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钢生产工艺复习要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型钢生产工艺复习要点

1、为焊接无头轧制技术EWR(Endless Webding Rolling)是一项柔性连接形式的生产技术。

无头连铸连轧ECR(Endless Casting Rolling)属于刚性连接形式的生产技术。

2、型钢是经过塑性加工成形、具有一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直条实心钢材。

特点:产品品种规格众多,断面形状和尺寸的差异大。

3、按断面形状分:可分为简单断面、复杂断面和周期断面型钢。

4、经济断面型材:就是指其断面类似普通型钢,但壁薄,断面金属分配得更加合理,从而使之重量轻而截面模数大,既省金属又有较大的承载能力。

5、高精度型材:是指其二次加工余量极少,或轧后可直接代替机械加工零件使用的轧材。

6、普通轧制法(目前是热轧型钢的主要方法)一般在二辊或三辊的轧槽所组成的孔型中轧制的方法。

7、多辊轧制法,在由三辊以上轧辊的轧槽所组成的孔型中轧制。

8、型钢生产的特点

1)、产品断面复杂

不均匀变形;

各部温度、变形程度、轧辊直径不同;

孔型限宽或强迫宽展,使宽展的计算难度大

轧制难度大,质量控制难,组织连轧困难。

2)、产品品种多

3)、轧机结构和类别多

9、钢轨是仅Y轴对称的异型断面钢材。分为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规格以每米重量表示Kg /m。按不同的用途分:轻轨(30Kg/m以下)、重轨。

10、万能轧机由主辅机架组成,主机为一对平辊和一对立辊组成,其轧辊轴线在同一垂直平面上,辅机为一对平辊,只轧轨头和轨底而不轧轨腰。主辅机架均为可逆轧机,形成连轧关系。

11、重轨全长淬火的目的:在于提高整根重轨头部的强度、韧性和耐磨性,以适应高速重载列车运行线路和弯道、隧道等特殊地段的要求。

12、钢轨全长淬火按工艺不同可分为轧后余热淬火和重新加热淬火。加热方式有感应加热和火焰加热两种。

13、淬火层金相组织要求,细片珠光体(索氏体),允许有少量铁素体,但不得出现马氏体和贝氏体。

14、钢轨矫直先采用先进的变辊距辊式矫直机及复合矫直,矫直钢轨的立弯和旁弯,矫直温度应低于50℃,为防止轨内产生较大残余应力,只允许矫一次。

15、棒与线的区别:棒材是以直条状交货;而线材呈盘状交货。

16、棒与线一类是产品可被直接使用,另一类将棒、线材作为原料,经再加工成各种制品。

17、棒、线材生产特点,专业化、高速化、连续化、规模化、高质量控制。

18、高精度轧制指±0.1mm的精密尺寸公差。

19、合金钢种常见的四种控制方式:

第一种:优质碳素钢要求低温控轧,这就要求精轧机组前设置冷却水箱,而且在精轧机后装设水箱,在轧后进行快速冷却。

第二种:轴承钢和弹簧钢要求在低温下完成精轧,而在轧后则要求保温缓冷(为防止网状碳化物的析出)。为此在精轧机前设冷却水箱,以控制进入精轧机的轧件温度;在冷却的入口或出口侧设置保温罩,对轧件进行缓冷。

第三种:马氏体不锈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其热加工的温度范围很窄,在低速轧制阶段还要求保温或在线加热。为满足这类钢的要求,在加热炉与粗轧机之间、粗轧机与中轧机之间设保温辊道,有的轧机还在中轧机前设在线感应加热装置;在精轧机后设高温快速收集装置,将轧件装入保温箱进行缓冷。

第四种:奥氏体不锈钢要求在线淬火,即在高温下完成终轧,轧后在1030~1050℃的高温下淬火,快速冷却至500℃,完成固溶热处理。

20、高速无扭精轧机组在参数与结构上的特点

机组集体传动;各机架轧辊转速比固定;相邻机架轧辊轴线互成900交角。

机架中心距小,结构紧凑,轧辊直径小,悬臂式,装配式短辊身轧辊,碳化钨辊环固定在悬臂的轧辊轴上。

保证在小辊环直径的情况下轧辊轴有尽可能大的强度和刚度,轧辊轴承采用油膜轴承。

采用轧辊对称压下调整方式,以保证轧制线固定不变。

高速无扭精轧机型可概括为三辊式、45°、15°/75°和平—立交替四种。

21、轧制程序表是用来指导棒、线连轧生产中各架轧机的轧件尺寸、轧辊辊缝、轧制速度、轧辊转速、电机转速的设定与轧机调整与控制的重要工艺文件。

22、轧制程序表的编制主要内容包括:

