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意识、创业动机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客观性特点
创业意识的客观性指创业意识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创业者自身和 周围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创业意识既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 又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客观实际出发,使创业意识建立在牢 固的客观基础之上,离开了客观条件的创业意识是无法变成创业行动 的。
3、超前性特点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高新技术 层出不穷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产品换代周 期急剧缩短的时代。如此诸多的因素孕育着一个创新的时 代。创业与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两 者谁也离不开谁。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灵魂, 创新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因此,超前的创业意识必须以创 新为基础,它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前瞻性,即预测 事物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走向;一是创造性,即构思新的 境界和设计新的技法。
❖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于人的一
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即创业需要。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最 初动力。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理动力。创业动机 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即 将开始。而创业兴趣可以激发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志,使创业意 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一般在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时,便引起兴 趣的进一步提高。创业理想是属于创业动机范畴,是对未来奋斗目标的 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的组成部分。有了创业理想,就意味着创业意 识已基本形成。创业者为了实现创业理想,在创业活动中经过艰苦磨练, 又逐渐建立起创业的信念。创业信念是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的精神支柱。 创业世界观是创业意识的最高层次,是随着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发展与成 功而使创业者思想和心理境界不断升华而形成的,它使创业者的个性发 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 创业目标视为奋斗目标。
❖ 熊正安认为:“创业意识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 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体体现,是创业者源于自己的 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出发,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 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通过判断、推理等对已有的感性材 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是创业者内在的强 烈需要和创业行为的强大驱动力。”谢志远等认为:“创业 意识是创业主体自觉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创 业素质结构中的物质基础和先天条件。”重庆大学应用心理 学硕士万凤英认为创业意识是激发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欲望, 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人们从事创业活 动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学生创业素质的一种内化表现。
4、能动性特点
创业意识作为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创业思维、创业观念,因其主观意识 而形成,但又受客观条件的支配。它是创业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的思考结果,是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基础并指导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因而 创业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作用。创业者由于受到内部刺激(如就业无门) 或外部刺激(如成功者的效应)以后,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不一致,创业 者从心理上感到不安,为消除这种状态,于是产生创业需要,形成创业 动机,创业动机是创业者的内部刺激或驱动力,它决定创业者的行为方 向,是创业行为的具体理由。创业给业者带来的最好礼物是白由,是时 间、创造力、思维、想象力的白由,“自由”能使创业者兴奋,从而激 励自己奋发图强实现创业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反过来进一步激发自己的 创业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能动性创业。
创业意识、创业 动机的形成及其
影响因素
意识
❖ 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感觉、思维等 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 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指导 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
