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1年3月第5卷第2期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angzhou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
Mar12001
Vol15No12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
王 伟 康
(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校机关,江苏扬州225009)
摘 要:两淮盐商系形成于明中叶衰落于清末民初的特殊商帮,曾在扬州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

从盐商交结文人,资助寒士,营造、扩建扬州园林,赞助、兴办文化教育事业,可见其对丰富扬州文化的内蕴,推进扬州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对“历史文化名城和具有传统特色的旅游城市”的结构格局与地位、性质的最终奠定,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应当摒弃学术界长期以来动辄否定两淮盐商的观点。

关键词:结交文士;营建园林;振兴文教;两淮盐商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030(2001)02-0076-05
引 言
“扬州繁华以盐盛”,其发轫期远可追溯到2100年前的西汉吴王濞时期。

“濞则招致天下亡命者盗铸钱,煮海水为盐,以故无赋,国用富饶。

”(《史记・吴王濞列传》)而从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以来,扬州逐渐形成南北交通的枢纽和全国财货的集散地,成为盐运漕运的重镇。

明嘉靖、万历以后,随着商品流通领域扩大,经济活动频繁,孕育并产生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扬州也开始了新的振兴,出现了继汉唐以后的第三次繁荣。

特别是盐业在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最为显赫,形成为全国三大商业资本集团之一(广东行商、山西票商、两淮盐商)。

清代中叶,扬州更是两淮盐漕运输的一大都会,设有两淮盐漕察院和两淮盐运使司,众多盐业商总寓居其地,财力人力物力之厚,富甲天下。

曾任江宁知府的卢见曾,于乾隆元年和十八年两任两淮盐运使,后又护理两淮盐政,掌握盐运且巡察盐课。

两淮盐政在真州、淮安分设淮南、淮北批盐所,辖区甚
广,权限极大。

此亦正是两淮盐商兴旺发达、如日中天之时。

两淮盐商在获得大量的财富以后,仅将一小部分用以进行再生产,更多的钱财除报效朝廷、贿赂官府以外,就是用来挥霍享受,要么再做一些维护封建家族声势的“义举”。

“其上焉者,在扬则盛馆舍,招宾客,修饰文采;在歙则修祠宇,置义田,敬宗睦族,收恤贫乏。

下焉者,则侈服御居处声色玩好之奉,穷奢极糜,以相矜炫已耳。

……俗所谓盐商派诚为弊俗。

”(民国《歙县志》卷1“风土”)应当看到,“其上焉者”不仅在客观上,而且在主观上,对扬州地域文化内蕴的(涵盖园林建筑艺术、书画艺术、学术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与民俗文化等若干方面)形成和丰富起了很大的作用。

另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两淮盐商行盐总额和上缴政府课银占全国应缴份额的比重相当大。

据孔鼎臣《论盐》中统计,清中期时全国9个盐区共额定行盐总数为540万引,淮南淮北额引为168万余,约占31%;全国盐课总额为982万两,两
收稿日期:2000-11-15
作者简介:王伟康(1947-),男,江苏邗江人,扬州市广播电视大学校机关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学研究。


6
7

淮课银为607万两,约占62%。

“盐课居赋税之半,两淮盐课又居天下之半”,即占全国财政税收的1/4以上,足见其盐业经济动关国计。

这里姑且不论两淮盐商对扬州政治、经济曾经产生的深远影响,只就文化而言,他们对扬州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起过显著的推动作用,对扬州这座人文荟萃的历史文化名城的格局最终形成,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

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探究两淮盐商与扬州文化的密切关系,略述其促进扬州文化事业的客观贡献和作用。

交结文人,资助寒士
两淮盐商多与文士学者产生或深或浅的关系。

即使著名文人与盐商间亦难免没有瓜葛。

浙西词派领袖朱彝尊“举博学鸿词,授检讨,归过扬州”时,大盐商安麓村就曾“赠以万金”(《扬州画舫录》卷10)。

一些名士在盐商馈送金银的礼遇下,纷纷与他们交往应酬。

也是这位安麓村在“重刻孙过庭书谱数石”后,找到当时“主持风雅”的袁枚,“馈二千金”求其题跋。

袁枚为其“书‘乾隆五十七年某月某日,随园袁某印可,时年七十有七’二十二字归之”,而“安已喜出望外矣”。

(《清稗类钞》)先后来往栖止扬州近30年的著名词人厉鹗,毕生设馆授徒为业,主要坐馆处则是扬州盐商巨子马曰 、马曰璐的园林“小玲珑山馆”。

马氏兄弟雅好诗文歌酒,刻烛投壶,诗酒流连,结吟酬唱。

曾书“淮东第一观”(后刻于扬州大明寺东院墙上)的书法家蒋衡,在蕃 观写儒家13部经典著作80余万言,共历时12年。

书成先归于盐务,为两淮盐运使卢见曾所激赏,复由马曰 费数千金为之装璜成册,经总督高斌进呈乾隆帝;乾隆赐蒋衡任国子监学正,并命刊石立于学宫,镌刻在190座石碑上,成“十三经”碑林,谓《太学石经》,当时陈列在北京的国学孔庙内。

