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_约伯记_的深层意义_从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ຫໍສະໝຸດ Baidu
6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
套层实质亦可扩展为叙述内容本质意义的相似及 统一。 从整体考察文本,我们发现约伯的正直、醒悟 后的绝对信仰与结尾处得到了原家产三倍的财富 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从一个侧面说明这是一出“善 有善报”的故事。 《约伯记》中众人物的关系依然以 人、神关系为基础,其叙事结构承袭着《圣经》结构 的稳定性。 因此从人物关系结构看,隐含作者传达 的神学命题是:人的命运由上帝掌握,他是世界之 本、无限力量的代表,信徒以有限的智慧与上帝沟 通是不可能的,只有无条件地尊奉神才可得到永远 的幸福。
关键词:《约伯记》 深层意义;人物关系模式;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B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3699(2008)05-0004-04

一般认为《约伯记》体现约伯对于“好人为何受 苦”的人生思考。 然而,阅读《圣经》要有整体性视 界。 奥特认为无论《圣经》的组织结构属于何种类型 我们都必须把圣经看作一个汇合而成的整体。 他在 《圣经的叙事艺术》 中鲜明地指出阅读圣经文本应 从整体性或综合性着眼[1]。 由此看来,对《约伯记》的 主题意义来讲,“实际它不仅限于此,作者通过约伯 的经历,还要探讨一些更深刻、更广阔的议题:上帝 的 性 质 、人 的 性 质 以 及 上 帝 与 人 类 的 关 系 ”[2],也 就 是说,《约伯记》的表层文本下还潜藏着深层神学文 本。 因此,与其说《约伯记》体现了“好人为何受苦” 的人生思索,勿宁说它传达的是深层结构下的神学 主旨。
但是, 一个仅仅基于这样两种关系的故事很 快就会终结:主体的意图要么完成,要么破产。 而 实际故事情节的发展通常并不这么简单。 主体在 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反抗,也会得到帮助。 这就涉及 到了第三组人物结构关系,反对者和帮助者。 顾名 思义, 反对者和帮助者是主体希望实现某种欲望 过程中的设障者或支持者。 撒旦自《圣经》始就扮
叙事学将文本视为一个“封闭的”符号系统。 它 注重作品内部各成分间的层次关系,强调艺术的自 律性。 基于此,格雷马斯进一步把文本分为表层结 构与深层结构。 表层结构是指根据文本叙述顺序研 究各个单元之间的关系,而深层结构研究内容各要 素在叙述顺序背后的内在关系,超出字面意义并根 植于文化背景及深层社会心理,是向读者传达核心 信息的根本手段。 格氏认为文本除了由语言层面描 述的表层故事外,更值得注意的是深层结构及其生 发出的潜藏意义。 罗兰·巴特亦认为“敘事作品是一 个等级层次,这是无可置疑的。 理解一部作品不仅 仅是理解故事的原委, 而且也是辨别故事的 ‘层 次 ’, 将 叙 述 ‘ 线 索 ’ 的 横 向 连 接 投 射 到 一 根 纵 向 的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关系绝非主客体直线对应 如此简单,主体对客体行动的意图往往要借助于外 界的力量才能达到目的。 此功能由第二组人物关系 完成:发送者和接受者。 米克·巴尔认为“主体的意 图本身无力企及客体。 这里总有一些施动者,或能 使其达到其目的,或阻止其这样做。 这一关系可以 看作为一种交流形式,所以我们可以区分一类行为 者,这些行为者由那些支持主体实现其意图,供给 客体,或使之能够得到供给或给予的人组成,我们 将其称为施动者。 客体给予的对象就是接受者。 ”[7]237 质言之,发送者就是支持或者触发主体行动元实现 其意图并使客体得到供给的行为者;接受者是受施 动者行动引发自我行为的客体给予对象。 《约伯记》 中有两组发送者和接受者, 一组是撒旦和约伯:撒 旦施加灾祸以试探约伯,此时撒旦是发送者兼主体 行动元,约伯扮演着接受者及客体的角色,此组关 系的功能直接推动对话部分的展开。 另一组是上帝 和撒旦,上帝授权撒旦试探约伯,上帝是发送者,撒 旦是接受者。 这两组关系有主有次,后组是前组的 原因,也是叙事发展的起点。 约伯对于生命意义的 思考由受难引起,受难由撒旦的降灾导致,而这一 切的一切都是上帝的策划。 可以说,上帝与约伯的 关系是文本讨论的根本关系。 以上讨论的两个范畴 都是与客体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客体既是愿望的客 体,也是传达交流的客体。 两种关系对于素材发展 都是必不可少的。
