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服务育人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创新服务育人机制

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人才培养,这是高等学校作为社会组织的基本分工,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根本要求,也是校园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强学校德育教育,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成全员育人意识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育人是一项综合工程,不仅是专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同时也是全体后勤管理服务者的责任。高校后勤作为学校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立足于学校,为学校的科研、教学、师生员工提供保障,同时还赋有不可推卸的“育人”功能,坚持并履行服务育人宗旨也是高校后勤实体特有职责所决定的。

一、服务育人的内涵

服务育人相对于教书育人而言,不是直接地面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在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下,广大后勤职工通过自己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以良好的职业道德影响学生,以优质服务感染学生,以无私奉献教育学生,以优雅的服务环境熏陶学生,言传身教,耳濡目染,使学生在接受具体的服务与管理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从而在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形成过程中起到可模仿的作用。

“服务育人”在高校后勤服务工作中,构成了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的一种新型的人际关系。后勤服务人员高标准、严要求,努力搞好后勤保障工作,通过优质服务,为大学生办实事、办好事,使大学生在优质服务中受到感染和教育;同时利用完善的规章制度,对学生日常行为实行规范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后勤服务育人的内涵就是要通过科学的管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通过建章立制使管理服务工作逐步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提高服务育人能力。

二、目前服务育人工作的现状

1.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对服务育人带来一定影响。自上世纪末期,我国高校逐步进行后勤社会化改革,实现由传统的“行政模式”向实行“面向市场、有偿服务、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模式转变。后勤部门是行政管理单位,也是经济实体。后勤内部运行要讲成本核算、自负盈亏,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因而利益意识就不可避免地渗透到服务机制中来,在服务的内容和形式上较多地带有商业化和功利性的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为人民服务的观念和真诚奉献精神,甚至抛却了高校后勤的教育人的属性,客观上产生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矛盾,在服务育人与有偿服务的结合上没有做到有机统一。

2.职工对服务育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目前高校后勤队伍普遍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和队伍素质偏低的缺陷,后勤职工队伍的文化素质较低,而且百分之八十以上为临时工,管理队伍中部分是属于安置性质的低素质人员。和教师相

比,后勤职工无论在从事的职业还是学历方面都有差距,一些干部职工育人意识不够强,服务意识淡薄,缺乏主动服务和创新服务,把服务育人割裂开来,认为只要基本保证了学校正常的教学、生活秩序就可以了,育人是教师的事,是领导的事,跟自己关系不大,认识不到服务育人在后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服务对象对服务育人的认可程度不高。目前,后勤人员在师生心目中的地位有待进一步提高,他们认为后勤职工文化水平低,后勤主要是伺候人的,地位低下,做好服务工作就可以了,育人工作与后勤员工无关。同时,有的教职工对后勤社会化改革认识不到位,有的人认为后勤是剥离了的,因此工作中不配合的现象时有发生,但服务仍然要求福利性,给后勤运行带来许多困惑和困难,也一定程度地影响了后勤职工服务育人工作的积极性。这就需要学校、老师和学生的充分认可,并强化服务主体的育人地位。

4.服务育人的主体发生了变化。高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后勤市场日益开放,社会企业或个体经营户成为服务主体之一,大量农民工和城市下岗人员成为后勤实体主力军,因其是市场经济产物,不背负历史袍袱,成本较低而竞争力较强,校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有的非常善于经营,但普遍缺乏育人意识;后勤实体生存发展受到严重威胁,往往把着眼点和主要精力放在巩固地盘、开拓市场上,过去效果良好的劳动课、社会实践等大多已被放弃,有的后勤实体自顾不瑕,只能勉强维持生存,更谈不上服务育人工作了。

