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人容易误解扬州方言特色词语论文

合集下载

毕业论文-祖国曲艺园地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扬州评话漫议

毕业论文-祖国曲艺园地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扬州评话漫议

祖国曲艺园地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扬州评话漫议祖国曲艺园地中一朵耀眼的奇葩——扬州评话漫议[内容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种现代化娱乐方式层出不穷。

传统的娱乐方式正面临着无人问津的困境。

扬州评话正是其中之一,本文通过对扬州评话的介绍,进而对扬州评话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最后提出扬州评话在传承与保护方面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扬州评话艺人书目传承保护扬州在历史上有着悠久而深厚的戏曲艺术传统,发达的交通和繁荣的经济,营造了扬州优越的戏曲文化生长环境,使扬州几度成为南方戏曲中心。

扬州评话作为扬州曲艺的代表,是祖国曲艺园地里一朵耀眼的奇葩,曾有过辉煌的历史。

“听戏要听梅兰芳,听书要听王少堂”,这句话即是一大见证。

然而,时过境迁,扬州评话当年的风光已经不再,甚至渐渐被年轻人所淡忘。

扬州评话的传承与保护已经显得刻不容缓,笔者就扬州评话发展做了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对扬州评话的传承与保护有所帮助。

一、扬州评话概述(一) 扬州评话评话是曲艺的一个类别,俗称“说书”。

它渊源于唐宋以来的“说话”、“讲史”等,而以演说历史故事为主,包括北方的评书、四川评书、湖北评书、苏州评话等。

扬州评话则是其中一朵耀眼的奇葩。

扬州评话也叫“维扬评话”、“评词”与“扬州弹词”,合称“说书”。

二零零六年五月扬州评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扬州评话继承宋元平话,始于明朝末年,发展于清朝初年,到清代中叶的时候就达到了极盛阶段,流行于苏北各地和镇江、南京、上海等地。

以醒木、折扇、手帕等为道具,一人表演,用扬州方言说表。

评话艺人说书所用底本多来源于长篇章回小说,经艺人根据受众需要加工、增饰,也有部分为自创书目。

”[1](45)(二)扬州评话的历史沿革扬州评话晚明已盛,清初迅速发展。

柳敬亭弟子居辅臣技艺高超,很受推崇。

“据费轩《扬州梦香词》,康熙时扬州评话不但艺人多、书目多,而且每书各有名家,到乾隆时评话艺人更多。

李斗《扬州画舫录》卷九记大东门书场:‘规模不小,听讲条件舒适,说书人所受待遇也有体面。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扬州方言是江苏省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的一种方言,属于官话的一个分支。

它是扬州地区特有的语言,反映了扬州人民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密切相关,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扬州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风貌。

一、扬州方言特点1. 声调特点:扬州方言有八个声调,声调的变化丰富多样,给人以韵味十足的感觉。

2. 音韵特点:扬州方言中的一些音韵与普通话有所差异,例如普通话的“n”音在扬州方言中常常发作“l”音。

3. 词汇特点:扬州方言中有一些独特的词汇,例如“搅团”(指麻辣烫)、“扯蛋”(指胡说八道)等,这些词汇反映了扬州人民的生活习惯和文化特点。

二、扬州文化特点1. 历史文化: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扬州曾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中心之一,孕育了众多的文化名人和文化精品。

2. 园林文化:扬州以其独特的园林文化而闻名于世。

扬州的园林以小巧玲珑、布局精致而著称,如瘦西湖、个园等都是扬州园林的代表作。

3. 美食文化:扬州是中国四大菜系之一的扬州菜的发源地。

扬州菜以独特的烹饪技法和口味鲜美而闻名,如扬州炒饭、扬州狮子头等都是扬州菜的代表菜肴。

4. 文人雅集:扬州曾是中国文人雅士的聚集地,许多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大量的文化作品和名篇佳作。

扬州文人雅集的氛围和文化底蕴深深影响了扬州的文化发展。

三、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的关系扬州方言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了扬州人民的语言习惯和文化特点。

扬州方言中的词汇和语音特点与扬州的历史、园林、美食、文人雅集等文化元素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扬州独特的语言文化风貌。

扬州方言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扬州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成为扬州人民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符号。

总结: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是密不可分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扬州地区独特的语言文化风貌。

扬州方言通过口头传承的方式传递着扬州的历史、园林、美食、文人雅集等文化元素,成为扬州人民的共同记忆和文化符号。

扬州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比较初探

扬州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异比较初探

也 就是词 义 的广狭 不 同 。 扬州 方 言有些 词语 的义 项
比普通话多 , 应用范围广 , 有些词语的义项 比普通 话 少 , 用范 围较 窄 。 应 有 表示 事物 的词语 。例 如 :茶 ” “ 在扬 州方 言 中 有三个义项 : ①用茶叶做成 的饮料 ; ②不加茶叶或 其他东西的白开水 ; ③订婚的聘礼 , 下茶” 普通 如“ 。 话 的茶水 在扬 州方 言 中又 叫“ 叶茶 ” 茶 。 有表示动作的词语 。例如 : 扬州方言的“ 除 掸” 了表示 “ 用掸 子轻 轻拂 打或抽 ”还可 以表 示 “ 到 、 , 碰 接触 ”如 “ 油掸 到火 就着 ” 扬州 方言 的“ , 汽 。 上床 ” 除 了表示 到床上 去 , 还特指 坐 月子 。 出门” 了外 出 , “ 除
异 , 示扬 州方言词 汇的特 点 。 揭
关键词 : 扬州方言; 普通话 ; 词汇; 比较
扬 州 地 处 江苏 省 中部 , 江淮 平 原 南端 , 濒 长 南 江, 北接 淮水 , 是苏 北 的 门户 。 州 曾是 江南 漕运 和 扬
还 特指女 儿 出嫁 。
有表 示性 状 的词语 。例 如 :暄 ” 普 通话 中指 “ 在 “ 体 内部 空 隙多 而松软 ”在 扬 州方 言 中还可 以指 物 , “ ”如 “ 肿 , 脚被 蚊子 咬 了 , 立马 暄起来 了” 扬州 方言 。
收 稿 日期 :0 2 5 2 2 1— — 5
食用液体流质食物 , 吃” 把“ 所指称的动作范围扩大 了, “ 如 吃烟 ”“ 、吃酒 ”“ 、吃水 ” 。 “ ” 打 在扬 州方 言 中除 了普通 话 的 2 0几个 义 项 外, 还能 和其 他词语 搭 配 , 合 能力非 常 强 。如 : 组 打 浆糊 ( 搅拌浆糊 )打介绍信( 、 开介绍信 )打粗( 、 干粗