马氏好结交文士,还不吝金银,资助那些崭露头角的寒门士子。

如马曰 初识郑板桥于焦山,爱才若渴,得知其家贫避债来此,即暗赠纹银200两。

(阮元《广陵诗事》)
两淮盐商交结、资助文士的动机,虽多为附庸风雅,装点门面,但在客观上有助于文人学者经济状况的改善和文化事业的兴盛。

何况,在两淮盐商中也不乏文学艺术的喜爱者和擅长者,有些盐商本身就兼具商人和文士的双重身分。

前述康熙年间在扬经营盐业积资巨万的马氏兄弟皆以诗名。

马曰 在扬主持诗坛数十年,有“南马北查”之称。

乾隆年间的大盐商江春的诗才也曾博得袁枚的称赞。

(《随园诗话》卷13)
两淮盐商与文士间交往最典型的例子是商家俊彦程晋芳(字鱼门)与杰出小说家吴敬梓的莫逆之交。

乾隆六年冬,吴敬梓受新结识的忘年交程晋芳邀请,经扬州北上赴淮安其家作客。

两人研讨学问,吟诗作赋,相互赠答,而吴敬梓应邀前往,实亦有求取衣食之助的用意。

程晋芳原籍安徽新安(歙县,今属黄山市),“高祖自歙迁扬,以盐 起家”(翁方纲《程晋芳墓志铭》)。

及至乾隆初期,在“两淮殷富”中“程氏尤豪侈,多畜声色狗马”(袁枚《程鱼门墓志铭》),晋芳“兄弟三人接屋而居,食口百人,延接宾客,宴集无虚日”(《程晋芳墓志铭》)。

其族祖丽山常为客居南京的吴敬梓提供生活资助。

吴敬梓原与程晋芳在南京过从,志趣相投,此次去淮安作客,从鱼门处受益不少。

且由于他在程家曾住过一段时日,对两淮盐商的的生活起居亦有亲身体验,为其创作巨制《儒林外史》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生活素材。

乾隆八年至十四年之间,吴敬梓为谋求衣食再度由南京赴淮安拜访程晋芳,此时已囊空如洗。

然数年后,程晋芳因嗜书若渴,遍交文士,耗资甚多又不善经营管理,以致荡尽家财,债积如山。

乾隆十九年十月,二人不期相遇于扬州。

吴敬梓知其益贫,执之手泣曰:“子亦到我地位,此境不易处也,奈何!”(程晋芳《文木先生传》)程“返淮,将解缆”,二人欷 道别。

不料7日后,他就得到了吴敬梓病逝于维扬的噩耗,顿处极度悲痛之中。

过了十六七年,程晋芳撰下了现存最完整的传记资料《文木先生传》;而在吴敬梓迭遭穷困的垂暮之年,曾以诗赞之曰:“……《外史》纪儒林,刻画何工妍!吾为斯人悲,竟以稗说传。

”(《怀人诗》十八首之十六)吴敬梓与程晋芳的交往不啻为一段文坛佳话,他们的命运变迁,坎坷际遇,折射出所处社会时代的侧影,堪为一幕催人泪下的悲剧。

营造、扩建扬州园林
明中叶至有清一代,在扬州兴建的相当大一部分园林是两淮盐商经济富足的产物。

尤在乾隆

7
7

朝,“时值海内承平,物力丰富,两淮盐业又适当极盛之时,故各大商家不惜糜千万巨金,争造园林”(王振世《扬州览胜录》)。

光绪《江都县续志》载:“商人多治园林饬厨,传教歌舞以自侈。

”此间扬州的建筑业、花木业、饮食业等也得以长足发展。

可以说,两淮盐商雄厚的“资本”造就了清代扬州园林的全盛期。

连乾隆帝也不得不惊叹:“盐商财力之伟哉!”(《清朝野史大观》卷11)两淮盐商争造园林的主要目的旨在供一己游赏宴乐之需,但也不排除部分园林运用于公益事业。

而盐商与园林的关系,“其实也是经济与文化之关系的具体化”,“盐商掏钱建造了园林,园林却又提高了盐商的社会地位与公众形象”,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扬州园林给盐商带来的“不仅是一片宴游的场所,而且是一种品位、修养和道行”。