❖ 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的意识和狭义的意识。广义的意识概 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 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 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 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 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狭义的意识 概念则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可分为外在意识和 内在意向两种。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 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内在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 动,表现为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内在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 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 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倾向、意愿。Conner&Armitage(1998) 指出意愿反映个体将有意识的计划或决定付出行动的动机。
创业意识国内其他研究
❖ 如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王彩华(2007)曾在 其硕士论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中指出:“创业意识 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 倾向,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 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支配着人们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 行为,规定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与能动性。创业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是要 把学生头脑中朦胧的潜在的创业意向转化为一种创业冲动、 创业激情,然后内化为创业动机、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教育 是创业教育的主要与核心内容。”
创业意识的特点
1、自主性特点
创业意识的自主性是指创业意识源于创业者的头脑,源于创业者谋求 生存与发展的意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专家舒尔茨说:“空间、能源 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前途,人类的前途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 莱德蒙佩尔说:“一个人永远活在他自己的思想、信仰与哲学所创造出 来的环境中”,可见创业意识源于创业者的思想、思维。
❖ 第二阶段是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2002年至今。在2002年4月国家教育 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在这九所大学进行大学生创 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同时在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年下半年创业教育正式纳入教学当中。全国200多名来自各地高校的教师参 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也首次允许大学生、研 究生休学,并且给保留学籍让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外的许多高校一样这一 举措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为开展创业教育,许多学校都采取了 相应措施。清华大学为了方便学生创业,以一半的租金把写字楼租给学生。厦门 大学也继清华大学之后,在2003年为MBA开设创业管理课程,2005年在全校开设 了《大学生创业计划与实践))的课程,并将该课程纳入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培训 课程模块。同时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在经济上进行支持,专门为学生设 立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华东师大、东华大学等分别开设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 选修课程。上海市在各高校推行创业计划大赛,并逐步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为学 校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
❖ 十九世纪末,动机问题开始从哲学领域分离出来, 向新出现的心理学科迈进。从有关“动机”的研究 文献来看,我们可以把动机理论分为三大类:
❖ 一类是强化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Ivan Pavlov)、斯金纳(Skinner)。强化理论强调通过操 纵结果来控制某个人的行为的方法。比如,斯金纳 (Skinner,1953)认为个体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和结 果之间的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以及一些不确定事件将影响着将来 的行为。
创业意识培养
❖ 创业教育是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 欧美等国家的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创业教育情有独钟,最具代表
性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创业教育家蒂蒙斯(Timmons),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集中体现在《创业学》 (New Venture Creation)一书中。在书中分别从 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 计划等五个部分进行系统的阐述。在创业教育的模型上,他们一般采用 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体化模型,即设立专门的创业系和创业学院来专门从 事创业教育。这种创业研究是通过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和成立创业活动 中心等研究机构来进行的。