浅论扬州口头文学及其传承与保护

浅论扬州口头文学及其传承与保护

浅论扬州口头文学及其传承与保护扬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不仅是物质文化遗产,更有许多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变迁,有许多珍宝无可奈何的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消磨,但也有许多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沉淀,得到了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扬州的口头文学就是得到传承的珍宝,在今日,也是值得研究与保存的。

口头文学的载体不是固定的实物,极易改变或失传,但其中蕴含着的是扬州历史的精粹、文化的积淀与展现,更加需要现代人的保护、珍视与传承。

本文主要着眼于扬州口头文学中方言的语音特点与文学内容特色的研究。

1 扬州方言语音特点及其变化扬州位于江苏省中部,在长江以北地区,是苏北的门户。

唐时代的扬州十分繁华,当世有“扬一益二”之称,其经济文化处于中心地位,但明清之时要冲之位逐渐削弱。

如今扬州的管辖区是两区两县三市,分别是广陵区、郊区、宝应县、邗江县、仪征市、高邮市、江都市。

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重要代表,而江淮方言属于北方方言的次方言。

对于扬州方言的音系,在1960年出版的《江苏省和上海市方言概况》中,将其描写为17个声母,46个韵母,5个调类。

由于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扬州话也或多或少地受到了影响,并且随着时间的发展,老年人、中年人以及年轻人所说的扬州话也在发生着变化,其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比如[n]和[l]的区分,有研究表明年轻人比老年人更容易做到区分,这也表明未来会有更明显的区分趋势。

关于扬州方言的变化,不外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

内在因素主要是由于语言内在结构的变化,人们的发音变化,语言在历史演变中发生特定的改变。

而外在因素是外来方言的影响,比如普通话的普及,使得扬州话有些方面会趋向普通话,这也是扬州话演变的一大重要原因。

而说话者也就是扬州话载体的年龄和受教育程度也影响其对普通话的认同,从而影响扬州话的变化。

至于受教育程度影响扬州话,主要是由于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同样的字会产生变读:比如硬,书面语中读作[iη]①,而口语中读作■。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扬州方言是江苏省扬州市及周边地区的方言系统,属于官话的一种变体。

它是扬州地区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反映了扬州人民的文化特点和生活习惯。

在扬州方言中,有许多独特的词汇、发音和语法规则,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首先,扬州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反映了扬州人民对生活的独特见解和表达方式。

例如,在扬州方言中,人们常用“饭”来代表“吃饭”,用“瞅”来代表“看”,用“搓”来代表“洗澡”等。

这些词汇的使用,使得扬州方言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其次,扬州方言的发音与普通话也有所不同。

扬州方言中的声母、韵母和声调与普通话有一定的差异。

例如,在扬州方言中,声母“zh”常常发音为“z”,声母“sh”发音为“s”,声母“ch”发音为“c”等。

这种发音的差异,使得扬州方言具有独特的音韵体系。

此外,扬州方言的语法规则也与普通话有所区别。

在扬州方言中,人们常常使用“句末助词”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和语气。

例如,使用“啦”、“嘞”、“喽”等助词来表示肯定、疑问、感叹等情感。

这种语法规则的使用,使得扬州方言更加生动有趣。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密切相关,反映了扬州人民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

扬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文化资源。

扬州方言作为扬州地区的语言表达方式,承载了扬州人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传承。

首先,扬州方言中的许多词汇与扬州的历史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例如,扬州方言中常常使用“糕团”一词来指代元宵节,这与扬州作为中国元宵节起源地的历史地位密切相关。

扬州方言中的这些词汇,反映了扬州人民对传统节日的重视和热爱。

其次,扬州方言中的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也反映了扬州人民的文化传统。

扬州人民崇尚自由、乐观、豪放的生活态度,这种态度也体现在他们的语言表达中。

扬州方言中常常使用夸张、幽默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使得语言更加生动有趣。

这种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反映了扬州人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此外,扬州方言也在扬州的文学艺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文方言趣谈扬州

作文方言趣谈扬州

作文方言趣谈扬州《扬州方言趣谈之一:独特的词汇》在扬州这块充满韵味的土地上,扬州方言就像一道独特的风味小菜,有着自己别样的味道。

扬州话里有好多词儿特别有意思。

就说“呱呱叫”这个词吧,这可不是在说青蛙叫得好。

有一次我在扬州的一个小集市上,看见一个小伙子拿着自己刚做出来的手工竹篮在叫卖。

那竹篮做得可精致了,细密的竹篾交叉编织,连收口的地方都处理得干净利落,篮身上还编进去了一些细细的彩色竹篾,弄成了好看的花纹。

旁边一个老奶奶看了就直夸“呱呱叫”。

我当时还纳闷呢,怎么突然说起青蛙叫了。

后来才知道,在扬州话里这就是夸东西好的意思。

还有“落胃”这个词,形容吃得舒服自在。

我去扬州朋友家玩,他妈妈做了一桌扬州菜。

盐水鹅的皮滑肉嫩,鹅肉还带着淡淡的咸香;扬州炒饭颗粒分明,鸡蛋炒得金黄,米饭里融合了火腿、虾仁、青豆的香味。

我吃得那叫一个欢啊,朋友在旁边笑着说:“吃落胃了吧。

”这种词,外地人听起来可能一头雾水,但在扬州人的生活里,却是那么自然贴切地表达着各种意思。

扬州方言中的词汇充满了生活的气息,每一个词仿佛都是从扬州人的日常起居、琐碎生活里扒拉出来的,带着浓浓的本土风情。

《扬州方言趣谈之二:有趣的语调》扬州方言的语调那可是相当的有特色。

就像唱歌似的,有着自己独特的旋律。

有一回我在扬州的老街上闲逛,看到两个大爷在下象棋。

那个棋局正到了紧张的时候,一个大爷眼看自己的棋就要输了,突然出了一个妙招,喊了一句“哟,将唻!”那“将”字的语调一下子就提上去,然后又迅速落下来,特别是那个“唻”字,拖得长长的,带着一种得意又诙谐的感觉。

旁边的大爷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等看清楚了棋局,也发出一声长叹“哎呀,乖乖隆地咚啊!”这一连串的词儿,配合着那抑扬顿挫的语调,就像是在表演一段相声似的。

扬州人的语调就像扬州大运河的水,有缓有急,有高有低。

平常对话的时候,那种温柔婉转的语调就像微风吹拂着垂柳。

比如说姑娘们拉家常,“姐姐啊,你今儿个穿的衣裳真好看呢。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

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扬州方言是江苏省扬州市及其周边地区的一种方言,属于江淮官话的一支。

它是扬州地区特有的语言特点,与普通话和其他方言有一定的差异。

扬州方言不仅是当地居民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

本文将从扬州方言的特点、历史渊源以及与扬州文化的关系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扬州方言的特点1. 声调特点:扬州方言的声调相对较多,有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四个声调。

