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的成因及其影响
摘要:在电视娱乐节目不断掀起收视高潮的同时,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都纷纷加大了娱乐在其媒介产品中的比重。

由此,也将我们的视野再次锁定大众传媒的娱乐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上。

运用传播学的理论对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化的成因及其对媒介、受众及社会产生的影响进行系统的阐述,很有必要。

关键词:大众媒介娱乐化成因影响
20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从报纸到电视、从广播到网络,“娱乐”成为一个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词语,而一切具备“娱乐”因素的传媒产品,也迅速成为各大媒体争相开发的重点。

本文将重点从传播学的角度,结合中国当前的实际,力图对当代媒介娱乐化的成因及对大众传播媒介以及受众、社会的影响做出分析。

1 大众传媒娱乐化现象的成因
1.1 “提供娱乐”——大众媒介的四功能之一
娱乐在现代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门德尔松认为,娱乐除了是传承文化的一部分,还具有另一面——提供犒赏、放松、减轻压力,从而使人们更易于应付真实生活中的问题并减轻社会紧张度,避免社会的崩溃。

因此,娱乐是媒介不得不重视的一项重要功能。

传播学者贝瑞森在上个世纪70年代纽约的一次报业罢工期间进行调查时发现,没有报纸以后,人们失去了报纸给他们带来的娱乐享受,都普遍感到一种失落感。

他们这样描述从新闻中获得的娱乐和享受:“在每天操持繁琐家务与无聊的时刻中,我们习惯坐在舒适的椅子上看报,算是放松休息一下”;“知道最新消息,并与朋友谈论这个这些新闻,是个人获得社会威望的方法”。

娱乐与传媒的结合也演变出现代社会中一项重要的产业——“信息娱乐”。

喻国明教授在谈到传媒产业的功能演进时也说:“媒介可以把握通俗文化、流行心理,最广泛渗透到社会空间。

而娱乐要反映的是流行文化,反映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

传媒是娱乐业中的价值链条之一,它为娱乐提供了一个平台。

”娱乐与传媒的高度结合产生的就是“信息娱乐”。

一方面,娱乐通过传媒的传播得以普及、扩大影响;另一方面,传媒通过娱乐赢得观众和市场。

传媒将所有娱乐形式都表现出来,从各个角度描述的文字、拍摄的图像、录入的声音都使受众享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力和声觉感染力,在娱乐上给受众以极大的满足感。

1.2 “把关人”的选择—来自传媒生产者的动力
大众传媒是现代社会中的主要信息提供者。

但是,即使其具有强大的信息生产和传播能力,它们所能提供的信息也只能是无限丰富的社会信息的一部分。

1947年,卢因在《群体生活的渠道》中论证了大众传播媒介实际上行使着“把关人”权力的问题,认为在群体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把关人,只有符合群体规范或把关
人价值标准的信息内容才能进入传播的渠道。

这个“规范”或“价值标准”约束着媒介对信息的挑选和取舍。

从这一点来看,探询大众媒介娱乐化现象的成因,需要了解大众媒介在对信息的取舍过程中所采用的选择标准。

为什么大量富含娱乐因素的信息被选择、复制并得以传播而非其他信息?为什么同一条信息的不同要素中唯独具备“娱乐”的部分被加以渲染?美国学者盖尔顿和鲁治在对把关人的研究后提出,有九种要素对把关人在新闻信息的选择和判断上产生重要的影响:时间跨度、强度或阀限价值(重要性)、明晰性、文化接近性、预期性、出乎意料性、连续性、媒介内容的组合性、社会文化价值。

