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国宾 -十年一剑-强国博客-人民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国宾-十年
一剑-强国博客-人民网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我深入县区纪委、部分乡镇、村委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查和个别访谈等方式,对我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工作进行了调研。从调研情况看,我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后工作运行良好,成效明显,在推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通过调研发现,作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力量,我市的基层纪检监察组织建设状况,特别是乡镇纪委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与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需要予以高度重视,认真加以解决。
一、全市县乡纪检监察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情况
2007年以来,根据省纪委监察厅的要求,我市在先行试点的基础上,完成了市级和各县区、乡镇纪检监察管理体制的改革。各县区在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进行了大胆探索,初步实现了整合力量,强化监督的预期目标。(一)主要做法
一是试行县乡结合、分片管理。以峨山、易门、通海、江川、澄江、新平、元江七县为代表,在不改变管理体制、人员编制的情况下,按照划片管理、分块派出的原则,对县直重点
单位、部门分块派出3个纪工委、纪检组(监察室),每个纪检组(监察室)一般有3名干部,负责8-19个不等的部门和单位;保留乡镇纪委,其编制、职级和管理方式不变,对乡镇分块派出两至三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一般有3-5名干部,负责3-5个乡镇。
二是尝试撤销乡镇纪委。以红塔区为代表,在对区直部门分块派出纪工委(纪检组)的同时,撤销了乡镇(街道办事处)纪委,乡镇(街道办事处)纪检工作由1名党委副书记分管,设1名纪检委员负责日常纪检监察工作;同时,分南北两片成立两个乡镇(街道)纪工委(监察分局),每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有5-6名干部,各负责5-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纪检监察工作。纪工委按照“定期固定住所,常年流动工作”的方式在各辖区之间轮流办公。
三是升格乡镇纪委,增加纪检监察专干。以华宁县为代表,把乡镇纪委升格为正科级,每个乡镇纪委有3名专职干部,纪委书记为正科级领导干部,同时分别设1名纪检专干和监察专干;撤销政法部门、教育局纪委(纪检组)和县直机关纪工委,由县纪委统一向15个党群部门派出1个纪工委,向32个政府部门派出2个纪检组(监察室)。
(二)主要成效
一是有效整合监督力量。改革后,县区纪委监察局派出机构从无到有,新增加161人,已到位156人,平均年龄为38.4
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110人,占76.9%;有专业技术职称7人,占4.5%;少数民族干部53人,占33.9%。全市纪检监察干部实有560人,占全市公务员人数的5.03%,其中乡镇专职纪检监察干部达130人,占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23.2%。基层纪检监察干部以片、组为单位,团结协作,优势互补,原体制的“分兵把守”变为“兵团作战
”,“分散监督”变为“集中监督
”,“松散型管理”变为“紧密型管理”,切实整合了力量,形成了监督的整体合力。
二是有效破解监督难题。改革后,派出机构由县区纪委监察局统一管理,变“双重管理”为“垂直管理”,改变了原体制中因派出派驻机构干部的人员编制、组织关系、工资福利等都在驻在单位,因而需慎看驻在单位领导的态度和脸色开展纪检监察工作等人为权重因素,把“同体监督”变为“异体监督”,实现了监督主体和决策主体、执行主体的分离,增强了纪检监察派出机构的独立性,初步形成了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较好地解决了原体制中不敢监督、不能监督、不愿监督以及监督不力、监督不畅和监督偏软等问题。
三是有效拓宽监督范围。改革前,各县区纪委监察局一直没有实行向县直部门派出派驻纪检监察机构,导致出现很多单
位或部门处于监督的盲点;乡镇纪委干部的人权、财权、事权都受乡镇党委政府的管辖,纪检干部往往处于被动工作、“见子打子”的状态,主动出击,因地制宜地实施监督的工作少,监督面过窄。改革后,县区纪委新成立了20个纪检组(监察室)、25个纪工委(监察分局),派出机构分别负责355个县区直部门、6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联系11家省、市直管单位党员的监督和教育管理工作;县区各单位或部门党组织明确1名副职分管纪检监察工作、1名工作人员具体负责纪检监察相关业务工作;乡镇纪委调整了人员和工作重心,基本形成县区纪委管面,派出机构管片,各责任单位及乡镇纪委管点的纪检监察工作网络,较好地解决了原体制中监督面过窄、辐射面不宽、监督渠道不畅等问题。
四是有效提升监督质量。原体制中,各派出机构最多有2名干部,一部分乡镇纪委只有纪委书记一人,人员严重不足,装备差,专业水平低,科学有效的监督办法和措施少,导致开展纪检监察工作时方法不多、质量不高、效果不明显。改革后,派出机构实行统一办公、统一管理,乡镇纪委与片区纪工委协同配合,上下联系,大家在工作方法上相互交流,难点问题上互相探讨,重大决策上集体研究,极大地提升了派出机构干部的综合能力素质,较好地解决了原体制中派出派驻机构干部综合素质不够高、工作成效不够明显、监督质
量不够高等问题。
五是有效推进反腐倡廉建设。改革后,乡镇纪委力量加强,地位提升,作用发挥明显。各派出机构经常召开所负责部门单位领导参加的座谈会、联席会,举办专题培训,开展警示教育,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为龙头,突出对“三重一大”集体决策情况的监督检查,既提高了各部门、各单位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工作积极性,又增强了自觉接受监督的意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得到加强,整体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
二、当前还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如上所述,县乡纪委体制改革后,派出县区党政部门的纪工委(纪检组)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突破,监督的力量不断增强,监督的效果日益显现,但是,由于改革没有现成的经验或固定的模式可借鉴,各项工作都处于创新、实践和探索之中,在运行一段时间后,一些矛盾和问题就暴露出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负责乡镇的纪工委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