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 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 散文诗二首
七年级语文: 散文诗二首

天才是百分之一的天分,再加上百分之

九十九的努力

7散文诗二首

第1课时《金色花》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重点)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

骂你小坏蛋,问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现在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指导

老师配乐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回答:

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2.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感,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感情。

明确: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目标导学二:内容品析

1.听读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

明确: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2.《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明确: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明确: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的书页上。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目标导学三:分析人物,体会情感

1.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明确:上文说,妈妈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可以想见,不见了孩子,妈妈多么着急,这种焦急的心情肯定越来越浓,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嗔怪孩子。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位怎样的妈妈?

明确: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生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3.金色花是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用金色花作喻体现了诗人对孩子一种怎样的感情?

明确:世人总喜欢用花朵比喻儿童,泰戈尔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最美丽的圣树上的花朵,赞美了孩子的纯洁、可爱。

目标导学四:拓展训练

如果明天就是妈妈的生日,天使送你一瓶圣水,让你变成有魔法的精灵,你愿意变成什么来陪伴妈妈?

示例:妈妈,我愿意是你的影子,静静陪在你的身边,在你沐浴之后,站在大树下,阳光温暖地照着,你是否能知道,我就在你的身边?

三、板书设计

金色花

慈爱温和善良的妈妈)母亲做祷告时——送给妈妈一缕香母亲读书时——送给妈妈一片影

母亲去牛棚时——给妈妈一个惊喜

活泼可爱圣洁的孩子

第2课时《荷叶·母亲》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两篇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两篇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两篇 语文老师的教学重点是为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下面是关于高一语文教学计划的内容,欢迎阅读! 高一语文教学计划 一、使用教材: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4(人民教育出版社) 二、学情分析: 经过高一上学期的磨合,学生基本适应高中阶段的语文学习,大多数同学摆脱了初中时段机械地、死记硬背地学习语文的思维定势,大体上能感觉到高中语文学习与以往有所不同,懂得了主动学习、主动选择和确定学习内容,最起码有了这种认识、这种欲望了。 在上学期期中考试中,许多学生摸不着头脑,从不知考什么中反映出不知学什么,很迷茫。到期末考试时,大多数同学知道高中语文学什么,以及怎么学了。当然,迷惘的同学也还有不少。这需要我们进一步激发和引导他们学习语文。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学习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3和必修4两

本书的内容。 必修3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既有古代诗歌散文名篇,也有中外小说和科普科幻作品。四个单元分别是:人物与环境(小说一),感受与共鸣(唐宋诗),质疑解难(古代议论散文),启迪与想象(科普科幻作品)。 “表达交流”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一般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善待生命--学习论证;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口语交际专题为议论。 “梳理探究”设计的专题为:交际中的语言运用;文字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语文学习的自我评价。 “名著导读”介绍《红楼梦》和《高老头》。 必修4的“阅读鉴赏”部分所选的课文,有中外戏剧,宋元词曲,古代人物传记及社会科学论文。四个单元分别是:性格与冲突(中外戏剧),情思与意境(宋元词曲),理清思路(社会科学论文、随笔),知人论世(古代人物传记)。 “表达交际”中的写作部分主要训练议论文的写作,写作专题分别是: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确立自信--学习反驳;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口语交际专题为辩论。 “树立探究”设计的'专题为:逻辑和语文学习,走近文学大师、影视文化。

七年级语文 散文诗二首

7*散文诗二首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过程与方法 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作者冰心的简介。 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5.制成PPT演示文稿。 2课时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 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 《金色花》。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1.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 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 爱恋) 2.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3.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 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 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 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 的心愿。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目的。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 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1.富有童趣。 《金色花》是以一个活泼、调皮可爱的孩子的口吻来写的。一开始,这个孩子想象自己变成 了一朵金色花,长在树的高枝上。为什么要长在树的高枝上呢?“为了好玩”,这样的回答就

