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网络欺凌预防和干预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网络欺凌预防和干预的实践研究——以《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为例
【内容摘要】在互联网时代,网络欺凌由于其匿名性、随意性、广泛传播性等特点,加剧了欺凌预防的难度,给当事人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后果。
为此,上海市上南中学通过总结前人经验基础上,制定了《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
对网络欺凌的概念、危害、形式、成因、处置对策走出了地方探索,希望为网络欺凌的治理有所裨益。
【关键词】网络欺凌网络欺凌预防指南攻击行为近年来,网络欺凌严重的危害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并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2017年12月27日,教育部、中央综治办和最高人民法院等十一部委联合发布了《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其中明确了通过网络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他人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伤害的属于欺凌行为。
面对来势汹汹的网络欺凌,为了提高老师、学生和家长的防范意识,上海市上南中学开展了积极的实践和探索。
一、网络欺凌的含义、危害及其特点1、网络欺凌的含义。
网络欺凌(Cyber-bully),是指一种在网上生活中发生的欺凌事件,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
百度百科把网络欺解释为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
害。
美国《梅根·梅尔网络欺凌预防法》将“网络欺凌”界定为“任何人在跨州或跨国交往中,出于强迫、恐吓、骚扰他人或对他人造成实质情绪困扰的目的而使用电子手段传播的严重、重复的恶意行为”。
这里要强调的是网络欺凌是恶意的、敌意的言行,跟普通的同学之间来一个玩笑,搞一个恶作剧是有区别的。
2、网络欺凌的危害。
如果说传统的校园暴力、校园欺凌是硬暴力,给人造成的是硬伤。
那么,网络暴力、网络欺凌则是传统的校园暴力的升级版,是一种校园软暴力、软刀子伤人更深。
它会对被欺凌者造成一系列的伤害,具体包括:(1)心理上,造成被欺凌者丧失自信、情绪低落、脾气暴躁、厌学、抑郁等心理问题,甚至造成自杀轻生等严重后果;(2)生理上,由于受到负面心理情绪的影响,可能会导致被欺凌者失眠、头痛、肠胃疾病等的发生;(3)学习上,造成被欺凌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作业不按时完成,学习成绩下降等学习问题;(4)行为上,持续受到网络欺凌的伤害,也会导致被欺凌者脾气暴躁,攻击性和极端行为发生的几率升高。
其实,受到网络欺凌伤害的不仅仅是被欺凌者,欺凌者本身也深受其害。
容易导致其人格扭曲,缺乏同情心,形成反社会的、侵略性的人格,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穗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2016年12月)的调查数据也表明:青少年施暴与情绪状态紧密相连,其中曾经历网络欺凌事件的青
少年,无论其角色是受害人或欺凌者,他们的抑郁、焦虑及压力指数均显着高于其他没有亲身经历网络欺凌的青少年。
其中,欺凌者的抑郁及压力指数还高于受害人。
3、网络欺凌的现状。
传统的校园暴力一般包括校园恶少拉帮结派欺负同学,打骂同学,或者在校园内、校门口恃强凌弱向低年级学生索要财物等行为。
但是,随着经济的发达和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在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发达地区出现了新的欺凌方式,即借着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校园欺凌改头换面,变成了对青少年伤害更深的网络欺凌。
《穗港澳青少年网络欺凌调查报告》显示,广州、香港、澳门三地青少年整体网络欺凌行为比率为68%,网络欺凌受害人比率为72.9%。
其中广州61.7%的青少年过去一年曾对人实施网络欺凌,71.2%的青少年过去一年里曾遭网络欺凌。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调查还发现,网络欺凌者及受害人会出现角色重叠,即其中61.4%受访青少年既是欺凌者也是受害人。
此外,调研团队还发现,网络欺凌还跟青少年的上网时间和学历分布有关,其中,广州青少年每天上网时间越多,网络欺凌他人和被他人欺凌的机会也就越大;学历分布上,高中组别的凌欺者及受害人比率最高。
在国外,情况也不容客观。
日本大阪府2011年调查结果显示,拥有网络欺凌被害体验的小学六年级学生占17.4%;初一学生占31.8%。
学校发生网络欺凌被害事件
的比例分别为:小学占17.3%;初中占71.3%;高中占
45.5%。
2014年11月,在英国,一项针对11-17岁的青少年进行的调查表明,有35%的人遭受过网络欺凌,这个数字一年内翻了一番。
更有极端案例[1]的发生,让人触目惊醒。
4、网络欺凌的特点。
