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及措施
【摘要】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济效益,对于保证企业健康发展、充分发挥潜力、增强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的知识为出发点,探索当前国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方面所出现的缺陷,并提出有关的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关键词】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措施
一、内部控制概述
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有效的内部控制,通常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要素构成。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主要途径,其目的在于帮助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具合理化,具有经济性、效率性以及效果性;保证管理决策的贯彻执行,防范企业经营风险,维护资产和资源的安全,保证会计记录的准确和完整,并提供及时的、可靠的财务和管理信息,最终提高经营效率,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
二、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公司治理结构亟待完善
完善而充分发挥效用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是实行内部控制的制度环境。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者为实现既定管理目标而建立的一系
列规则、程序或制度,其与企业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密切相关。不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权利制衡体系以及权利设置必然存在缺陷,内部控制制度的实施就成为了空谈。
(二)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目前,我国企业虽然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建立了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很多企业没有认识到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对于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中的重要作用,所建立的内部控制体系更多的是照搬现成的经验和管理模式,简单的导入。有些企业管理者对内部控制重视程度不够,简单的认为内部控制就是制定制度规范。没有设置专门的内部控制机构,中小型企业往往一人身兼两职甚至身兼数职,岗位设置缺乏有效的牵制。借鉴的内控模式对企业的业务流程是否适合不做认真深入的研究,没有充分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可操作性差,在实践中很难得到真正的执行,多流于形式。
(三)风险控制意识比较淡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所面临的风险会越来越多,在生产、经营、销售中不可避免地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企业管理者应对目标完成期间与企业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预见,并采取相应避险措施的管理控制。但是,我国企业的风险意识并没有提到应有的高度,普遍未进行实质的风险管理,也未将风险防控充分融入至企业现有的内部控制体系中。大部分企业没有一个健全有效的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没有形成风险意识,更缺乏有效的风险管理机制。即使有些企业建立了风险管理机制,但是由于没有很好的执行,
导致已经建立的风险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四)内部审计监督机制缺失
内部审计是企业进行独立评价和监督其经营活动是否按照有关的政策和程序合理进行的一种内部机构,是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很多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主要侧重于企业经营、舞弊调查以及特殊项目审计上,在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评价等方面,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有些内部审计机构与财务部门合并,或者由财务总监领导内部审计,内部审计人员身兼数职、专门从事内部审计的人员较少等原因都造成了内部审计人员缺乏独立性,无法真正履行其应有的监督和制约职能。
三、完善内部控制的措施
内部控制体系就像一个企业的网络,要全方位地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使内部控制制度网络触及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方方面面以及企业的每个角落,用制度来规范管理的行为。
(一)充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为了给企业的内部控制提供更好的空间和环境,企业应当根据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经营机构、监督机构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原则,形成由股东大会、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组成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不断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建立起公司各参与者之间责任、权利和利益的合理配置,实现所有权与经营权的有效分离。
(二)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
为了有效发挥内部控制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企
业应依据财政部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规范性文件,制定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和管理要求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此过程中,企业应针对自身所处行业的特征或特点,充分估量这些因素对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同影响,并合理确定其重要性、内部控制的实施手段与方法,从而使企业自身的内部控制活动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三)完善风险评估管理体系
风险评估是及时识别、科学分析和评价影响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实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并采取应对策略的过程,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对风险的分析评估构成风险管理决策的基础。通过事项识别,准确及时的辨明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分清机会和风险,以便企业能采取措施抓住机会或有效地防范和应对风险,引导管理层保持其工作目标不被偏离。建立风险分析制度,从定性定量的角度对风险存在、显化的原因进行分析,对规避风险的能力、条件进行衡量。
(四)强化内部审计监督作用
为了充分保证内部审计活动的独立性,企业应合理设置内部审计机构,保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不断加强审计力度,把审计工作的主要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变为对公司的管理和内部控制作分析、评价,提出内部控制建议。建立健全内部审计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内部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和权利,做到内部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企业可以安排担任内部审计工作的员工在企业内部各个不同的
职能部门进行轮岗实习,既能够使内审人员熟悉企业各项具体业务的流程,全面了解整个企业范围的控制和风险的有关知识,又能够保持与企业其他部门的良好人际关系,便于内审人员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葛家澎,林志军著.现代西方会计理论[j].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
[4]朱荣恩.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的思考[j].会计研究,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