初一七年级生活散文随笔五篇精选范

初一七年级生活散文随笔五篇精选xx 文 那时,我感受到了执着,人生不也一样,只要坚定了一个目标,都要至死不渝的走下去,也许会经历寒打霜逼,但只要我们最梦想有一颗执着,炽热的心,就一定能迎向成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关于初一七年级生活散文随笔五篇精选范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我,是一只来自福建的小鸟,毫无遮掩的天空下,我,孤独的抽泣着。 ——题记 昨天,那份梦幻 蓝天下,我无忧无虑地飞翔着,爸爸,妈妈,姐姐。都视我为宝,我们一起生活,一起欢笑,一起飞翔,那是一个多么和谐的家庭。仿佛,这份温馨,会永远存在,我的家人,朋友们,会永远陪伴我度过这梦幻般的世界。 今天,这份孤独 突然,一声枪声打破了这份宁静,一切的一切化作泡沫,烟消云散。我被这枪声吓到了,卷在家中等到爸爸妈妈的归来可不幸的是,姐姐带来了父母被猎人打死的厄耗。我的心一沉,可恶的猎人!紧接着,轰隆隆的机器伐去了大片森林,家没了,刺鼻的化学物质遍布天空,空气变得浑浊不堪,我的呼吸变得越来越困难,大海上漂浮着石油,姐姐不慎喝了海水,离我而去。灾难的到来使我手足无措。我不喜欢这样的环境。 明天,永远期待 残酷的现实让我失去了太多太多,迷茫的人类快醒醒把!作为来自福建的一只小鸟,作为着生态中的一员,我深深期盼着明天的美好。暗淡的心光下。我大口大口的呼吸着空气,也许明天,我就要死去,在生命的最后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人类的悔悟,福建早已遍布绿树红花,湛蓝的天空中,漂浮着几朵毫无杂质的白云,一群群的大雁呈“一”字形向南方飞去,森林充满了生机,鸟儿们

叽叽喳喳的聊着家常,大地万物和谐相处。人类终于醒悟,他们用心对待每一个生灵,把每一个生灵都当作朋友真诚相待。他们尽心尽力的保护着大自然,维护着生态系统的平衡,不在自以为是、骄傲的残杀生灵,连猎人也放下猎枪,抚摸这鸟儿们的羽毛。在蓝天下,没有歧视,没有伤害;只有平等和那纯洁。我,喜欢这样的世界。 星光下,我慢慢的合上了眼,依稀间仿佛看到了爸爸、妈妈和姐姐在梦幻般的蓝天下,自由飞翔着。漫步在街道,晚风轻拂着我的脸颊,凉凉的。无意中仰起脸,发现了路旁那棵略显苍老的大树。它的树干很粗,仿佛是经历过了百年的沧桑。从这棵树的枝头,不时地传来几声蝉鸣。 还记得盛夏时,树梢上那如雷鸣般的乐声是多么地悦耳啊!如今已是夏末,只剩下了几声稀稀拉拉的蝉鸣。我静静地聆听着,忽然,从树上掉下了几个东西,我蹲下身,原来是几只已是强弩之末的蝉,他们扑腾着,翅膀不停地扇动。渐渐地,它们放弃了挣扎,我以为它们不想做无谓地挣扎了,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或许它们也知道,即将步入死亡的殿堂。但是,我错了,正当我站起身时,那三只蝉竟然发出了响亮的蝉鸣!它们没有放弃!树上的蝉似乎明白它们的同胞想在生命的尽头演奏出这世界上最美妙的乐曲,也跟着放大了音调,与那三只蝉产生了共鸣!我愣在这,傻傻地欣赏着这世界最美妙的乐曲。 蝉鸣渐渐地弱了起来,那三只蝉走完了生命的最后一程,我似乎看见,蝉在最后的一瞬间,是带着微笑的,是带着满足的!我的心被震撼了,它们在地下等待了那么久,它们究竟是为了什么?在那一瞬间,它们的美犹如叶尖上的露珠,即使在生与死的边缘也要展现最美的样子。为了自己的生命变得有意义,它宁可选择死,将那一瞬间变为永恒!我想它是幸福的!我也是幸福的。我见证了蝉在生命最后一瞬间的美,虽然这种景象微不足道,但却很感人。 我迈出了步伐,却忍不住回头张望,回想那震撼人心的乐声。晚风拂过了脸颊,带着一丝忧伤,带着一丝明悟…… 那夜花开,星光满载,我却没细看; 如今花残,星光依旧,我追悔莫及; 风吟细细,雨舞xx,xx断;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精品教案