5.高校后勤缺乏服务育人的主动性和外部动力。主要原因:(1)高校后勤服务育人只是软任务,没有硬性指标,学校也缺乏激励机制。(2)后勤社会化改革虽已历十年,但机制体制仍未健全,事业不象事业,企业不象企业,配套政策滞后。(3)后勤管理层定期轮岗,导致后勤各项工作的短期性、暂时性、功利性,而服务育人工作是一项长期、艰苦、系统的工程,既需要理论研究,更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细致有效的实践安排,有的还需投入财力和物力。(4)后勤队伍不稳定。“市场提供服务,高校自主选择”,一方面可以优化配置后勤资源,减少学校投入,但也容易导致管理队伍更换频繁,难以形成统一协调和谐的服务育人文化,难以获得既懂教育、又懂市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而把“服务育人”尊为宗旨的社会企业少之又少,追逐利润是他们的主要选择。

三、服务育人需要营造良好的育人机制

1.建立领导与组织保障机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也越来越大。学校领导要统一认识,认真对待和重视对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学校应制定全校的育人工作方针,建立完善育人工作领导机构,各部门根据学校的具体规划和统一布署,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具体的育人计划,加强沟通和交流,总结经验教训,互通有无,查漏补缺,实现学校育人工作的整体进步。后勤的管理和服务,具有很强的教育性和社会责任性,要把服务管理当着教育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后勤服务场所也是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的一个重要育人场所,不要让这些基本的教育内容出现空白。领导要重视、关心学生食堂、宿

舍、教室等后勤服务场所的软件建设和硬件建设,重视、关心后勤服务管理部门工作的内容、形式和方法、效果。同时后勤管理服务工作者在工作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寻找育人工作切入点,营造一个优良的管理服务环境,实现服务育人的工作目标。

2.建立起一套合理的服务管理运行机制

近几年来,高校在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中,形成了独立法人、甲乙方协议、社会托管、小机关,大实体等几种后勤管理体制模式。但不管高校后勤的体制怎么变,服务育人的宗旨没有变,都是为广大师生服务,为教学科研服务,为学校的建设与发展服务,关键是要建立一套合理的运行管理机制。这套机制,首先是要完善各项服务管理制度,建立一整套严格、切实可行的制度和工作规范,是服务育人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服务的同时按制度要求管理学生,就是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自觉性,教育学生增强事业心和责任心。在建立和完善各类制度时,不能单纯的考虑在控制、约束和限制的意识上。必须考虑人性化的原则,即教育、引导、说明的原则,必须充分体现育人的思想。同时要有一套好的协调机制,后勤的服务管理,不单是后勤部门的事情,学校相关部门也应给予积极的支持与配合。一旦出现问题,凡是相关部门都不应该推卸,都要有主人翁的思想和意识。

3.建立健全后勤职工的权益维护机制。

《中共中央关于改进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的职工对培养学生有着重要的作用,加强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搞活经济,搞好服务育人,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方面。”这充分肯定了后勤职工在育人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党政要重视和关心后勤干部职工队伍的建设,对从学校中分离出来的后勤集团一级负责人,应始终把他们当作是学校重要的中层管理干部来培养和选拔,对后勤干部要当作学校其他行政干部一样进行考察培养。同时要抓好职工队伍的建设,学校制定政策给后勤员工创造学习、培训和锻炼的机会,提高他们的政策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重视职工工资福利待遇的提高,使他们创业、敬业、乐业。试想一个饿得奄奄一息的人,你要他帮别人找食物,他肯定没有积极性。只有保证了后勤职工的根本利益,他们才可能在工作中迸发出育人的积极性。

4.建立沟通与实践、激励机制

后勤职工与大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更是相互情感交流的对象。增进了解,加强沟通,建立感情既有利于后勤部门及时了解信息,改进工作,提高服务质量,也有利于学生树立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后勤部门要在为师生服务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特点,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实施后勤管理,开展育人活动。搭建与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定期举行服务满意率问卷调查,及时收集、听取学生的反馈意见,对同学所提意见建议的回复情况要督促落实;建立全天候投诉值班制度,设立服务热线,推行服务承诺制,主动接受师生员工的监督。提供让学生参与后勤管理的场所和条件,拓宽学生参与的渠道,如组建由学生组成的后勤服务质量监督员队伍,成立学生生活自律委员会,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等。为学生提供勤工助学岗位,通过勤工助学,让学生们体会到后勤工作的艰辛与不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