表头:产品编号、钢坯尺寸及断面面积、成品尺寸、终轧速度、生产率、开轧温度、线数、日期。

表内:机架号、设定的轧件断面面积、辊缝、孔型尺寸(高、宽)、延伸系数或断面减缩率、轧制速度、轧辊直径(辊环直径、工作直径)、轧辊转速、电机转速。

23、棒、线热连轧中采用微张力和活套无张力控制的两种控制方法。

24、微张力控制方法适用的条件:轧件断面面积较大,机架间距太小不易形成或无法安装活套的情况下。

目前的微张力控制系统采用的控制方法有:前滑值控制法;电流记忆控制法

25、张力系数定义为轧制力矩在总力矩中占的比例。

26、当T fs>1时,M z>M′,此时为微拉钢轧制;

当T fs<1时,M z<M′,为微堆钢轧制;

当T fs=1时为无张力轧制。

27、活套无张力控制系统主要由起套辊、活套扫描器和活套调节系统组成

28、钢筋轧后余热处理,该工艺是利用钢筋终轧后在奥氏体状态下直接进行表层淬火,随后由其心部传出余热使表面进行回火。

目的:以提高强度、塑性,改善韧性,使钢筋得到良好的综合性能。使生产工艺简单,节约能耗,改善操作环境,钢筋外形美观,条形平直,收到较大的经济效果。

和冷却速度。

31、决定钢筋力学性能特别是抗拉强度的因素是:马氏体环所占的体积大小、马氏体的抗拉强度及中心部分的抗拉强度。这些参数和水冷参数及回火温度有关。

32、冷却器有两类:套管式;湍流管式,又称为文氏管。

33、线材控制冷却可以分为:珠光体型控制冷却;马氏体型控制冷却。

珠光体型控制冷却目的:为了获得有利于拉拔的索氏体组织,减少氧化,细化晶粒。

34、线材的斯太尔摩法分为标准型、缓慢型和延迟型。

35、孔型设计:将坯料在带槽轧辊间经过若干道次的轧制变形,以获得所需要的断面形状、尺寸和性能的产品,为此而所进行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36、完整的孔型设计内容:断面孔型设计、轧辊孔型设计、导卫装置及辅助工具设计。

37、轧制道次确定方法有:用绝对压下量确定轧制道次、用延伸系数确定轧制道次、用压下系数确定轧制道次。

38、轧辊指在一个轧辊上用来轧制轧件的工作部分,即轧制时轧辊与轧件接触部分的轧辊辊面。构成孔型的轧槽形式:凸槽;凹槽

39、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轧辊的轧辊轴线的垂直平面。即轧辊出口处的垂直平面称为轧制面。由两个或两个以上轧辊的轧槽,在轧制面上所形成的几何图形称为孔型。

40、按孔型的用途分类:延伸孔型、预轧孔型、成品前孔型、成品孔型

41、孔型按开口位置分类:开口孔型、闭口孔型、半闭口孔型

42、轧制时两个轧辊的辊环间的间距称为孔型的辊缝。

43、侧壁倾斜的作用

(1)侧壁斜度能使孔型的入、出口部分形成喇叭口,方便轧件进出孔型。(2)改善咬入条件。

(3)减小轧辊的重车量,提高轧辊的使用寿命。(侧壁倾斜度越大,重车量越小)44、在闭口孔型中用来隔开孔型与辊缝的两轧辊的辊隙称为锁口。注意:要求相邻孔型的锁口位置应上下交替设置。

45、名义直径:传动轧辊齿轮座内齿轮的中心距或节圆直径D0;

轧辊原始直径:孔型配置到轧辊上的需要,假想把辊缝值也包括在轧辊直径内,这时的轧辊直径称为轧辊的原始直径。孔型配置时是以新轧辊直径对应的轧辊原始直径D为基准直径。

通常把轧件出口速度相对应的轧辊直径(不考虑前滑)称为轧辊的平均工作直径D k。

46、重车率:轧辊的重车量与轧机名义直径之比

K=( D max−D min )/D0=(D−D′)/D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