暗轴上;阅读一部叙事作品,不仅仅是从一个词过 渡到另一个词,而且也是从一个层次过渡到另一个 层次。 ”[3]罗兰·巴特所强调的另一个层次即是格氏 的深层文本结构。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二十世纪的西方文论在历 史主义与形式主义的两极间摇摆。 上世纪 60-70 年 代结构主义大行其道, 受其影响叙事学以系统性、 科学性为特征,研究作品的构成成分、结构原则、动 作规律。 这种研究方法囿于文本的内部剖析,完全 割裂了作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 这对于阐释具体作 品的主题意义是极为不利的,它容易造成意义理解 上的死角或错位。 上世纪 80 年代的解构主义允许 将历史主义引入叙事学,它更加兼顾文本的文化语 境,注重研究视角的扩展。 由此而生的后经典叙事 学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叙事学在探讨作品主题意 义上的“先天缺陷”。 事实上,从叙事学到后经典叙 事 学 是 一 个 连 续 的 发 展 过 程 ,“20 世 纪 80 年 代 和 90 年代出现的新的批评方法不是一种线性后者取 代前者的模式,它们是以叙事学为先声、由叙事学 提供资源的方法,是叙事学的产物,而非取代者。 ”[4] 依据研究目的不同,申丹将后经典叙事学研究对象 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以阐释具体作品的意义为主 要目的。 此类方法注重文本内外的交叉互动,有效 地解决了文本内部研究带来的阐释盲点,“其特点 是承认叙事结构的稳定和叙事规约的有效性,采用 经典叙事学的模式和概念来分析作品,同时注重读 者和社会历史语境,注重跨学科研究,有意识地从 其他派别吸取有益的理论概念、批评视角和分析模
第 8 卷第 5 期 2008 年 10 月
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Vol.8 No.5 Oct. 2008
略论《约伯记》的深层意义
— ——从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
聂楠
(河南大学,河南 开封 475001)
摘要:一般认为《约伯记》体现了犹太人对于人生意义的思考,然而在其表层文本下还有更为深层的神学主题。 本 着叙事学理论框架,以“行动元”构成的人物关系模式为技术支撑,进而更与后经典叙事学所倡导的历史文化语境建 立联系,有助于深入理解文本主题意义。
的 关 系 。 格 氏 模 式 如 下 所 示[6]107: 发送者→客体→接受者 帮助者→主体→反对者 此类“行动元”一般可分为三组对应关系,分
别是:主体与客体、发送者与接受者、帮助者与反 对者。 其中主体和客体在叙事作品中是最基本的 人物关系,也是三组行动元的基础,它指追求某 一目标的行为者与其追求对象之间的关系。 在 《约伯记》表层结构中,此类关系主要体现在约伯 对“好人为何受苦”及上帝公正性的思索。 具体表 现为,约伯是主体行动元,客体行动元是对人生 意义的思考,功能体现在主客体间“痛苦中求索” 的对立统一。 此外,文中还可以提取如下关系,见 表 1:
收 稿 日 期 :2008-08-12 作者简介:聂楠(1981- ),男,河南开封人,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比较文学、比较文化、圣经文学研究。
第5期
聂 楠:略论《约伯记》的深层意义
5
式,以求扩展研究范畴,克服自身的局限性。 ”[5]由此 看来,本着叙事学理论为支撑,进而更与历史文化 语境下的意识形态建立联系,有助于透彻、深入地 理解《约伯记》的深层意义。

《约伯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约伯背 景的介绍,在耶和华眼中“这人在东方人中就为 至大”(约 1∶4),因为 “地 上 再 没 有 人 像 他 完 全 正 直,敬畏神,远离恶事”(约 1∶9)。 随后在耶和华和 撒旦的对话中,上帝为了证实约伯是否真正地敬 畏神,授权撒旦两次试探约伯。 两次试探使约伯 失去了生活的勇气并质疑神的公正性。 由此引发 第二部分,约伯与朋友间的对话。 朋友们坚持上 帝是公义的,人终将得到神公正的审判。 而在第 三部分,即故事结尾,耶和华从神的视角回答了 约伯的疑问, 使约伯顺服,“在尘土和炉灰中懊 悔 。 ”( 约 42∶56)纵 观 全 文 ,第 二 部 分 面 对 突 如 其 来的灾难的思考,约伯展开了与朋友间的三轮对 话。 