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高等职业教育理论知识题库
1、如何理解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职教育的属性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

3、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4、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方针就是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多元智能的人才观。

6、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

7、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全面发展的能力观。

8、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职业属性的专业观。

9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观、
10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观。

11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整体思考的评价观。

12高职教育应树立基于生命发展的基础观。

13、国家对高职教育构建专业认证体系的要求就是:教育部2006年16号《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中指出:“十一五”期间,国家将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推行“双证书”制度,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 以上。

14、高职教育教学计划的基本内容有专业培养目标、基本要求与专业方向、修业年限、课程设置、教学进程总体安排及必要的说明
15、高职教育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有: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与基本要
求、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学习要求、学时分配及必要的说明,这就是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

16、高职教育的课程特点有定向性、应用性、整体性等特点。

17、为什么高职教育就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就是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所以它就是一种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

18、胡锦涛同志2007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对广大教师提出哪四点希望?
一就是希望广大教师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二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三就是希望广大教师勇于创新、奋发进取;四就是希望广大教师淡泊名利、志存高远。

19、国家对高职教育的政策与为高职教育制定的法律法规有哪些?
答:(1)《中华人民共与国职业教育法》;(2)2005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3)200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4)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等。

20、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为国家与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

21、高等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就是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双师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管理能力与水平建设。

22、高职教育的基本属性就是(1)职业针对性(就业性),也就是其本质属性;(2)大众性;(3)产业性;(4)社会性(地方性与行业性)。

23、评价高等职业院校办学
水平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标志就是什么?高职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求学者及其家长满意;输送新生学校满意;办学者与当地政府及社区满意。

24、职业教育之本就是职业道德与诚信意识教育。

25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必由之路就是与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

26、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办学思想上;第二,办学模式上;第三,办学机制上;第四,政策措施上。

27、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的关键: 一就是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二就是高水平的“双师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三就是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建设。

28、高职教学改革的原则:总的原则就是突出应用性与实践性。

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

29、高职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就是什么?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改革。

30、高等学校的教学改革主要就是专业改革、课程改革、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改革、教学管理改革。

31、教学方法的改革中心工作就是加强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培养。

32大学生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与心理素质四个方面素质。

33、高等学校的“三育人”指的什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34、“双证书”制度就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35、“双师型”师资队伍就是指由具有教师、工程师或经济师等两种职业资格的教师组成的队伍;以及由教师与工程师、经济师等组成的教师队伍。

36、如何建设一支“双师型”师资队伍?一要建立专业教师定期轮训制度,支持教师到企业与其她用人单位进行见习与工作实践,重点提高教师的专业与实践教学能力;二要花大力气,下大决心,聘请一批生产与服务一线的高级技术人员与能工巧匠充实教师队伍。

37、行动导向教学的三个主要原则就是什么?学生为中心;实践为主;教师指导帮助。

38、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精神,2008年申报省级精品课程的高职课程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答:(1)申报课程应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要求,体现职业能力培养与职业素养养成;(2)申报课程应由学校、行业、企业共同参与建设,课程负责人以高职院校专任教师为主,负责课程建设的规划、组织与实施;(3)课程网站应至少提供有该门课程的课件、案例、习题、实训实习项目、学习指南等教学相关资料;(4)申报课程的网上教学资源包含课程整体设计介绍录像(不超过40分钟)与课程教学录像(不超过15分钟)。

39、什么就是产学研结合?其主要形式就是什么?
答:在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目前工作的重点主要就是通过校企合作来实现教学活动、生产活动与科研活动的三结合。

其形式主要有“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开发项目”等。

40、什么就是工学结合?其主要形式就是什么?
答:工学结合就是在新形势下贯彻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方针,通过校企之间“互动与双赢”,充分利用校企双方资源进行高职人才培养。

常见形式有:订
单教育、顶岗实习、工学交替等。

41、实施订单式培养,要抓住哪几个环节?一就是要抓订单;二就是还必须进行专业改革;三就是与时俱进,用好机遇,创造机遇。

42、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方法的特点就是什么?讲练结合、“理论实践合一”、模拟、仿真及现场教学。

43、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手段的特点就是什么?教学手段上需要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模拟仿真与生产性仪器持续进行、阶段深化的实践教学规律与“双证融通”理念。

44、高等职业教育评价方式的特点就是在评价方式上应更多地采用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学校与社会共参与的形式。

45、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团队的主要特征就是---从素质结构上反映出的就是“双师”;从团队组成结构上反映出专职教师与从行业企业聘请的专业人才与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相结合。