7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诗。 2.在学习中遇到疑难语句或意蕴丰富的形象,可以采用质疑讨论的方法学习。 3.在诵读中,体会文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难点 体会散文诗的写作特色。 教学方法 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 课前准备 1.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2.作者冰心的简介。 3.课文录音。 4.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5.制成PPT演示文稿。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唐朝诗人孟郊的《游子吟》,“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一首母爱的颂歌。母爱是世上最伟大、最崇高、最美好的情感。它不会因为时空的流转而改变。同学们,当你沐浴着母爱的光辉时,你是否想过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回报母亲的爱呢?今天,我们大家就一起来欣赏一首表达母子间亲密感情的散文诗——《金色花》。 二、作者简介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三、整体感知 1.理清文章脉络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总写“我”想变成金色花的愿望及目的。 第二部分(第4~9自然段):三次嬉戏场面。 母亲祷告时,悄悄开花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寻找时,恢复原形跳到母亲面前。 2.学生自由朗读,先确定一下这首诗的感情基调,用自己的朗读来表达母爱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例句: (1)“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2)“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3)“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4)“‘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3.小组赛读,每组代表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朗读。 4.齐读,再次感受语言美。 四、课文精读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三次嬉戏: 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这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和一个怎样的妈妈? 孩子:天真可爱、活泼淘气、孝顺机灵、天性善良。 母亲:关爱孩子、沉静安详、善良慈爱、有修养,有生活情调、有虔诚的信仰。 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读到的地方。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就是为了瞒着妈妈。 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你这坏孩子”? 当妈妈一整天都找不到儿子,那种惶急的心情肯定与时俱增,一旦见了,又惊又喜,自然责怪孩子,但责怪中透出的是至真的母爱。 5.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象成一朵金色花? 一是印度人喜欢用花比喻儿童;二是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正可以象征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 五、概括主题 《金色花》用充满童真的想象,细腻地刻画了孩子天真可爱又稍带顽皮的心理,含蓄巧妙地表达了他与妈妈难舍难分的感情,表现了家庭之爱以及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 第二课时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7课《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附解析)

《散文诗二首》同步练习 一、基础巩固 1.给加点字注音。 匿笑()祷告()嗅觉()罗摩衍那()并蒂()姊妹() 莲蓬()菡萏()攲斜()荫蔽()徘徊()烦闷() 【答案】nì dǎo xiù yǎn dì zǐ péng hàn dàn qī bì pái huái mèn 【解析】区别下列字音:nì-y ì dǎo-zhù qī-y ī huái- hái 2.改正下面句子中的错别字。 (1)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臭到这花香。() (2)半夜里听见繁杂的雨声,早起是浓荫的天,我觉得有些烦闷。() (3)梗上只留个小小的莲篷和几根淡黄色的花须。() 【答案】(1)臭—嗅 (2)荫—阴 (3)篷—蓬 【解析】注意形似字字形差异。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匿笑(偷偷地)沐浴(洗澡) B.攲斜(倾斜)观摩(研究、切磋) C.祷告(向天神求助)妄想(荒诞不合理) D.无端(原因,起因)至爱(最) 【答案】A 【解析】“沐”指洗头发,“浴”指洗身体。 4.下列两个句子都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 (1)诚挚深沉的感情、清新的语言使《金色花》成为名篇的重要原因。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了一会儿,汽车突然渐渐地放慢了速度。 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把“使”改为“是”(或:去掉“的重要原因”)。 (2)“突然”与“渐渐”前后矛盾,应删去其中的一个。 【解析】(1)句式杂糅。(2)前后矛盾。 5.按要求变换句式,不得改变原意。 (1)我便要投我的小小的影子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改为“被”字句) (2)但是你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吗 (改为否定句) 【答案】(1)我小小的影子便要被我投在你的书页上,正投在你所读的地方。 (2)你不会猜得出这就是你的孩子的小小影子。 【解析】肯定的反问句表达否定的意思,否定的反问句表达肯定的意思。 6.说说你对《荷叶·母亲》结尾一段“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的理解。 【答案】示例:荷花是“我”,荷叶是母亲,温馨感人,爱意浓浓。母爱博大无边,伟大无穷。“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生命中永远为我们遮蔽风雨、帮助我们渡过难关的人。 【解析】结合文章的主旨,文从字顺即可。 7.综合实践活动。 每年五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为了表达对母亲的敬意,七年级(2)班的同学开展了主题为“献给母亲的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并按照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1)在母亲节到来之际,请你写出一句关于母爱的古诗词名句,并向班内同学提出一项活动倡议。 ①诗词名句:

{新教材}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散文诗两首 这是初一(上)第一单元中的两首散文诗,以亲情为主题,歌颂人间浓浓的亲情。它们是爱的美文。这篇课文,让学生学会用心灵去跟作者进行交流、对话,去分享那真挚美好的亲情,(亲情,是人间真挚而美好的感情,抒写亲情的文字往往也最能动人心弦,容易引起共鸣,它们不仅能唤醒学习者的切身体验,还能以情感为依托)使学习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作者的心境,从而促进语文知识的获得和语言能力的培养。 散文诗是具有散文形式又有诗歌韵味的文体,在教学中完全采用诗歌的意象分析、诵读等方式可能不很合适;从内容上看,本文依然是写母爱、亲情的,学生比较熟悉,若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来感悟,收获会大些。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两课时 1.创设情境 2.引导点拨法 3.对话教学法。 4.自主探究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播放《鲁冰花》音乐。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示例: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3、自读课文,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4、再读课文,思考: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示例:“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三、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思辨): 寻美之旅: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小组讨论学习。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预设示例: 想象力之美: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语言之美:“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话语中含着嗔怪。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亲情之美: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拓展延伸:

七年级语文下册《散文两篇》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散文两篇》知识点 七年级语文下册《散文两篇》知识点 《春》 一、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cháo应和hè酝酿yùnniàng晕yùn 第1节: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歌颂春天。(第三段) 二、讲读体会: 1、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 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 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2、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 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水涨zhǎng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 些词用得特别好? 钻,写生命力。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 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草好,人欢乐。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范文10篇

七年级语文上册作文范文10篇 01 这就是我 茫茫宇宙,广阔无垠的世界,苍茫的大地,而我却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微不足道,也许我无法像伟人一样为世界为国家做出贡献,但我并不想做平庸和碌碌无为的人。即使我的人生并不是那么的有闪光点,但我也要充实地过好每一天,让自己的人生富有意义。 我——余欣诺,一个平凡的少年。我小小的名字中包含着父母对我人生的期待与希望。“余”这个姓氏并不多见,但姓“余”的人有很多有着伟大成功业绩。例如:当代作家余秋雨,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为中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余文乐:当红影星,拍过《春娇与志明》《头文字D》等电影,为中国的电影事业做出了贡献。 “欣”这个字可以体现出父母希望我可以做个欣欣向荣的人,有着蓬勃生命力、坚强的人。“诺”在这个社会中有多重要啊!没有诚信,不讲承诺,一定可以做到! 说起我的长相呢,我觉得挺好,浓浓的眉毛下面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虽然,我的眼睛是一个单眼皮,一个是双眼皮,但,你不觉得很有特点吗?我的鼻子可是令我很骄傲的地方,我“哇哇”大哭,谁知妈妈

一包零食就把我搞定了,这充分体现了我的好吃。虽说我是不哭了,但的鼻子上留下了很深的印记,多年过去了,我的鼻子恢复得很好,还被别人当成是“整型”了呢。我的嘴唇不厚不薄,幸亏没像爸爸一样长着两根肥肠拼在一起的厚嘴唇。 我的身高对我来说可是个大问题,因为太高所以经常被“绰号”所困扰。有时,家里亲戚竟说:“长那么高长大嫁不了人怎么办呀? 我就是我,一个独一无二的人我们,和蔼可亲的人我,你喜欢吗? 02 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在我的成长道路中有一件让我后悔的事。 那是发生在四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们语文培优班的作文题目也是《我最后悔的一件事》,那天是星期二,我作业很多,晚上回家写完学校的作业都九点半了,我赶紧冲凉,然后就睡着了。第二天,哎呀,今天要交作文草稿呀,算了,不管它了,就说我没带,回家再写吧。结果,由于当天晚上作业也很多,我尽管加快了速度,还是在九点半前未能完成写作文。啊,我灵机一动,好像在那本作文选见过类似的文章,赶快找一找书,终于找到了。心想,反正这是培优班第一次作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达标训练

七年级语文上册散文诗两首达 标训练 一·双基积累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并蒂.(tì) 嗅.到(xiù) 覆.盖(fù) 花瑞.(ruì) B.攲.斜(qí) 祷.告(dǎo) 烦闷.(mèn) 亭.亭(tínɡ) C.匿.笑(nì) 沐浴.(yù) 菡萏.(dàn) 徘徊.(huái) D.姊.妹(zǐ) 繁衍.(yán) 遮.拦(zhē) 花瓣.(bàn) 2.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 (1)我要悄悄地开放花瓣儿。(两处) (2)白瓣儿小船般散飘在水面。(两处) 3.仿照示例,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示例: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咛,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 母爱是, 。 二·美文品析 (2013·温州模拟)阅读下文,回答4~7题。 最后的母爱 小疼 很长时间了,一直无法忘记她。 是我曾经的病人,一个年过六旬的妇人。她的一双儿女将她送来时,她已经非常憔悴。但依然保持着一个女人并未随时光老去的优雅。头发没有白,梳理得非常整齐,黑色毛衣开衫套一件墨绿的衬衣,黑色短裙,方口皮鞋。略瘦,习惯性地先微笑再开口。笑容苍白但真诚。 她的女儿说,她刚退下来,是大学教授。曾经在国外待过

