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健康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馮氏錦囊卷十二‧雜證‧方脈不寐合參》對青 年人及老年人睡眠狀態不同的認識,提出了” 壯年人腎陰強盛則睡沈熟而長,老年人陰氣衰 弱,則睡輕微易知”,說明不寐的病因又與腎 陰的盛衰有關。
病因病機
不寐的病因主要是七情所傷,思慮勞倦太過或 暴受驚恐,亦有因稟賦不足,房勞久病或年邁 體虛所致。其主要病機是由於氣血、陰陽失和, 臟腑功能失調以致心神被擾,神不守舍而不得 安寐。 一、情志不遂,肝氣鬱結,鬱而化火,邪火擾 動心神,神不得安而致不寐。或心火素盛,稍 有怫鬱,心火擾動心神而不寐。

心膽氣虛

症狀及分析:

治法:益氣鎮驚,安神定志。 方藥:安神定志丸合酸棗仁湯。 方解:前方側重於益氣鎮心安神,後方側重於養 血清熱除煩,合用則益心膽之氣,清心膽之虛 熱而定驚安神寧心。人參,益心膽之氣;茯苓、 茯神、遠志,化痰寧心;龍齒、石菖蒲,鎮驚開 竅寧神;酸棗仁,養肝、安神、寧心;知母,瀉 熱除煩;川芎,調血安神。
失眠
失 眠
东北国际医院 中医科
中醫的觀點
定義
失眠在中醫稱為不寐。 指經常性睡眠減少的病證。 輕者就寢後難以入睡,或時寐時醒,或 寐後易醒,醒後難以再寐,甚者徹夜不 眠。

歷史沿革
《內經》中無“不寐”的病證名稱,但有關於 “不得臥”、“目不瞑”、“不能眠”的論述。 《靈樞‧大惑論》認為目不暝的病機:“衛氣不 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 滿則陽蹺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 矣”。 《靈樞‧邪客篇》對於目不暝的治法和方藥: “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 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 立至”。

《千金翼方‧卷一》記載了丹砂、琥珀等一些重 鎮安神藥,以及在半夏秫米湯基礎上,擬選溫 膽湯等治療“大病後虛煩不眠”。 王燾《外台秘要‧卷一‧傷寒不得眠方四首》 “雖復病後仍不得眠者,陰氣未復於本故也”。 進一步闡明瞭在熱病後,陰血耗損是引起失眠 的常見病因,並收載了較多的治療不寐的處方。

許叔微《普濟本事方‧卷一》論述不寐的病因說: “平人肝不受邪,故臥則魂歸於肝,神靜而得 寐。今肝有邪,魂不得歸,是以臥則魂揚若離 體也”。此說明肝經血虛,魂不守舍,影響心 神不安而發生不寐。 針對這種病因創制真珠圓以育陰潛陽。 在服藥方法上,提出了“日午夜臥服”的觀點, 對臨床確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百度文库
治療原則
注意調整臟腑氣血陰陽:不寐主要由於臟腑陰 陽失調,氣血不和,用藥治療的原則,應看重 在調治所病臟腑及其氣血陰陽,如補益心脾、 滋陰降火、交通心腎、疏肝養血、益氣鎮驚、 化疢清熱、和胃化滯等,“補其不足,瀉其有 餘,調其虛實”,使氣血調和,陰陽平衡,臟 腑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 在辨證的基礎上施以安神鎮靜:不寐的關鍵在 於心神不安。故安神鎮靜為治療不寐的基本法 則。但須在乎衡臟腑陰陽氣血,也就是辨證論 治的基礎上進行,離此原則,即影響療效。安 神的方法,有養血安神、清心安神、育陰安神、 益氣安神、鎮肝安神,以及安神定志等不同, 可以隨證選用。
痰熱內擾

症狀及分析:

治法:化痰清熱,和中安神。 方藥:溫膽湯加味。 方解:本方為清熱化痰降氣常用之方劑,適用於 痰熱內擾之不寐。半夏、陳皮、竹茹,化痰降 逆;茯苓,健脾化痰;枳實,理氣和胃降逆;黃連、 山梔,清心降火。
◦ 胸悶心煩不寐——痰濁宿食壅遏於中,積而生熱, 痰熱擾心; ◦ 頭重目眩——痰濁上擾,蒙蔽清陽; ◦ 厭食嘔噁,噯氣吞酸——痰食中阻,氣機不暢, 胃失和降; ◦ 苔膩而黃,脈象滑數——痰熱中阻,脾胃運化失 司,氣血壅遏。

二、心膽虛怯或暴受驚駭,神魂不安,善驚易 恐,以致夜不能寐或夜寐不酣。如《雜病源流 犀燭.不寐多寐源流》所說:"有心膽俱怯,觸 事易驚,夢多不祥,虛煩不寐者。"

三、思慮勞倦太過,損傷心脾,心傷則心血暗 耗,神不守舍;脾傷則無以生化精微,營血虧虛 不能奉養於心。此外,久病血虛,產後失血, 年邁血少亦令心血不足,心失所養,以致心神 不安而不寐。正如《景岳全書.不寐》中說:" 無邪而不寐者,必營氣之不足也,營主血,血 虛則無以養心,心虛則神不守舍。“《類證治 裁.不寐》說:"思慮傷脾,脾血虧損,經年不 寐。“

五、飲食不節,脾胃受傷,或積為痰熱,壅遏 於中,胃氣失和,陽氣浮越於外而臥寐不安。 如《張氏醫通.不得臥》云:"脈滑數有力不得 眠者,中有宿滯痰火,此為胃不和則臥不安也。 “ 不寐的原因很多,但總是與心脾肝腎及陰血 不足有闕。

其病理變化總屬陽盛陰衰,陰陽失交。因為血 之來源,自水穀之精微所化。上奉於心,則心 得所養;受藏於肝, 則肝體柔和;統攝於脾, 則生化不息;調節有度,化而為精,內藏於腎, 腎精上承於心,心氣下交於腎,則神志安寧。 若暴怒、恩慮、憂鬱、勞倦等傷及諸臟,精血 內耗,彼此影響,每多形成頑固性不寐。所以, 不寐之證,虛者尤多。
胃氣失和
症狀及分析: ◦ 胸悶噯氣,脘腹不適、不寐——脾胃運化失司, 飲食不化,停滯中洲,升降之樞受阻、氣機不暢 ◦ 大便不爽,脘腹脹滿——宿食內停,濕熱內阻 ◦ 苔膩、脈滑——食滯內阻之徵。 治法:和胃健脾。 方藥:半夏秫米湯。 方解:本方有決瀆壅塞、交通陰陽,和降胃氣之效, 為治療因胃氣不和而睡臥不安的常用方劑。半夏, 化痰燥濕而降胃氣;秫米,和胃、健脾益氣,除積熱。
心脾兩虛
症狀及分析: ◦ 多夢易醒,心悸健忘——心脾虧虛,生血無源,運血無力, 血不養心; ◦ 頭暈目眩——氣血虧虛,不能上奉於腦,清陽不升,腦失 所養; ◦ 面色少華,舌質淡——血虛不能上奉於面; ◦ 飲食無味,肢倦神疲——脾虛失其健運,四肢失養; ◦ 脈細弱——氣虛血少之象。 治法:補益心脾,養心安神。 方藥:歸脾湯。 方解:本方益氣補血,健脾以資化源,養血以益心神,適用於 思慮過度或久病氣血虛衰之不寐。亦可用於外傷或產後出血 過多,氣血兩虧之不寐。人參、白朮、黃耆、甘草,益氣健 脾;當歸,補血;遠志、棗仁、茯神、龍眼肉,健脾安神;木香, 行氣健脾,使補而不滯。