46、高等职业院校应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与职业道德素质?
答:学校应制定校园文化建设规则,有专项经费与师资,建设一批校内外人文素质教育基地;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成人成才”教育,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诚信品质、敬业精神与责任意识培养;营造职业环境氛围,按企业生产要求组织实习教学,注重职业素质培养;在教学计划中,加入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通过学生社团建设、校园文化艺术节、社会实践等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47、为什么说“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
答:(1)“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职教育践行“三个代表”精神的具体体现;(2)“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要求;(3)“以就业为导向”就是提升高职教育竞争力的必然选择;(4)“以就业为导向”就是高职教育突破发展“瓶颈”的关键点。

一、高职教育理论问答
1.什么就是高等职业教育?高职教育的定位就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教育就是国民教育体系中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层次,就是与高等本科教育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

与本科教育强调学科性不同,它就是按照职业分类,根据一定职业岗位(群)实际业务活动范围的要求,培养生产建设管理与社会服务第一线实用型(技术实用性或职业性)人才。

这种教育更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与职业技能能力培训,就是以社会人才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

定位: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2.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什么?
答: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学生应在掌握专业必须的文化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与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与敬业精神(《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3.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答:高等职业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点:
(1)学校领导能力的建设。

主要包括办学理念、战略思想、创新能力、管理执行力、决策能力、人格魅力等。

(2)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

探索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专业结构,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不断改革创新,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科学构建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形成有利于职业能力形成与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与教学组织模式。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尤其就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4)建立质量评价体系与标准,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5)加强校企合作,坚持走产学研结合道路,提高科研水平。

(6)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学质量,把专业教育与技能鉴定最大限度地结合好,完善与全面推行毕业生的“双证书”制度。

4.高等职业教育的几个要点。

(1)在高职院校中,培养人才就是根本任务,教学工作就是中心工作,教学改革就是各项改革的核心,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是永恒的主题。

(2)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就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条件。

(3)教学建设与改革必须以改革教育思想与教育观念为先导。

要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教育的需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质量观与教学观。

(4)要将素质教育贯穿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

学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过程中,要以素质教育的思想与观念为先导,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使学生既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又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谦虚好学与与人合作的精神,安心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工作。

(5)专业设置就是社会需求与高职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

专业建设就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

(6)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就是高职高专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

要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

要注重人文社会科学与技术教育相结合,教学内容改革与教学方法、手段改革相结合。

教学内容要突出基础理论知识的应用与实践能力培养,基础理论教学要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与实用性。

(7)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就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总体设计与实施蓝图。

在制订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处理好社会需求与实际教学工作的关系,广泛开展社会调查, 并尽可能请社会用人单位参与专业培养计划的制订工作;要处理好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关系,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主线来设计培养方案;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与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处理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发挥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同时,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5.高职教育为什么要强调产学研结合?
答:教育与生产、科技工作以社会实践相结合就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基本途径。

要加强学校与社会、教学与生产、教学与科研工作的紧密结合,邀请企事业单位的专家、技术人员承担学校的教学任务与教学质量的评价工作。

同时,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与科技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

要注意用科技
工作的成果丰富或更新教学内容,在科技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

-摘自《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产学研结合”就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基本道路,依托行业、企业办学,学校与企业以产学研为纽带合作培养人才,努力使更多的社会用人单位成为学校的合作伙伴,成为订单教育的预定者,甚至发展成为与学校相辅相成的办学主体之一,就是高职院校生存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与毕业生就业率的必由之路。

“产学研结合”就是师资素质提升的有效方式。

6.什么就是人才培养模式?
答:“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与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管理制度与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与。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
(1)培养目标与规格;
(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与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与评估制度;
(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与手段。

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普适性,具有系统性与完整性。

7.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就是什么?
答:(1)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2)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与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3)以“应用”为主旨与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4)实践教学的主
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5)“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就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6)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就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
8.什么就是工学结合?其主要形式就是什么?
答:把学生在企业工作与在校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称为工学结合。

工学结合的主要形式有:半工半读、工学交替、勤工俭学、订单培养、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与岗位见习等。

工学结合形式的教学特征:模块化教学内容呈开放性与职业性;教学方法多为教、学、练结合,手把手,任务驱动,案例式;“双证”融通的实践与理论教学;学校(教室)与企业(实训基地)一体化;“双师型”教师与外聘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兼职教师占较大比例;真实的职业体验与职业道德教育。

9.什么就是“双证书”制度?如何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证书”融通?答:“双证书”制度就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她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