与普通话相比,扬州方言的声调变化较大,给人一种独特的韵味。

2. 音韵特点:扬州方言的音韵系统相对保守,保留了一些古代汉语的音韵特点。

例如,扬州方言中的"腮"字读作"sei",而普通话中读作"sai"。

3. 词汇特点:扬州方言的词汇丰富多样,有许多独特的方言词汇。

例如,扬州方言中的"咩咩"是指小孩子,而普通话中则是"娃娃"。

4. 语法特点:扬州方言的语法结构相对简单,有时会省略一些助词和虚词。

同时,扬州方言中的口语短语较多,给人一种亲切感。

二、扬州方言的历史渊源扬州方言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扬州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曾经是唐宋时期的重要都会,吸引了大量的文化人材。

这些文化人材的涌入,使得扬州方言逐渐形成并发展壮大。

在明清时期,扬州成为商业繁荣的地区,各地人士纷纷来此餬口,进一步丰富了扬州方言的词汇和语言特点。

三、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的关系扬州方言与扬州文化密不可分,相互影响。

扬州方言作为扬州地区的语言工具,承载了扬州人民的情感和文化认同。

扬州方言中的一些特殊词汇和短语,反映了扬州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民俗习惯。

同时,扬州方言也成为了扬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是扬州地区独特文化的体现。

扬州文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魅力而闻名于世。

扬州方言作为扬州文化的一部份,为扬州文化增添了独特的韵味。

扬州方言中的词汇和语言特点,使得扬州文化更加丰富多样,具有地方特色。

外地人容易误解的扬州方言特色词语研究

外地人容易误解的扬州方言特色词语研究

1 扬 州方言的音系特点
3 讼事
( 齿 呼 ) 读 。 : , 家 去 ” 念g , 家 齐 两 如 家 “ 中 a“ () 1 自爱 : 事 不 妨 碍 别人 , 惹 人 讨 行 不 批谎 :i 1 p 2 hu n 4 揭 穿谎言 。 瞎说 , ag 2 他 庭 ” 念ja 影 母 和 疑 母 混 同 , 里 i。 皆读 为 零 声 厌 : 李 这 个 人 ~得 很 , 炎 已 经 好 了 , 老 肝 请 你 看我 明个 当面 批他 的谎 /《 楼 梦 》 五 红 第 母 。 普通话一致 。 与 泥母 、 母 、日母混 同 , 他 来 吃饭 他 不 来 , 人 家 恶 嫌 。 在 我 们 的 十 五 回 : 老 太 太 这 一 说 , 谎 都 批 出 来 来 怕 而 “ 是 就 是 所 谓 的n, , 不 分 。 音 韵 母 前 为 l 细 理解 中 , 自爱” lr 洪 , “ 表示 的 是 “ 自己” ( ) 蛋 了 。 外 来人 员 , 其 是 北 方 方 言 区 的 人 员 爱 。2 鸡 ” 尤
学 术 论 坛
外 地 人 容易 误 解 的 扬Βιβλιοθήκη 州 方言 特 色词 语 研 究①
潘诗雨 谢玲 丽 ( 扬州 大学文学 院 江 苏扬州 2 5 0 2 0 0) 摘 要: 扬州方言是扬 州地方 文化的一个重要 标志和戴体 , 扬州地 域 文化 传承 中起 着重要 的作 用 。 在 但是 , 州方 言和外来人 员所讲语 言 扬 的 差 异 , 成 了扬 州 本 地 人 和 来 扬 人 员交 流 的 不 便 与误 解 。 此 背 景 下 , 何 在 保 护 和 保 持 扬 州 方 言 的 前 提 下 , 近 扬 州 与非 扬 州 本 地 人 遣 在 如 拉 之 间 的距 离, 是近 几年一 些有识之 士比较关 心的一个 问题 , 了解扬 州方言是学 习和传播 扬 州丰 富 多彩的地 方文化 的重要途径 。 针对 这一 f , 们 多方 查 阅文献 资料 , d题 我 " 井设计 了调查 问卷 , 扬 州本 地老 中青三 代人 以及 外来旅 游 , 习及 务工人 员等进行 了分类 调查 。 需 对 学 要特 别指 出的是 , 此次 调查者一位 属于北方方 言的徐 淮 片方言区, 另一 位属于苏 州吴方 言 区, 二者对扬 州话 的理解具有很 大差异 。 但这一 差异却能 有效促 进二者对 扬 州方言更 好地 理解和领 悟, 而从 更为纵深 的层面挖 掘 出扬 州方 言的根 本特点 , 从 以便 为来 自各 方言 区的来 扬 人 员学 习和理 解扬 州话提 供便利 。 通过 调查我 们 了解到扬 州方言中的一 些特色词语和外 来人 员理 解的差异 , 并且总结 出扬州方言近 几年 的主要 发 展特 点及 其 发展趋 势 。 关键 词 : 扬州方言 音 秉特 点 另误 解词语 分类 条 目 中 图分 类 号 : 1 3 H 7 文献标 识 码 : A 文 章编 号 : 6 2 3 9 ( 0 2 o () 2 2 1 7 — 7 12 1)7a -0 1 -0 8

扬州话有点儿意思作文

扬州话有点儿意思作文

扬州话有点儿意思作文 扬州, 有物、 有花, 自然也少不了景。

说景色,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但瘦西湖,还是更胜一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接下来是小编 为您整理的扬州话有点儿意思作文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扬州话有点儿意思作文 1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徐凝用一诗,把扬州展现的淋漓尽 致。

扬州是我的故乡,这古雅素净的地方,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玲珑剔透的雨花石,制作精巧的草席,让人直流口水的大仪牛肉,一口便回 味无穷的十二圩香干…… 扬州的市花当属琼花, 但广陵的芍药与洛阳牡丹齐名。

素有“扬州芍药甲天 下”之称。

街头巷尾,随处可听到旋律优美的扬州民歌——《茉莉花》。

“好一 朵美丽的茉莉花……” 扬州, 有物、 有花, 自然也少不了景。

说景色, 何园被誉为“晚清第一园”, 但瘦西湖,还是更胜一筹!“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 路, 卷上珠帘总不如。

”杜牧在游瘦西湖时, 有感而发写出的千古名句。

瘦西湖, 原名:保障河,又称:长春湖,建于清朝康熙年间,瘦西湖可分为六大景点。

两 堤花柳靠在岸边,湖水清澈见底,如同一面铜镜。

瘦西湖自古就是赏月圣地,走 在二十四桥上,看着圆月的倩影映在湖面上,分外皎洁,正如诗中所云“二十四 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无论白日或黑夜,瘦西湖景色一点也不亚于杭州 西湖。

