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文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盐城的盐文化
“盐城,盐城,顾名思义,是出产盐的名城”,这是著名翻译家戈宝权的话。
由于盐资源存在的方式不同,盐可分为海盐、井盐、池盐、岩盐等,其生产技术、管理方式对特定地区社会生活产生极其重大的影响。
据我市海盐研究专家朱贻生先生介绍,翻开我市厚重的历史,从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一部海盐文化史。
春秋时期,在盐城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就有先民以煮海盐为生。
几千年的海盐生产史,在盐城留下了众多的文化遗存,因而该市有丰厚的海盐文化积淀。
如当初盐业生产单位亭、场、灶、团、仓等,往往成为后来行政区划的基本单位;该市重要的交通设施和古建筑如范公堤、串场河、海春轩塔等,包括淮剧,都是海盐文化的产物。
盐城生来产盐。
在古代,淮河在盐城北部出海,西周时这里被称为"淮夷之地"。
汉代以前,有人在淮河南北的海边煮海水为盐。
淮地有南北,盐城与扬州、南通等在淮南,这些地方产的盐,称淮南盐。
西汉初,这里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吴王刘濞封地的一部分,他靠煮盐获利,富可敌国,于是便起兵造反,争夺皇位。
汉朝廷认识到盐是人民生活不可或缺、无可替代的物资,又是与社稷安全休戚相关的物资,盐利又大,大臣桑弘羊发表了《盐铁论》,力呈盐铁由朝廷控制的必要。
因此,汉武帝时,"笼天下盐铁",实行盐铁官管,由政府募民利盐,官收、官运、官销。
后来,管理的官员称为盐铁官。
不久前在盐
城出土了一件古代制盐的大铁盘,上面铸有盐官铸发的字样,说明古代制盐紧紧控制在盐官手中。
以后历代王朝都从汉制,盐务由中央统治机构直接管理,汉代由中央政府的大司农管,唐代由户部管,宋代特设提举盐事司管盐,元代由中书省管,清代设巡盐御史。
下面有专门的、严密的管理体系,地方官员不准插手。
销售则由盐务管理机构选定、批准的盐商经办。
普通百姓如果违禁制盐、运盐、贩卖盐,则要受到重处。
制盐最初是直接用海水煮盐;宋以后发展为先将海水制成含盐量较高的卤水,然后再用锅、钅敝以卤水煎盐;从清末开始,逐步发展为利用太阳的热力来晒盐。
技术的改进使盐产量不断增加,朝廷从中获利也越来越丰厚。
从唐至明、清,盐赋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元代人说:"国家财富,盐利为盛"。
盐赋占当时国家总收入的80%。
而盐城是淮盐的集中产地,淮盐赋税收入又占全国盐课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由于沧海桑田之变,黄海海岸线不断向东淤积延伸,盐产地不断向北部迁移,但盐城的中、北部黄海海岸边,现在仍旧是国家的重要产盐基地。
盐城生来"姓"盐。
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朝廷将古射阳县东部,靠黄海的一部分划出来另立一县,称盐渎县。
渎,是沟渠或水道的意思,那么,盐渎就是盐河的意思了。
这是皇帝首次正式给盐城赐姓"盐"。
东晋安帝时,盐渎因"环城皆盐场"而更名为盐城,
这个名字一直延到如今。
县里的其他地名,许多也与盐相关。
历代朝廷为管盐政,从上到下设立了严密的管理机构,比如元朝,盐政最高管理机构是中书省,即中央政府,下面的各级管理机构是行中书省--盐运司--分司--场--团--盐户(有的朝代称亭户)。
古代的淮南和淮北盐政专职管理机构--盐运司,分设在扬州和淮安,盐城一带是盐生产基地和中转集散地,因此,当地的地名多与场、仓、团、盐户姓氏有关,明代嘉靖年间绘制的一张两淮盐场图上,共有30处盐场,其中13处在现在的盐城境内。
著名的盐场有:《水浒》作者施耐庵和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故里白驹场,《镜花缘》作者李汝珍的撰书地草堰场。
此外,还有独具特色的枯枝牡丹出产地伍佑场,以及丁溪场、刘庄场、西团、便仓……盐城的地名又有许多与古代的制盐方式及工具有关。