在专业教学中实施“双证书”融通主要通过:建立将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与建立实施的保障措施。

建立基于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把职业标准融入专业课程体系中;直接以课程标准作为职业标准;采用实习教学内容及考核与职业标准及鉴定相结合的
办法;与行业协会或主管部门共同开发课程,在学生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由其加发职业资格证书。

建立实施的保障措施:建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机构,直接鉴定考核,核发证书;建设满足职业技能考核的实训基地;培养具有职业技能考核资格的教师。

10.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答:高等职业教育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主要途径有:
(1)以市场为导向,构建由课程实验实训、专业实训、技能综合实训课、企业顶岗实训或企业预就业实习构成实践教学体系。

(2)要按照真实或模拟职业岗位情景,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建立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

(3)实践教学过程要最大限度地实施产学结合。

(4)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实施“双证书”制度。

(5)为学生打下继续学习的基础。

(6)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提高职业能力。

11.“五个对接”的基本内涵及实施策略。

答:“五个对接”的内涵就是: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主要实施策略为:
(1)推进产教结合与校企一体办学,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

建立健全校企合作新机制,指导推动学校与企业创新校企合作制度,积极开展一体化办学实践。

通过整合实训资源,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与工艺技
术服务平台,在企业建立教师实践基地等方式,推动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企业技术人员到学校教学,促进职业学校紧跟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

(2)推进构建专业课程新体系,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

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与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紧贴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结合产业发展实际,对接职业标准,指导专业设置标准与教学指导方案开发,指导学校加强专业建设,规范专业设置管理,更新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特别就是与区域产业的紧密对接。

(3)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现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

依照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人才、终身学习、系统培养等新的人才培养观念,遵循教育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指导职业学校根据职业活动的内容、环境与过程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与就业创业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推动企业积极接受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探索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有效途径。

紧贴岗位实际生产过程,改革教学方式与方法,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积极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

(4)推进建立与完善“双证书”制度,实现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

积极组织开展本行业所负责的职业资格认证及行业相关专业的“双证书”实施工作试点。

依据产业发展与行业企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所涵盖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指导相关试点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开发、技能训练与岗位职业能力认证等工作,推动职业学校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

推动在省级以上重点学校设立职业技能鉴定点,
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使学生在取得毕业证书的同时,获得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与行业岗位职业能力证书。

(5)推进构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推进行业内中职与高职及职业培训机构集团化办学。

指导推进招生与教学模式改革,改变单一的入学方式与学习形式,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

指导推动中、高职协调发展,探索中、高职课程相贯通,职业技能成果与学习成绩的互认与衔接。

指导职工在职接受职业教育工作,推动企业委托职业学校并协同优质社会培训机构、各级各类成人继续教育机构进行职工培训,有计划地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与职业技能,满足在职职工继续学习、终身发展的需求。

——《教育部关于充分发挥行业指导作用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12.如何理解“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答: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指既具有比较扎实的理论素养与知识水平,又具有比较高超的动手能力与操作技艺,能适应生产、建设、服务与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素质高、技能强的专门人才。

(1)本质属性: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实用性与应用性。

(2)规格要求:为高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具有明确的强技能性与高技艺性。

(3)职业岗位群: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层次性。

(4)行为主体:高端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性、实操性。

13.实训、实验与实习的区别
答:实验就是“为了检验某种科学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实训就是指为了熟练掌握某种技术或技能而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中进
行反复训练的活动过程。

实习就是指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与检验,以锻炼工作能力。

一般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习与毕业实习。

二、评估方案相关知识问答
1.为什么要出台新《方案》?
答:20世纪末,我国的高职教育开始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为了规范院校建设,教育部自2004年起,开展了“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且也取得了预期的成效。

进入“十一五”时期后,高职教育的发展转入以内涵建设为主的轨道,在办学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不断取得新的突破。

教高[2006]16号文件的发布,揭开了我国高职教育发展历史上的崭新一页。

但就是,水平评估在实践中逐渐暴露出来的诸如重结论轻建设、重外延轻内涵、重形式轻机制、主体错位、信息失真等问题,明显影响了16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

因此,研究制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新的评估方案,并尽早组织实施已刻不容缓。

2.准确把握新《方案》的关键就是什么?
答:准确把握新《方案》的关键就是搞清楚它的目标指向。

张尧学司长把它概括为:引导办学方向,推进教学改革。

引导办学方向,就就是要通过评估,引导院校按16号文件指出的方向进行建设与改革,把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努力培养社会欢迎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推进教学改革,就就是要通过评估,引导院校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