扬州话有点儿意思作文 2 我去过许多旅游胜地, 有如若仙境的普陀山, 繁华的上海滩, 美丽的中山陵, 鬼斧神工的宜兴山洞, 看过波澜壮阔的大海, 还有小巧玲珑的瘦西湖。

上个星期, 正值扬州举办“烟花三月国际旅游节”,爸爸、妈妈又带我故地重游,来到了美 丽的瘦西湖边。

我们买了门票,进了公园。

走在林间小道上,柳絮迎面而来,像雪花一样飞 飞扬扬,在瘦西湖水面上空飘扬,像笼盖一层层薄薄的烟。

这时我不禁想了韩翃 的名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李白的名句“烟花三月下扬州”和徐疑的名句“天 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扬州方言

扬州方言

扬州方言在扬州,“乖乖”有三个意思:一是长辈称呼小孩;二是用来骂人,如北京人骂人时说的“孙子”;三是感叹词,表示惊奇,有好的意思。

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意思。

据说,有个外地人到扬州来当市长,经常听到部下说“乖乖”,就问部下,你们说的“乖乖”是什么意思,部下说是“好”的意思。

一次会议,他走进会场,微笑着对与会人员大声说道:“同志们,乖乖!”然而他却看到了大家目瞪口呆的面孔。

----这只是街头巷尾的笑谈,是真是假,也无从考证。

在这里,我搜集了一些土话,诸位不妨看看,一来,可以略领异乡风情,二来,如果以后到扬州当市长,也可以避免那位前任市长的尴尬。

:)(词不见得达义,语音大致相同)1. 顺----享受地吃---例:这么多好吃的,大家动筷子,顺!2. 嗌(音yi,入声)-----吃,带有贬义,例:你赶快嗌叻。

3. 捣嗓子-----吃不下还吃。

贬义。

4. 森-------滚5. 袅-----还没有6. 咙------语气词,太遗憾了7. 警尴----怎么样8. 皮脸-----玩9. 尖心-----用功10. 铳精,转精-----无目的地乱走11. 来哦-----口头语,引起人注意,不是喊你过来。

12. 瘪色-----很差的小角色13. 活德-----丢人现眼14. 死形-----没治了15. 歇骚-----停止16. 透神-----神气活现17. 憧冷-----打瞌睡18. 该阴-----报应19. 抽千-----大哭20. 回乎-----倒霉21. 楞种-----做事不计后果的人22.老卵-----假充老大23.搭浆-----做事糊差24. 犯嫌-----讨厌25.不裸了-----别说了26.不出趟-----不大方27.六蹩兽-----做事不合常理,怪怪的28.做拦停-----劝解29.埽有事-----走吧,不跟你多说30.糊恰恰-----稀里糊涂31.泼策鬼-----呸32.痿死了-----累极了33.撒脑子-----尿尿34.假好呢-----怎么办35.触刮牢-----人很刁36.六塌油-----做事糊差37.涩巴子-----小气鬼38.大甩子-----翻脸不认人的人39.趣咯咯-----自以为了不起,不想跟人合作40.一刷水-----整齐41.赫了得-----感叹词,表示惊讶42.忾摆哉-----拖延时间43.小爬爬-----小板凳44.活流尸-----瞎逛45.多晚子了-----什么时间46.不得说项-----没什么大不了的47.一铺狼烟-----乱七八糟48.波斯献宝-----把一般的东西当宝贝来炫耀49.娘娘怪怪-----扭扭捏捏50.恣戈六斗-----不整齐51.走头六怪-----不听话,不合作52.撩骚逗子-----喜欢惹是生非的人53.六不搭对-----驴头不对马嘴54.缸丧吵死-----吵架55.神恣武恣-----神气的样子56.大仔鹅子-----大呆子57.穷急吼吼-----急不可耐的样子58.雅面滴个-----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59.鬼六三枪-----指人还有点小本事60.油嘴打花-----口没遮拦,乱说撩人61.稀大六缸-----做事做人不认真62.一股邋遢-----全部,一鼓脑63.吱唔成六天-----有乱说的意思64.一说大山光-----胡说八道65.乖乖龙地咚-----感叹词,有赞叹的意思66.板板六十四----- 一本正经67.精屁股郎当----- 一丝不挂。

方言的故事作文扬州

方言的故事作文扬州

方言的故事作文扬州扬州,这座古老而美丽的城市,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里,方言就像是流淌在城市脉络里的血液,充满了独特的魅力和温暖的力量。

记得小时候,夏日的夜晚总是那么惬意。

大人们会搬着小板凳坐在巷子口,一边扇着蒲扇驱赶蚊虫,一边唠着家常。

那时候的我,最喜欢依偎在奶奶的怀里,听着她们用扬州方言交谈。

那话语里的抑扬顿挫,就像是一首动听的歌谣。

“乖乖隆地咚,今儿个天热得没魂。

”奶奶会这么说,然后用手轻轻拍拍我的后背。

我那时候不太明白“乖乖隆地咚”是什么意思,只觉得从奶奶嘴里说出来,特别有趣。

有一次,家里来了客人。

爸爸妈妈在厨房忙着准备饭菜,我在客厅里陪着客人。

客人看着我,笑着用扬州方言问:“小匣子,今年几岁啦?”我愣了一下,因为“小匣子”这个称呼我还是第一次听到。

后来才知道,这是扬州人对小孩子亲切的叫法。

扬州方言里的词汇总是那么形象生动。

比如说“洼乌”,就是指泥泞、坑洼不平的地方。

每次下雨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大人们总会提醒:“小心脚底下的洼乌,别滑倒咯。

”还有“二显”,说的是傻乎乎、愣头愣脑的样子。

要是谁做事不小心出了差错,旁人就会说:“你看你,二显二显的。

”记得有一年春节,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包饺子。

爷爷擀皮,奶奶包馅,爸爸妈妈在一旁打下手,我也想帮忙。

奶奶笑着说:“来,乖乖,跟奶奶学包饺咂。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拿起一张饺子皮,放上馅,却怎么也包不好。

奶奶耐心地指导我:“把这皮儿捏紧咯,莫要漏馅。

”最终,在奶奶的帮助下,我包出了一个个奇形怪状的饺子。

大家看着我的“杰作”,都笑得合不拢嘴,嘴里还说着:“这饺咂包得真有意思。

”在学校里,同学们之间偶尔也会说几句扬州方言,那感觉特别亲切。

有一次,数学考试没考好,心情低落。

同桌凑过来,用扬州方言安慰我:“没得事,下次加油,咱们一起‘扳梢’。

”一开始我没听懂“扳梢”是什么意思,后来才知道是扭转局面、反败为胜的意思。

扬州方言里还有很多有趣的歇后语。

比如“茶壶里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形象地形容了一个人心里明白但表达不出来的样子。

