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治疗靶点的演变与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料来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国内唯一一个开展循证医学研究的治疗慢性心衰 的中成药 • 科研形式:随机、双盲、多中心、第三方评价 • 项目主持人:高润霖院士、黄峻教授 • 参研单位:全国各医科大学附属三甲医院40余家 • 课题结果发布:第四届中华医学会心衰学组年会
• 课题意义: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结果有显著差异,有望入选《中国 慢性心衰诊疗指南》 • 中医药心衰治疗领域里程碑
吉林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杨萍教授.中国实验诊断学.2009,13(2):170-172.
芪苈强心胶囊具有综合治疗作用
• 芪苈强心胶囊具有显著利尿作用,显著降低血管 加压素(AVP)水平,显著降低肾脏水通道蛋白( AQP2),不出现“利尿剂抵抗”; • 降低脑钠肽(BNP)水平,降低血管紧张素II( Ang II)水平,不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激活; • 对血液生化指标血钾、血钠、血肌酐、血浆渗透 压无影响; • 不引起高尿酸血症及痛风。 芪苈强心治疗有水钠潴留的慢性心衰优势明显
2、心力衰竭当代治疗观念的转变
1)、重病因、由治疗向预防的转变: (1)、冠心病、高血压和心肌病是主要原因, 先天性心脏病和瓣膜性心脏病在下降;
(2)、治疗重心前移→针对危险因素的治疗
2、心力衰竭当代治疗观念的转变
2)、由个体治疗转向群体治疗转变---循证医 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
The Cardiac Insufficiency Bisoprolol Study II (CIBIS-II): a randomised trial. Lancet. 1999;353:9–13. The MERIT-HF Investigators. Lancet 353. 2001-2007.1999.
初始心肌损伤因素:
1)、心肌缺血:急、慢性缺血引起心肌细胞坏死(心肌梗 死)、心肌损伤、晕厥、顿抑、冬眠、凋亡,使得缺血区域心 肌细胞丢失和功能丧失,而非缺血区域心肌细胞负荷过重; 2)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前负荷过重如心脏瓣膜关闭不全等, 主要为离心肥厚;后负荷过重如高血压引起向心肥厚。 3)心肌疾病:各种心肌病、心肌炎症等,引起心肌细胞丢失 和功能丧失。 上述各种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因素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变化, 导致心室泵血和(或)充盈功能低下。 严重者直接引起急性心力衰竭,较轻者通过心脏器官水平和 机体神经内分泌水平代偿可以暂时维持心室泵血和(或)充盈 功能。
不会造成肾脏损害又对心衰预后有利!
芪苈强心利尿的同时阻断神经内分泌激活 与速尿加重神经内分泌失调不同
慢性心衰 神经内分泌激活 精氨酸加压素分泌增加
肾脏水通道蛋白过表达
速尿 促进集合道对水重吸收 尿量减少,尿渗量增加
长期单纯利尿加重 神经内分泌失调
芪苈强心
水钠潴留
芪苈强心利尿的同时阻断 神经内分泌恶性循环
探讨心肌细胞的分子结构学变化生物学意义
寻找新靶点
1)、逆转心力衰竭时离子通道表达谱的重构,治疗 心律失常: 离子通道表达改变—复极储备异常—QT间期延 长—心律失常
2)、改善心肌收缩蛋白及其相关调节蛋白表达谱:
3)、改善能量代谢细胞器及其相关调节蛋白的功能: 心力衰竭—脂肪酸代谢↓,葡萄糖代谢↑
心衰的初始心肌损伤因素的针对性治疗是未来心衰 治疗的重要发展方向 • 1、心力衰竭的初始心肌损伤因素的针对性治疗是心力 衰竭治疗的主要环节,目前相关研究严重不足 • 2、缺血性心力衰竭是冠心病终末期的一种类型,病理生 理过程复杂,预后极差,现有的任何一种治疗手段都 不能取得最令人满意的效果,通常是几种治疗方法 联合应用,才能改善其预后。 • 3、充分评价存活心肌的范围及数量,冠状动脉病变类型 是选择最佳血运重建治疗策略的关键。 • 4、心肌梗死后血运重建治疗策略能否预防心力衰竭的 发生尚需进一步研究。
+ACEIs 相对风险降低 18% 心律失常死亡降低 4.8%
1890s–1990s
利尿剂和洋地黄类药物
生力军---中医中药?