几年。但检查结果很无情,脑瘤,已是晚期。职业本能告诉我,她的时间不太多了,甚至已不再具备手术价值——即使手术,也无法延长她的生命,只能让她白白承受手术的痛苦。 看得出来,她的儿女很孝顺,目光里满是焦灼和忧虑,但在她面前,还是努力保持着一份轻松。她的儿子偷偷告诉我,若检查结果不太好,不要告诉她实情。只要有一线希望,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拯救母亲。 想着如何婉转告诉她的儿女这样的状况时,她却敲开了我的门。 她轻轻微笑,我不是来询问检查结果的,我的身体我很清楚。 我愣了一下,决定不再隐瞒,点点头,是的,状况不太好。 她依然微笑,我想请求您帮我安排手术。 我再次愣怔,这样的要求,并不理智。停顿了一下,我说,或者,保守治疗会更好一些。 不!她果断地说,我要手术。可以做手术的是吗?况且,保守治疗的费用并不比手术少。 她忽然握住我的手,能够手术我还可以给他们一份希望,让他们相信我还有康复的可能,若连手术都无法做了,他们一定会很绝望,我不想他们现在就绝望。 我抬起头来,这是我做医生的第十三个年头,在此之前,我不记得我遇见过多少病人,给多少病人做过手术,又给过多少病人无药可救的绝望答案。邂逅过多少相互疼爱和不舍的亲人,父母和子女,兄弟姐妹……因为太多,已经不再随同他们悲伤或感动,可眼前这个平静而憔悴的妇人,还是让我难以抑制地有流泪的冲动——一切都在走向结束,那是她生命中最后的春天,她心知肚明,却在最后的时间,还是要用自己正在凋零的生命给孩子最后一份希望。儿女们一直在努力地计划怎样瞒她,却不知道,他们的母亲为了给他们这微薄短暂的希望,不惜去额外地承受一份身体的苦痛和折磨。 十天后,她在儿女的注视下被推上了手术台。 手术很顺利,但已毫无意义。转回病房的一个月,每次去查房,都会看到她的儿女在那里无微不至地照顾她。这个在女儿口中一辈子都不愿麻烦人的女人,在最

最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7 散文诗二首

7* 散文诗二首 1.知识链接 散文诗 散文诗是兼有诗和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的描写性的某些特点。在本质上,它属于诗,有诗的情绪和幻想,给读者美和想象;在内容上,它有诗意的散文性的细节;在形式上,它有散文的外观,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2.阅读考点链接 修辞的表达效果 分析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也是中考常考的知识点。 【技法点津】 (1)判断修辞手法。分析句子的特征,确定所用的修辞手法。 (2)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结合具体句子分析描写对象的特征,在所用修辞手法和描写对象之间建立联系。 (3)紧扣主旨,分析感情,体会表达效果。结合文意、内容主旨、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修辞手法),……(效果,如生动、深刻、准确等)地写出了……(描写对象)的……(特征),表达了……(感情)。 【习题链接】见“拓展阅读”T9。 3.基础考点链接 语义重复(一) (1)主语赘余。如:我们初中生,一般来说,我们都有自学能力。(后一个“我们”多余,应删掉。) (2)谓语赘余。如:两个商店的价格悬殊太大了。(谓语“悬殊”与“太大”语义重复,应删去“太大了”,或将“悬殊”改为“差别”。) (3)宾语赘余。如:大家响应上级的号召,又快又好地进行施工任务,争取提前完工。(宾语“任务”赘余,应删去。) (4)定语赘余。如:她用不干净的、没有消毒的纸擦伤口,结果伤口发炎了。(定语“不干净的”和“没有消毒的”语义有重复的地方,应删去一个。) 【习题链接】见“积累与运用”T7。 01 积累与运用 ◆课前预习◆ 1.汉字积累——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匿.笑(nì)祷.告(dǎo)嗅.(xiù) 梗.(gěng)并蒂.(dì)姊.妹(zǐ) 罗摩衍.那(yǎn)荫蔽.(bì)攲.斜(qī)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6《散文两篇》春风学案1(无答案) 鄂教版(通用)

