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阳光教师团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持教师专业发展打造阳光教师团队
——南京市上元小学聂方胜
阳光,
是生命的呼唤;
世界因她生机盎然,
阳光,
是美丽的企盼,
生活因她绚丽灿烂。
沐浴着阳光,
我们茁壮成长;
沐浴着阳光,
校园谱写希望……
一、缘起:在反思中走出困境
南京市上元小学,坐落于秦淮河畔的东山,几年来,学校历经市规范化学校、示范化学校、市实验小学、省实验小学的创建,目前正朝着特色化的道路发展。在不断前行的实践探索中,我们认识到:只有教师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才能促进学校的发展。
在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道路中,我们曾遭遇过这样的状况:教师在业务能力、专业操守、学习热情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不能齐步走,先进的迈不开腿,
后进的跟不上队。尴尬的困境逼迫我们不得不反思:教师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仅靠整齐划一的培训模式是低效的;职业的倦怠也是客观存在的,寄望于教师的自我激活、自我超越是盲目的;我们务必寻求到一条切合学校实际的、科学智慧的引领教师专业迅速发展之路。
经济学上有两个著名案例。一个叫“马特莱法则”又称“二八”法则,说的是企业主要抓好20﹪的骨干力量的管理,再以20﹪的少数带动80﹪的多数员工。此法则实际上是要求管理者在工作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抓关键人员、关键项目、关键岗位。另一个叫“鲶鱼效应”,说的是沙丁鱼在长途贩运中常因路远、时长而休克、死亡,后营运商在沙丁鱼运输罐中放入其天敌鲶鱼,鲶鱼的追逐激发了沙丁鱼的生命活力,存活率大大提高。这两则案例不完全适用于学校管理,但它带给我们的启迪是:在教师专业发展道路上,少数人可能会影响和带动多数人;团队的激活可能会带来整体的盘活。
这就是我们在学校成立教师发展团队的根本动因,以造就学习型组织和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为目标和使命,激活教师团队,打造阳光教师团队,再以团队为核心,发挥“滚雪球”效应,拉动“二环”、“三环”教师的踊跃跟进,从而实现教师队伍的整体提升。
二、构想:在酝酿中明晰目标
在讨论团队建设的学校行政会上,大家如是说:“打造‘阳光校园’是我们区教育局提出的口号,‘阳光伙伴’活动的光芒效应还记忆忧新,没有阳光的教师哪有阳光的学生,哪有阳光的校园……”在讨论声中,我们达成共识:从创建阳光教师团队起步!在不断酝酿中,阳光教师团队的创建目标也逐渐在我们心中明晰起来。
我心目中的阳光教师团队是健康的。从整体而言,我们的团队应该积极向上,以引领教师专业发展为中心,形成健康的良性循环态势;从个体而言,团队教师不仅仅要身体上的健康,更应该不断修为,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拥有一颗阳光般的心灵。
我心目中的阳光教师团队是和谐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相互融合才成之为阳光。我想,我们的阳光团队的教师也应该是互相融合,和谐共进的,因为阳光团队的成员应该怀着共同的心愿:在实现共同愿景的同时,也尽展个性;在展现自我能力的同时顾及他人。换言之,在这样的团队中教师们应该学会相互包容、合作分享、团结一致,为集体荣誉而拼搏。
我心目中的阳光教师团队是发展的。我们成立的教师团队应不同于一般的自由团队,更有别于一般的人群。它应该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属地,它应该是有组织、有计划、有制度的集体行动,它应该是以个人成长成就团队发展,以集体荣誉激励个人成长。我们更期望它是一轮太阳,照亮全体,以团队的发展拉动全体的发展,形成燎原之势。
怀着这样美好的愿望与憧憬,我们踏上了“阳光教师团队”创建之路。
三、创建:在发展中收获幸福