• 1、优势 整体观念 多靶效应 历史悠久 • 2、是理论的继承还是再建? • 3、结果评价标准? • 4、改善心肌代谢作为心力衰竭新的治疗靶点
芪苈强心利尿机理与优势

既有利尿作用同时兼具其它作用机制,既
我国心力衰竭的流行病学
心力衰竭系大多数心血管疾病的最终结局,恶性心律 失常和猝死是其主要死因之一(约占50%),是目前 研究的焦点。 (Neubauer S. N Engl J Med. 2007; 356(11):1140-51)
心力衰竭发病上升速度快 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医疗和公共卫生问题
二、引起心脏损伤、 心力衰竭的因素
心衰治疗靶点的历史演变及展望


一、心力衰竭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二、心力衰竭治疗靶点的历史演变 三、心力衰竭的当代治疗 四、心力衰竭治疗的未来与展望
一、心力衰竭的定义及流行病学
目前心力衰竭的定义
• 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 荷过重、炎症等),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导致心室泵血和 (或)充盈功能低下。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乏力和体液潴留。心衰 是一种进行性病变,一旦起始,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临床处于稳 定阶段,仍可自身不断发展。 ——2007年中国心力衰竭指南 • Heart failure is a complex clinical syndrome that can result from any structural or functional cardiac disorder that impairs the ability of the ventricle to fill with or eject blood. ——2009 ACC/AHA Guidelines • HF is a syndrome in which the patients should have the following features: symptoms of HF, typically shortness of breath at rest or during exertion, and/or fatigue; signs of fluid retention such as pulmonary congestion or ankle swelling; and objective evidence of an abnormality of the structure or function of the heart at rest. ——2008 ESC Guidelines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许顶立教授
降低血管紧张素II水平的表达
(与雷米普利对照 )
AngⅡ(pg/mg)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0
假手术组
心衰组
雷米普利组
芪苈大剂量组 芪苈小剂量组
心衰对照组大鼠与假手术组比较明显增加(p﹤0.001); 与心衰对照组比较,三个治疗组均显著减低心衰鼠的Ang II的水平(P﹤0.01);大剂量 芪苈强心组比雷米普利组降低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1);而小剂量芪苈强心组与 雷米普利组下降水平接近,差异无显著性(P﹥0.05)
心力衰竭治疗的发展历程
中医中药?%
CRT30%
ARBs (candesartan 2003 cilexetil) CHARM-Added 相对风险降低 16% 心律失常死亡降低 3.6%
1999 (MERIT-HF) 1990s (SOLVD)
+Beta blockers 相对风险降低 38% 心律失常死亡降低 3.7%
心力衰竭的促发因素 :
凡是能够增加心脏负担、抑制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能的因 素都可作为心力衰竭的促发因素 ,这些往往是心力衰竭发展过 程中附加的、而且是可以消除的因素。
1)药物治疗缺乏依从性 2)容量超负荷 3)感染,特别是肺炎和败血症 4)严重脑损害 5)大手术后 6)肾功能减退 7)哮喘 8)吸毒 9)酗酒 10)嗜铬细胞瘤 11)高输出综合征,如:甲亢危象、贫血、分流综合征等 12)急性心律失常(心动过缓、室速、室颤、房颤或房扑、或室上性心动过速) 13)负性肌力药物,如维拉帕米 、 地尔硫卓B-阻滞剂等 14)非甾体类抗炎药 15)心肌缺血 ( 通常无症状) 包括心肌梗死。 16) 老年心脏急性舒张功能减退