此部分的叙事长度远大于其它部分,对于它 的过度解读很容易得出约伯质疑 “好人为何受 苦”的文本主题。 然而,其下还隐藏着神学意义, 并可通过人物结构模式体现出来。 把握《约伯记》 中众人物的关系是感受深层结构的重要依据之 一。 事实上,突破静态的人物形象分析,在动态的 人物结构模式中研究文本更助于阐释其深层意 义 。 列 维·施 特 劳 斯 在 揭 示 神 话 要 素 中 的 二 元 对 立关系时提出了“二元对立模式”。 此模式有助于 梳理故事中的人物关系,以此揭示故事内在逻辑 及结构原理,从而在解析众矛盾冲突中使文本主 题得以彰显。 据此,有圣经研究者将其运用于《圣 经》文本的解读,而且“大量事实表明,圣经叙事 者是在二元对立原则的潜在作用下处理人物关系 和 性 格 构 成 的 。 ”[6]103 据 此 ,格 雷 马 斯 在 《结 构 语 义 学》中提出由六种“行动元”构成的功能性人物关 系 模 式 。 米 克·巴 尔 将 其 进 一 步 解 释 为 “一 个 行 动 元是共同据有一定特征的一类行为者。 所共有的 特征与作为整体的素材的目的论有关 。 ”[7]换句话 说,“行动元” 是指人物的行为皆决定于某种目 的,若不同的行为者追求共同的目的,在一定的 结构关系中表现出相同的功能,这类行为者就是 一个行动元。 显然,“行动元”考察的是人物的活 动范围及对情节的推动作用,是故事成分目的论
演着主观作恶、客观行义的角色。 撒旦既是主体的 反对者,客观上又是上帝的帮助者。 作为帮助者和 反对者,撒旦对情节演变起着显著的承接作用。 有 了他,故事的发展才跌宕起伏,在山穷水尽和柳暗 花明间挑战着读者的期待视野。 撒旦是表 1 中关 系 3、4 的触发者,他是上帝的反对者,他不相信约 伯真正信仰上帝, 他质疑上帝的神性并施灾于约 伯。 但客观上他又行使了帮助者的角色,是他触发 了上帝对人类信仰的思考, 并使约伯暴露了内心 深处信仰的动摇。 最终,约伯重建信仰,完全顺服 于上帝,上帝也达到了试探的目的,验证了自身存 在的价值。 可以说,是撒旦使约伯最终得到救赎, 也使上帝得到了满意的答案, 他在二律悖反的统 一中行使着帮助者的角色。
表 1 《约伯记》“行动元”关系列表
关系层次 1 2 3 4 5
主体 上帝 撒旦 朋友 约伯 上帝
功能 争论 试探 对话 寻求 使顺服
客体 撒旦 约伯 约伯 真理 约伯
其中关系 3 和 4 构成叙事主体部分,由此逻辑 联系文本,故事即在“好人为何受苦”的框架下展 开,这也是读者最直观感知的表层部分。 但是,若仔 细分析序幕部分可知, 叙事主体由关系 1、2 引发, 以上帝与魔鬼的争辩为契机,推动故事的发展。 约 伯对于天上的争论浑然不知。 之所以约伯质疑上帝 的不公,因为他并不知道撒旦施予他的灾难是上帝 的意图。 上帝一方面在试探约伯信仰的纯粹性,另 一方面也在求证于自身存在的合理性。 可以想象, 若连上帝心目中完全正直、敬畏神的人都经不住魔 鬼的试探,更何况一般的信徒呢? 那么,上帝的存在 是否仍有意义? 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又将如何? 由 此可知,上帝才是触发约伯思考人生的源头,是谋 篇布局的逻辑起点。 所以,《约伯记》的主要矛盾不 是约伯与命运的对立,而是他与上帝间的冲突及调 合。 以此看来,《约伯记》的叙事模式又回到了犯罪、 受罚与救赎的传统圣经叙事结构之中。 在第 5 组关 系中,上帝与约伯对话,并使约伯灵魂复苏、诚心顺 服。此部分与序幕对应形成“套层”, 套层指“同一组 词语以完全相同或略有改动的形式出现在段落开 头和结尾,即开头和结尾相同,或者几乎相同。 这种 柜架主要是为了突出重点”[8]。 圣经文本复杂多样,

对于具体作品的阐释, 叙事学有 “器质性内 伤”。 后经典叙事学在研究方法上对其起到了补充 和优化的作用。 对此,申丹在学理层面明确提出叙 事学与历史文化学相结合的方法。 事实上,文本研 究与历史文化研究并不冲突, 两者的适当结合更 有益于深入、立体地理解作品的深层意义。 因为, “不管人们以什么方式看待文学,是将书籍看作为 文学艺术的自主作品,作为个人或集团的产物,作 为交流对象,是作为符号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人 们都无法逃脱文学是由人所写,为人而写,并且通 常是写人的这样一个明显事实。 因而人们自身之 间以及人们与世界之间的关系在素材中通常总 是 重 要 的 …… 这 些 关 系 中 的 每 一 个 都 可 能 对 于 主体与施动者,主体与反主体之间的关系赋予特 殊的内容,但它们也可独立于行动元模式来加以 研 究 。 ”[7]24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