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作文分层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小学作文分层教学
发表时间:2017-06-28T16:41:16.813Z 来源:《素质教育》2017年5月总第236期作者:翟丽媛
[导读]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训练内容和要求,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常规化训练。
新疆沙湾县第五小学832100
传统的作文教学就是教师按照教材上的习作训练内容和要求,用有限的时间进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使教师和学生都失去了个性,教学也形成了固定的模式,从而使很大一部分学生在习作之初就逐渐丧失了兴趣,有的连基本的要求都难以达到;有的叙述平淡,内容空洞、老套;而部分优秀学生的作文水平也难以得到突破性的提高。如何培养学生的习作兴趣,如何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也是一个需要从理论上深入研究的课题。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教育是高度个别化的工作,因此不应以相同的方法、相同的教材来教育所有的学生,教师应配合学生的不同需要而使用各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教育应尽可能鼓励学生建立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方案,并鼓励学生负责任地计划并监控自己的学习工作,以帮助学生逐渐了解自己的内在潜能与发展这些潜能的方法。而作文分层教学是学生个别差异的需要。学生的个别差异是很大的,主要表现为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等方面。学生中有的观察细致,有的粗略;有的能较好地集中注意,有的易分散注意;有的长于抽象思维,有的长于具体、形象思维,这些直接影响到写作兴趣和写作水平的差异。关注个性差异,实施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就能在作文教学中彰显学生个性,使拥有不同天资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最适合其自身特质的发展。
作文分层教学是创新教育的需要。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为价值取向的教育。在作文教学中如果一味地注重作文的程式化和常规化训练,要求学生写好符合“规范”的作文,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之墨守成规,千人一面。只有实行作文分层教学,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使他们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不被模式性的提纲牵着鼻子走,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实施作文分层教学,对每位学生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写作教学,以促进差异学生写作水平多层次发展,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基本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在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性,注重个体差异,分层互促,提高作文教学质量呢?这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心中所发出的疑问。由此,我校参加了“小学习作分层教学”课题研究已经三年了。我校课题研究组坚持以“课题研究目标”原则,将习作分层教学落到实处,扎实稳步向前。
以多元智能理论、人本主义理念为指导,根据因材施教原则,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探索作文分层教学的指导策略,全面提高每个学生的作文兴趣与能力,培养全体学生的作文兴趣和自信心,原来害怕作文的能够逐渐不再害怕,并慢慢喜欢作文,逐渐养成多观察、多分析、多写、多修改等写作的良好习惯;培养每个层次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使之同步发展。尤其是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习作中先学会把话写清,再求写得好;使作文困难学生能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第二学段的要求是“能根据习作内容表达的需要,分段表述”,第三学段的要求是“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注重个性发展,培养创新能力,逐渐学习对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探索,使更多学生朝着立意新、结构新、语言新的方向发展。
继续加强健全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们全组教师继续以学习新课标为主要的学习内容,组织切实有效的学习讨论活动,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支撑深化教育改革,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们把新课标的理念渗透到习作指导中,习作指导注重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实践创新能力为主,注重尊重学生的需要。
教师们以新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以平等、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在沟通和“对话”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努力建立互动的师生关系。实施了分层习作和创新了语文分层习作的评价方法后,出现了惊奇的现象,学生不再对习作有恐惧感,不再是学生被带进教师办公室补未完成的习作;老师也不再为了习作而一筹莫展,而是从学生的习作中得到一份好的心情。学生也能从习作中感受快乐,学习兴趣大大的提高,从而不再对语文习作课的厌倦,不再是为了完成任务而敷衍老师布置的习作。
制定作文教学目标时,应尽量兼顾到优等生、中等生和后进生。如果学生不经过努力,就能达到目标,或者努力了却达不到目标的话,学生就不会产生对成功的渴求。因此,必须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不同的作文教学目标。从而让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感到:要想达到目标是有可能的,但也不是轻而易举的。通常情况下,可将教学目标细化为基础性目标、提高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用词准确生动,合理运用各种写作手法。这三个层次的目标,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差异,让C组的孩子完成发展性目标,B组的孩子完成提高性目标,A组的孩子完成基础性目标。老师在指导孩子进行习作时,按不同的目标进行指导,不要一味地要求所有的孩子按同一个目标进行习作(老师的习作教学观念要及时改变,习作教学理念也要随时更新)。每个学生只要在不同的层面上努力一下,就能获得成功。孩子拥有了成功,感受到了习作带来的乐趣,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习作兴趣。
素质教育的最大特点,就是承认学生间存在差异。而作文的分层施教,就是把学生间的差异作为一种智力资源来进行深度开发,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写作潜能,让每个学生愿写作文、爱写作文、乐写作文、会写作文。
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尤其是对中差组更要格外关怀,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期待,增强写好作文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