标管理、创优策划、过程监控、阶段考核、持续改进”五大方面及具体的内容与措施。22.3.2质量职责分配 1、项目经理 (1)贯彻公司的质量方针,根据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确立本项目的管理要点,组织制定、审批项目质量计划并贯彻实施。 (2)组织项目各部门共同确立质量目标、经营目标、管理目标,并形成文件。在此基础上,编制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阶段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等。 (3)领导项目经理部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建立项目的质保体系和有效的运行机制,完善基础管理工作。 2、项目总工程师 (1)贯彻执行公司质量方针、科技发展规划、项目质量计划,领导与组织质量体系的运行;开展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应用工作;负责审核项目物资计划及工程物资需要计划,对工程质量负有第一技术责任。 (2)负责组织相关人员编制项目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质量预控计划、质量管理文件;组织编制并审核专项施工方案、技术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施工进度计划及保证措施 1. 总体进度控制计划 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本工程的工期为:各标楼内安装工期不超过XX天,外网安装工期不得超过XX天,施工图的深化设计为XX天内完成,具体开工时间按业主指令单通知为准。 根据工程要求,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并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附后。 2. 派生计划 2.1 物资设备采购供货计划 (1)重要性 物资设备的到货,是影响施工进度的一个重要的因素。根据以往类似工程经验及本项目的特点,同时要考虑设备采购自身需要的周期。因此,充分考虑采购周期及供货周期等各方面因素,预留出充足的时间。 (2)本工程物资设备采购供货计划 为保证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能够实施,本工程的物资设备采购供货计划按照工程总进度计划编制设备、材料到场计划。 2.2 图纸深化设计计划 (1)重要性 由于本项目分系统多、管线量较大、各分系统之间联动关系多,因此深化设计的工作量较大,且协调难度较大。而深化设计出图的时间,直接影响到后续工作-管线敷设和设备采购的进行,从而对工程质量及进度都有深远的意义。因此,充分考虑到深化设计的难度和所需要的时间,编制出合理的深化设计出图计划。 (2)本工程深化设计计划 为保证施工总体进度计划能够实施,本工程深化设计计划如下: 施工图深化时间:XX个日历日 第一次图纸送审、审批时间:在施工图深化完成后送审 2.3 调试计划 重要性:系统功能性的实现,是智能化工程成功与否的一个必要条件,而智能化系统的功能性实现的重要环节,除设备及系统安装质量外,关键还在于设备及系统的调试。尤其是各子系统之间存在联动关联,在各设备单机调试后,还要进行系统的联调,系统联调过程中涉及到各个子系统甚至涉及到业主、总包方,因此,提前做好调试计划是保证调试工作的顺利进行的一个前提条件。 2.4 保证工期的措施 (1)技术准备 1)我公司工程设计人员与业主及有关设计单位进行技术联络; 2)施工材料报业主、监理公司审批; 3)组织施工图的会审、交底工作,相关人员阅读和熟悉施工图纸; 4)检查前期线管预埋,桥架安装情况; 5)了解熟悉相应设备安装配合情况; (2)安装前准备工作 1)组织项目管理人员做好施工方案的编制工作。 2)做好施工所用的机械器具的维护、保养工作。

高层后浇带与沉降观测分析.

一、施工后浇带 1、施工后浇带的功能 施工后浇带分为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和后浇温度带, 分别用于解决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间差异沉降、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相减小温度应力等问题。这种后浇带一般具有多种变形缝的功能,设计时应考虑以—种功能为主, 其他功能为辅。施工后浇带是整个建筑物,包括基础及 L :部结构施工中的预留缝(“缝”很宽,故称为“带” ,待主体结构完成,将后浇带混凝土补齐后, 这种“缝” 即不存在, 既在整个结构施工中解决了高层主楼与低居裙房的差异沉降,又达到了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目的。 2、施工后浇带的作法 一般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的基础同时施工, 这样回填土后场地平整, 便于上部结构施工。对于上部结构, 无论是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同时施工,还是先施工高层,后施工低层, 同样要按施工图预留施工后浇带。 对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房连接的基础梁、上部结构的梁和板, 要预留出施工后浇带, 待主楼与裙房主体完工后 (有条件时再推迟一些时间 , 再用微膨胀混凝土将它浇筑起来, 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放过一部分,因为高层主楼完成之后,一般情况下,其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 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多了, 这时再补齐施工后浇带混凝土, 二者差异沉降量就较小—厂, 这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 可由不设永久变形缝的结构承担。对于施工后浇收缩带, 宜在主体结构完工两个月后侥筑混凝土,这时估计计混凝土收缩量已完成 60%以上。 施工后浇带的位置宜选在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 一般在梁、板的变形缝反弯点附近, 此位置弯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选在梁、板的中部,弯矩虽大,但剪力很小。在施工后浇带处,混凝土虽为后浇,但钢筋不能断。如果梁、板跨度不大,可一次配足钢筋;如果跨度较大, 可按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前焊接好。后浇带的配筋,应能承担由浇筑混凝土成为—整体后的差异沉降而产生的内力, 一般可按差异沉降变形反