證型分類
心火熾盛 肝鬱化火 痰熱內擾 胃氣失和 陰虛火旺 心脾兩虛 心膽氣虛
心火熾盛
症狀及分析: ◦ 心煩不寐,躁擾不安——心火內擾,神不守 舍 ◦ 口乾舌燥,或口舌生瘡——心火灼傷陰津 ◦ 小便短赤——心火下移膀胱 ◦ 舌尖紅,苔薄黃——心火熾盛之徵 治法:清心瀉火,寧心安神 方藥:硃砂安神丸加黃苓、梔子、連翹。 方解:本方為清心瀉火,鎮心安神之常用方劑。 黃連、黃芩、梔子、連翹,苦寒直折心火;硃 砂,安神定志寧心;生地,當歸,補陰血以制 火。
◦ 多夢易於驚醒,膽怯心悸——心膽虛怯、心神失 養則不安,膽氣不足則志不寧; ◦ 氣短倦怠,小便清長,舌淡、脈弦細——心血不 足,膽氣虧虛之徵。
其他治法
針灸及氣功對不寐均有較好的療效。 如針刺神門、三陰交、心俞、腎俞、照 海、湧泉等穴,肝火旺加肝俞、膽俞、 太衝。 宜在睡前二小時行針,效果較好。

《靈樞‧營衛生會篇》還論述了老年人“不夜暝” 的病因病機:“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 道澀,五藏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 故晝不精,夜不暝”。 《難經.第四十六難》最早提出不寐這一病名, 並就老人不寐的病機作了恰當的論述:"老人血 氣衰,肌肉不滑,榮衛之道澀,故晝日不能精, 夜不得寐也。故知老人不得寐也。"此釋與 《靈樞.營衛生會》關於"老人夜不瞑"的病機 分析一致。

肝鬱化火

症狀及分析:
◦ 性情急躁易怒、不寐多夢,甚至徹夜不眠——惱 怒鬱悶,肝失條達,氣鬱化火,上擾心神 ◦ 頭暈頭脹、目赤耳鳴——肝火上擾清竅 ◦ 口乾而苦、不思飲食,便秘溲赤——肝氣橫逆, 肝火犯胃,胃熱熾盛,灼傷胃津 ◦ 舌紅、苔黃、脈弦而數——肝火熾盛之徵

治法:清肝瀉火,鎮心安神。 方藥:龍膽潟肝湯加減。 方解:本方為清肝瀉火的代表方,適用於肝膽火 盛所致的不寐。龍膽草、黃芩、梔子,清肝瀉 火;木通、車前子,利小便而清熱;柴胡,舒肝 解鬱;朱茯神、生龍骨、生牡蠣,鎮心安神;當 歸、生地,養血柔肝;甘草,和中。
輕者少眠或不眠,重者徹夜不眠,輕者數日即 安,重者數月不解,甚至終年不眠,最常見者 為入睡困難。 如患者雖能入睡,但睡間易醒,醒後不易再睡 者,多系心脾兩虛。 心煩失眠,不易入睡,又有心悸,口舌潰爛, 夜半口乾者,多系陰虛火旺。 入睡後易於驚醒,平時善驚,易怒,常嘆息者, 多為心虛膽怯或血虛肝旺等等。

張介賓《景岳全書‧卷十八‧不寐》“不寐證雖 病有不一,然唯知邪正二字則盡之矣。蓋寐本 乎陰,神其主也,神安則寐,神不安則不寐, 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氣之擾,一由營氣之不 足耳;有邪者多實證,無邪者皆虛證”。明確地 提出以邪正虛實作為本病辨證的綱要。 此外他還指出飲濃茶可影響睡眠的問題:“飲 濃茶則不寐”,而濃茶以陰寒之性,大制元陽, 陽為陰抑,則神索不安,是以不寐也”。