扬州评话中的方言词的翻译与研究——以《皮五辣子》为例

扬州评话中的方言词的翻译与研究——以《皮五辣子》为例

224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总第207期No.2. 2020Sum 207方言,指具有地方特征并能够口口相传的语言表达方式,这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地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1]。

中国土地辽阔,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地方语言,这一特征在乡土文学作品中很明显。

在中国“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如何能把中国各地域的不同文化特色表达出来,研究方言土语的翻译,对于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汉学家葛浩文(2014:43) 指出,读者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中,最初吸引读他们的并不是民族主义文章,而是有其乡土色味的文章。

因此,在中国“走出去”的大背景下,想要让具有中国地方特色的文学作品走出国门,宣传中国当地特色文化,是译者需要解决的问题[2]。

一、国内外文献方言翻译述评许多中外作家喜欢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方言,因为它是一种“调味剂”,能给作品增添地方色彩和本土气息,比如老舍、马克吐温、鲁迅、莫言。

艾夫斯曾说过方言是作家尝试用书面语再现某一地域或某一社会阶层的一种口语,它带有很明显的地方特色,因此如何将方言转移到目标语中,这对译者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鲁迅小说英译者蓝诗玲博士曾关于是否懂鲁迅小说中的绍兴方言,以及文言方言是否值得译者特别关注做出回答。

她首先承认她自己不会绍兴方言,也不懂绍兴文化,在翻译作品时她不会把方言带进自己的译本,在翻译鲁迅小说时通常使用标准英语。

她给出的理由是中国方言文学往往处于一种边缘地位,而且大多数英文读者只注重作品内容,不注重作品的语言个性,因此她在翻译过程中不需要再现原作的风格[3]。

然而现在中国日益强大,越来越多的英文读者对中国本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也有更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当地方言。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译者更有义务将中国的本土方言传到世界,并通过方言来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

如何让中国文化发出一点声音,如何将扬州本土味道传播到国外?二、扬州方言和扬州评话《皮五辣子》(一)扬州方言发展史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

以扬州方言写一篇作文

以扬州方言写一篇作文

以扬州方言写一篇作文
今天,老师让我们写一篇作文,题目是“以扬州方言写一篇作文”。

我一脸懵,方言?平时跟爷爷奶奶说话就用方言,写作文…还真没试过。

我沉默不语,脑袋里一片空白。

隔壁的小明在唱着“阿唷,真不得了!”,我隐隐约约听到了,他也被这题目难住了。

我偷偷瞄了一眼隔壁的小丽,她正在草稿纸上写着什么,我凑上前去一看,上面写着“吃早饭,粢饭糕!”我不由得笑出声来,这也太简单啊了吧?
忽然,我的思绪返回到了上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去逛街啊,路过一家商店,听了店老板在跟顾客大声地地说:“侬要买啥?真欢喜!”我当时还好奇,这老板咋说话的这么说诧异,爸爸说:“这是扬州话,意思是‘你就是喜欢什么’。

”我明白过来,原来方言还也可以这样用啊!
我拿起笔,又开始写下来。

我写了老奶奶在河边洗袜子,一边洗一边和邻居聊,“哎呀,这天气真热!”我写了小朋友在公园里结伴玩耍,“哎呦,真好玩!”我还写了小鸟在枝头你唱歌,“啾啾啾,真美!”
几个大字写着,我总觉得自己好似返回到了家乡,回到了那个饱含欢声笑语的地方,空气里弥漫在空气中一股香甜的味道,那是家乡的味道。

我闭上双眼,仿若看见了了家乡的街景、家乡的人情,也有家乡的美食…
我睁开了眼睛,再继续四个小字我的作文。

我写得迅速,仿佛要把所有的思念都倾注在纸上。

开始写之前,我一遍地读了一遍,脸上脸上露出了清楚的笑容。

这篇文章,只不过词藻堆砌,可是却蕴满了家乡的味道,它是我对家乡的爱,也我对方言的喜爱。

作文方言趣谈扬州

作文方言趣谈扬州

作文方言趣谈扬州(中英文实用版)English:The topic of dialects is quite fascinating, and there"s no better place to explore this than Yangzhou.Yangzhou dialect, as a part of the Wu dialect group, has its unique characteristics that set it apart from other dialects in China.中文:方言这个话题非常有趣,而要探讨这个话题,扬州再合适不过了。

扬州方言作为吴方言群的一部分,它独特的特点使它与中国其他方言区分开来。

English:One of the most interesting aspects of the Yangzhou dialect is its intonation.The pitch and tone of the dialect create a lyrical quality that is both soothing and engaging.This intonation adds a musical element to the language, making it not only a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ut also an art form.中文:扬州方言最有意思的一个方面就是它的语调。

这种方言的音高和音调创造出一种旋律感,既让人感到舒缓,又让人感到投入。

这种语调为语言增添了音乐元素,使它不仅是交流的工具,也是一种艺术形式。

English:Another unique feature of the Yangzhou dialect is the use ofcolloquialisms.These colloquialisms reflect the rich culture and history of Yangzhou.Many of these phrases and expressions have been passed down through generations, preserving the essence of the local culture.中文:扬州方言的另一个独特之处是它的口语化表达。

扬州方言物名浅谈

扬州方言物名浅谈

扬州方言物名浅谈扬州方言中,有不少器具、生活用品名称,听其名便知道用途或制作质料,朴实无华、具体明确。

如鞋拔子、耳扒子、蚊烟香、饭捂子、捻线砣子、针线匾子、吹火筒子、捶衣裳棍子等。

有一种竹制搔痒用具,雅称“老人称”、“不求人”。

扬州人见其形似农具扒草的扒子,又能抓痒,干脆称之为“抓痒扒子”,真是名符其实。

冬天化雪、房檐滴水遇冷结成的冰凌、貌如铃铛,叫“冻铃铛子”,既生动,又形象。

对外来品、人们习惯加“洋”字,如洋火、洋油、洋钉、洋机、洋瓷碗,阿拉伯数字叫“洋字码子”。

过去农村人杀猪制成胰子油,用以洗手足可防皴裂,扬州人把舶来品“肥皂”叫作“洋胰子”,真会灵活运用。

有的还把使用物品时的动作加到物名上。

“图钉”上墙要捺,叫“捺钉”、“子母扣”叫“捺钮”。

陀螺因捻才转,叫“捻捻转”,空竹不抖不嗡,叫“抖抖嗡”。

有一种扁形砂锅,锅盖与锅覆盖严密,只当一小孔出气,是居家闷肉的最佳用具,叫做“闷钵”十分贴切。

有一种帽子很保暖,把整个头套起来,只在双眼和鼻子处留洞,戴着它很像传说中吓唬小孩的妈乌子,叫它“妈乌帽子”,细细品味,令人拍案叫绝。

不过,也有一些方言物名所指不太明确。

如“针箍子”,实为手指之箍,用途不明确,不及普通话“顶针”来得准确;“兜子”不知是网兜还是布兜,不及“兜肚”来得明白;“围巾”易与头巾、毛巾混淆,不及“围脖”来得具体。