由此可见,把关人在选择中主要考虑的是业务价值标准和市场价值标准。

这个市场价值指的就是事件能够满足受众对新闻信息需求的诸条件以及吸引受众兴趣的诸条件。

娱乐性强的信息符合媒介对信息选择的市场价值标准。

这与大众传播媒介作为经营性组织存在于市场竞争中的现状是分不开的。

“娱乐”的大量出现从把关人的角度来说是对受众一定程度上的迎合。

这种迎合在适度的情况下是有益并且被允许的,这也是由大众传播媒介的经营目标所决定的。

大众传媒是经营性组织,它们所提供的新闻信息产品如果不为手中市场所接受,势必会影响到自己生存和发展。

1.3 “使用与满足”——受众的推波助澜
在传播学中,“使用与满足”理论把受众成员看成是有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成是基于特定的需求机制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根据这一理论不难发现,受众成员有主动利用媒介内容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被动地接受媒介的控制。

因此,受众成员能够利用信息,他们对信息的利用也会影响媒介的效果。

过去,置身于政治权力掌控之中的大众媒介,习惯以其巨大的力量来引导、规劝、灌输官方的价值观,用一种居高临下式心态和意识来进行其传播行为。

而如今,受众才是传播活动的中心,媒介本位正在向受众本位转变。

当代社会是市民社会,市民的需求是大众的、通俗的、娱乐性的。

在工作的快节奏和生活的重压下人们普遍需要刺激、派遣和放松。

在这种情况下,大众传媒娱乐化的倾向不自觉地体现了时代文化的这种现状及价值取向。

1.4 “注意力经济”——大众媒介娱乐化的深层次原因
娱乐是传媒吸引观众和读者的重要内容。

在消费者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的今天,信息的大海里娱乐因素能够快速抓住消费者的注意力并提高产品的价值。

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就指出:传媒所获得的最大经济回报来自“第二次售卖”——将凝聚在自己的版面或时段上的受众“出售”给广告商或一切对于这些受众的媒介关注感兴趣的政治宣传者、宗教宣传者等。

他认为,这种所谓“出售”受众的行为实际上“出售”的是受众的“注意力”——媒介所凝聚的受众的注意力资源——这也是传媒经济的真正价值所在。

当社会上的注意力资源越来越有限时,越是能够将这种稀缺资源凝聚起来的“注意力产品”的价值就越高。

大众传媒组织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是依据传媒的一定立场、方针和价值标准所展开的一种有目的的取舍选择和加工活动。

在商业化运作的今天,面对市场这根杠杆,媒体势必会从自身发展和身存的角度来选择报道的内容和形式。

而新闻娱乐化正是一种以娱乐为特征的新闻选择和加工活动,其目的在于有别于其他特征的新闻传播活动。

而且它巨大的受众市场,使得媒体在选择时,将天平倾向了它这一边。

在巨大的利益空间的诱惑下,能够有效唤起受众的大量“注意力”的娱乐化媒介产品开始顺理成章地出现,并最终出现了整个媒介大环境的娱乐化现象。

2 大众传播媒介娱乐化现象的影响
2.1 对媒介的影响
娱乐化给大众传播媒介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不可否认的是,这一倾向存在着一定的合理与进步性。

它不但给商业化了的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利益,还拓展了媒介创造的空间,给传统的大众传播媒介注入了新的活力,拉近了媒体与受众的距离,使其产品日趋多样化、更加适应多元化了的社会的需要。