动机理论
❖ “动机”这个术语来源于拉丁语“movement(movere)”。要给“动机”下一个 确定的定义也是很困难的。比如,阿特森(Atkinson,1964)把“动机”定义为, 即时影响行为的方向、水平以及持续性。弗卢姆(Vroom,1964)把“动机”定义 为,个体在可控选择的自愿行为的形式上作出一种可控选择的过程。詹姆斯G.. 赫特(James G.Hunt,1974)等人把“动机”定义为能够解释个体努力工作的方向、 水平和毅力的驱动力。而理解人类动机的最早方式是来源于希腊哲学家,他们集 中于享乐主义的概念,并把这个概念看作为是一个能够驾驭行为力量的准则。他 们认为个体是集中自己的努力以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随后,洛克(Locke), 本瑟姆(Bentham),米尔(Mill)等哲学家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进一步提炼 和发展了这个原理。把享乐主义的运用作为动机研究的基础受到了挑战,弗卢姆 (Vroom)就认为: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事情,在这些不同事情的类型上享乐主义 是没有清楚的界限,这些不同的事情可以是高兴的或是痛苦的,或怎样决定这些 事情还要取决于特定的个体;个体不清楚他们是怎样感受到所获得的高兴或痛苦 的方式,也不清楚高兴或痛苦的根源是怎样被经历所纠正的。总之,享乐主义的 假设没有实证性的内容,因为它没有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这一特定问题,而不 选择另一特定问题。
❖ 我国的创业意识培养是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展开的。主要经历了 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4月,是我国高校自主探索阶 段。1997年,我国高校第一个创业教育方面的活动暨清华大学创业计划 大赛在北京举行,这在我国实属首创同时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第 二年,还是清华大学,率先为MBA开设了,包括创业管理、创业投资、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 与制度创新等八门课程的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这在国内管理学院中也 是首创。而且在以后每年举办的创业大赛期间,学校组织各种创业相关 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普及广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第三年,由国家教育部 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教师 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
❖ 对创业意识的界定,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彭刚学者的定义。彭刚1995年 在《创业教育学》书中指出: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 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与世界观等要素,它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 业者的态度与行为,并规定其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 性;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 中体现,是创业者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如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工 作问题)和心理动机(如成就事收,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等 等),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通过 判断、推理等对己有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 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行为的强大驱动力,是创业素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另一类动机理论是内容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马斯洛(Maslow)、阿尔德弗 (Alderfer)、麦克来兰(McClelland)、赫茨伯格(Herzberg)等。内容理论 主要强调人们不同行为方式的需求,即证实与动机有关的因素。如马斯洛 (Maslow,1954)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只有低级需要 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高级需要。阿尔德弗(Alderfer,1972)采用了这个模型, 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并不是完全生来就有 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而产生的,这三种需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不是 层次等级的关系。同时,麦克利兰(McClelland,)又提出了另一种需要理论, 他认为绝大多数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在成就需要(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 的内驱力)、情感需要和权力需要(控制的需要)。马斯洛和麦克利兰集中在个 体动机的差异上。赫茨伯格(Herzberg)和他的同事发现,员工感觉好或者差的 时刻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他们发展了双因素理论,即是激励—保健理论。
创业意识的客观性指创业意识不是“空穴来风”,它是创业者自身和 周围客观现实在头脑中的反映。创业意识既从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 又从社会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的客观实际出发,使创业意识建立在牢 固的客观基础之上,离开了客观条件的创业意识是无法变成创业行动 的。
3、超前性特点