冬天老人取暖用的“汤婆子”,扬州叫“汤壶”,有盖有把而无嘴,何壶可言?扎辫子的“毛线”叫“扎梗”,“马桶”叫“马子”,令人费解。

有些物名长期沿用至今,已为人们所接受。

如:铅角子、尺条子、手捏子、挑子、红子、搌布、恶水缸、万马钩、小爬爬。

有些物品离我们生活较远,现已不常见或消失。

如:钉鞋、茅窝子、斗篷、袜板子、草稿荐、旱烟袋子、四水钩子、搭罩子、碗扑子、水端子、铜旋子、锅腔子、筲箕头子、猪头篮子……附:扬州方言物名浅释铜角子:硬币尺条子:直尺手捏子:手帕挑子:汤匙红子:秤搌布:抹布恶水缸:泔水缸万马钩:竹竿带短竹枝、晾晒衣物用小爬爬:小木凳钉鞋:鞋底有钉,雨具茅窝子:芦花(草)制的鞋,保暖性好斗篷:竹篾、竹叶制的雨具站筒:木制方或圆形筒,小孩学站立用袜板子:上袜底用的板子草稿荐:稻草编的床垫子旱烟袋子:吸旱烟用的烟杆及烟袋锅四水钩子:捞井里吊桶用的钩子搭罩子:笊篱碗扑子:竹篾编的圆锥形制品,盖在饭菜上防蝇用水端子:竹筒带柄、舀水用小量子:小木桶,拎水用铜旋子:舀水用具锅腔子:黏土烧制而成,上面放锅,下面烧柴火筲箕头子:淘米箩文中部分物名用同音字代替。

江苏扬州方言词汇释例

江苏扬州方言词汇释例

江苏扬州方言词汇释例扬州方言属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洪巢片,是该方言区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

扬州方言在唐代以前属吴语,以后受北方话的影响逐渐变成了官话。

历史上两次大移民对江淮方言的影响很大。

一次是东晋北方人的南迁,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南部边缘线吻合;另一次是明初南方人的北移,他们的分布地点恰与江淮方言的北部边缘线吻合。

可见,扬州地处江淮方言区中心的特殊地理位置。

著名语言学家、南京大学教授鲍明伟先生在比较了南京、扬州、泰州的方言后说,扬州方言是江淮方言的代表。

扬州方言语音有两大突出特征:一是完整地保留了中古《切韵》系统的入声,有独立的韵母系统,调值高而短,有喉塞尾,如“剥、药、桌、八、鸭”等字。

同属洪巢片的南京话虽有入声,但入声字在实际语流中塞音韵尾往往消失。

二是扬州话里中古全浊声母今读都是同部位的清音声母,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不送气。

泰州话全浊声母今读也是清音声母,但塞音、塞擦音的仄声字送气,如“病、动、同、坐”等字。

除了语音特征外,扬州方言词汇也较有特色。

扬州方言在北方方言大区江淮方言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加上扬州方言具有鲜明的特征,所以历来语言学家都将扬州方言作为样本。

本文选录一批方言词汇进行考释,考察方言词汇蕴涵的扬州特色,有些词的考释将对照其在普通话中的用法进行。

一、“”是俗字,在各种以扬州方言写成的文学作品中出现频繁,被写作“扛”“刚”等,指争吵、吵闹。

扬州人形容吵架很激烈时会说丧吵死(拟音),在口语中非常具有代表性。

例如:(1)他们有钱的人家,总是要点假面子,不会当着外人的面吵。

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与吵是同义词,二词连用,“”总是放在“吵”的前面,细细推敲,“”的程度要比“吵”深。

“”也可单用,例如:(2)你看那边两个人得就差打起来了。

二、玩“玩”在各种语境中具体意思不相同,但其基本意思是玩耍。

例如:(3)他在隔壁店里玩的,听见家里有很大的声音,跑了家来。

(4)这下子玩出火来了吧。

扬州话题作文

扬州话题作文

扬州话题作文引言作为江苏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扬州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

扬州话是扬州地区人们最常使用的方言,它不仅是当地居民生活中的重要工具,也是地域文化的一部分。

本文将探讨扬州话的起源和特点,以及扬州话在当地人生活中的传承和应用。

扬州话的起源和特点扬州话是江苏方言中的一种,主要流行于扬州及周边地区。

据考证,扬州话源于古代的淮扬话,扬州作为长期的政治经济中心,受到了北方和南方多个方言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扬州话”。

扬州话的发音比较轻快、流畅,语调起伏较大,给人以亲切和活泼的感觉。

扬州话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声调变化明显:扬州话的声调变化比较明显,以平、上、去、入四个声调为主,这也是扬州话与其他方言的一个显著区别。

2.语调抑扬顿挫:扬州话在语调上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听起来很有韵味。

3.字音变化:扬州话中存在着一些字音变化,比如“上”读作“xiang”,“去”读作“kou”,这是扬州话的一种独特现象。

4.借词现象:扬州话中常常借用一些外来词,尤其是一些英文词汇,以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扬州话在生活中的传承和应用扬州话在扬州地区的居民生活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也是地域文化的体现。

虽然现代社会普遍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但在日常生活中,扬州人仍然保持着使用扬州话的习惯。

在家庭中,扬州话是亲人之间亲切交流的重要方式。

扬州人习惯用扬州话与父母、祖父母交流,这也是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此外,扬州话也是老人们教育孩子的工具,通过使用扬州话,可以更好地传递家族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在社交场合,扬州话被广泛应用。

扬州话可以增强人们之间的归属感和亲近感,通过说一些俏皮话或者特色词语,能够打破沉闷的气氛,引起笑声和共鸣。

此外,在一些传统的社交活动中,如婚礼、年夜饭等,扬州话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人们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亲切。

