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形成的宗教文化基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形成的宗教文化基因
作者:陈新宇
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35期
摘要:人们对人与树木同源同构的依据的追寻步伐未曾停歇,本文笔者就将先对中国古代人对树木生命特质的认识进行简要分析,然后笔者将从两个方面对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的宗教文化基因的形成进行研究,以期为宗教文化基因的研究提供相应的参考。
关键词:人与树木;亲缘关系;宗教文化基因
中国古人具有较强的宗教观念,其中人与树木所建立的神秘亲缘关系在古人的宗教观念中就有十分深刻的体验,例如古人会利用自身的感性分析树木所存在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就能对树木神异的生命特征加以确认,古人所构建的阴阳五行体系又能将树木生命的神异性进一步强化,因此在中国古人的宗教文化中树木就象征着宇宙生命的本质,而且图腾文化也对人与树木的亲缘血胤进行了确认,树木就发挥了其重要的生殖功能并逐渐融入古人的再生产过程。
一、中国古代人对树木生命特质的认识
中国古人认为树木这一生命本体具有神异的特征,容易让人对其产生崇拜,也经常会成为人们的信仰。
在古人的观念中树木的形象比较高大,较多文字记载中也对此做出了证明,例如《中山经》中的帝女之桑的传说就提到:“其上有桑焉,大五十尺,其枝四衢,其叶大尺余,赤理黄华青柎,名曰帝女之桑。
”简短的几句文字就描绘出了一棵粗五十尺、高五十丈、顶端四枝十字横出、叶大盈尺的大桑树,神话故事的题材更是体现了古人对树木高大形象的崇敬;再例如《庄子》一书中对栎社树进行了描述,其中树的高度与山齐平,树身更是有百余尺粗,这一高大的物象描写已经超乎了人们日常所见,是古人对树木所表达的崇敬心理的体现,激发人们对树木神性的思考。
树木本身的寿命也较为长久,古人在树木的寿命方面也做了众多文字记载,例如《庄子·逍遥游》就对上古的大椿做了描绘,“以八千歲为春,八千岁为秋”说明大椿树龄将近一万六千岁,作为生命大树,大椿在千万年中历经沧桑,也见证了人类社会一段漫长的发展史。
松柏、银杏、桑槐等古木在中国古代名树志的记载中都有超越千年的例子,现代某些自然保护区对超越千年的古树的保护也证明了树木长寿命的特点,尽管宗教文化中会将树的寿命进行夸张描绘,但树的寿命高出人众多背也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古人的观念里树木容易跨越时间的界限对生命进行延伸,拓宽生命的宽度和深度。
二、宗教文化基因的形成
(一)树木被视为人类生命发生的性系之一
树木本身具有生命能量,古代宗教观念认为树木的生命能量可以通过一定的途径转移至人体,由此树木就成了人们生命发生的性系之一。
夜郎侯的传说中就将竹木作为生育夜郎侯的母体,商汤时期宰相伊尹的出生也与桑树有着重要联系,而在双性系生殖观念中树木最初是作为母系存在的,后来也有树木做父系的例子出现,例如云南澄江地区的部分彝族人就将松树看作是始祖,并在其村落旁建立了圣林,内有梨树和松树供村中长老在每年的三月三日举行祭礼来认祖归宗,该祭礼便是续接世系的纽带,澄江松子园附近的彝族人还会将金竹视为金竹爷爷,为了延续子孙后代,不妊娠的妇女会到徐家渡竹山上向图腾神求子,这一图腾神也就是一从金竹,妇女会在其正前方跪拜求子并在附近的庙里投宿以满足怀孕生子的愿望,由此可见树木的确被古人视为人类生命发生的性系之一。
(二)树与人之间以“血”作为交通媒介
在古代的宗教文化观念中,人与树木是具有一定亲缘关系的,“血”便是人与树木进行交通的媒介,崇拜“血”的这种观念也促成了人与树木间的亲缘关系。
古人的宗教文化里血代表了生物的灵魂,支撑了生命的存在,为生命提供能量,血与宗教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黄帝内经》就从医学和宗教两个方面对血进行了解释,古代的巫术和医学这两类文化也相互关联,例如血脉、血嗣、血缘等,这些都表明了血是生命传递的重要依据和基础,古老的宗教观念也将血视为精灵或者灵魂,也就是宗教崇拜的对象,而当血崇拜与树木崇拜相关联时,树木就可以将血变成交通的媒介,木本植物的生命能量在血的作用下也将大大提升。
三、结束语
宗教文化基因深入人的灵魂,某些神化的树木就象征着人们的生命,寄托了人们不断延续生命的希望,表达了人们内心超越生命的愿望,树木的生命特质促进了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的形成,树木本身所具有的生命能量使其成为人类生命发生的性系之一,树木与人之间将以血作为交通媒介来反映人类自身的生命,这种宗教文化基因给予我们重要的启示,号召当代人类努力净化生存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戈,王潇宇.文化基因视角下沁河中游古村镇保护与利用研究——以山西省润城古镇为例[J].天津城建大学学报,2018,24 (02):100-105.
[2]黄豪璐.基于文化基因理论的传统村落景观传承与更新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8.
[3]文静.基于“景观基因链”视角下遗址文化景观基因图谱构建及旅游展示的原理[D].西北大学,2017.
[4]何长文.中国古代人与树木亲缘关系形成的宗教文化基因[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 (10):8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