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古诗文教学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初中古诗文教学
摘要:在教学中要充分把古诗文的内涵、意境传达给学生,引起学生的重视和好奇心;让其在学习中注意词句的积累、意境的感知和学习中的应用。
然而,古诗文在教学中的效果却是差强人意:教学方法单一、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不到发挥、学习和应用的严重脱节等都是现在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本文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初中生古诗文学习效率做了简单的论述。
关键词:意境积累积极性主观能动性
古诗文的学习注重学生美感、人格、民族情感的培养和对中华民族人文地理的深层认知。
单纯的知识灌输和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下面是对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的浅析。
一、初中古诗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弊端
古诗文相对于白话文在词句的理解和意境的体会上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有难度的,正是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没意识到这点,造成了下面几个问题的出现。
(一)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学创新
1.忽略与白话文教学的差异
初中古诗文和小学简单的古诗是有很大区别的,在词句的深度和意境的广度上都有很大的提升。
但是教师在教学中如法炮制,还用教授白话文和简单古诗那套教学方法运用到初中古诗文的教学中,
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也就不足为怪了。
2.以教师为中心、灌输知识为重点
古诗文学习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而教师只是教学中主角学习中的配角。
如果主角的主动性,自主性、积极性得不到发挥,这场戏恐怕是要被拆台的。
(二)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
1.初中生与古诗文的时代距离
现在初中生的语言背景、生活环境和古诗文所描述的人文地理、人物刻画相差甚远,所以在学习过程中觉得索然无味。
特别是00
后的初中生,生活环境丰富多彩,很难对古诗文产生学习兴趣。
2.古诗文本身复杂难解
古诗文大多是精挑细选的名家作品,其意境之深,辞藻之渊令许多专家学者尚在揣测之中,何况初中生呢?成绩压力和强迫教学更让学生苦不堪言,学习兴趣自然很难培养。
3.泛滥的学习资料
许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购买大量的学习资料,然而市面上的学习资料良莠不齐,给学生学习带来取舍的困扰。
(三)对古诗文的学习缺少科学、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指导
古诗文不同于白话文,很多词句难以理解,更谈不上记忆和运用。
所以在学习中如何系统的指导学生从理解到记忆再到运用显得尤
为重要。
简单的解释词句意思,串讲诗文内容,学生学起来也如过眼云烟,考试前的死记硬背在所难免。
(四)教师队伍的良莠不齐
教师在任何教学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误人子弟者自古有之,在教师队伍中的南郭先生也不乏其人。
古诗文不是一学就会一教就懂的,没有相当的文化底蕴和知识沉淀是很难在教学中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的。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和学习的改进
学生是教学和学习过程的主体,提高主体的积极性、自主能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古诗文中不乏引人入胜的壮丽画卷,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发人深省的人生哲理,睿智坚强的民族精神。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1.把古诗文生动形象化
如果把古诗文比作未知的骨骼框架,知识点就是骨骼和关节,这是丑陋枯燥无味的。
有血有肉的把它拼凑成学生喜欢的动物、人物甚至任意喜欢的形态,古诗文的学习也就不再枯燥乏味。
把知识点形象化、故事化,为学生讲一堂声情并茂的古诗文课,相信效果不言而喻。
2.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灵活调节课堂气氛,不但能缓解紧张的情绪,而且还能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积极性。
教师问,学生答的主动学习氛围,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积极思考和教师产生互动的效果。
3.挖掘古诗文中精髓,震撼学生的灵魂
青少年是纯洁、善良的,英雄人的慷慨陈词,高尚坚贞的民族气
节,祖国的壮丽山河都能使学生热血沸腾。
这种心灵上的震撼会激励学生汲取这种精神和情怀,提高学习兴趣。
(二)巧妙设计教学方法
1.读、想、说的培养
(1)教授朗读技巧。
古诗文的朗读是有很强的节奏感的,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没有良好的朗读技巧就会磕磕巴巴,毫无乐趣可言。
于是怕老师同学笑话不敢出声,体会不到古诗文朗诵的美,削弱积极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联想古诗文唯美、高尚、深远的意境。
古诗文多是精美之作,或是悲凉,或是雄壮,或是唯美。
教师可以通过满腹真情的讲解,带领学生进入诗文的意境中去,让他们认知古人的满腔情怀和人格魅力。
(3)说,并不是把古诗文的词句断章运用到生活当中去。
而是把对诗文的理解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理解的越是透彻,表达的时候意思越贴近原文的本意,而语言更柔和,感情表达的也更到位。
2.运用多媒体、音乐朗诵展现古诗文的意境美
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上悲壮、高亢、唯美的音乐更能形象直观的展现古诗文的意境。
不仅能震撼学生的灵魂,而且诗文的意境更直观形象的传达给学生,更加容易理解和记忆。
(三)诗文词句的积累和运用
古诗文的积累和运用是需要一段过程的,透彻的理解和沉淀才能运用自如。
积累的过程难免有枯燥的记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知识
的形象化、故事化会很大程度的帮助学生记忆。
古诗文的运用并非出口成章,更重要的是塑造高尚的人格,懂得人生哲理,明辨是非。
(四)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
1.教师专业素养提高
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对教学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专业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是一个亟待提高的关键。
初出大学校门的大学生们很难在短时间内胜任教师这一重要的角色,不断的观摩学习、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自己。
2.教师生活中的表率
“为人师表”在言行举止方面要起到表率的作用,不要只有课堂的为人师表,生活中更要影响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塑造完善的人格。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在初中古诗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和改进中,学生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而打开关键之门的就是教师队伍。
在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塑造学生健康完善的人格,懂得诗文的人生哲理才是学习古诗文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曹加忠.诗味说与中学古诗词教学[d].华东师范大学
[2]]何春梅.初中文言文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
[4]冯欢.浅析初中古诗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文理导航(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