扬州话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扬州话面临着保护与传承的挑战。

扬州弹词500字

扬州弹词500字

扬州弹词500字
以扬州方言为基础的弹词系统曲种。

原名弦词。

扬州弹词是用扬州方言说唱的一种曲艺形式,流行于扬州、镇江、南京及里下河一带。

扬州弹词和扬州评话同出一流,弹词约始于明末清初,早期一人说唱,自弹三弦伴奏,故名弦词。

在清初,评话艺人往往兼工弦同,乾、嘉以后才逐渐分开,清代中叶盛行期间,发展为双档演出,称为“对白弦词”,增添了琵琶伴奏,特点是说多唱少,唱词只有叙述性的表唱。

扬州弹同的传统书目,已记录的有《珍珠塔》《双金锭》《倭袍记》《玉蜻蜒》《落金扇》《白蛇传》等8部。

扬州弹词表演分单档和双档两种,单档一人说唱,以三弦伴奏;双档二人对唱,乐器为三弦、琵琶。

扬州弹词表演以说表为主,弹唱为辅,讲究字正腔圆,语调韵味。

其说表多用扬州方言,起角色时也用外地“码头话”,以区别和刻划人物。

双档演出,二人相应配合,以不同人物的口吻、声调对话,一人侧重叙述,一人侧重唱曲。

扬州弹词的唱词以对偶的七字句为主,叠加的单句称为“凤点头”。

音乐曲调来源于3方面:①由明代俗曲衍变而来;②吸收南北曲和地方戏曲的部分曲调加以改革;③艺人创作。

曲牌有〔锁南枝〕、〔耍孩儿〕、〔三七梨花〕、〔沉水〕、〔海曲〕、〔剪剪花〕、〔南调〕等。

唱词还有加演于正书之前的“开篇”。

内容多是咏
人叙事、写景抒情之作。

说白除要求掌握一般节奏外,还有快工(又名“推宝塔”)、慢工、绕口之分,其中以快工最为常用和难说。

说白要求换气时不使人有停顿的感觉,须做到“书断意不断,意断神不断”,“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地人容易误解的扬州方言特色词语研究摘要:扬州方言是扬州地方文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和载体,在扬州地域文化传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是,扬州方言和外来人员所讲语言的差异,造成了扬州本地人和来扬人员交流的不便与误解。

在此背景下,如何在保护和保持扬州方言的前提下,拉近扬州与非扬州本地人之间的距离,是近几年一些有识之士比较关心的一个问题,了解扬州方言是学习和传播扬州丰富多彩的地方文化的重要途径。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多方查阅文献资料,并设计了调查问卷,对扬州本地老中青三代人以及外来旅游、学习及务工人员等进行了分类调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此次调查者一位属于北方方言的徐淮片方言区,另一位属于苏州吴方言区,二者对扬州话的理解具有很大差异。

但这一差异却能有效促进二者对扬州方言更好地理解和领悟,从而从更为纵深的层面挖掘出扬州方言的根本特点,以便为来自各方言区的来扬人员学习和理解扬州话提供便利。

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扬州方言中的一些特色词语和外来人员理解的差异,并且总结出扬州方言近几年的主要发展特点及其发展趋势。

关键词:扬州方言音系特点易误解词语分类条目中图分类号:h1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18-021 扬州方言的音系特点扬州话属于江淮官话区洪巢片,根据《扬州方言词典》的描述,扬州话的音系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声母方面扬州话有17个声母,包括零声母在内。

与普通话相比,只比普通话少了zh,ch,sh,r,n这5个声母。

古全浊声母在扬州话里全部清化,逢塞音、塞擦音,平声读送气清音,仄声读不送气清音,与多数官话方言一致。

普通话的平卷舌,扬州话里是不分的,扬州话用z,c,s,l来代替zh,ch,sh,r。

古见系的开口二等字,多有声母不颚化(开口呼)、颚化(齐齿呼)两读。

如:家,“家去”中念ga,“家庭”里念jia。

影母和疑母混同,皆读为零声母。

与普通话一致。

泥母、来母、日母混同,就是所谓的n,l,r不分。

洪音韵母前为l,细音韵母前为n。

如:脑=lao,凉=niang。

但是,扬州郊区很多地方是区分n,l的。

1.2 韵母方面扬州话有47个韵母。

和多数官话方言相比,最大的特点是保留入声韵,入声收喉塞音韵尾。

古咸山摄三分为桓欢、寒山、先天韵。

如:关=guan,官=guon,山=san,扇=xian等等,这些是与普通话不同的。

北京话的前、后鼻音韵尾,在扬州话中分别合并。

冰=宾,静=进。

果摄不区分开合口,一律读o。

如:贺=货=ho。

和=河=ho。

1.3 声调方面扬州话有5个单字调: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入声。

古全浊上声今归入去声,古次浊上声今归上声。

古清去、浊去;清入、浊入则分别合并为去声、入声。

除入声外,其他字的调类与普通话。

其中扬州话的调值分别是阴平11、阳平35、上声42、去声55、入声4,除阳平都是35,其余均不同于普通话的阴平55、上声214、去声51。

另外,扬州话的变调不是特别复杂,有较整齐的规律。

变调以后,除上述五个调值外,还衍生出四个新调值:33,44,53和去声的53。

参照《扬州方言词典》的词语分类,我们将扬州方言分为以下十八种类别,分别是形容词,副词、介词,讼事,日常生活,动作,植物,天文,身体,量词,称谓,附加成分,风俗、地名、宗教,交际,代词,商业交通,器具,疾病,语气词。

此次调查以扬州方言中的特色词语为着眼点,调查了来扬人员和扬州城区内居民对扬州方言的看法和取向,并总结了一些他们在沟通中容易误解或者无法理解的扬州方言中的特色词语。

词语注音依据《扬州方言词典》,采取通行的国际音标记音,“/”号之前为原调值,之后为变调值。

2 词语条目2.1 形容词(1)自爱:行事不妨碍别人,不惹人讨厌:老李这个人~得很,肝炎已经好了,请他来吃饭他不来,怕人家恶嫌。

而在我们的理解中,“自爱”表示的是“爱自己”。

(2)鸡蛋客人:指体质弱的人:他一碰就生病,倒成了~了。

外来人员会摸不着头脑,以为是指不怎么受欢迎的客人。

(3)爱好:(小孩)爱清洁、爱惜东西(多用于否定说法):这个霞子不~,才给他换的干净衣裳,一下子倒脏的不能望了/那个霞子也不晓得~,昨个才买的一把枪,还没有到晚就玩散脱了。

来扬人员常常会用普通话里的“爱好”理解这个“爱好”,认为是人们具有浓厚兴趣的某件事或者是某样东西。

(4)扬兴:别人夸赞或劝阻后,愈发不加抑制地说或做:你说她唱得好,她更~,唱得更起劲。

外来人员会以为是一个地名或者是高兴的意思。

(5)八折:骂人智力不足,言行失当。

外来人员则认为是商场中打八折。

(6)不相干:①无关紧要的事:这种~的事就不要再去找市长了吧!②没有关系:这件事跟你~,不要你多嘴。

③在回答别人说的“对不起”或者“谢谢你”的时候可以用“不相干”。

外来人员在理解前两种意思的时候没有很大的困难,但是后面的就比较容易造成误解。

2.2 副词、介词(1)该派:应当;应当是:他的病已经好了,~上班去了/这种事哪块~你去?是人事科的事哎。

“该派”这个词对很多外来人员都是比较生疏的,一开始都很摸不着头脑。

只有在深入了解之后才会有一点点的理解。

(2)海海:表示总括,统统;全部:我口袋头的钱~把你了,还不够啊?外来人员一般都不会猜到全部、大概的意思,理解起来有时候会有误差,这需要在使用过程中进行归纳总结。