春风 1.走近作者 林斤澜,1923年6月1日出生,浙江温州人,1956年出版了第一本书一戏剧集《布谷》。以后发表的作品大多为短篇小说.一般取材于农民或知识分子的现实生活,讲究构思立意,风格清新隽永,独树一帜,近年写了一系列以浙江农村为背景的短篇小说,1987年结集为《矮凳桥风情》出版,林斤澜作品主要还有《春雷》、《飞筐》、《山里红》、《惭愧》、《微笑》、短篇小说《台湾姑娘》等。这些作品语言凝练、含蓄,兼容温州方言于其中。作者以浓缩的结构,突兀跌宕的情节白描出一系列人物形象。2.背景资料 林斤澜公然表示,他不喜欢类似朱先生为之陶醉的那种春天。他并不认为那样的春天是最美好的,他在《春风》的最后这样说:“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昧儿。”当然,他并不是绝对地反时江南的春光,他说,奉来也是欣赏江南风格的春天的。对充满于朱先生文中的古典诗情画意.他本来是十分欣赏的:“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经典名句,他认为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注意:用口语来形容典雅的诗意,表现了一种特别的情趣)只是他反对以江南的春光作为唯一的标准去衡量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否定北方的春风。他承认北方的春天是寒冷的,到处是积雪.冰碴、冰溜。但是就在这冰雪不肯撤退的时候,春风乘了。北方的春风不像朱自清先生所赞扬的那样:“吹面不寒杨柳风”,没有那样温和、细柔,在南方人看来,那简直不是春风。

南方人甚至到了北京都感觉不到春天,“哪里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但是,他认为,北方的春天.尤其是北方的春风别有一番诗意的美.故写下了《春风》一文。 3.学法指导 《春风》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的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的特点,歌颂了他的生机勃勃,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阅读这篇文章,建议同学们不妨试试“散文的四步阅读法”。 第一步,紧扣“文眼”聚散明。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虽取材范围广泛,内容博杂,但都统一在“神”这个灵魂之下。如能很快找到这一统领全文的“神”,那么就会迅速而准确地把握文章,从而提高阅读效率。在散文中总有集中表达作者思想感情,反映作品主旨的词句,是为“文眼”,倘若读者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这“点睛”之笔,就能透视文章的“心灵”。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明确广博,纷繁的题材是怎样被有机地组织起来的。 第二步,找准线索结构清: 线索是串联文章的一根“红线”,它在文章结构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没有恰当的线索,文章将“一盘散沙”,找准散文的线索, 就可理清它的内容结构。写景散文一般以游踪或某一事物为线索。叙事散文一般以某一事物或情感为线索。朱自清的《背影》就是以“背影”为线索展开全文的。

最新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散文篇目汇编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目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课文目录 第一单元 1、*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2、走一步,再走一步(莫顿·亨特)记叙文or 叙事散文 3、*生命,生命(杏林子) 4、紫藤萝瀑布(宗璞) 5、童趣(沈复)文言文 第二单元 6、理想(流沙河)诗 7、*短文两篇行道树(张晓风) 哲理散文第一次真好(周素珊) 8、*人生寓言(节选)(周国平)白兔和月亮 落难的王子 9、*我的信念(玛丽·居里)自传体散文 10、《论语》十则文言文 第三单元 11、春(朱自清) 12、济南的冬天(老舍) 13、*山中访友(李汉荣) 14、*秋天(何其芳)现代诗 15、古代诗歌五首观沧海(曹操) 次北固山下(王湾)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西江月(辛弃疾)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第四单元 16、化石吟(张锋) 17、看云识天气 18、*绿色蝈蝈(法布尔) 19、*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 20、*山市(蒲松龄) 第五单元 21、风筝(鲁迅) 22、羚羊木雕(张之路)叙事散文? 23、*散步(莫怀戚) 24、*诗两首金色花(泰戈尔) 纸船(冰心) 2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陈太丘与友期 第六单元 26、皇帝的新装(安徒生) 27、郭沫若诗两首天上的街市 静夜