网络欺凌之所以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并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除了因为移动互联和社交网络的迅猛发展,也因其独特的特点。
(1)隐蔽性。
这应该是网络暴力、网络欺凌,不同于传统校园暴力的最显著的特征。
无论是欺凌者还是被欺凌者,一般都不会主动把情况去告诉家长和老师。
当家长和老师知道情况的时候,可能事情已经很严重了!(2)匿名性、虚拟性。
这与互联网本身的特点密切相关,许多参与网络欺凌的学生,发表语言文字的时候,用的不是真名实姓,而使用网名,这就给学生们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既然是匿名发表的,那就不必对自己的网上言论负责。
所以他们就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随意的发泄负面情绪、做出不良行为,而这也是当下网络欺凌越来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3)随意性。
参与网络欺凌的学生可能与被欺凌者素不相识,在不明真相,不清楚事实的情况下,就以讹传讹,煽风点火,语言伤害他人,无缘无故的加入到欺凌者的人群中来。
即“键盘侠”、“喷子”为了满足自己发泄、吐槽的的欲望,但忽视被欺凌的一方,却有意无意的成为了欺
凌的帮凶,伤害了同学。
(4)快速传播性。
由于移动互联技术和互联网信息快速传播的特点,让网络欺凌得以迅速的传播和蔓延,使得个人之间或者少数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个人的隐私被无端地、迅速地曝光在无数人面前,给受害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从而引发更大的矛盾和危机。
二、“指南”的设计意图、主要内容和实践成效网络欺凌来势汹汹,凸显了防范的重要性、紧迫性和必要性。
为了有效防范校园欺凌,提高学生、老师和家长的防范意识,2017年年4月,《上海市上南中学网络欺凌预防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发布,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1、“指南”的设计意图。
现在的高中生都是“00后”、“网一代”,他们触网年龄越来越低,触网时间越来越长,触网途径也越来越多。
他们当中网络欺凌的发生率较高,国内外也发生了一些影响很大的网络欺凌极端个案。
而本校学生当中也发生过网络欺凌事件,同学之间在校园生活中闹了矛盾,起了冲突,或者自己的个人要求没有得到满足,就在空间、QQ 群和贴吧等社交网络里发表一些不负责任,违背事实,甚至伤害,污蔑,侮辱他人的话。
从而进一步激化、扩大了同学间的矛盾,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围观,给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带来了很多的麻烦和烦恼。
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客观上“督促”我们设计出应对之道,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指南”的出台。
通过设计一套应对举措,帮助学生
认识网络欺凌的危害,培养学生们良好的网络道德规范和网上行为规范,尽量避免他们成为网络欺凌的参与者或受害者。
同时,通过出台应对举措,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提高家长和老师的网络欺凌防范意识。
2、“指南”的主要内容。
对于网络欺凌,国内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做了相关研究,并已经进行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例如美国《梅根·梅尔网络欺凌预防法》和《网络反霸凌法案》等。
而本着解决问题的思路,“指南”围绕着“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和编写。
为此,“指南”着重编写了“面对网络欺凌,怎么办?”这部分内容。
同时,考虑到青少年网络欺凌主要涉及学生、家长和老师三部分人群,所以,“指南”专门设计了针对这三部分人群的预防措施。
“指南”以“问题”和“回答”,“Q”和“A”的形式讲解“网络欺凌”,一问一答,共九问九答。
简洁明了,一目了然,具体如下:(1)网络欺凌的界定。
网络欺凌,是指一种在网上生活中发生的欺凌事件,是网络时代的新事物。
即指人们利用互联网做出针对个人或群体的,恶意、重复、敌意的伤害行为,以使其他人受到伤害。
这一现象在青少年中多有发生,且危害性较成年人更甚。
随着社交网络、移动互联的盛行,网络欺凌开始演变成全球的浪潮,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
与传统的校园暴力相比,网络欺凌会对青少年造成巨大的心理伤害,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
(2)网络
欺凌的危害。
该部分主要通过理论和案例来解析网络欺凌的危害。
如心理学分析研究发现,与传统的校园欺凌和校园暴力相比,网络欺凌对青少年造成的心理伤害可能更大:会导致青少年长期的心理伤害,包括丧失自信、沮丧、脾气暴躁、学业成绩下降、逃学,有时还会引发校园暴力或导致自杀。
案例主要援引了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的案例[2],通过理论加案例的方式,更加生动地反映了网络欺凌的危害。
(3)网络欺凌的形式。