针对学校教师的队伍结构和实际的需要,我们成立了“语文研究班”、“数学生态课堂研究组”、“品德与生活(社会)研究组”三个阳光教师团队。一路上,我们亦苦亦乐,收获着团队创建带来的专业发展的幸福;我们且行且思,从团队创建的轨迹里总结三大策略:“引领”、“平台”、“激励”。即:以多元引领为团队插上翅膀,让教师飞得更快更高;以多元平台为团队构建立体舞台,让教师得以磨砺展示;以多元激励为团队注入激情与活力,让教师敬业乐业立业。
——引领——
1、引领教师自我设计、自我超越。
我们引领团队每一位教师要很好地规划自己的教育发展之路,建立个人愿景。团队中提出“立足眼前,构想五年,放眼未来”的口号,找准自己每一年的定位,确立未来的五年目标,树立自己远大的理想。我们积极倡导老师进行自我设计、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学校则尽量多地搭建平台,尽量多地给予帮助。尤其是青年教师每人制定了自己的三年奋斗目标,五年成长规划,明确了努力的方向,学校的名师工程与骨干教师奋斗目标统一结合,使教师的自我实现与学校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2、引领教师读书学习、历练修为。
学习是一种环境,一种氛围。教师的学习需要去体验,去构建,去倾吐。我们深感,倡导教师的学习,学校必须提供一定的条件,使其有书可读,有地方可读,还须想方设法激活他们的学习脉搏,用显性的氛围去影响教师。为此,我们的措施一是开辟读书室,购买了大量的报刊杂志,充实先进文化与教育智慧的储备,图书室即团队活动室;二是给团队教师赠订《江苏教育》、《江苏教育研究》等杂志,将先进文化送到眼前;三是每年资助教师100元订阅教育书刊;四是每学期组织两次头脑风暴式的读书沙龙。
如果说在一开始是我们是领着逼着教师去读书学习,那么及至今天,教师已逐渐养成了“学习——研讨——实践——反思”的习惯。我们学,然后知深浅。在实践学习中教师们更觉教育的浩瀚,挑战的压力。教师们逐渐体验到读书学习是专业发展的需要,是投身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只有不断充电,主动建构新的知识来完善自己,才能让自己充满阳光的活力,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3、引领教师牵手大师、牵手科研。
近年来学校积极聘请专家、学者、特级教师来校“设坛讲经”,让教师面对面地感受名师名家的学术魅力和人格魅力,汲取人生智慧,我们称之为“大手牵小手”活动。南师大鲁洁教授、潘慧芳所长、特级教师詹明道更是常常亲临我校,现场把脉课堂教学,临场指导教育科研。现在反思“大手牵小手”活动的根本意义,应该是“引领、催化、激活。”
“大手牵小手”活动激活了团队教师投入教育科研的热情,催化了教育科研成果。如:我校作为《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组组长鲁洁教授主持的国家重点课题《教育哲学的当代转向与德育课程的创新》实验学校和南京市《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验基地,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实验各个阶段,学校先后出了5辑《走进生活德育》研究专辑,并在鲁洁教授等专家的关心、指导下编著了《走进德育课堂》一书,由江苏教育出版社正式出版。该课题的研究成果在江苏省“十五”课题研究成果评比中获二等奖。另外,《构建小学数学生态课堂》是省级“十一五”规划课题。2006年5月11日,由南京市教研室和江宁区教研室联合举办,南京市上元小学承办的《构建数学生态课堂》课题研讨活动在南京市上元小学举行。2006年11月9日,学校围绕“数学生态课堂”课题为南京市首届教导主任培训班举行了观摩研讨会。该课题目前已有十几篇论文和案例在国、省、市、区级获奖或发表。
“大手牵小手”活动促进了团队教师专业整体发展,催生了团队中的“核心层”。科研课题引来了大师,大师带来了更多的压力和机遇,加快了教师专业成长的步伐,尤其是充满朝气与活力的青年教师如雨后春笋,崭露头角。如:数学团队中,张立老师、李月胜老师成为市区教学青优,芮红梅老师、苏飞老师频频在市区开课,成为区年轻的数学学科带头人;品德与生活(社会)团队中,陈先凤成为市学科带头人,钟海燕、李群成为区青年教学标兵。
4、引领教师相互赏识、携手共进。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团队积极倡导互助共享,一是力行“集体备课机制”。日常课,一人主备主讲,交流碰撞中达成共识,形成教案,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