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美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孩子感受数学的美

小学数学新课程与以前的课程相比,增添的不但是漂亮的画面,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抽象的美。它以其超前的理念、新颖的设计、丰富的内容,体现给我们一个生动优美的数学天地。

一、让数学课堂情趣化---童话之美

和谐的课堂氛围加上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组织形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学生良好的学习氛围,使他们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组织一些游戏性活动“包装”数学知识,创设故事情境“串联”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学习的过程,感受探究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二、让数学知识生活化—文化之美

“1+1=2是神圣的语言,代表着世界上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数学家戈兰认为数学最大的美在于它的“普遍真理性”。他说,每种文化都有自己关于创造的故事,有属于自己的音乐、自己的文学、自己的酒。在不同的文化中,造物主能够是鸡、能够是狗,也能够是男神或女神;在不同的文化中,音乐和文学有不同的风格,酒有不同的滋味;但只有数学是全人类真正共通的语言。只要人居住的地方,“1+1=2”都不会错。数学教学要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师要创造一切条件,积极地探索和构建生活数学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引导学生把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去,让课堂充满灵性。

(一)生活数学,走进课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理应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在实行数学教学时要善于挖掘现有的生活素材,寻找数学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的切入点,将单调的知识生活化。

(二)走进社会,注重生活。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不要局限于教室这个狭小的空间,而应走出教室,走进社会,让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感知数学、应用数学。如:在学习数字时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相关数字;分类时,让学生给小组同学分类,自己的学习用品分类;学习图形时,让学生找找生活中各种图形……教材创设了很多生活情境于课堂,数学知识于生活。

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用数学,并体验数学的价值。他们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记忆者,而是知识的发现者、探索者和实践者。他们仿佛不是在学习数学知识,而是在体验生活的意义,享受生活的乐趣。

三、让数学思维个性化----探究之美

数学,更有它的探究之美。当有人询问数学大师纳什研究数学问题有何乐趣的时候,这位《美丽心灵》的主角坦率地说,有时研究成果并没有什么用。正是这种不带功利性的数学思维,造就了数学的空灵和纯净。而数学的圣洁又造就了一个个美丽的数学心灵。走进数学探究的历程,一定会忘却所有的不快,抛却世俗的杂念;亲近数学,犹如亲近雪山,它能以自身的洁白净化研究者的灵魂。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学习中去,激励学生大胆创新和求异,发表自己的看法,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多角度理解问题、多种形式

发现问题、多种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水平。我更深刻的感受到:只要给学生一个空间,他们就会“还”你一个奇迹!

四、让数学评价人文化---和谐之美

当有人问到我国的数学家王元先生,数学的魅力在哪里的时候,他顺口答道,数学之美就在于和谐。在一般人看来,数学的和谐之美或许就是两条永不相交的平行线,或者就是一个大大的圆。在数学里,数学之美就是一个公式,一个方程,一个几何图形甚至一个小小的点。这些数学的美是那样的抽象,普通人很难欣赏。但是,当霍金先生以近乎静态的残躯,向公众描述宇宙演进历史的时候,你难道不能感受到动静之间的和谐之美吗?当金字塔以她近乎完美的数学印记体现在世人面前的时候,你能不感到和谐的魅力吗?

(一)注重过程性评价

教学中由过去重视终结性评价,变为现在更注重过程性评价,由教师的单一评价转向自评、互评、小组评、老师评等多样化互动评价,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评价学生的发展变化,使评价具有了全面性、激励性,注重了学生整体发展。如课中留下一分钟让学生通过自评、互评检索学习活动情况,发现自己的成绩与努力之处。

(二)注重激励性评价

首先需强化评价标准的“个体参照”性,激励学生持续进步。教师要随时找到学生个体的“最近发展区”,善于激发每个学生的内部动机,进而使学生持续进取、持续获得成功的喜悦,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不同水准的发展”。其次要把握评价的“时间度”,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于是,遭遇挫折的学生重拾可贵的信心,迸发创新的火花,真正满足了学生把自己当作“发现者”和“探索者”的心理需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