(韦明铧《两淮盐商》)
考扬州不少园林及胜景(包括湖上园林和城市山林、庭园),为盐商修筑或居住。

如安氏园为乾隆年间大盐商安麓村之宅园;净香园是两淮总商江春所筑,坐落在瘦西湖内莲性寺的白塔,亦由他集资而建;个园为清嘉庆年间两淮商总黄至筠于寿芝园故址改筑而成;别圃为歙县富商黄履昂构造。

又有郑氏影园、程氏筱园、黄氏趣园、亢氏亢园、安氏约园、包氏棣园、江氏康山、汪氏九峰园,等等。

康熙、乾隆帝曾6次南巡到扬州,两淮盐商均竭力奉承,“凡有可悦上意者,无不力致之”。

除了承担一切供应,并“大构架,兴宫室,建园池,营台榭,屋宇相连,矗似长云”(徐谦芳《扬州风土记略》),于瘦西湖至平山堂下的两岸竞筑园林,以至出现“两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盛况。

弘历帝自己“亦谓行在以来,莫若扬州适意者”(汤捷南《国朝遗事纪闻》)。

包括两淮盐商所建园亭在内的扬州园林,标志着园林建筑艺术彻底走出了深宫禁苑,作为一笔丰厚的人类文化遗产,属于东方园林建筑体系的一部分,兼具南方之秀和北方之雄,富有独特的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成就。

而在《儒林外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广陵潮》等若干文学作品中也不乏对盐商构筑的园林出神入化的描叙,动人遐想不已。

纵观扬州两千多年园林历史,园林兴旺无一不和城市经济发达紧密联系,并无一不和盐漕之利、交通之便紧相结合。

特别是盐业的盛衰,对
扬州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关系极大。

清代中叶扬州园林的鼎盛局面,固然与康熙、乾隆两代帝王多次南巡有关,但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扬州系两淮盐务衙门驻节和众多盐业商总寓居之地,而赖有雄厚的盐业经济为基础支柱。

此外,扬州地居南北之中,尽收交通运输之利,对其经济兴盛,文化繁荣,园林发展,举足轻重。

“这从近百年来地理变迁、经济变革、交通改道、盐场北徙中,得到证实。

往日称雄于东南的扬州,随之中落,由那‘扬一益二’的大都会,变为中小城市。

昔日园林的规模与结构,相应发生变化,日益趋向庭园化,出现馀事山水的格局,以致把‘以园亭(称)胜’的桂冠,揖让苏州。

”(朱江《扬州园林品赏录》)
而综览两淮盐商营建的园林,又形象展示了扬州园林注重“厅堂为主”的格局,精用建筑材料,室内陈设充溢书卷气,曲径通幽、别有天地等扬州园林的基本特色和精湛的造园艺术。

扬州是国务院1982年公布的首批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两淮盐商兴造、扩建的园林,则丰富了名城具有深厚而独特人文景观的内蕴,亦为形成扬州今天的城区格局、地位及规划其发展方向,创国家一流旅游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再者,扬州园林是南北各地园林艺术频繁交流、融合和发展的结晶。

其造园艺术、建筑风格及传统特色,诸如“厅堂为主”因宜安排的结构布局,精选使用砖石木等建筑材料,文景结合、古朴典雅,别具丘壑、曲径通幽,取法自然,借景泄景,烘云托月,对比强烈,等等,既对修复、维护扬州名园古迹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又给园林设计师、建筑师们以有益的启迪,而得到借鉴、传承和发扬。

赞助、兴办文化教育事业
在盐业促进扬州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盐商内涌现出了一批文士、学者、画家、藏书家、慈善家等。

这些人士乐善好施,辄将大量资财用于发展扬州文化事业,乃至身体力行,投资兴办教育,举行文化活动,赞助、扶植地方戏曲,刊刻典籍法帖,收藏图书字画,并热心致力于其他公共福利事业。