沉降观测检测方案)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 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 测 方 案 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2012年3月26日 委托单位:安徽华业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瀚盛项目部 项目名称: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 监测单位:安徽省地矿局安庆测绘技术院 院长:石华胜 项目负责:汪明新 设计编写:朱智勇 提交时间:2012年3月26日 目录 1.1、工程概况................................................... 1.2、周边环境概况...............................................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位设置 (1) 3.1、监测内容 (1) 3.2、基准点布设 (1) 3.3、房屋监测点布设 (1) 4、监测方法与技术措施 (2) 4.1、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测设 (2) 4.2、垂直位移监测点测设 (3) 5、监测频率 (3) 6、建筑沉降稳定值的控制标准 (4) 7、数据处理与成果提交 (4) 8、业主与施工单位应提供的配合要求 (4) 9、安全与文明施工 (5)

1、工程项目概况 1.1、工程概况 芜湖市四褐山棚户区改造工程上部结构变形监测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本次监测项目包括6栋高层建筑,建筑物楼号是1#至8#(不包括2#和3#)。其中1#、6#和7#楼设计为地上20层;4#楼设计为地上22层;其余设计为地上27层。楼房监测周期与按施工进度而定。 1.2、周边环境概况 项目位于芜湖市鸠江区,四褐山东侧,西临长江北路,东至银湖北路,北至龙山路,南临马鞍山。在地块南侧紧邻一最高点达70多米高的马鞍山。 2、监测方案编制依据 1、《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 2、《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4、变形观测委托书(《测绘合同文本》)。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技术质量保证措施 1、原材料的控制 所有与工程质量有关的采购产品应符合规定要求,所有采购物资及工程设备必须满足工程的需要,物资采购前建立合格供方档案,标明名称、品种、规格、数量、质量和技术标准,各种材料根据规范和设计要求在使用前做好检验、试验工作,达到材料质量检验率100%,杜绝不合格材料使用到本工程中,并严格按规范设计要求,满足质量计划要求。 2、技术管理 在施工前由建设单位和项目部技术主管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进行图纸会审,图纸会审经设计、施工、建设、监理等各方认可后生效,由建设单位整理后发放给有关单位与部门。分项工程施工前,必须先进行技术交底,技术交底内容包括:技术要求、操作要求、质量验收标准、工期要求、安全要求等;上道工序作业班组与下道工序班组进行交叉交底和交接检查验收,交底与被交底班组相互办理签字手续。 加强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检验。分项工程施工好之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核定,一道工序未经检验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加强工序的质量控制。施工中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严格控制每道工序质量,将工程的质量通病消除在分项工序之中。工序的质量控制程序为:施工准备→技术交底→组织施工→质量评定→资料整理归档。 现场施工时,必须加强成品保护工作,设专人管理,提高操作人员成品保护的自觉性。 装饰工程施工时,须先做样板,经设计、业主、监理选定后,方可大面积施工。 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在抓工程质量的同时,必须做好工程技术资料的管理工作,技术资料的管理主要是收集、整理、归档。为此,项目部在设置质量员同时,也设置资料员一名专门负责技术资料及其他文件资料的管理。要求必须做到技术资料与工程同步,真正做好技术资料的管理,对各专业作业队将督促、协助其技术资料的收集、整理,由总包单位负责归档。

施工进度保障方案及措施

施工进度保障方案及措施 一、识别潜在得工期影响因素 根据本工程工期紧得这一特点,从人员、机械、物资、工法、施工环境五大方面识别潜在得工期影响因素主要有: 1、人员方面:本工程由3个防护单元组成,工程量大,工期紧,劳动力得有效组织就是确保工期得关键。 2、机具方面:保证场地内得物资流转通畅将就是施工重点,塔吊等设备管理将就是管理重点。 3、材料方面:工程同时施工面积大,周转架料等材料投入大,要求有充足得资金作保障。 4、施工方法方面:各工序交叉施工多,各工种同时施工协调难度大,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复杂,易造成窝工. 二、确保工期得应对措施 2、1组织保证措施 1、项目部将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工程师与设计方密切配合,统一领导施工,统一指挥协调,对工程进度、质量、安全、文明施工等方面全面负责,从组织管理上保证总进度得实现。 2、公司加强对项目施工生产得监控与指导,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得供给。 3、加强项目管理人、设计人及现场监理工程师得交流与沟通,对施工过程中出现得问

题及时达成共识. 4、加大资源配备与资金支持,确保劳动力、施工机械、材料、运输车辆得充足配备与及时进场。保证各种生产资源及时、足量得供给。 5、项目进行全盘策划、高效组织、管理、协调与有效控制,加强同各分包商得协调与合作,根据工程进展及时通知分包商进场,并为分包商得工作创造良好条件。 6、主要与重要工序组织多班连续作业。 2、2资金保证措施 资金保证:本工程执行专款专用。既能充分保证劳动力、施工机械得充足配备、材料及时采购进场,又可以随着工程各阶段关键节点得完成及时兑现各施工队伍得劳务费用,充分调动作业队伍得积极性. 2、3技术保证措施 1、针对工程特点,将编制详细进度网络计划,采用长计划与短计划相结合得多级网络计划进行施工进度计划得控制与管理,通过施工网络节点控制目标得实现既而保证各控制点工期目标得实现,从而进一步通过各控制点工期目标得实现来确保工期目标得实现。 施工进度计划控制应体现过程动态管理得原则,并通过完善得控制管理程序实施,如下图所示。 2、根据总工期进度计划得要求,强化节点控制,明确影响工期得材料、设备、分包单位得考察日期与进场日期,加强对各分包单位得计划管理.部分材料、设备计划定货日期与进场日期与分包单位得考察时间及进场时间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