在该部分,“指南”列举了网络欺凌常发生的五种形式:第一,通过短信、微信,或在论坛、聊天室、微博、贴吧、QQ群、微信群等公开威胁、侮辱、诽谤受害人;第二,利用互联网传播与受害人相关的文字、图像、视频和音频片段等,使受害人受到威胁、伤害、侮辱或尴尬等;第三,未经受害者同意,把受害人的个人资料(如真实姓名,容貌等)上传到互联网,予以公开,俗称“起底”;第四,把受害人容貌移花接木至他人相片中,或在这些相片旁加上侮辱性、诽谤性的文字,俗称“改图”;第五,制造与传播虚假信息诽谤受害人,或者冒充受害者身份,发布不实信息。
(4)网络欺凌的成因。
由于网络世界的高度自由,使道德、伦理、法规、纪律等社会约束机制在网络空间失效,同时,青少年处于生理和心理的发育期,心智还不健全,但模仿能力和好奇心却很强,在网络这个相对自由的空间里,容易言行过激。
同
时,由于网络世界个人身份的匿名性、虚拟性和隐蔽性,所以不少人认为不必对自己的网上言论负责,从而令网络欺凌现象更加严重。
从心理层面分析,网络欺凌的原因来自于人性中“恶”的一面。
每个人人性中都有比较阴暗的一面,希望拥有权力,希望以一个强者的姿态对弱者发出攻击,因此,容易聚集起来,恃强凌弱,欺凌弱者,由此获得满足感和发泄感。
(5)家长应对网络欺凌的对策。
由于网络欺凌行为多数发生在校园外,因此,家长应该加强对子女的关怀,多了解他们校园生活及交友情况,在家庭中创造温馨的氛围,加强和孩子的交流和沟通。
家长还应监督青少年在家的上网动态,比如经常浏览的网站、上网时间、上网聊天的对象,留意子女情绪、行为或身体方面有否出现异常情况。
(6)判断和识别孩子是否遭到网络欺凌的方法。
由于网络欺凌具有随意性、隐蔽性,且被欺凌者往往不会向家长、老师报告求助,所以给网络欺凌的早发现,早干预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因此,家长和老师除了鼓励青少年主动报告或求助之外,还应通过他们的一些行为和语言所反映出来的情况,来辨别其是否遭受网络欺凌。
[3](7)未成年人处置和发现欺凌的对策。
在该部分,主要包括未成年人是欺凌受害方和加害方的不同角色时的处理办法。
前者包括让孩子不要轻举妄动或采取报复行为,切断来自对方的一切通信;联系欺凌者要求其停止对孩子的
攻击;网络欺凌大部分是骚扰、威胁、侮辱等信息,它们都有悖网站或互联网服务供应商的“服务条款”,可要求其及时对相关内容进行屏蔽、删除;如果欺凌者与孩子在同一所学校,应联系学校和老师,共同解决问题;联系警方或诉诸法律;联系心理老师或专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后者包括告诉孩子,通过网络发表不实的、不负责任的言论,对他人进行侮辱,诽谤,攻击等是不道德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要求孩子立即停止网络欺凌行为,并主动向对方赔礼道歉;禁止孩子一段时间内使用手机、电脑、网络,借此达到教育和惩戒作用;联系老师、联系对方家长,进行沟通,妥善处理孩子间的矛盾、冲突;联系心理老师或专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心理疏导。
3、“指南”的实践成效。
作为全市乃至全国首份“网络欺凌预防指南”,“指南”的发布得到了老师、学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经过一个阶段的宣传和教育,全校师生对网络欺凌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并一定程度上掌握了科学应对网络欺凌的方法,同样,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学生间网络欺凌行为的发生。
在学习了“指南”之后,不少学生表示今后不会参与到网络欺凌当中,同时,如果遭遇网络欺凌也不会做“沉默的羔羊”,会向老师或家长寻求帮助。
同时,“指南”的发布也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反响,包括《新民晚报》《解放日报》《新闻晨报》《法制日报》《澎湃
新闻》《东方网》和《上海观察》等在内的各大媒体都做了宣传和报道。
一时激起千层浪,青少年网络欺凌的预防一时间成为了网络搜索的热词和百姓热议的话题。
2017年6月14日下午,上海市教委联合市青少年权益保护办公室、市高级人民法院少年厅、市检察院未检处和团市委等部门,在我校召开了“上海市中小学网络欺凌预防和处置座谈会”。
10月10日,上海市教委发布的《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欺凌指南30条》也吸收了“指南”的部分内容。
网络欺凌是移动互联时代、社交网络时代,中小学德育工作必然面对的新问题、新挑战。
从“网络欺凌预防指南”到上海市教委的“网络欺凌预防指南30条”,再到教育部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预防干预措施的出台,校园欺凌一定会得到有效控制。
[1]2016年,美国德州的18岁高中女生布兰迪,因为多年来,网络上一直有一群匿名人士拿她的体重开玩笑,在网络上恶意发布信息捉弄她。
尽管家人为此多次报警,但都无济于事。
结果布兰迪也选择了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2]2013年8月初,多年受湿疹和抑郁困扰的英国少女汉娜·史密斯在ask.fm网站注册的主页上贴出照片,发布求助信息。
可是,随后几个月的回帖中却充斥着“丑女”、“肥婆”、“喝漂白水吧”、“帮帮忙去死吧,你这个可怜的家伙”等恶毒的评论。
持续的谩骂、诅咒和人身攻击最终令这名14岁女孩不
堪其辱,精神崩溃。
[3]例如,针对网络欺凌受害者而言,青少年的表现主要有:在电脑前停留的时间过长;当家长走进房间时关闭电脑显示屏;对自己的上网行为保密;上课思想不集中,作业拖沓,学业成绩下降等;情绪低落了,没有胃口,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