預防與護理

預防:
◦ 由於本病屬於心神的病變,故尤應注意精神方面的調 攝,喜怒有節,心情舒暢。 ◦ 醫護人員應多向患者作心理輔導,以消除其緊張與疑 慮。 ◦ 睡前不宜飲濃茶等刺激之品,應盡量設法避免或消除 噪音。 ◦ 每日應有適當的體力勞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 平日注意生活規律,按時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戴元禮《證治要訣.不寐》認為:“不寐有二種: 有病後虛弱,及年高人陽衰不寐;有痰在膽經, 神不歸舍,亦令不寐,大抵驚悸健忘,怔忡、 失志、不寐、心風,皆是膽涎沃心,以致心氣 不足,若用涼心之劑太過,則心火愈微,痰涎 愈盛,病癒不減,惟當以理痰氣為第一義。 李中梓《醫宗必讀.不得臥》將不寐的病因概 括為五個方面:"一曰氣虛,一曰陰虛,一曰痰 滯,一曰水停,一曰胃不和。“

辨證要點

不寐一證常見於多種慢性疾病的過程中,凡是 由於其他病症影響使人不得安睡的不在討論之 列。以持續不寐為主證,或為入睡艱難,或為 眠而不酣,或為時寐時醒,或稍寐即醒,以及 徹夜不能眠者均屬本證。臨床辨證主要從臟腑 虛實入手。


辨臟腑: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由於心神被擾或 心神失養,神不守舍而成不寐。其他臟腑,如 肝、膽、脾、胃、腎的陰陽氣血失調,也可擾 動心神而致不寐。如急躁易怒而不寐,多為肝 火內擾;脘悶苔膩而不寐,多為胃腑宿食,痰濁 內盛;心煩心悸,頭暈健忘而不寐,多為陰虛火 旺,心腎不交;面色少華,肢倦神疲而不寐,多 為脾虛不運;心神失養等等。 辨虛實:不寐的病性有虛實之分。虛證多屬陰血 不足,心失所養。臨床特點為體質瘦弱,面色 無華,神疲懶言,心悸健忘,多因脾失化源, 肝失藏血,腎失藏精所致。實證為火盛擾心, 臨床特點為心煩易怒,口苦咽乾,便秘溲赤, 多因心火亢盛或肝鬱化火所致。

《傷寒論,辨少陰病脈證並治》“少陰病,得 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 湯主之”是少陰病熱化傷陰後的陰虛火旺證。 《金匱要略‧血痺虛勞病脈證並治》“虛勞虛煩 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是虛勞病虛熱煩躁的 不寐證。 巢元方《諸病源候論.虛勞病諸侯》認為其病 機"大病之後,臟腑尚虛,榮衛未和,故生於 冷熱。陰氣虛,衛氣獨行於陽,不入於陰,故 不得眠。"指出臟腑機能失調和營衛不和是不 寐的主要病機所在。

陰虛火旺

症狀及分析:

治法:滋陰降火,清心安神。 方藥:六味地黃丸合黃連阿膠湯。 方解:前方滋補腎陰,後方降火滋補心陰,兩方合用 共奏滋陰降火之效。六味地黃丸,滋補腎陰;黃連、 黃苓,直折心火;芍藥、阿膠、雞子黃,滋養陰血。
◦ 心悸不安,心煩不寐——肝腎陰虛,心陰不足,心肝 火旺、虛火擾神; ◦ 頭暈、耳鳴、健忘——腎精虧耗、髓海空虛,精明失 養; ◦ 腰痠——腰為腎之府,腎虛腰失所養; ◦ 口乾津少,五心煩熱,舌紅、脈細數——陰虧於下, 虛火上炎。
四、稟賦不足,房勞過度或久病之人,腎陰耗 傷,不能上奉於心,水不濟火,心火獨亢;或五 志過極,心火內熾不能下交於腎,心腎不交, 或肝腎陰虛,肝陽偏盛,相火上亢,心火盛則 神動,腎陰虛則志傷,心腎失交而神志不寧, 因此不寐。如《景岳全書.不寐》所說:"真陰 精血之不足,陰陽不交,而神有不安其室耳。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