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建设和谐社会
【摘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指的是一种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2004年9月19,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随后,在中国,“和谐社会”便常作为这一概念的缩略语。2005年以来,中国共产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上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和谐社会,建设和谐社会
【正文】:
现阶段,我们所要建设的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公平、公正,民主法治,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生机、朝气蓬勃、人和自然和谐相处。
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1、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
现阶段阶级斗争早已经"过时","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今天,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的主题,发展已经成为压倒一切的任务,成为重中之重。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条道路,就是利用世界和平的有利时机实现自身发展,又以自身的发展更好地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在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的同时,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改革创新来实现发展,以达到和谐平衡。
2、经济的发展,忽视了社会的协调:
多年以来,我们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忽视了社会的协调,出现了不少矛盾。有些地方和部门为了利益最大化忽视了对社会环境和自然资源的管理。监督部门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认为只要经济能够发展,其它事情也不计较这么多了。对环境的破坏熟视无睹。杀鸡取卵,枯泽而渔的现象不足为奇,这样就存在着经济发展腿长、社会发展腿短的不相适应因素,有的地方只关注GDP的增长,对许多社会以及公益事业的发展有所忽视,在社会的全面发展和经济之间明显出现了不和谐的因素,社会上呈现了一些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问题,如贫富悬殊问题,失业下岗问题,社会和医疗保障问题,社会公共事业滑坡问题,群众上访有加重的迹象等问题。
3、不少地方和部门都现出"人治"现象,缺乏和谐因素
不少地方官员和部门的领导排斥异己,姿意妄为,例如不少学校领导狂贷1亿或几千万搞基建,上项目;有些地方教育局拖欠教师工作,将教师住房基金挪作它用,官员的权力无限澎胀,官员代表政府"乱作为"或不作为,在局部地区搞得民怨沸腾。加上中国人的"儒家思想"和"官本位"观念,无疑给不和谐因素增加"温床"。这种因素到了一定的时候就要爆发。
那我们如何构建和谐社会呢?
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社会更加和谐”即构建社会土义和谐社会:从当前来讲,就是要努力形成全体公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而,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一切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努力探究和把握社会发展规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论,尊重规律,重在实践,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把按社会发展规律办事做得更好。
胡锦涛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五个统筹”,促进社会土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一与和谐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人的全而发展;必须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通过深化改革、创新体制,调动一切积极要素,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必须注重社会公止,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店和其他社会矛盾,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2、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把和谐的社会关系牢固地建立在民主法治的基础之上。只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证人民依法行使民主权利,才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和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更好地发挥出来,才能促进党和人民群众以及执政党和参政党、中央和地方、各阶层之间、各民族之间等方面关系的和谐,从而实现整个社会的和谐。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又是社
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公平既包括机会公平、标准公平、分配公平,还包括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和谐社会保证社会成员的基本权利,保证他们享有大致相同的发展机会,保证他们都能够接受教育,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竞争。
3.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打破了平均主义、“大锅饭”制度,形成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发展,同时也出现了城乡、地区、行业和部分居民收入分配结构,整顿和规范分配秩序,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
4. 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其中包括: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发展社会救助与慈善事业;积极发挥商业保险的补充作用;要采取多种方式充实社会保障基金,搞好基金投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加强基金监管,杜绝非法侵占、挪用,确保社保基金安全;把解决住房问题放在重要位置。
5.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健康是国民素质的重要体现,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要以深化公立医院改革为突破口,深化医疗卫生管理体制、医疗机构运行机制、卫生投入体制、医疗服务和药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保证群众基本用药。扶持中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要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6. 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社会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愿望,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所以,我们要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重视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和监督;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谐凝聚力量,和谐成就伟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党全社会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党和政府应加强和改善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建立有效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落实到实处。广大人民群众应以积极的热情,自觉投身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中,为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作出贡献。
大学生与社会主义和谐的关系
大学生是整个社会最有活力最有生气的力量,代表着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身上肩负着建设祖国、创建小康社会的历史重任。同时,大学生因其年轻,阅历浅、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和固定,对客观世界缺乏全面深刻地认识、了解和掌握,少数人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给社会带来负面作用,甚至危及社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把大学生的聪明才智正确引导到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上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对于创建和谐社会、营造发展经济的良好环境、顺利实现小康社会至关重要。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各项事业的建设者,扎实的专业知识是其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基础。而现代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一个人素质的均衡性发展直接决定着人才的施展空间和人的素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这一素质的提高,除了要充分发挥高校“两课”教学的思想教育主渠道的作用,还应当积极引导大学生认真学习并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总之,中国共产党只要“按照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就一定能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美好局面。
参考文献:
【1】鄢本凤,《大爱精神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学习读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黄唏建,郑黎芳.《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青连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课题(N).文汇报,2004一9一30
【5】黄卫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N].深圳特区报,2004一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