28、*女娲造人(袁珂) 29、*盲孩子和他的影子(金波) 30、*寓言四则赫耳墨斯与雕像者 蚊子和狮子 智子疑邻 塞翁失马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册课文目录第一单元 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 2、爸爸的花儿落了(林海音) 3、*丑小鸭(安徒生) 4、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 未选择的路(弗罗斯特) 5、伤仲永(王安石) 第二单元 6、*黄河颂(光未然) 7、最后一课(都德) 8、*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李大钊)议论or抒情散文? 9、*土地的誓言(端木蕻良)抒情散文 10、木兰诗古体诗 第三单元 11、邓稼先(杨振宁) 12、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臧克家) 13、*音乐巨人贝多芬(何为) 14、*福楼拜家的星期天(莫泊桑) 15、*孙权劝学《资治通鉴》文言文 第四单元 16、社戏(鲁迅) 17、安塞腰鼓(刘成章) 18、*竹影(丰子恺) 19、*观舞记(冰心) 20、口技(林嗣环) 第五单元 21、伟大的悲剧(茨威格) 22、荒岛余生(笛福) 23、*登上地球之巅(郭超人) 24、*真正的英雄(里根) 25、短文两篇夸父逐日《山海经》 两小儿辩日《列子》文言文 第六单元 26、珍珠鸟(冯骥才) 27、斑羚飞渡(沈石溪) 28、*华南虎(牛汉)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7散文诗二首教案新人教版

7 散文诗二首 第1课时《金色花》 1.正确、流利、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语感。(重点) 2.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重难点)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小时候一定玩过捉迷藏吧!有没有和父母一起玩过?(没有的同学可惜了,因为你比别人少一份甜美的回忆)藏在衣柜里偷偷看妈妈在房间里到处找,等到妈妈以为你走丢了,打算出去找时,你才会跑去抱住她,跟她撒娇。妈妈这时肯定是生气地要打你啊,骂你小坏蛋,问你躲哪儿去了。我敢保证你肯定一点儿都不疼,还赖在妈妈怀里笑得得意呢。当我读到泰戈尔的散文诗《金色花》时,眼前一幅接一幅地出现这些画面,心里装满了幸福。现在我将这首诗带与你们分享,也希望能把幸福带到你们的心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朗读指导 老师配乐朗读诗歌,引导学生回答: 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 明确: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2.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感,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明确: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3.学习散文诗一定要诵读,请揣摩下列语句应读出人物怎样的语气、感情。 明确:①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认识我吗?(孩子的调皮、快乐) ②你要是叫道:“孩子,你在哪里呀?”(母亲的焦急惦念) ③“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母亲的嗔怪、担忧、焦虑和欣喜) ④“我不告诉你,妈妈。”这就是你同我那时所要说的话了。(孩子的淘气、撒娇和对母亲的爱恋) 目标导学二:内容品析 1.听读后,请你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短文两篇

蝉、贝壳 一、教材和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短文两篇—蝉、贝壳》是九年级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三课。这两篇散文语言清新、凝练、意味隽永,因而既是指导学生朗诵的好材料,又是引导学生体味人生的经典之作。两篇文章都是精致而内涵深刻的优美散文,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自读《蝉》与《贝壳》,将两篇文章放在一起来对比欣赏。 2、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一年级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易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思维。有感情的朗读时语文学习的最高境界,但对已初一的学生来说,较难以达到。因此需要教师师范朗读,指导诵读。要注意引导学生细品读课文,揣摩句子,体会作者描写的特点及其中表达的情感,发现两篇文章都是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和重难点分析 (一)结合上述的教材和学情分析,以及新课标中对阅读教学“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的要求,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手法。 2、了解欲扬先抑及由物引发哲理的写作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品读、欣赏课文,感受课文委婉清柔、自然流畅的风格。 2、对比探究阅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悟生命的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生命。 (二)依据教学目标,本课教学重难点如下: 学重点:感受作品语言优美、细腻的风格,学习文章先抑后扬的写法。 教学难点:对比探究阅读;学习由一个具体细小的物引出抽象深刻的哲理的写作方法。 三、教法学法分析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多媒体课件,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培养学生的散文阅读能力。我准备采用的方法有:创设情景法、朗诵指导法、诱导点拨法。 学法指导: 在对本课的学习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朗读法、对比探究阅读法法。 四、教学过程 依据上述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并以语文学科的特性和学生的主体性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我设计了六个环节来完成这一课的教学。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冰心老人说:“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痛苦又何尝不是一种美丽呢?”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两篇优美的散文,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吧。 2、夯实基础 (1)知人论世,作者简介

散文诗两篇

7散文诗二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匿笑、沐浴”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和感情基调,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2.通过描绘画面,表达出散文诗中的形象特点和思想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能说出文章的美好意境和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曾有一部电影,平凡简单却轰动一时;曾有一首歌曲,歌词浅显却传唱至今。下面我们就来听一下这首歌——《世上只有妈妈好》。这是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的主题曲。世上对我们好的人当然不只是妈妈,但在孩子的心目中,妈妈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有关母亲与孩子的《金色花》,看看母子之间发生了什么。 二、自主预习 1.作者介绍 泰戈尔(1861—1941),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园丁集》《飞鸟集》等。1913年,因其作品《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 2.知识链接 散文诗是一种兼有诗与散文特点的现代抒情文学体裁,一般表现作者的某些小感触,描写思想情感的波动和片段,题材丰富,形式短小灵活。它融合了诗的表现性和散文描写性的某些特点,本质上属于诗,也属于散文,有诗的情绪和幻想,有散文的外观和内涵,给读者美和想象;内容上保留了有诗意的散文性细节;形式上有散文的外观,不像诗歌那样分行和