而在其影响之下,实际参与者又远不限于盐商中的人士。

雍正十二年,马曰 在新城广储门外于崇雅

8
7

书院旧址上重建堂宇,名曰“梅花书院”。

桐城派古文大家姚鼐任该院掌教,“风规雅峻,奖诱后学,赖以成名者甚多”(《扬州画舫录》卷3),且促成了安徽桐城派与扬州学派的交流。

清代安定书院系由巡盐御史胡文学合两淮盐商重建,杭世骏、蒋士铨、赵翼等清代著名学者都曾主讲此书院。

即以“汰侈”出名的大盐商汪石公之妻也热心书院事业,《清稗类钞・义侠类》载有“汪太太捐资助书院”条。

“膏火来源总是盐”,清代扬州义学的经费都依靠于盐务。

而安定、梅花两书院,即培养出了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汪中、洪亮吉、孙星衍、刘台拱、顾九苞、刘文淇、凌曙、洪莹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和各类人才。

两淮盐商修建的园林多是其刊刻图书典籍与文人墨客雅集活动的场所,书卷气甚浓。

建成于乾隆九年的贺氏东园,金农曾为之书“目 堂”匾,李鱼单题“凝翠轩”联句。

园有12景,扬州界画名家袁曜为绘《东园图》。

园主人贺君召并以游人题壁诗词及园中匾联,辑为《东园题咏》,自序谓“昔人园亭,每藉名辈诗文,遂以不朽”。

易园为乾隆间歙县盐商巨富黄履晟所筑。

黄氏曾于此园刊刻《太平广记》与《三才图会》书两部。

梦园壁嵌石刻黄山谷书法17方,园内收藏宋元以来书法名画极夥,有《梦园书画录》与《梦园丛书》面世。

徽州歙县大商鲍诚一扩建的西园曲水,构于水曲,复筑“觞咏楼”,每在春燕秋雁来归、夕阳疏雨时节,或行诗文酒会,或抱琴而歌,均无不宜。

街南书屋乃安徽祁门盐商巨子马氏的城市山林,“旧有十二景”,以小玲珑山馆最为有名。

“(其时)主其家(小玲珑山馆)者,为杭大宗、厉樊榭、全谢山、陈授衣、闵莲峰,皆名下士,有《邗江雅集》、《九月行庵文宴图》问世”(梁章钜《浪迹丛谈》卷2)。

而江春建秋声馆,蒋心余主此馆时朝拈斑管,夕登氍毹,撰杂剧《四弦秋》、传奇《空谷香》;厉鹗写有名词《齐天乐・秋声馆赋秋声》,后被龙榆生编入《近三百年名家词选》。

当其际,“扬州诗文之会,以马氏小玲珑山馆、程氏筱园及郑氏休园为最盛”(《扬州画舫录》卷8)。

与会者,又有高翔、汪士慎等诸诗文书画名家,故散见于诗文集者日众,无不有裨于扬州文化的交流。

两淮盐商的另一功绩是对地方戏曲文化的赞助和扶植。

乾嘉时期,处于长期正统地位的“雅
乐”昆曲日益衰颓,各种地方戏曲已在全国蓬勃发展。

“两淮盐务,例蓄花、雅两部,以备大戏。

雅部即昆山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

”(《扬州画舫录》卷5)“花部”的设立及它能与“雅部”昆曲一起,被列入为迎接乾隆多次南巡而备的供奉演出,反映了地方戏曲的兴起和繁荣的时代潮流。

而花部能得以生存和兴盛,并与雅部昆曲分庭抗礼,除自身因素外,背后得力于两淮盐商经济上的支撑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盐商除用钱物供养各地来的戏班,也请文士写剧本供戏班排演,且吸纳八方戏曲人才组织家庭戏班。

《扬州画舫录》卷5记述了当时扬州盐商家班情况:“昆腔之胜,始于商人徐尚志征苏州名优为老徐班;而黄元德、张大安、汪启源、程谦德各有班。

洪充实为大洪班,江广达为德音班,复征花部为春台班。

自是,德音为内江班,春台为外江班。

今内江班归洪箴远,外江班隶于罗荣泰———此皆谓之‘内班’,所以备演大戏也。

”须知,正是扬州盐商征招的花部春台等徽班在乾隆五十五年及嘉庆年间相继晋京演出,后逐渐合并为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并于清季最终融合、演化、发展为中国的国剧———京剧。

