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种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稻稻菜菜模式

稻稻菜菜生态模式的配置(结构特点)

稻~稻——青瓜~四季豆(萝卜,玉米);

稻一稻一青瓜一青椒(萝十或玉米);

稻——稻一茄子一四季豆;

稻一稻一萝卜一一菜心(番茄)。

早稻于2月底至3月初播种,4月上旬移植,7月10日左右收获;晚稻于6月底7月初播种,7月中下旬移植,10月上旬收获;第一季冬种蔬菜9月上中旬播种,10月上中旬移植,11月下旬至12月下旬收获;第二季冬种蔬菜10月上旬播种,11月下旬移植,次年1月下旬至2月底采收。

早稻本田生育期95天左右,全生育期130天左右;晚稻本田生育期80天左右,全生育期110天左右;第一季冬菜全生育期70—100天左右,其中本田生育期50—80天左右;第二季冬菜全生育期70—100天左右,其中本田生育期70天左右。4种作物的全生育期约420天左右,周年多用时间达55天左右,除了育苗期限可不在本田进行外,第二季冬菜还可在本田播种实行套种,第一季冬菜如种白菜、萝卜等,也可在晚稻未收获前实行大田播种(板田种菜)。

稻稻菜菜模式的栽培技术关键

1、选用良种,适时早播,搞好生育期组合

2、塑料秧盘和营养杯育苗,培育健壮全苗

3、合理密植,培育良好的群体结构。

4、科学施肥,加强栽培管理

关键技术(续)

5、重视茎秆回田,不断增肥地力。

6、要做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工作。

7、选择市场适销对路优良品种,特别是冬种蔬菜,适时入市是关键。

贵州生态茶园的模式选择

低海拔茶区(<800 m)采用“经济(药用)林木十蔬菜(花卉)十茶树”模式 中海拔茶区(800~1500 m)采用“经济(药用)果林木十食用真菌十天麻(喜阴药用植物)十茶树”模式

高海拔茶区(>1 500 m)采用“林果木十马铃薯(其它作物)十家畜十茶树”模式。

模式的生态效益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有利于保水保肥。

提高土壤肥力水平,加快系统的养分循环,使茶园土壤化学营养元素活性增加。 改善茶园生态气候因子,提高茶叶品质。

拓宽并使茶园生态位得以充分利用。

有利于茶园有益生物的生长发育和保护

生态农业建设依据的原理

(一)整体效应原理

农业生态系统包括农、林、牧、副、渔等若干亚系统,种植业系统又包括作物布局、种植方式等等。从具体条件出发,运用优化技术,合理安排结构,使总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系统生产力最大,是生态农业整体效应原理的具体体现。(二)生态位原理

利用生态位原理,把适宜的、价值较高的物种引入农业生态系统,以填补空白生态位。

生态位原理应用的另一方面是尽量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使不同物种占据不同的生态位,防止生态位重叠造成的竟争互克,使各种生物相安而居,各占自己特有的生态位。

(三)食物链原理

生态农业就是要根据食物链原理组建食物链,将各营养级上因食物选择所废弃的物质作为营养源,通过混合食物链中的相应生物进一步转化利用,使生物能的有效

利用率得到提高。生态农业常以农牧结合为核心,将第一性生产与第二性生产有机统一起来,并通过食性选择使食物链加环,使生物能多层次利用、经济效益提高。(四)物质循环与再生原理

生态农业体系讲究尽可能适量或较少的外部投入,通过立体种植及选择归还率较高的作物,以及合理轮作、增施有机肥等建立良性物质循环体系,尤其要注意物质再生利用,使养分尽可能在系统中反复循环利用,实现无废弃物生产,提高营养物质的转化及利用效率。

(五)生物种群相生互克原理

在农业生态系统中,由于物质单一,专业化利用各种生物种群的相生相克原理,组建合理高效的复合系统(如立体种植、混合养殖),在有限的空间、时间内容纳更多的生物种,生产更多的产品。

利用生物种间的相克作用,可有效控制病、虫、草害,目前正兴起的生物杀虫剂、杀菌剂、生物除草剂等农药技术已展示出广阔的发展前景。

(六)生物与环境协同进化原理

生态农业中运用生物与环境的协同进化原理,首先要根据地域生态环境条件,安排生态适应性较好的生物种群,获得较高的生产力水平,并要特别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否则,环境破坏会导致生物与环境的失衡,如水土流失、土壤沙化退化以及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导致生物种群减少或消失,使农业生产力降低甚至衰退。

四、庭院经营管理趋势与目标

庭院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目标是:发展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庭院新产业。 战略步骤:

第一步骤:劳动密集型生产方式

第二步骤:资金密集型

第三步骤:技术密集型

主要战略措施:①以市场为导向,不断优化产品结构;②以科技为动力,应用现代物质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③以企业为龙头,借船出海,开拓市场;④以效益为中心,优化生产组合,提高投入产出率;⑤以信息为先导,避免走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