但从整体和长远来看,娱乐化的泛滥以及盲目跟随娱乐化只会阻碍整个媒介环境的发展。

这与许多媒介过分“近视”,只注重眼前的商业利益而缺乏对自身创新及内涵的追求是分不开的。

2.2 对受众及社会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释放大众心理压力,缓解社会矛盾。

以娱乐为中心的传媒产品不挑战现存社会制度的游戏规则,因此有其生存的政治空间,可以消解现实社会中的种种矛盾,缓解民众过高的政治热情,对社会融洽有利。

大众传媒过去是政府与民众间联系的桥梁,今天依然是,但以前仅仅强调媒介的宣传指导功能,今天则允许其功能延伸,沟通、宣传、监督、教育、娱乐等各种功能得以启动。

在所有这些功能中,娱乐功能的启动对处于改革中的人们来说,能起到相当大的社会心理“解压阀”的作用。

②满足受众需要,使大众主体权力得到体现。

作为一种对忙碌而紧张的商业竞争时代的精神调整与心理修复手段,这些看似无功利的肥皂剧、游戏活动、明星动向,实际上直接关系到人自身的精神再生产,它能帮助人们尽量消除当天的疲劳,释放内在的心理紧张与焦虑,它不仅不再只是一种浪费时光的嘻嘻哈哈,而且摇身一变成为一种实现生命价值的重要途径。

娱乐消遣是精神生活的一部分,马克思把这种精神生活称作“享乐的合理性”的满足,这种满足本就是一种完整的人的需要观,这也是对人的价值、人的主体性的充分肯定。

过去,传播主体习惯用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和意识来进行传播行为,而现在,受众正在成为传播活动的中心。

大众媒介关注大众对娱乐的需求的变化,主动地注重大众的现实娱乐与消遣,这是对人的一种尊重,也是对过去那种重视政治权威,漠视公众权力的冲击与否定。

2)消极影响。

娱乐给大众传播媒介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使许多媒体盲目追求“娱乐化”,给社会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我国新闻学者喻国明曾提出:“娱乐化倾向是这样一种倾向,即过分扩大传媒提供娱乐的功能,迎合受众的低级趣味,让受众沉
迷于消遣娱乐之中,忽视或扭曲现实生活中的严肃问题,模糊人生应有的价值取向。

” 如果不及时加以重视及正确引导,媒介的娱乐化将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法兰克福学派学者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曾提出“文化工业”的概念,他们用“文化工业”指代新出现的文化现象:适合于大众口味的,方便面式的精神消费品即大众文化使电影、广播等大众媒介产品不再是艺术而仅仅是一种工业的产物。

这些学者认为,“文化工业”的产生原则是:什么是最打动人的,就把什么制造出来给人享用,即使明知道这是一个骗局。

“文化工业”尊奉的信念是:大众社会不需要文化,只需要娱乐,娱乐行业提供消费品就是为了社会享用。

喻国明在谈到媒体商业化给青少年造成的影响时也认为,“商业化的媒体操作将导致传媒的传播重心远离对社会重大现实问题的关注。

不触及社会发展的‘敏感’问题,远离社会重大矛盾的冲突地带,以一种‘鸡零狗碎’式的安全性的热炒,转移人们对于社会主流问题的关注,这便是媒体产业商业化的直接后果之一。

它会使成长中的青少年沉迷于琐碎事物,而失去对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的基本感觉和必要关注,导致一部分青少年目光短浅、胸无大志,缺乏对于社会的责任意识”。

3 结语
现代社会,大众传播媒介的娱乐化倾向日盛。

必须承认的是,追求娱乐、是发自于人类的生命欲求。

同时,娱乐化能够为媒介赢得受众更多的注意力,使商业化了的大众媒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获得更多的利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大众媒介的娱乐化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然而,盲目对媒介娱乐功能的追求极易并且已经导致了大众传播媒介的肤浅、媚俗与平庸。

鉴于此,媒介如何引领人们去娱乐,而且“玩”得有文化、有美学,就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社会课题。

如果把新闻传播仅仅看作是一种对大众的信息的“抚摸”,靠各种重点强调娱乐性而漠视人文关怀和内涵的新闻内容或者节目样式来达到吸引受众眼球的目的,那样的信息就只能等同于文化垃圾,不仅侵犯了受众的权益,也会导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一个健康成熟的媒体其传播的内容不仅仅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需要,更要有承担培养受众健康的、科学的生活态度的责任。

参考文献
[1][3][4][6] 喻国明.传媒影响力[M].广州:南方日报出版社,2003.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5] 石义彬.单向度、超真实、内爆——批判视野中的当代西方传播思想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