(3)天生:①表示情况虽然不同而结果并无区别:~去不去都一样,我就不去唻。

②表示坚决而肯定的语气:~就是这们回事了,我就不去/也说成“反正”。

一般外来人员认为是“天然生成”的意思。

3 讼事批谎:pi21 huang42揭穿谎言。

他瞎说,你看我明个当面批他的谎/《红楼梦》第五十五回:“老太太这一说,是谎都批出来了。

”外来人员,尤其是北方方言区的人员没有“批谎”这一词,表示此意时一般用“揭穿谎言”。

4 日常生活(1)皮包水:pi35bao11 sui42在茶馆里品茗、吃点心:早上~,晚上水包皮。

这是扬州俗语中的典型的一句话,在扬州生活的人才比较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而刚到扬州的外来人员则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常常觉得云里雾里。

(2)搅头:jiao42 tou 菜肴中的配料:炒猪肝用什们~呢?外来人员常常会以为是一个名词,把“搅头”认为是“搞头”和“花样”的意思。

(3)饺面:加有馄饨的汤面,扬州名特风味食品之一。

在外来人员尤其是北方人看来饺子和馄饨是两种不同食品,如果在扬州点了一份饺面,会很奇怪里面为什么只有馄饨而没有饺子,从而产生误会。

5 动作(1)打脸:ta42/44 li42用脂粉等涂在脸上;化妆:一般会被误认为是“打人的脸”。

(2)拉呱:la11 kua闲谈:这件事本来也没想起来,是那天子几个人没得事在一起~的时候谈起来的这一词语与北方方言区徐淮片的方言相通,是扬州话南北合流的一个体现,一般南方外来人员不容易理解。

(3)欢喜:xu11 xi哈欠:昨个没睡好,今早起来~连天的普通话中“欢喜”作形容词,在一部分地区方言中是“喜欢”的意思,而有名词“哈欠”意的地区却极少,估计是“哈欠”读音的讹变。

(4)熊:xiong35训斥:再不听话把他~一顿徐淮片中有此意,但南方外来人员一般会不懂,以为就是动物中的熊。

6 植物鸡爪爪:ji11 zua42/44 zua42枳椇树的花序,熟时肉质,红棕色,味甜,可以吃。

外地人一般以为是鸡的爪子。

7 天文(1)住点:zu55/53 ti42雨停了普通话中雨停了一般不作此说,故外地人很难理解。

(2)虹:ka55雨后天空中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ka55是白读,读书音为xo34。

8 身体(1)孤拐:ku11ku42脚腕子,也有人称“脚拐子”。

(2)波罗盖子:po11 lo kai55膝盖的旧称此是扬州地区对膝盖的特称,据了解,各地方言对膝盖都有不同说法,如徐淮区方言说“gelabaizi”,吴方言中说“qimodei”。

9 量词(1)丫:ia11量词,计量某些切开或分开的小块东西:一~西瓜(萝卜、苹果、月饼、油大饼、大蒜、橘子)普通话中“丫”一般指丫头,女孩儿的意思。

(2)和:xo55量词,指一剂药煎的次数:他二~药吃下去,人好的多了“和”在普通话中有连词、动词和形容词的意思,但一般不作量词用,此意北方方言区的人员较易理解。

10 称谓(1)霞子:xia35/孩子“霞”是“小伢”的合音。

章太炎《新方言·释言》:“《类篇》云:‘吴人呼赤子为伢子。

’今扬州、镇江、杭州通谓小儿为小伢。

”在口语中常常可在前面加上“小”。

(2)外教:wuai55/53 ji55外行;对某种事情或工作不懂或没有经验:做这个事你就~啦,还要跟人家学学现在普通话里“外教”是指与本地的习惯,如习俗、风俗等相反的并以教授外来语种、风俗、习惯、经验等为生的非本地人或外国人。

例如:小语种的外教,国家队的外教等等。

(3)爹爹:tie11 tie祖父普通话中“爹爹”是“爸爸”的旧称,而扬州话里指祖父,完全升了一辈,外地人不明就里,很容易产生误会和闹出笑话来。

(4)小把戏:xiao42/44 pa42/44xi55小孩(成年人用的称呼)普通话里小把戏指杂技①例:耍把戏。

/看把戏。

②花招;蒙蔽人的手法。

例:收起你这套把戏,我不会上你的当。

外地人一般想不到这个可以是对小孩子的爱称。

11 附加成分(1)去了:ki55/53 le事情做不成功了,北京话说“完了”:第二场球又输脱了,这下子~,不得出线了/~,没法子想得了普通话中“去了”形容一种动作状态,无“完了”的意思。

(2)说的话:suo1 tie xua55随便说说而已:这是~,不要当真外地人以为就是说过的话,是名词。

12 风俗、地名、宗教(1)教场扬州地名。

此处清代为驻军教场,故名。

因扬州教场处设有基督教教堂,故外地人一般误认为“教场”就是指“教堂”,实不知其历史因故。

(2)销金一锅子:扬州著名风景区瘦西湖/清汪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俯画图。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扬州土语,外地人一般没听过,故并不理解此意。

13 交际(1)绞花费别人的钱财,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他们小夫妻自敢自己不开伙,~父母的普通话里“绞”有“拧、扭紧、挤压、缠绕、用绳子把人勒死等意,但没有花费别人钱财满足自己欲望的意思,所以外地人一般很难理解。

(2)含糊:x35 xu嫌隙;彼此之间曾经有过的不愉快:我跟他不得~,哪个也不怕哪个普通话里“含糊”是模糊不清,不明确的意思。

14 代词(1)多玩子:to11 u35①问什么时候:此刻~啦?/他~说的啊?②泛指将来某个时候:随你~来都行扬州本土语。

(2)口头:靠近外面的地方普通话里指嘴上说的、无书面记载的语言,扬州方言中则指靠近外面的地方。

15 商业、交通、器具(1)生活:sn11 xu工作:做~②生产出来的产品:这批~今个下午要送到,误了期要罚款③打;揍:不老实请他吃~北方方言及普通话中,生活是生存生计的意思,所以外地人尤其是北方外来人员难以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