珍藏古书秘籍,稀世字画,或供朝廷征集,或专供文人观摩、欣赏,或供学者借阅交流,以资著述,也是两淮盐商中一些有识之士贡献的实绩。

清代扬州藏书惊人。

收藏《四库全书》钞本的文汇阁藏书丰富。

然私家藏书也很可观。

如清初以豪富名世的季寓庸之子季振宜,尤喜藏宋元版书,“收藏之富,甲于江南”。

在大力搜求书籍后,其精心撰写的《季沧苇藏书目》约著录图书1000多种,20000余卷。

而后私家藏书首推盐商马氏昆仲。

其丛书楼藏书百橱积十余万卷,是清代著名藏书楼之一。

《清史稿・儒林传》谓其“藏书甲大江南北”。

乾隆三十七年开馆编纂《四库全书》,征藏书家私本,马氏被采用的书目就有776种。

《四库全书》系我国最大的一部丛书,该书《总目提要》载乾隆诏谕称:“今阅进到各家书目,其最多者如浙江之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两淮之马曰 四家,为数至五六七百种……着赏《古今图书集成》各一部,以为好古之劝。

”其中,马氏进献本为藏书家之冠。

马氏兄弟勤学好客,酷爱典籍,每见好书,必重价购

9
7

之,世人愿见之书,不惜重金付印,并乐于他人借阅。

如刻《经义考》、《渔阳山人之感旧集》、《许氏说文》、《玉篇》、《广韵》、《字鉴》等书,因其精心组织校勘,无讹本,雕印精美,后人赞为“马版”。

盐商鲍志道亦是藏书家兼雕版家,有世袭的古书斋“安素轩”,珍藏历代大量文物图书,不少是唐宋元明诸家法书墨迹、拓本,并刻有《四书五经读本》、《太平御览》等长编巨帙。

其长子鲍漱芳主持镌刻的《安素轩法帖》是鲍家在文化传播方面的最大贡献。

该法帖系清代后期一部内容宏富、镌刻精良的丛帖,共收集唐、宋、元、明名家法书计12卷,镌石300余方,具有很高的艺术、史料价值。

值得一提的藏书家还有扬州测海楼主人吴引孙、吴筠孙兄弟。

吴氏先世本安徽歙县人,乾隆年间至扬州从事盐业。

吴氏测海楼在北河下,今泰州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原有藏书8020种,247759卷,数量之多,蔚为大观。

吴氏远非一般鉴赏家、古董家、收藏家可比,不像传统藏书家对外国藏书不屑一顾,而是尽力收购,以便从中借鉴富国强兵的道理。

诚然,吴氏藏书旨在为异日子孙能读书而憾无书者备焉,但这一可与宁波天一阁媲美的测海楼藏书,对推动扬州文化教育事业而产生的
远期功用,足以赢得后人珍视。

结 语
盛极一时的两淮盐商,曾经在扬州历史上写下辉煌而厚重的一笔。

虽然其风光早已不再,“成也在盐,败也在盐”,清末民初盐商的破落与解体业已无可挽回。

作为一个具有腐朽性、寄生性、消费性和依附于封建统治阶级的阶层,两淮盐商又是集多面性、复杂性和矛盾性而不乏积极性的特殊商帮群体,从而在扬州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产生过巨大影响,一度时期还处于左右全局的关键地位。

应当摒弃学术界长期以来动辄否定两淮盐商的观点,对其形象特点、作用及其意义,重新加以审视、研讨和认识。

其中,当然要总结两淮盐商兴起、繁盛、消亡的内外因和历史必然性,且溯其渊源,与曾经存在的海内外商帮作纵横比较;而探究其情趣爱好、气派作风、生活方式等对扬州文化和社会风气习俗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其衰落消失的悲剧命运中所折射出的些许国民性格,和封建社会后期以至近代中华民族落伍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悲剧因素,也固是题中应有之义。

S alt Merchants Across the H uihe
River and Yangzhou′s Culture
WAN G Wei2kang
(School Administration,Y angzhou Broadcasting and TV University,Y angzhou225009,Jiangsu,China)
Abstract:The group of salt merchants,which rose on both sides of the Huihe River in the middle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declined at the end of the Qing Dynasty,was a special merchant gang.They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the politics,economy,and culture of Yangzhou.Through their experiences,such as con2 sorting knights of the pen and supporting the poor people,constructing and expanding gardens,funding and promoting the education enterprise of Yangzhou,we could learn that they did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enriching Yangzhou′s culture,promoting its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and shaping Yangzhou as a his2 toric and cultural city with traditional characteristics.We should reject the long2cherished negative assess2 ment of these merchants in the academic circle.
K ey w ords:mixing with scholars;constructing gardens;revitalizing culture and education;salt merchants across the Huihe River
(责任编辑 木 子)・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