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青海省自然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青海省自然资源

青海资源十分丰富,许多矿藏储量在全国居于首位。已发现矿产120余种,矿产保有储量潜在价值17万亿元,占全国的13.6%。在已探明的矿藏保有储量中,有58个矿种居全国前十位,镁、钾、锂等10种矿产居全国第一位,有26种排有前3位,其中许多矿产是属于国内外急需的资源。盐湖有30多个,已探明总储量700亿吨。水能资源是青海能源最大优势,蕴藏量达2165万千瓦,可开发利用的为1800万千瓦,年发电量770亿度。青海高原大陆性气候,太阳辐射强度大,光照时间长,年总辐射量位居全国第二。

一、水资源

1、水能资源

全省水能资源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澜沧江流域、内陆河流域,有270多条较大的河流,水量丰沛,水能储量在1万千瓦以上的河流就有108条,流经之处,山大沟深,落差集中,有水电站坝址178处,总装机容量2166万千瓦,在国内居第5位,居西北之首。尤其是黄河上游从龙羊峡至寺沟峡的276公里河段上,水流落差大,地质条件好,淹没损失小,投资省,造价低,水电站单位造价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0—40%,初步规划可建设6座大型电站和7座中型电站,总装机1100万千瓦,年发电量368亿千瓦时,是我国水能资源的“富矿”带。

水力资源地区分布不均,水力资源绝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及南部,

如黄河,长江,澜沧江流域其墓蕴藏量占垒省的92.4%,而内齄河流域虽然河流众多,但一般流量小,藏程短,不具备建大型电站的条件,只能开发中小型电站。黄河干流龙羊峡~寺沟峡段水力资源最集中,规划有龙羊峡,拉西瓦,李家峡,公伯峡,积石峡及寺沟峡六座大型电站外,还有尼那,山坪等一批中型电站正在规划。在龙羊峡以上还规划有十二座梯级电站,规划装机容量567.3万,年发电量210亿。其次,开发条件较优且离负荷中心较近的河流为黄河流域的大通河,隆务河,内陆河流域韵格尔木河,巴音河,香日德河,黑河等。

可开发电站块址多数分布在海拔较高,人口稀少,交通不便的地区,对工程兴建不利.如黄河龙羊峡以上可开发段海拔高程在2000~4140之间,长江流域可开发河段海拔高程在3200~4470之间湔沧江流域可开发河段海拔高程在3500~4280之间,内陆河流域可开发河段海拔高程亦在3000以上(其中黑河在2600以上)。

2、地下水资源

青海省地域辽阔,自然地理及水文地质条件多种多样。全省按地下水分布规律及其主要特征,可概括为:内陆干旱荒漠盆地、半干旱山间盆地、基岩山地多年冻土区四种不同的水文地质类型。青海省地下水类型复杂多样。地下水的五种基本类型,即松散岩类孔隙水、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碳酸盐岩类裂隙溶洞水、基岩(岩浆岩、变质岩)裂隙水及冻结层水,在省内皆有分布。前两种型主要分布在平原和丘陵区,后三种类型,多分布在山区,赋存于较古老的岩石裂隙、孔洞中。

3、天然矿泉水资源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地质构造复杂多样,地层发育比较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强烈,构造运动错综复杂,特别新生代以来以强烈隆升为主的新构造运动尤为活跃,各构造带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升降差异。这些地质构造特征,为矿泉水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截至1996年,省内已发现和认定的饮用天然矿泉水泉点30处,其中已进行勘查评价的有14处,内有6处为热泉。这14处矿泉水水源地分布在全省6个州(地、市)11个县(市),其中西宁地区大通县1处;海东地区湟中县、民和县各1处,平安县3处;海北州刚察县、门源县各1处、海晏县2处;黄南州同仁县1处;果洛州久治县1处;海西州格尔木市1处;玉树州玉树县1处。按矿泉水出露的地质地貌条件划分,分布在基岩山区的8处,分布在中新生代断陷盆地边缘的3处,分布在盆地内的3处。

省内饮用天然矿泉水的勘查与评价工作从80年代末期开始起步,截止1996年底,先后勘查评价矿泉水水源地14处。其中经省储量委员会审批的有12处,共批准饮用天然矿泉水开采量1217吨/日,包括B级1018吨/日,C级120吨/日,D级35吨/日,C+D级44吨/日;由地质矿产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审批的有2处,批准可开采量B级6001.30吨/日。

省内饮用天然矿泉水的达标元素以锶较为普遍,已评价的饮用天矿泉水类型有锶矿泉4处,碳酸锶矿泉2处,偏硅酸锶矿泉1处,

碳酸锂锶矿泉3处,偏硅酸锂锶矿泉2处,碳酸偏硅酸锂锶矿泉2处。

二、气候资源

1、光能资源

青海省年总辐射量普遍较高,每平方厘米在58O千焦~74O千焦之间,是全国辐射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青海年辐射量地域分布是西高东低,柴达木盆地每平方厘米在69O千焦以上,盆地的西部每平方厘米超过71O千焦,其中冷湖每平方厘米高达741.1千焦,为全省太阳辐射量最大的地方。以此南向、向东,随着云雨天气的增加,总辐射量逐渐减少。青南高原虽海拔高,太阳辐射量穿过较薄的大气层虽然减弱较少,但这些地区云雨天气较多,所以年辐射量仍然较小,绝大部分在每平方厘米700千焦以下,果洛州的东南部在每平方厘米610千焦以下。境内东部地区大部分少于每平方厘米61O千焦,其中互助每平方厘米仅584.9千焦,为全省年总辐射量最少的地方。

日照时数的地域分布。青海省各地的年日照时数在2300小时~355O小时之间。其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北向东南逐渐减少。即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绝大部分在3000小时以上,盆地西、北部多于3200小时,其中冷湖达355O.5小时,是全省年日照时数最多的地方。青海湖周围在3000小时左右。祁连山地、东部地区及青南高原在3000小时~2600小时之间。其中达坂山和拉脊山两侧(即互助、湟中等地)是两个日照时数相对低值区,在2600小时以下。玉树、果洛州的东南部在2500小时以下,其中久治仅2327.9小时,是全省年日照时数最少的地方。

2、风能资源

年平均风速的地域分布。青海省年平均风速总的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其次是五道梁和沱沱河两地,年平均风速为4.5米/秒。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其中,同仁和互助两地为1.5米/秒,玉树为1.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小的地方。

风能可用时间的地理分布。青海省风能可利用的地理分布趋势是西部多,东部少。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在6O%以上。其中茫崖、察尔汗、五道梁等地风能可用时间分别达6664小时、6131小时,61OO小时,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分别为76%、7O%。7O%,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东部河、湟谷地及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风能可用时间全年少于300O 小时,可用风能频率小于3O%,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少的地区。其余地区的可用时间在3000小时~5000小时之间,风能可用时间频率在35%~100%之间。

可用(有效)风能的地理分布。可用风能的地区分布与年平均风速的地区分布相对应。风能贮量最大地区也在柴达木盆地、青南高原西部和青海湖周围地区.柴达木盆地西部和青南高原的唐古拉山区可用风能的年贮量每平方米都超过1OOO千瓦时以上,其中五道梁每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