押韵,但不乏内在的音韵美和节奏感。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匿.笑(nì)沐浴 ..(mùyù)祷.告(dǎo) 嗅.(xiù)罗摩衍 ..那(móyǎn) (2)词语释义 匿笑:偷偷地笑。匿,隐藏。 沐浴:洗澡。 三、朗读指导 1.徜徉在课文给我们描绘的场景中,看着孩子和妈妈在那里嬉戏,你有哪些感受?你觉得这些场景表达了什么主题? 答案示例:感觉十分温馨、幸福。表达了母子间纯洁的爱,孩子依恋着妈妈,妈妈宠爱着孩子。 2.要读出这种温馨与幸福感,你觉得应该用怎样的语速和语调来朗读课文呢? 答案示例:喜悦、舒缓、温馨、深情,读出母子之爱和儿童特有的调皮。 四、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习了体裁和作者,让我们闭上眼睛一起来聆听课文的朗诵,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答案示例:调皮的孩子、美丽的妈妈、绽放的金色花…… 2.孩子把自己想象成金色花,变成金色花后,他又干了哪些事情呢? 答案示例:长在树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悄悄地开放花瓣儿,看着妈妈工作;将小小的影子投在妈妈的书页上;突然地再落到地上来,又成了妈妈的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3.听读后,请用一句话概括你看到的场景。 答案示例:一个孩子变成了金色花和他的妈妈在捉迷藏。 (二)精读课文,内容探究 1.《金色花》写了“我”和妈妈的哪几次嬉戏? 答案示例:三次嬉戏:母亲做祷告时,“我”开放花瓣散发香气。母亲读书时,“我”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母亲去牛棚时,“我”和她开玩笑,恢复原形。 2.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 答案示例:孩子总想为妈妈做点事,变成一朵金色花,可以看着妈妈工作,可以让妈妈嗅到花香,可以投影在妈妈读书的书页上。孩子懂得,母爱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是无私的,他不图妈妈夸奖,但求妈妈生活得更加温馨。所以他只是撒娇,瞒着妈妈。

七年级语文散文诗两首3

《金色花》 一、导入 师:同学们,西方的安徒生,用他的童话,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奇的孩童世界。在我们东方,也有一位文学家,用优美的文字,向我们描绘了一个天真的爱的世界。他,就是泰戈尔。请同学们看屏幕,让我们走近泰戈尔。 (多媒体展示,泰戈尔的画像及生平作品,请一学生朗读) 生(读):泰戈尔,印度文学家、社会活动家。1921年创办国际大学。代表作有诗集《新月集》《飞鸟集》,1913年因诗集《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因此被誉为是“孩子的天使”。 师:泰戈尔作为文学大家,他的作品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今天这堂课,我们通过品读他的散文诗《金色花》,来领略他的风采,感悟爱的真谛。 二、整体感知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找出易读错的字词,标记出来,并初步感知一下文中孩子的形象特点。 (学生读课文,教师巡视,与学生交流朗读情况。) 师:同学们发现哪些字词容易读错?说出来提醒其他同学注意。 生1:“匿笑”的“匿”。 师:大家看课文下面的注释,“匿笑”的意思是偷偷地笑,用笔标一标。还有吗? 生2:“一声儿”、“花瓣儿”要读出儿化音,不能咬得太重。 师:读得很好!读儿化音时轻轻卷舌,与前面的“声”、“瓣”连在一起读。 生3:“罗摩衍那”中的“衍”是三声调。 师:同学们读得很仔细。老师也发现了几个易读错的字词,有的和同学们不谋而合,大家看屏幕。 (多媒体展示:匿.笑nì祷.告dǎo 罗摩衍.那yǎn) 师:“祷告”的“祷”左边是“示”字旁,注意不要写成“衣”字旁。 师: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文中的孩子具有什么特点? 生1:活泼、可爱。 生2:顽皮、天真。 生3:懂事,体贴妈妈。 师:同学们概括得很精当。下面就请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时要尽量体现出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