煮海水要用许多柴草,柴草要事先割来晒干、堆垛备用,于是便有了草堰、何垛、梁垛这些地名。
煮盐要有灶、锅、钅敝这些用具,于是便有许多小村庄叫做某灶、某钅敝。
盐城古代又有许多运盐的河道,将盐由水路向南运往长江与大运河的交汇处,向北运往黄河与淮河的交汇处淮安,最重要的一条运盐河叫串场河,它是清代开掘的人工运河,由南到北,穿流在黄海之滨的盐城十多个盐场之间,是盐城运盐的大通道。
地名"姓"盐,古代如此,现在还是如此,上世纪90年代,盐城市郊区撤区建县,人们给它起的名字是盐都,仍旧“姓"盐。
据盐城有关方面统计,盐城境内数百个地名,其中三分之二与盐有关,它们都“姓"盐。
盐城盐官多名人。
在古代,由于盐是朝廷的一条经济命脉,因此历代帝王对盐官的选择任用是十分用心的,他们要么是有才干的能人,要么是皇帝的亲信,所以盐官里名人不少。
也有些下层盐官靠理盐政时业绩颇佳而升为朝廷大官。
北宋时的晏殊、吕夷简、范仲淹,都曾先后被派在盐城做过低等级的盐官--西溪盐仓监。
这个盐仓监,只是监管白驹、丁溪等五个盐场的生产和储运事务,大约相当于今天的盐务管理所所长。
西溪在盐城的东台境内,是盐仓监官衙所在地。
晏殊就是那位写出了"一首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新词的著名词人。
这是一首很有名气的词,词牌名《浣溪沙》,据研究考证,这首词就作于西溪。
词里面透出了晏殊的孤独感和失落感,他是个才华横溢的文人,大约对做盐仓监这样的小官有些不满意。
但他在任时,还是有些政绩的,不仅理好了盐务,还在西溪办学,培养人才,西溪一带,不是盐商便是盐民,为他们培养人才。
也是一件好事。
千百年来,当地人没有忘记他,还将附近的一条溪流称作晏溪。
后来,他到朝廷做了参知政事,也就是丞相。
继任盐仓监叫吕夷简。
他在西溪任上写了一首以牡丹花自况的诗,"异香浓艳压群芳,何事栽培近海崖?开向东风应有恨,凭淮移入五侯家?"他对做盐仓监这样的小官不满意到了发牢骚的程度,内心很痛苦。
但据当地人说,他的盐仓监还是当得不错的,所以,后来也当上了丞相。
范仲淹在西溪则写了一首题为《至西溪感赋》的五言
诗:"谁道西溪小,西溪出大才。
参知两丞相,曾向此间来。
""参知两丞相",指的就是他的前任晏殊和吕夷简。
范仲淹在西溪不仅盐仓监当得认真、出色,而且还自告奋勇、忍辱负重、任劳任怨地做了一件分外的大事:率众修筑了一条由通州(今南通)至海州(今连云港附近)全长181华里的捍海大堤,挡住了凶险的海潮,保卫了堤内人民的生命财产,当然也保住了堤西的盐场。
这条大堤,被后世人称为"范公堤"。
范仲淹后来也因才干出众而当了参知政事。
西溪一个小地方,三个小盐官,后来都当上了丞相,这在其他地方是少见的。
盐城的盐景真迷人。
盐能成为美景,这是笔者去盐产区之前所万万没有想到的。
数千年来,淮盐的生产制作,已经由原来的以柴、草煮海水为盐,逐步演进为利用太阳的热能来晒盐了。
煮盐,要耗用无数的柴草做燃料,还会给环境造成极大的污染。
据说,那时在盐城500多公里的海岸边,"烟火三百里,灶煎满天星"。
海空之间,浓烟滚滚,水气熏人。
灶丁人日夜在盐灶边烧火,向锅钅敝上浇卤水、刮盐、挑盐……,风吹日晒,烟熏火燎。
晒盐就大不相同了,是在涨潮时,让潮水涌入蓄水渠道,叫做纳潮。
然后用扬水机把海水注入晒盐池曝晒,蒸发水份,待池中海水晒成盐份较高的卤水,再将卤水集中到结晶池中,使卤水在池中再受阳光曝晒,使盐份结晶为盐。
以后,再用机器把原盐粉碎,去除杂物,加工成食用盐、营养盐、医药用盐、工业用盐。
整个制盐过程不用燃料,少用能源,消除污染,减轻劳动强度,特别是,会给人们造成一道美得无与伦比的风景线--在蓝天之
下,大海之边,一眼望不到边的盐池中,结满了盐花。
它们亮晶晶,光闪闪,如同霜粉雪团、琼瑶脂玉、珍珠粒、水晶块、玻璃片…… 收盐的时候,盐工们先把盐堆积起来,海边如同长出了一座座白色的二十来米高的小山。
穿行其间,让人联想起黄海对岸日本的著名风景地--富士山。
盐城境内一马平川,本来没有山,老天爷大约感到自己不公道,就给盐城送来了数不尽、看不完的白色的盐山,它们在蓝色的天,黄色的海,红艳艳的太阳光,以及远处绿色的芦苇滩陪衬下,实在是美不胜收!在这种景色中浏览,不亦乐乎!
不仅如此,古人还给盐城留下了运盐的河道,集散码头,盐官府衙遗址,盐商住宅,盐民起义领袖张士诚的议事厅,制卤的卤池、盘铁、盐灶、盐锅、盐……
古代制盐器械:盘铁、切块盘铁等煎盐工具;
浇头、石磙、狗头(风车轴)等晒盐工具。