当今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高新技术 层出不穷的时代,是一个经济发展步伐加快、产品换代周 期急剧缩短的时代。如此诸多的因素孕育着一个创新的时 代。创业与创新是一对孪生兄弟,是一个铜板的两面,两 者谁也离不开谁。创业的核心是创新,创新是创业的灵魂, 创新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因此,超前的创业意识必须以创 新为基础,它有以下两方面的特征:一是前瞻性,即预测 事物的发展趋势及未来的走向;一是创造性,即构思新的 境界和设计新的技法。
❖ 创业意识的形成,不是一时的冲动或凭空想象出来的,它源于人的一
种强烈的内在需要,即创业需要。创业需要是创业活动的最初诱因和最 初动力。当创业需要上升为创业动机时,就形成了心理动力。创业动机 对创业行为产生促进、推动作用,有了创业动机标志着创业实践活动即 将开始。而创业兴趣可以激发创业者的深厚情感和坚强意志,使创业意 识得到进一步升华。一般在创业实践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时,便引起兴 趣的进一步提高。创业理想是属于创业动机范畴,是对未来奋斗目标的 向往和追求,是人生理想的组成部分。有了创业理想,就意味着创业意 识已基本形成。创业者为了实现创业理想,在创业活动中经过艰苦磨练, 又逐渐建立起创业的信念。创业信念是创业者从事创业活动的精神支柱。 创业世界观是创业意识的最高层次,是随着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发展与成 功而使创业者思想和心理境界不断升华而形成的,它使创业者的个性发 展方向、社会义务感、社会责任感、社会使命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把 创业目标视为奋斗目标。
❖ 熊正安认为:“创业意识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 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体体现,是创业者源于自己的 生理动机和心理动机出发,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 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通过判断、推理等对已有的感性材 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是创业者内在的强 烈需要和创业行为的强大驱动力。”谢志远等认为:“创业 意识是创业主体自觉进行创业实践活动的心理倾向,它是创 业素质结构中的物质基础和先天条件。”重庆大学应用心理 学硕士万凤英认为创业意识是激发人们从事创业活动的欲望, 支配着创业者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行为,是人们从事创业活 动强有力的内在动力机制,是学生创业素质的一种内化表现。
4、能动性特点
创业意识作为创业者的创业理念、创业思维、创业观念,因其主观意识 而形成,但又受客观条件的支配。它是创业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与改造 的思考结果,是创业者创业活动的基础并指导创业活动的全过程,因而 创业意识具有主观能动性作用。创业者由于受到内部刺激(如就业无门) 或外部刺激(如成功者的效应)以后,期望状态与实际状态不一致,创业 者从心理上感到不安,为消除这种状态,于是产生创业需要,形成创业 动机,创业动机是创业者的内部刺激或驱动力,它决定创业者的行为方 向,是创业行为的具体理由。创业给业者带来的最好礼物是白由,是时 间、创造力、思维、想象力的白由,“自由”能使创业者兴奋,从而激 励自己奋发图强实现创业目标,而目标的实现反过来进一步激发自己的 创业意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产生能动性创业。
创业意识、创业 动机的形成及其
影响因素
意识
❖ 意识是人的精神活动的重要内容,是感觉、思维等 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 是社会的人对客观存在的主 观映象。在意识活动中人们从感性经验抽象出事物 的本质、规律形成理性认识,又运用这些认识指导 自己有计划、有目的地改造客观世界。
❖ 心理学界对意识的理解分为广义的意识和狭义的意识。广义的意识概 念认定意识是赋予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是作为直接经验的个人的 主观现象。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知指人类对世界的知识性 与理性的追求,它与认识的内涵是统一的;情指情感,是指人类对客 观事物的感受和评价;意指意志,是指人类追求某种目的和理想时表 现出来的自我克制、毅力、信心和顽强不屈等精神状态。狭义的意识 概念则是指人们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程度,可分为外在意识和 内在意向两种。外在意识是指人们在行为中大脑对外界事物觉察的清 醒程度和反应灵敏程度;内在意向是指人们对待或处理客观事物的活 动,表现为欲望、愿望、希望、意图等。内在意向是个体对态度对象 的反应倾向,即行为的准备状态,准备对态度对象作出一定的反应, 因而是一种行为倾向,或叫做倾向、意愿。Conner&Armitage(1998) 指出意愿反映个体将有意识的计划或决定付出行动的动机。
创业意识国内其他研究
❖ 如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教育经济管理硕士王彩华(2007)曾在 其硕士论文《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中指出:“创业意识 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过程中,对个体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 倾向,主要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 界观等心理成分。创业意识支配着人们对创业活动的态度和 行为,规定着态度和行为的方向和强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 与能动性。创业意识的形成是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是要 把学生头脑中朦胧的潜在的创业意向转化为一种创业冲动、 创业激情,然后内化为创业动机、创业精神。创业意识教育 是创业教育的主要与核心内容。”
创业意识的特点
1、自主性特点
创业意识的自主性是指创业意识源于创业者的头脑,源于创业者谋求 生存与发展的意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专家舒尔茨说:“空间、能源 和耕地并不能决定人类前途,人类的前途由人类的才智进化来决定”。 莱德蒙佩尔说:“一个人永远活在他自己的思想、信仰与哲学所创造出 来的环境中”,可见创业意识源于创业者的思想、思维。