三、心力衰竭治疗靶点的历史演变
1、心衰发病机制认识的历程是治疗靶点演变 的依据
1)、40年代以前: 机制--靶点: 容量超负荷 治疗:洋地黄类药物 4)、80~90年代: 机制--靶点: 血流动力学
治疗:肯定了ACEI 5)、90年代以后: 机制--靶点: 1)分泌学紊乱说 2)负荷心肌病学说 治疗:B-Blocker和RASS 6)、 20世纪末期: 机制—靶点: 心电紊乱、收缩不同步
目前是心衰治疗的I级推荐药物,可降低NYHA II ~ IV级HF患者死亡率 30%。 (A类证据)
2)、-受体阻滞剂:
目前是心衰治疗的推荐药物,降低NYHA II ~ IV级HF患者死亡率 34% ~ 35%。 (A类证据)
3)、洋地黄类强心剂 4*、利尿剂
其他治疗措施
CRT、ICD、 LVAD(左室辅助装置)、干细胞治疗、血滤等
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慢性心衰的探讨
• 传统治疗组:硝普钠、西地兰、呋塞米( 托拉塞米)螺内酯,病情稳定后改为:ACEI 地高辛、呋塞米、螺内酯、β受体抑制剂并 逐渐加量、 • 传统治疗+芪苈强心胶囊组:以上治疗+芪 苈强心胶囊 • 经半年追踪观察,传统治疗+芪苈强心胶囊 组心功能、心脏缩小较传统治疗快,有明 显的差异
病例1
• 吴XX 女 66岁 发现糖尿病11年伴心慌、 胸闷1年住院治疗。体检心率96次/分、呼吸 26次/分、血压102/60mmHg、肝脏淤血肿 大、下肢水肿。BNP:12500pg/ml • 彩超显示左心房45mm、左心室76mm右心 房50x46mm、右心室30mm,EF29%。
心衰死亡速度超过部分癌症和心肌梗死
女性
男性
累 计 生 存 率
乳房癌
心梗 肠癌 子宫癌
心梗 膀胱癌 前列腺癌 肠癌
心衰
肺癌
心衰
肺癌
随访时间(月)
随访时间(月)
慢性疾病为全球性的政治、社会问题, 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 1)2011年莫斯科宣言指出:在发展中国家慢性病死亡 占总死亡人口的60%,2030年预计上升至75%。在中国 可能上升至80%。慢性疾病已经上升为全球性的政治 、社会问题,是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 • 2)黄洁夫副部长指出:“过去10年,中国每年增加 1000万慢性疾病患者,目前中国有2.6亿人患有糖尿 病、肺病、癌症、心血管病等慢性疾病。用于治疗慢 性疾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相当于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 8%。”
• (1)、传统观念(改善症状) → 现代理念(改
善预后)
• (2)、专家经验 →循证医学证据(大型、多中
心、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五、心力衰竭治疗的未来与展望
逆转心脏重构,寻找新靶点
1)、钙增敏剂:增加心肌收缩力,不影响细胞内 Ca2+浓度和心肌能量代谢。 2)、微管解聚剂:秋水仙素 3)、其他:细胞骨架调节剂
2)、40~50年代: 机制--靶点: 容量超负荷 治疗:洋地黄、利尿剂 3)、 60~70年代: 机制--靶点: 血流动力学
治疗: 强心、利尿、扩血管
治疗: ICD 、 CRT
四、心力衰竭的当代治疗
1、心力衰竭的当代治疗
• 药物治疗四大基石
1)、拮抗RAS系统类药物: ACEI、ARB、醛固酮拮抗剂
心衰防治形势日益严峻
表1. 中国心衰患病情况
10 %
10%
项目 35-75成人 现患人数 危险人群庞大 1%
数据 > 420 万 2亿
慢性心衰发生危险
8% 6% 4% 2% 0% 50 år 70 år
2%
高血压
心肌梗死
糖尿病 肥胖
>200 万
>1.2 亿 6000 万
年龄增长
图1. 欧美心衰患病情况
继发心肌损伤因素:
由于心脏器官水平代偿不全,需要激活全身代偿因 素参与完成心脏的代偿过程,例如RASS系统、交感神 经儿茶酚胺系统、多种细胞因子以及其他器官系统, 例如肾脏等,这些全身代偿因素一方面可以临时增加 心脏泵血和(或)充盈功能,另一方面这些因素也是 心肌损伤因素。 目前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四大基石中有三个是针对 继发心肌损伤因素的,拮抗RASS系统、拮抗交感神经 儿茶酚胺系统和利尿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