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唢呐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论文
摘要:唢呐吹奏讲求技巧,唢呐艺术的发展带动了唢呐吹奏技术的更新和人才的培养,它的传播和传承,有利于唢呐艺术本身发展,有利于民族音乐的振兴和发达,还能够给沉寂的农村带来更多的活力、激情和震撼,能够丰富文化生活,提供娱乐平台,提高审美需求,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唢呐又称喇叭,是我国各地普遍使用的民族吹管乐器,具有发音高亢、音域宽广、细腻而富于变化等特点。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唢呐以其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表现力,发挥出了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和艺术功能。它被广泛应用于民间吹歌会、秧歌会、庙会、鼓乐班、婚丧嫁娶中,成为助兴和烘托气氛不可或缺的部分;同时,唢呐还是戏曲歌舞、说唱艺术和影视剧作品的重要元素;随着唢呐的广泛传播、推广,唢呐逐渐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生活质量,培养大众艺术情商,提高群众艺术素质,助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众艺术媒介。
据历史资料记载,最初唢呐流传于波斯、伊朗、阿拉伯一带,公元三世纪传入我国,但它真正被世人重视、引入鼓吹类乐器才是800年以后的事情、在金,元时期,唢呐曾被运用于军乐之中,用于军乐仪仗,以壮声威。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所著《纪校新书武备志》中“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就是明证。
随着中国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前,唢呐逐渐为普通老百姓接受并广泛使用。许多民俗活动,诸如孩子满月、祝寿、还愿、作九、红白事、清明节祭祖、认干亲等,都需要唢呐来助兴。特别是在农村还不
是很富裕、各种文化活动不是很丰富,往往是唢呐一吹,万人空巷,人们在无限的震撼、欢乐和笑声中体味着唢呐的豪情和爽快,忘记了生活的清苦、农作的劳顿和所有的不愉快,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不仅在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中使用,唢呐还在送子参军、开张剪彩、厂庆、店庆、广告传播等项活动中,也要请民间鼓乐班来吹奏庆贺,来扩大影响,招揽生意,表达对美好理想和未来的祝愿。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众多艺人、专家和政府部门的不懈努力,唢呐演奏得到飞速的发展,由农村到城市、由业余到专业、由地摊到舞台,范围越来越广,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唢呐艺术逐渐完善发展,层次越来越高,最终登上了国际舞台和大雅之堂。随着全国专业的唢呐班、唢呐艺人迅速的增加,很多艺人还走上了演奏家的道路,如老一辈的演奏家任同祥(山东人)及宋保才、许敬之(河南人)等。唢呐也迅速波及河南、河北、山东、东北地区、山西、陕西、安徽、新疆、福建、广东等十多省,甚至走出国门,闻名海外。七十年代末,由于港、台流行音乐的冲击,我国民族音乐步人低谷,但唢呐演奏人并没有放弃,唢呐艺术并没有萎缩,他们注重形式和内容上的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更新素材和吹奏曲目,使唢呐在各种不同形式的民俗活动中,继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如吹奏形式由原来的单笙独笛,(笛,这里指唢呐)发展为中西混合:唢呐、笙、笛、弦、铜管、电声,带舞,带唱,灯光,音响也走上了农村的土台子。另外还尝试采用“旧瓶装新酒”的形式,演奏流行歌曲、电视插曲,使吹奏流行歌曲在鼓乐班成为一种“时髦”,更加适应于改革开放的新时代。
作为铜木管结合的一种乐器,唢呐在我国民族音乐宝库中占着重要的位置,为民间鼓乐的繁衍、发展和我国民族音乐的振兴,做出了可喜的贡献,也已经被列入我国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行列中。除作为独奏乐器使用外,唢呐在民族管乐组的重要乐器。并经常作为领奏乐器使用。唢呐声音粗犷,穿透力强,适合表现欢快、热烈、雄壮的情绪,可以演奏技巧性很强的华采乐段,还可以模仿飞禽走兽的叫声,如《百鸟朝凤》便是很好的例证。依靠师徒传授等传统的传播形式,唢呐艺术从明代流传至今,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奏、合奏等演奏形式和南北两大流派,南方流派运用循环换气法一字一音,很少用其它演奏技巧装饰旋律,抒情细腻、优美动听,北方流派嘹亮高吭、气贯长虹,创造了许多高难度复杂的演奏技巧,如滑音、吐音、气拱音、气顶音、三弦音、箫音等,还有模仿鸡啼鸟鸣、人声歌唱(俗称咔腔)等特殊技巧。
唢呐在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并极大地推动了戏曲艺术的发展。在戏曲音乐中,唢呐基本功能有牌子吹奏、托(吹)腔、唱腔过门、描写音乐中的旋律声部等功能。传统唢呐牌子的纯器乐演奏,大多为独奏或主奏,多在舞蹈身段,开打,战斗场面,开幕,闭幕等情况下运用。唱腔过门即前奏,间奏,尾奏,重要声腔乐句的旋律乐器,多在欢快,活泼及气氛热烈的声腔音乐中使用;诸如场景音乐,气氛音乐等合奏音乐中,作为主要旋律声部出现.从表现内容和情绪看,唢呐大多在开打,战斗欢快,激昂的情况下出现;从音乐总体来看,唢呐除单独演奏传统牌子外,大多在乐队全奏时出现,以增加乐
队整体音响的气势和丰满性。以上唢呐的四项功能,前两项在一些古老剧种的传统剧目中多有运用,如昆曲,京剧;后两项则在一些地方剧种或新编创的剧目中较多使用或寄托于哀思,或表达喜庆的情绪,这是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替代的。
唢呐音乐艺术之所以能够风靡九州,受到百姓的喜爱,发挥出独有的艺术性、趣味性和艺术的感染力,在于它深深扎根于民间,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音乐性精神。
唢呐音乐是一种通过不同流派各自独特的音乐语言来表达和揭示音乐的形象、内涵、情感、意义——即“音乐性精神”的理性思维活动。唢呐各种风格流派的音乐虽各具特色,但无论是何种韵味、何种风格的表达方式,均不能脱离音乐是感情的艺术这一基本原则。它与人的感情发展逻辑和生活发展逻辑具有惊人的一致性,无需用其他方式来加以解释就能被人所理解和感觉,虽然人类能够共同认可,却又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而难以名状的东西。这种难以表述的东西,却更多的表达出人的一种感受、一种精神、一种气质。它包括了所有人们已知的感情性质和内涵: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聚、散,以及其发生、发展与结束过程,直至随之而来的历史与现实意义和影响。而且,既有主观情绪的抒发,又有客观现实的描绘,还有客观世界对主体的影响等等,更有激越与平静,冥想与感慨,优美与崇高的美学境界在音乐中的具体体现。
音乐是感情的艺术,主要作用的是审美主体的情感领域。正是这些唢呐音乐的“音乐性精神”的具体内涵的优秀表现,才能引起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