❖ 第二阶段是创业教育多元化发展的阶段,从2002年至今。在2002年4月国家教育 部确定了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为创业教育试点院校,在这九所大学进行大学生创 业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发展模式方面的研究,同时在政策上和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 第二年下半年创业教育正式纳入教学当中。全国200多名来自各地高校的教师参 加了教育部举办的第一期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教育部也首次允许大学生、研 究生休学,并且给保留学籍让其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和国外的许多高校一样这一 举措将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以及实践能力。为开展创业教育,许多学校都采取了 相应措施。清华大学为了方便学生创业,以一半的租金把写字楼租给学生。厦门 大学也继清华大学之后,在2003年为MBA开设创业管理课程,2005年在全校开设 了《大学生创业计划与实践))的课程,并将该课程纳入学校就业与创业指导培训 课程模块。同时与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合作,在经济上进行支持,专门为学生设 立了1000万元的创业基金,华东师大、东华大学等分别开设了与创业教育相关的 选修课程。上海市在各高校推行创业计划大赛,并逐步完善相应配套设施,为学 校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提供支持和帮助。
❖ 十九世纪末,动机问题开始从哲学领域分离出来, 向新出现的心理学科迈进。从有关“动机”的研究 文献来看,我们可以把动机理论分为三大类:
❖ 一类是强化理论。代表人物巴甫洛夫(Ivan Pavlov)、斯金纳(Skinner)。强化理论强调通过操 纵结果来控制某个人的行为的方法。比如,斯金纳 (Skinner,1953)认为个体能够理解他们的行为和结 果之间的关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以及一些不确定事件将影响着将来 的行为。
创业意识培养
❖ 创业教育是创业意识培养的重要途径 ❖ 欧美等国家的学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对创业教育情有独钟,最具代表
性的学者是美国著名创业教育家蒂蒙斯(Timmons),他的研究与实践成果 集中体现在《创业学》 (New Venture Creation)一书中。在书中分别从 战略与商业机会、创业企业融资和快速成长、创业者、资源需求与商业 计划等五个部分进行系统的阐述。在创业教育的模型上,他们一般采用 两种方式:一种是一体化模型,即设立专门的创业系和创业学院来专门从 事创业教育。这种创业研究是通过创业学首席教授职位和成立创业活动 中心等研究机构来进行的。
动机理论
❖ “动机”这个术语来源于拉丁语“movement(movere)”。要给“动机”下一个 确定的定义也是很困难的。比如,阿特森(Atkinson,1964)把“动机”定义为, 即时影响行为的方向、水平以及持续性。弗卢姆(Vroom,1964)把“动机”定义 为,个体在可控选择的自愿行为的形式上作出一种可控选择的过程。詹姆斯G.. 赫特(James G.Hunt,1974)等人把“动机”定义为能够解释个体努力工作的方向、 水平和毅力的驱动力。而理解人类动机的最早方式是来源于希腊哲学家,他们集 中于享乐主义的概念,并把这个概念看作为是一个能够驾驭行为力量的准则。他 们认为个体是集中自己的努力以寻求快乐和避免痛苦。随后,洛克(Locke), 本瑟姆(Bentham),米尔(Mill)等哲学家在十七世纪和十八世纪进一步提炼 和发展了这个原理。把享乐主义的运用作为动机研究的基础受到了挑战,弗卢姆 (Vroom)就认为:有很多不同类型的事情,在这些不同事情的类型上享乐主义 是没有清楚的界限,这些不同的事情可以是高兴的或是痛苦的,或怎样决定这些 事情还要取决于特定的个体;个体不清楚他们是怎样感受到所获得的高兴或痛苦 的方式,也不清楚高兴或痛苦的根源是怎样被经历所纠正的。总之,享乐主义的 假设没有实证性的内容,因为它没有解释为什么人们会选择这一特定问题,而不 选择另一特定问题。
❖ 我国的创业意识培养是随着创业活动的开展而逐步展开的。主要经历了 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从1997年到2002年4月,是我国高校自主探索阶 段。1997年,我国高校第一个创业教育方面的活动暨清华大学创业计划 大赛在北京举行,这在我国实属首创同时也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第 二年,还是清华大学,率先为MBA开设了,包括创业管理、创业投资、 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 与制度创新等八门课程的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这在国内管理学院中也 是首创。而且在以后每年举办的创业大赛期间,学校组织各种创业相关 知识的讲座和培训,普及广大学生的创业知识。第三年,由国家教育部 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教师 和学生的创业教育。
创业意识
❖ 对创业意识的界定,国内研究者多采用彭刚学者的定义。彭刚1995年 在《创业教育学》书中指出:创业意识是指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对创业 者起动力作用的个性意识倾向,包括创业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 信念与世界观等要素,它集中体现了创业素质的社会性质,支配着创 业者的态度与行为,并规定其方向、力度,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和能动 性;是创业者思维活动的产物,是创业者成功的心理活动能动性的集 中体现,是创业者源于自己的生理动机(如解决自己的吃饭问题、工 作问题)和心理动机(如成就事收,实现自我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等 等),对所见、所闻、所知、所了解的客观事物的感觉、知觉,通过 判断、推理等对己有的感性材料经过大脑加工,从而形成的创业设想, 是创业者内在的强烈需要和创业行为的强大驱动力,是创业素质的重 要组成部分。
❖ 另一类动机理论是内容理论,其代表人物有马斯洛(Maslow)、阿尔德弗 (Alderfer)、麦克来兰(McClelland)、赫茨伯格(Herzberg)等。内容理论 主要强调人们不同行为方式的需求,即证实与动机有关的因素。如马斯洛 (Maslow,1954)的需要层次论,他认为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只有低级需要 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高级需要。阿尔德弗(Alderfer,1972)采用了这个模型, 认为人类的三种需要(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并不是完全生来就有 的,有的需要是通过后天学习而产生的,这三种需要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不是 层次等级的关系。同时,麦克利兰(McClelland,)又提出了另一种需要理论, 他认为绝大多数个体的注意力集中在成就需要(追求卓越,实现目标,争取成功 的内驱力)、情感需要和权力需要(控制的需要)。马斯洛和麦克利兰集中在个 体动机的差异上。赫茨伯格(Herzberg)和他的同事发现,员工感觉好或者差的 时刻存在一些差异。因此,他们发展了双因素理论,即是激励—保健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