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时代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新时代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
发表时间:2018-10-01T16:32:05.32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作者:岳少刚1 庄伟2
[导读]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1. 41030319800330XXXX 河南洛阳 471000;
2. 41030219840525XXXX 河南洛阳 47100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当今城市正面临着一系列由于大工业化功能失衡所带来的诸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枯竭等生态问题与住房紧张、交通混乱、城市拥堵、市民心理问题等“城市病”,为了寻求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发展路径和人类聚居模式,人们必须积极对原有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进行反思,力图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建设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绿色健康、文明公正、便捷高效的生态城市发展模式。
关键词: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
引言: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城市是自然和谐、经济高效和社会公平三者互惠共赢、完美融合的人类居住区形式,是城镇化运动中生态文明发展的内在诉求和必然结果。为此,文章将围绕新时代生态城市的建设路径展开分析,希望能够给相关人士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生态城市相关内容简析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
生态城市建设通过促进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综合运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经济学的原理,协调人类经济社会活动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而实现社会经济与资源环境的良性循环、协调持续发展的高效组织形式。生态城市概念中的“城市”,不单指城市化地区,还包括城市所有的乡村,既包括城市规划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也包括市域内农村区域生态环境建设,应强调城市与其周围地域之间动态的统一性,生态城市的系统性观念决定了建设应该全面协调发展。
(二)生态城市的内涵
从生态城市概念的多样性论述可以发现,不同学者对生态城市内涵的理解也不尽相同。从生态哲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实质是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从系统论的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一个结构合理、功能稳定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自然资源这一支持系统的需求处于生态承载力和环境容量范围内;从社会学角度看,生态城市不仅是自然环境的生态化,更是人类社会的生态化,即教育、科技、文化、道德、法律、制度等的全面生态化;从地域空间角度看,生态城市是以一定区域为依托的无封闭式城乡综合体,即城市与周边关系趋于整体化,形成互惠共生的统一体,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城市的特征
根据生态城市的概念和内涵,可以看出,生态城市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它具有鲜明的生态特征:第一,健康与谐性,生态城市具有合理的生态结构、和谐的生态秩序以及完善的生态功能;能够提供正常、稳定的生态服务,是生态系统内部、外部及其子系统间健康和谐的区域;第二,高效与活力,生态城市追求系统整体功能的高利用和增值,即物尽其用、地尽其得、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第三,持续与公平,生态城市要求资源合理公平配置,注重技术、资源、信息、经济等成果的分享,协调发展与保护,为区域间、区域未来的发展负责,进而形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二、生态城市建设的意义
(一)建设生态城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生态城市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城市整体素质,只有走建设生态城市的道路,才能丰富建设小康社会的内涵,才能进一步促进城市、社会环境质量与现代化进程的全面协调发展,进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二)建设生态城市是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建设生态城市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了新载体,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促进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的转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三)建设生态城市是解决城市发展难题的必然选择
生态城市建设全面强调注重经济效益、注重人类福利、注重生态整体效益。建设生态城市有利于减少生态破坏和社会环境污染,缓解环境压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进而提高经济效益,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1]。
三、新时代生态城市建设路径分析
(一)优化政府顶层设计,增强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的科学性
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为生态城市建设提供了系统性、前瞻性的指导,政府应运用生态学原理,根据城市本身的实际情况,在整体规划、交通建设、产业调整等方面制定清晰明确的环境目标。第一,在整体规划方面,采用高密度的土地混合开发利用模式。建设集住宅、商业、办公、公共设施于一体的紧凑式居住功能区,这种“步行尺度空间”布局能有效降低出行距离、减少交通需求、降低城市的碳排放量;同时,建设拥有绿色植被和清洁空气的公园和开放空间,用多样化的绿色空间弱化城市钢筋混凝构架和玻璃幕墙带来的视觉冲击,对道路隔离带、城市绿廊等用地适当“留白”,保证城市的生态基地。第二,在交通建设方面,制定交通导向型发展规划。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逐步完善一体化的公交换乘网络、公交票价体系和自行车道路网络,建设公交、步行与自行车道路兼具的多维道路系统,为居民出行提供便利条件;同时,用行道树或绿岛隔离自行车道,增建自行车慢行车道、自行车停车位和停车场。第三,在产业调整方面,建立绿色生态发展目标。秉承“生态制衡、循环再生”的原则,将生态项目与城市的工业产业、文化产业、旅游服务产业等第二、三产业相结合,使其向低绿色生态、低碳发展的方向转变,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另外,从追求城市管理的先进性和居民生活的便利性考虑,还可以融入大数据更新传统的规划方法和技术,逐步建设数字化城市、智慧型城市,以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实效性[2]。
(二)培育市民的生态观念,凝聚生态城市建设的精神向心力
生态城市是以城市生态文化为主流的文化存在状态,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建设,离不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的建立。第一,培养生态价值观。在城市建设中,应充分认识到大自然的内在独立性,建立起生态导向的价值观念,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培育市民的绿色环保理念,提升其环境素质、环保意识和绿色消费意识,将生态文化、生态道德等主流价值观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中,将绿色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